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土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耐用高强智能复合材料。耐用高强智能复合材料,包括土工布层、玻璃纤维层、光纤层和无纺布层,所述的土工布层设有两层,所述的玻璃纤维层、光纤层和无纺布层依次设置于两层土工布层之间,所述的光纤层包括传感光纤和光纤应变传感器,所述的光纤应变传感器设有若干个。该装置通过在土工布层内设置光纤层,能够便捷的对土工布层内部的漏水点、破损点进行检测,方便对土工布层下方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测,能够节省大量的施工检修时间,节省时间成本,在土工布层之间设置玻璃纤维和无纺布,能够提高土工布层复合材料的绝缘性和疏水性,能有效避免土工布层复合材料的漏水问题。
本发明属于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丁酸盐降解产甲烷的方法,将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子载体,丁酸盐作为电子供体,在厌氧发酵培养条件下,促进丁酸盐降解进而提高甲烷产量;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为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含量为22~28%。本发明中,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能充当微生物之间的电子通道,促进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古菌之间的种间直接电子转移。相较于传统的中间电子传递(IET),种间直接电子转移不需要H2和甲酸盐介导的电子传递,能够在厌氧微生物组内创造了热力学和代谢有利的条件,使丁酸盐快速转化为CH4。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富勒烯原灰改性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富勒烯原灰的分散;超声分散后的富勒烯原灰与铝粉、金刚石颗粒的均匀混合;混合粉的干燥;富勒烯改性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纳米级富勒烯原灰在金刚石/铝复合材料中的均分分散,有利于发挥金刚石的高导热性能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泥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赤泥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将生产废料赤泥、消石灰、水泥及白泥分别烘干后按比例混合、球磨获得粉体混合物之后与纤维混均。该赤泥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成分为生产废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增强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黏附性,提高沥青的稳定性,所述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粗集料、细集料预混合,依次加入沥青、赤泥纤维复合材料及填料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改性沥青混合料,该方法得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显著提高,减少沥青路面在服役期间的病害,降低道路维修成本。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采用适宜固化度的相同材料体系的半固化预浸料作为内衬铺层材料,借助热分析技术控制内衬铺层材料的固化程度,通过高树脂含量的预浸料赋予内衬层与结构层良好的粘接,消除内衬层与结构层的界面问题,提高制品的承载能力及疲劳寿命。本发明涉及的湿法缠绕复合材料制品内衬层,为基体树脂固化度45%‑55%的织物预浸料,树脂含量不低于90%wt的内衬层贴片,预固化至表面不粘手。该衬层粘性适中,结构致密,无夹杂气孔,内衬层与制品同时固化,操作方便,有效消除缠绕复合材料制品结构层与内衬层之间的界面,保证制品的使用可靠性。适用于湿法缠绕工艺,特别适用于对缠绕件整体结构性能和耐疲劳性要求较高的复合材料制品成型。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的碳化钼/氧化锰/碳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碳化钼、碳,其特征是还包括氧化锰,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碳化钼:氧化锰:碳=20~55:4~10:40~75。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钼酸铵、氯化锰和碳源分别溶于去离子水,将三种溶液混合后,再采用室温搅拌或加热搅拌或反应釜水热反应进行预处理,得到前驱体;然后将干燥好的前驱体转移到坩埚中,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高温处理后得到目标产物碳化钼/氧化锰/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化钼/氧化锰/碳电极复合材料比电容高,工作电压范围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酮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所构建的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丙酮气体含量。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铈和钴双金属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原位复合氮化碳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eCo-TiO2/g-C3N4,利用该材料大的比表面积、介孔高气体吸附特性和电子传递受材料表面气体变化而影响敏感的诸多特性,实现了对丙酮气体具有灵敏、快速响应的气敏传感器的构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四氯化锡为原料、乙二醇作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平均粒径在15nm左右的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材料,再以苯胺和自制的纳米二氧化锡为原料,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正丁醇和过硫酸铵,采用微乳液原位聚合法制备二氧化锡/聚苯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合成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不仅可以提高二氧化锡的导电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纳米二氧化锡的团聚。另外,导电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保证电极反应时二氧化锡颗粒之间的电接触,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纳米碳化硅粒子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加工工艺稳定、生产成本低廉、无污染排放、可在常规熔炼条件下组织生产的纳米碳化硅粒子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材料的制备方法,较传统的镁基复合材料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和耐磨性大幅提升。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添加碳化硅粒子达到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其特征是所述纳米碳化硅粒子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按体积份数比由1~10份的纳米SiC粒子和90~99份镁合金粉组成的。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人工雷击损伤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包括绝缘支架和引雷针,在绝缘支架的上面设有上绝缘防护板、下面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接地,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导流板的上方,引雷针的高度由胶管和定距块共同控制,引雷针产生的雷击电弧由电弧附着块接收,并传递到复合材料试样上,同时用一组电压测量仪分别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弧电压、复合材料试样电压和总电压及其变化,用电流测量仪测量雷击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定量分析雷击过程中的电弧能量、复合材料试样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接地流出能量以及总能量。同时用CCD摄像机自动记录雷击时的间隙放电、复合材料试样的冒烟着火以及各种动态变形现象。