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炭炭复合材料用的蜂窝状工作平台,包括变频除尘器和位于平台框架上的若干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包括平铺于平台框架上的网状面和位于其下方并与其相连接的漏斗状出尘腔,所述蜂窝单元通过出尘腔与除尘管道相连接,所述出尘腔与除尘管道的连接处安装有风阀,所述除尘管道通过管路与变频除尘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工作平台采用下排尘方式,能有效解决飞尘和粉尘弥漫,减少污染环境,避免危害人身和设备。2.可根据产品尺寸,确定平台的使用面积,选择排尘蜂窝单元的开启数量,降低使用成本。3.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使用简便。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拉挤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的浸料装置。所述箱体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纱板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浸料槽体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压纱板组件位于所述浸料槽体的上方;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浸料槽体的多个定位槽,每个所述浸料槽体一一对应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因此,通过将多个浸料槽体放置在箱体的定位槽内,方便快速取下并替换上新的浸料槽体;压纱板件可上下活动,压纱板件向下移动可将玻纤纱导入到浸料槽体内,实现玻纤纱完全浸在树脂内避免了空浸的发生,同时压纱板件向上移动可将玻纤纱升高,以此加快更换树脂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树脂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可密闭式自动投料铜炉炉盖,包括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熔化炉盖和保温炉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自动投料装置,自动投料装置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本实用新型密闭性好;保温效果好,能耗低,自动投料,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加铜板时工人主要通过遥控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气机构采用气缸进行控制,成本较低,另外,炉盖加料口较小,加料位置较低,不容易溅出铜液,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接触线的增强芯,由铜合金丝和碳纤维束组成,增强芯的轴向包括多个重复的特征循环段,每个特征循环段的径向截面包括由碳纤维束与铜合金丝排列而成的子结构。在每个所述子结构内,一个或者多个碳纤维束和一个或者多个铜合金丝交错编织排列。由于碳纤维具有抗拉强度大,模量高等特点,故增强芯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碳纤维与铜及添加的合金元素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可提升接触线整体的耐腐蚀性,故增强芯具有较强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装饰保温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温板,保温板的一侧面设置有左右连接结构,保温板的上端设置有上下连接结构,保温板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四角处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安装在墙面上的安装孔,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块,矩形块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化保温板的安装可以避免粘锚结合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高空中施工的不便,有效地提高了装饰保温板的安装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保温板的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炭炭复合材料的螺纹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安装在工作平台一端的车床床头箱,车床床头箱前方的卡盘的上方安装防护罩机构,角磨机通过角磨机固定座安装在锯齿滑道上,锯齿滑道通过两侧的滑道槽安装在工作平台的凸起上,锯齿滑道底部的滑道齿与安装在工作平台底部的变频电机通过齿轮咬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品率提高,安全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PU复合材料生产的原材料混合设备,涉及注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注塑模具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箱的两侧设置有个辅助组件。