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电池极耳连接装置,设有锂电池、接触片、卡键、外壳和保护盖;所述锂电池的极耳由锂电池的两端伸出;所述接触片为U型结构,所述接触片的外侧与相邻的两块锂电池同一端的极耳连接;所述接触片的内侧套接在所述卡键上;所述卡键卡接在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保护盖套接在所述卡键上;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扣合在所述下壳上;所述锂电池位于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极耳由两端伸出的软包锂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将多个电池组的接触片连接,可以实现多组电池组之间的连接;连接装置两端的保护盖为易拆卸型,便于在电池组之间连接或者电池组与用电设备之间连接时的接线作业。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防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防潮结构,包括密封箱体,密封箱体内安装有锂电池主体,锂电池主体上通过两个导线分别连接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密封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接线柱,两个接线柱的下端与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两个接线柱上的弹片分别和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上的弹片相接触设置,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安装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器和电磁铁,电磁铁固定连接在锂电池主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的能量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同时该装置使得能够很好的避免锂电池发生短路,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加热控制装置及太阳能控制系统。该加热控制装置包括太阳能板、降压变换电路单元、锂电池、电池加热单元、防倒灌驱动电路单元、加热驱动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其中,降压变换电路单元串联设置在太阳能板与锂电池之间;电池加热单元用于为锂电池加热,且与锂电池并联设置;第一开关单元串联设置于锂电池与太阳能板之间;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设置于电池加热单元与太阳能板之间;防倒灌驱动电路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加热驱动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将太阳能板的能量分配至锂电池或电池加热单元。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通用性良好且对电池加热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外壳、电池安装槽、散热支架、电池定位腔、回收槽、导流槽、电芯下极板、电芯上极板、锂电池组上盖、保护连接板和微型冷凝器,所述锂电池组外壳上方连接设置有锂电池组上盖,所述锂电池组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电池定位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收槽,将电池安装槽内使用过程中冷热造成物质挥发,通过导流槽,将挥发出来的物质引至回收槽中,通过吸收棉网吸收,防止其污染环境,而且电芯上极板和电芯下极板采用嵌套方式与锂电池组外壳相连,方面回收人员进行拆卸跟充分再利用,节约成本,另外还设置有散热孔进行散热操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的补锂添加剂为核壳结构,其核材料为导电碳材料,壳材料为氧化锂,氧化锂沉积在导电碳材料表面,以纳米尺寸的氧化锂颗粒形成纳米层壳。本申请的补锂添加剂,将氧化锂与导电碳材料复合,利用氧化锂进行补锂,并利用导电碳材料对电子进行疏导,从而提高了氧化锂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对正极或负极进行补锂。并且,本申请的补锂添加剂在脱锂后,剩余的导电碳材料可以作为电极导电材料使用,不会引入杂质。本申请的补锂添加剂安全、环保、无毒性,为制备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奠定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包括压延装置,压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用于剪切锂带的仿形槽,锂带、第一隔离膜及第二隔离膜同时进入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第一隔离膜位于锂带的一侧并与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接触,第二隔离膜位于锂带的另一侧并与第二压延辊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压延辊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二压延辊的转动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特殊的辊压方式将锂带压延剪切成间隔非连续的锂膜,以间隔非连续补锂的形式对锂电池的正负极片进行补锂,减少补锂后的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内阻,提高补锂后的锂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提供的正极补锂材料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不产气的含锂内核,包覆于所述含锂内核表面的包覆层;其中,所述含锂内核包括第一含锂内核颗粒和第二含锂内核颗粒,所述第一含锂内核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含锂内核颗粒的粒径;由于两种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均匀混合,使锂离子在多次循环的充电过程逐缓慢不断释放,使正极补锂材料具有缓释性能,可以不间断补充损失的活性锂,实现不间断补锂作用,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从而保持电池体系内活性锂离子的充裕,能保证电池材料具有高容量和长循环的特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掺杂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掺杂补锂添加剂晶相中含有补锂材料基相和掺杂相,掺杂相包括金属氧化物。