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电子元件散热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低残余应力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压力浸渗法将金刚石颗粒和铝基体制成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前体,将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前体进行急冷急热处理后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消减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高导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连接工艺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采用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带(热塑性单向带)作为连接介质对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固性复材)预浸料进行共固化连接。本发明首先对热塑性单向带进行表面活化,提高其与热固性复材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力,然后将热塑性单向带置于待连接热固性复材铺层的待连接区域,固化后成型热固性复材连接结构。与传统方法使用热固性胶粘剂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连接介质层即热塑性单向带层的厚度和均匀性的精确控制,成型的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结构质量和成品率高,质量稳定性好,适用于热压罐成型、真空袋成型和热压成型等复合材料接头的共胶接成型工艺,该连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热固性复材连接接头在室温和高温下的拉升强度、断裂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氮硼共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和双氧水对向日葵茎髓粉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向日葵茎髓粉;然后在反应釜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1‑乙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58~62%,预处理向日葵茎髓粉:28~32%,半胱氨酸:8~12%,盖好密封盖,置于恒温箱中,温度在110±2℃恒温,反应30h,为粗品硫氮硼共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采用透析法提纯得硫氮硼共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硫氮硼共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不需要二次修饰既可以具有荧光性能稳定性高、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T型复合材料制件模压成型装置,属于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上压板(2)、侧压板(4)、压力转向块(1)、模体(3)、间隙调节块(5)、螺钉(6);上压板(2)的底部凸起装在模体(3)凸台上的凹槽内,两个间隙调节块(5)通过螺钉(6)安装在模体(3)两侧,压力转向块(1)和侧压板(4)为楔形结构配合,放置在位于间隙调节块(5)和模体(3)之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该型复合材料制件成型后内、外表面轮廓度和表面粗糙度不能满足装配要求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提高了该T型复合材料制件装配质量,显著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室温下催化合成α‑酮酰胺的方法。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铜盐溶液,通过化学还原法将铜和氧化石墨烯共还原后经煅烧处理而制得。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催化芳甲基酮和二级胺合成α‑酮酰胺反应中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同时,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且能够重复套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6‑三氯苯酚磁性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载体,2,4,6‑三氯苯酚为模板,多巴胺为功能单体,聚合得到磁性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制备的2,4,6‑三氯苯酚的磁性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可选择性识别2,4,6‑TCP,对2,4,6‑TCP的吸附容量大、速度快、去除率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FeS2/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按比例取钠‑硫源、铁源和碳源,混合均匀后加入无水乙醇制成浆料;球磨后烘干,再研磨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保护下,采用两段式升温热处理,得到NaFeS2/C复合材料。本方法经固相碳热还原热处理,使碳源变为碳骨架并使NaFeS2附着在碳骨架上,有利于钠离子的传输并增加导电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性能优于FeS2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为:以球形石墨烯为基体,四氧化三锰纳米片均匀分散于球形石墨烯基体表面,形成整体为球状结构的复合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球形石墨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处理,得到球形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再超声分散,得到球形石墨烯/高锰酸钾分散液;(2)将球形石墨烯/高锰酸钾分散液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得到反应后的沉淀物,洗涤沉淀物,即得。上述球形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球形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材料制作成超级电容器,比电容高达316.65F/g。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该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30—80份的含有淀粉与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淀粉基树脂组合物,10—50份的完全生物降解树脂和1—6份的塑化剂。本发明复合材料在不降低完全生物降解树脂的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淀粉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本发明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成本接近传统塑料,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分析化学和手性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先制备石墨相C3N4负载金属有机框架物[(AgL)ClO4]n纳米晶体,继续加入溴化钾原位还原制得基于MOF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g‑C3N4@ MOF@ Ag。采用该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器,灵敏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导率的Fe3O4修饰石墨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玻璃纤维放入马弗炉中煅烧,依次放入丙酮、碱液中处理;(2)将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置于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取出清洗后将其浸润到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Fe3O4的超声混合溶液中,再次清洗后置于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静电吸附,烘干后,放入硼氢化钠碱性溶液中,加热,搅拌,干燥,制成高磁导率的Fe3O4修饰石墨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同时本发明公开了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在保证导电能力前提下具有更高的磁导率,可以提升其在电磁屏蔽方面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纵向梯度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由两片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和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压电纤维和高分子聚合物交替排列,压电纤维和高分子聚合物位于上、下两片交叉指形电极之间,上、下两个交叉指形电极呈镜面对称,上、下两片交叉指形电极的正极电极指部和负极电极指部之间的指间距沿梯度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方向连续梯度变化。