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可驱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在传动齿轮与齿牙之间的啮合作用下,可使弧形安装板带动整个混合箱以辅助转杆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可使内部物料产生晃动,配合混合机构的运转,可对内部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可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P/TP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TPU增韧PP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TPU本身的韧性对PP性能实现加成;二是在TPU完成反应前即与改性好的PP熔体共混,TPU的反应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与PP进行包裹、混合,造粒成型。本发明中的TPU分子链穿插在PP晶型之中,延缓其结晶速率,通过分子链的进一步杂化缠绕形成稳定的柔性化学结构,即软包硬的核壳结构。本发明利用物理共混与化学改性相结合的方法,从PP分子结构上进行设计,以达到增韧PP的目的,增韧效果更明显,能明显改善PP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且操作简易,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可密闭式自动投料铜炉炉盖,包括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熔化炉盖和保温炉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自动投料装置,自动投料装置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本发明密闭性好;保温效果好,能耗低,自动投料,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加铜板时工人主要通过遥控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气机构采用气缸进行控制,成本较低,另外,炉盖加料口较小,加料位置较低,不容易溅出铜液,安全性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准确称取有机硅树脂95-110g、固化剂4-6g和催化剂1-3g,将上述各组分加入双行星动力混合搅拌机内搅拌30-50分钟,得到基体树脂,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导热填料的成分,先加入球形氧化铝490g,搅拌30-50分钟,加入氧化锌晶须210g,搅拌30-50分钟,在真空度为-0.1MPa搅拌30分钟,把混合物涂成厚度为2mm的薄膜,60℃固化10分钟,即得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改性的环保型胶鞋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做胶鞋的鞋底、中底、鞋里的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纳米粒子,利用纳米材料奇异超常的特性,使鞋底的耐磨度、曲挠性及回弹率提高,并可以改变鞋底的颜色及增强抗老化性能;在中底、鞋里内加入功能性纳米材料可以起到抗菌、除臭、吸附、分解异味的作用,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胶鞋的制作。
本发明是一种细砂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细砂倒入100-120℃的模具中;2.加入PU材料;3.硫化:高温110-120℃下硫化,所需时间40-60分钟;4.脱膜;5.二次硫化:温度100-120℃下硫化,所需时间14-18小时。实现了PU材料与砂子的结合,在达到耐磨等强度指标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沉积尾气冷凝处理装置,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微尘去除机构,微尘去除机构设置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微尘去除机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颗粒过滤机构,微尘去除机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出管,导出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烟气冷凝机构,烟气冷凝机构侧面通过冷却管固定连接有冷却塔。本发明利用颗粒过滤机构内部的锥形滤罩将大粒径的直接阻隔出气并通过导尘管和回收罩将大粒径的灰尘回收到回收盒中,随后烟气中含有的微型粉尘将会到达微尘去除机构,烟气内部含有的微型粉尘大幅度降低,避免在长久的使用中微型粉尘会导致后续管路发生堵塞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橡胶和废旧胶粉混合,并进行塑炼以生成第一混合物;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再生剂,并混炼以生成第二混合物;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炭黑、粘度调整剂、活化剂、防老剂进行混炼以生成第三混合物;当第三混合物的温度升至第一预设温度,对第三混合物初步加压;当第三混合物的温度升至第二预设温度,对第三混合物加压;当第三混合物的温度升至第三预设温度,恒温第二预设时长,制得混炼胶;将混炼胶冷却后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混合均匀以生成胎面生产所用材料。将未经再生的废旧胶粉直接应用于胎面生产所用材料的常规加工过程中,实现废旧胶粉的原位再生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造蜂箱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石英粉(230目)39~42%、水泥32~34%、硅藻泥26~35%、纤维素3~5%、硫酸铝0.09~0.3%、硫酸钡0.09~0.3%、纳米钛白粉7~12%、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0.5~1%、催化剂0.3~1.2%。制备时首先制备料浆,然后采用流浆法制备坯板,最后在蒸压釜中蒸压,烘干后经过砂光、磨边处理,即得该材料。该材料不仅使用寿命长,还具有类似于蜂蜡的透气性,综合性能适宜蜜蜂的生存,特有的抗菌性能大大降低了蜜蜂爬蜂病、白垩病的发病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金纳米棒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GO和MWCNTs的混合物修饰玻碳电极(GCE)后,进一步改性带正电荷的AuNRs,成功实现AA(抗坏血酸)电催化氧化的协同效应,降低过电位,大大提高灵敏度,并有效地拓宽检测的线性范围,使检出限大大降低,检出限达到8×10‑10M;所得传感器不仅可以对AA进行高灵敏度检测,对于UA(尿酸)、DA(多巴胺)、谷胱甘肽(GSH)等物质同样适用;且可以有效排除试样中其他物质对于检测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可以实现UA、DA、AA三组分的同时检测。
本发明提供了铜包铝复合材料铸造用结晶器,包括不锈钢外壳、模具,不锈钢外壳与模具之间设有冷却铜套,冷却铜套外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铜套与不锈钢外壳之间设有多个冷却区域,每个冷却区域内设有多个齿形间隙槽;所述的冷却区域为六个,每个冷却区域内设有四个齿形间隙槽。本发明冷却铜套结构为六个带齿形交换面积的单独区域,齿形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冷却表面积,同时增加水道长度,水流的湍流效应增强了对铜套壁的冲洗效果,增加了冷却均匀效果;内部冷却单独区域,保证铸造冷却强度分区可调,实现了冷却强度的精准控制,可以实现铸造状态的稳定控制;不锈钢壳材料为整体锻打,结构设计线条平滑为圆形,减小水流阻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板材沉积装置,包括沉积室和悬吊装置,采用一种与沉积板材尺寸适宜的方形密闭沉积室,沉积室整体吊装,在炉外可进行板材的装入和取出,板材采用悬挂方法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沉积室为方形,无无效沉积空间,沉积效率高;可整体吊装,在炉外进行板材的装入和取出,操作方便;板材均匀立放,有利于均匀沉积,板材变形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包铝复合材料铸造用结晶器,包括不锈钢外壳、模具,不锈钢外壳与模具之间设有冷却铜套,冷却铜套外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铜套与不锈钢外壳之间设有多个冷却区域,每个冷却区域内设有多个齿形间隙槽;所述的冷却区域为六个,每个冷却区域内设有四个齿形间隙槽。本实用新型冷却铜套结构为六个带齿形交换面积的单独区域,齿形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冷却表面积,同时增加水道长度,水流的湍流效应增强了对铜套壁的冲洗效果,增加了冷却均匀效果;内部冷却单独区域,保证铸造冷却强度分区可调,实现了冷却强度的精准控制,可以实现铸造状态的稳定控制;不锈钢壳材料为整体锻打,结构设计线条平滑为圆形,减小水流阻力。
一种低气味、高耐热阻燃增强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ET工程塑料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PET 45‑50份,阻燃剂18‑22份,成核剂3‑5份,相容剂3‑5份,结晶促进剂0.5‑1份,抗氧剂0.2‑0.8份,玻璃纤维28‑32份。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配方中加入了结晶促进剂,改善了本发明产品的加工性能,并且降低了材料的气味;2、本发明配方中加入了成核剂,使本发明产品的耐热性能稳定;3、本发明优化加工工艺,使本发明产品得力学性能优异,完全满足以塑代钢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涉及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取小玻璃瓶中加入1mL油胺和3mL十八烯,将0.0483g?Cu(NO3)2溶于该混合液中,再加入0.0096g硫粉,搅拌5?10min;将小玻璃瓶置于140?160℃油浴锅里搅拌45?60分钟后,取出缓慢冷却至室温;倒出反应液于离心管中,先取4mL乙醇滴入后用3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倒出上层液体,继续将1mL三氯甲烷后用10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沉淀并加入1mL十八烯并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种子”溶液;取0.0085g?CuCl2和0.0024g?S溶于0.25mL油胺与3.75mL十八烯混合液中;取1/10的“种子”加入到生长液中,在油浴锅中120℃加热并搅拌45min,取出溶液,先后加入乙醇和氯仿分别离心;重复该步骤两次,每一次生长后的CuS取出一部分保存,得到生长四次的CuS纳米粒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气相沉积炉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套管,中心套管的顶部通过固定轴承安装被动大齿轮,中心套管底部插装在炉底中心固定套内,炉底中心固定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侧进气管;进气管插入中心套管并与炉底中心固定套连接;所述的被动大齿轮与安装在驱动轴端部的主动小齿轮咬合,驱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的被动大齿轮的顶面安装托板,托板的顶面安装垫墩,垫墩顶面安装隔热垫。本申请具有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使用简便,沉积室内温度更加均匀,有利于沉积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无纺布基复合材料的患者术后被服单,包括可遮盖住患者腰部以下、大腿中部以上区域的被服单本体,被服单本体包括位于中间的透气阻水薄膜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亲水纤维通过水刺工艺制得的蓬松的无纺吸收层,外层具有保暖防护作用的被覆层;在被服单本体下方中部固设一块或两块魔术贴勾面,在被服单本体下方两个角处分别固设一个绕腿束缚带,绕腿束缚带的端部固设魔术贴毛面;在被服单本体上方两个角处分别固设一个绕腰束缚带,其中一个绕腰束缚带的端部固设魔术贴勾面,另一个绕腰束缚带的端部固设魔术贴毛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的了保温隔热的问题,同时轻薄舒适,吸收性能好,无菌隔离方便,同时保护隐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铜铝复合材料的不等截面熔沟的铜熔化炉,包括炉壳、炉衬、感应器、铁芯及熔沟,熔沟为不等截面的偏心熔沟;熔沟的两侧截面的宽度为b=1.45a-1.7a。