本发明纵向梯度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柔韧性及优异的驱动特性,可以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方向提供连续变化的驱动变形能力;梯度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集压电纤维、聚合物及交叉指形电极于一体,集成度高,便于操作及使用;此外,梯度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切割‑填充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产品性能稳定。
本发明属于塑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醚醚酮/粉煤灰空心微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醚醚酮/粉煤灰空心微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醚醚酮80-150份,粉煤灰空心微球5-30份,玻璃纤维5-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液体0.1-1份,硬脂酸0.1-1份,硅烷偶联剂0.2-1份;依次经过粉煤灰分级筛选;活化预处理;树脂配混;挤出;冷却造粒制备聚醚醚酮/粉煤灰空心微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降低树脂价格,改善PEEK树脂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和耐摩擦性能,同时提高PEEK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且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操作简便,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噪音低,生产过程无三废等特点。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涉及一种多级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级结构复合材料包括炭管‑硫复合材料,所述炭管‑硫复合材料由炭管负载单质硫形成,所述炭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的炭,中空管状结构的管壁为多孔结构;所述炭管‑硫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覆一层二维纳米片,所述二维纳米片为单层或多层的层片状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多级结构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硫的利用率,促进离子/电子的快速传输,并通过物理限域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抑制金属‑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最大程度地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板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多模板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硅烷化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制备多模板分子印迹复合材料;所述制备硅烷化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包括物料混匀、加料、后处理;所述制备多模板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包括制备预聚合溶液、混料、洗脱。
本发明涉及一种碘掺杂生物质衍生分层次多孔碳(BCHP/I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BCHP/I2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以生物质材料银杏肉为前驱体制得BCHP,BCHP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衍生的碳材料错落有致,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BCHP中存在的这些分层次的多孔结构可以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BCHP吸附碘单质;因此在所制备的BCHP/I2复合材料中,碘单质能够均匀的分布在BCHP的多孔结构之中。本发明还提供BCHP/I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BCHP/I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工业生产。BCHP/I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适合用作电池电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Ag/Ag3PO4/Ti3C2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中的应用,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以Ti3AlC2粉末为前驱体,经刻蚀、插层和剥离得到Ti3C2胶体溶液;2)以Ti3C2为基底,AgNO3和Na2HPO4·12H2O为前驱体,利用静电作用和Ti3C2中低价态的Ti的还原性制备Ag/Ag3PO4/Ti3C2三元复合材料。相比于单独的Ag3PO4材料和其他质量比例的Ag/Ag3PO4/Ti3C2三元复合材料,制备的特定质量比例的Ag/Ag3PO4/Ti3C2三元复合材料明显提高了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疗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采用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不同的官能团,使碳纳米管表面携带不同的电荷和功能团分子,以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和生物兼容性;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首先将经功能性修饰的碳纳米管与酸溶性几丁糖溶液充分混合,使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于几丁糖溶液中,待分散均匀后再与胶原混合,继续进行超声分散,直至分散均匀。该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是应用功能性修饰的碳纳米管作为增强成分改善几丁糖/胶原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理化和生物性能,用以功能性修饰的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硫化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分别制取的石墨烯和硫化镉,在将其结合制备成石墨烯-硫化镉纳米复合材料,简化了传统的制备工艺,且制备出的纳米复合材料新能更加稳定,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适用于工业化的进一步生产加工,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TiC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其TiC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钛铁粉20~50%;钛粉20~35%;钴粉0~3%;石墨0~3%;蔗糖18~28%;硼铁粉0~6%;钨铁粉0~3%;钼铁粉1~5%;余量为镍粉。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材料各组分按比例均匀混合,采用加热‑搅拌‑发泡‑碳化处理工艺形成多孔碳化材料块,再通过烧结原位反应合成制备TiC基多孔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TiC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原材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复杂设备、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能耗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