本实用新型由于熔沟中的金属具有一种潜在的电磁力,并在变断面熔沟中的侧出口处感应电流的突然散流,从而造成了熔体在此处的射流状态,电流突然散流以及与熔体各部位潜在的电磁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了熔体流动的动力,熔沟中金属在电流线弯曲的部位,发生较大的电磁力,而且电磁力随着曲率增大而加大,电流线的松散度与熔沟与熔池交汇处截面的突然增大有关,与熔沟中间相比,熔沟一侧截面积小,则熔沟口与熔池交汇处成为引发熔体流动的起点,因此熔沟设计为偏心熔沟,提高了热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复合材料船舶坞修平台,涉及船坞技术领域,包括坞体,所述坞体设有坞底浮箱,所述坞底浮箱两侧设有假坞墙,所述假坞墙上设有立柱式压载舱,所述立柱式压载舱包括:船艏压载舱、船舯压载舱和船艉压载舱,所述船舯压载舱横截面面积大于船艏压载舱和船舯压载舱的横截面,所述船舯压载舱内部设有下泵舱直梯和电缆通道,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立柱式船艏压载舱、船舯压载舱和船艉压载舱及坞底浮箱,不仅能够对整个船坞提供必要的浮力和使船坞下沉,还能够用于对船舶的停靠定位,本实用新型比传统的干船坞投资和占地面积大更加的经济,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渔业船舶的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新型装甲车用复合材料防浪板,受力骨架结构的前侧设置次受力骨架结构,辅助受力骨架结构和刚性泡沫结构设置在受力骨架结构和次受力骨架结构的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位于左右两个受力骨架结构之间的辅助受力骨架结构和刚性泡沫结构的中间设置方孔;外框骨架环绕在刚性泡沫结构、辅助受力骨架结构、受力骨架结构和次受力骨架结构的外侧;下蒙皮和上蒙皮分别覆盖在受力骨架结构、次受力骨架结构、外框骨架、辅助受力骨架结构、刚性泡沫结构的下侧和上侧。通过不同的受力结构件铺设不同厚度和方向的骨架,中间填充泡沫,满足受力要求,合理减轻重量。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高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聚丙烯粉100份,光泽度改进剂0.5‑3份,硫酸钡粉体0‑40份,润滑分散剂0.5‑2份,成核剂0‑0.5份,抗氧剂0.1‑0.6份。本发明本发明是在常规改善聚丙烯光泽度的方法之外,通过深入研究其光泽度发生机理,引入新型光泽度改善助剂,其具有以下特点:1、其一端与聚丙烯具有适度相容,另一端为不易相容,可以保证在注塑过程中被基体树脂分子排斥至制品表面;2、分子量较小,注塑过程可以快速及时到达聚丙烯表面,汇集平铺于聚丙烯表面,并且覆盖填充材料表面细微的凹凸,使整个表面更加平整光滑;3、选用高折射率,由于高折射率有利于提高反光性,增强镜面反射能力,形成炫目的高光泽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电力电缆保护层复合材料的配方,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的双护套分为内部的绝缘护套和外部的保护护套,其中,绝缘护套的配方为:聚四氟乙烯50~80%,增塑剂10~20%,稳定剂15~25%;保护护套的配方为:蛛丝纤维10~30%;锦纶30~60%;氨纶20~50%;本发明配伍科学,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制成的所述内部的绝缘护套具有极好的绝缘性能,而外部的保护护套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腐蚀性、抗降解性以及较好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复合材料阻燃剂生产用投料装置,属于阻燃剂生产领域,包括投料箱,所述投料箱的顶壁上连接有进料管,投料箱的底壁上连接有出料管,投料箱底壁的两侧均焊接有两根安装杆,位于同一侧的两根安装杆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挡板,挡板上表面的一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连接在投料箱的底壁上,投料箱的两侧壁上均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竖截面为倒L字型结构,投料箱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一,转轴一的两端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上,其中一块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可以间歇式的自动投料,提高投料效率,且同时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方便后续的加工,值得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的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铜合金基体及均匀弥散分布在所述铜合金基体内的Al2O3微粒组成。本发明在铜-氧化铝主合金中加入复合金属,采用真空感应热压炉或低压等静压烧结炉进行烧结,最大限度地消除合金内部残余孔隙和缺陷,使烧结坯基本达到理论密度。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弥散强化铜制品具有高导电性、高抗软化温度以及高致密性,可达到99.5%以上理论密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烟台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