本申请掺杂补锂添加剂通过金属氧化物的晶相掺杂,在赋予掺杂补锂添加剂具有高效补锂作用的基础上,能有效抑制掺杂补锂添加剂晶体有害微裂纹的形成,提高掺杂补锂添加剂晶体结构稳定,从而提高掺杂补锂添加剂的循环稳定性。掺杂补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能够保证制备的掺杂补锂添加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稳定,而且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钛的化合物与含有过氧根离子的碱性溶液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A;b.将上述前驱体溶液A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干燥得到TiO2前驱体;c.将上述TiO2前驱体与锂源化合物、含碳有机物及溶剂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B;d.烘干所述前驱体溶液B,得到钛酸锂前驱体;e.烧结所述钛酸锂前驱体,得到钛酸锂。所述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耗能低、环保,且所制得的钛酸锂材料的振实密度大。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所述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钛酸锂材料,一种应用该钛酸锂材料的电极极片,一种应用该电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素基材料的聚合物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内体和锂电池外壳,所述锂电池外壳中间的内腔中安装有锂电池内体,所述锂电池内体的一周通过橡胶垫盘与锂电池外壳的内壁相连,并且所述锂电池内体通过输出线与锂电池外壳的引线环层相连,所述锂电池外壳对应两角处安装有正负极片,所述正负极片通过保险丝与引线环层相连,并且所述正负极片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盖片,所述隔离盖片的一端通过转轴柱与锂电池外壳相连,并且所述隔离盖片的另一端内侧面上安装有锁钩,所述正负极片设置于隔离盖区,所述隔离盖区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锁钩相对应的锁钩槽,并且所述隔离盖区的外沿边处安装有凹槽缝,能避免短接带来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盒装锂电池卸料装置,包括与锂电池分拣机倾斜连接的滑轨、设置于滑轨一侧的料架以及设置于滑轨另一侧的拉板驱动装置;拉板驱动装置包括磁性拉板、以及设置在滑轨下方与磁性拉板相连接的驱动气缸;料架与滑轨相邻的一侧壁的下端设置有锂电池通道;当装有锂电池的电池盒倒置于料架时,磁性拉板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沿长槽滑入滑轨,并将位于锂电池通道处的锂电池拉入滑轨,此时,被拉入滑轨内的锂电池受滑轨另一侧壁的阻挡与磁性拉板分离,之后沿滑轨流入锂电池分拣机。以此方式设计,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倒置于料架上的锂电池盒中的锂电池快速有序的移入滑轨内,进而实现锂电池分拣机的自动上料。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方法:将废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经预处理得电极活性材料粉末;得到的物料与钠盐进行球磨混合;混合料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焙烧料进行低温水浸出,过滤得到磷富集液和浸出渣;磷富集液蒸发浓缩后得到工业级磷酸钠,浸出渣采用稀酸氧压浸出,得到锂富集液和铁富集渣;锂富集液净化除杂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制备得到电池级碳酸锂。本发明采用钠盐助剂辅助焙烧促进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末发生晶型转变分离出磷,后采用稀酸氧压浸出的方式分离铁和锂,同步实现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末中铁、磷以及锂的提取加分离。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水热法在内核钛酸锂的表面掺杂氧化石墨烯及氮,改善钛酸锂的电子导电率,同时水热法制备的钛酸锂前驱体材料为多孔结构,具有好的吸液保液能力,可以改善制备的电池的循环性能;通过氢气将前驱体材料中的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子导电率;通过对钛酸锂进行二次造粒,降低钛酸锂材料的阻抗,同时二次颗粒结构具有较好的吸液能力;且在含氟气体中碳化处理可以对材料表面进行氟化改性,有利于降低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缺陷,并降低其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降低产气。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不少于一层,每层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组成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60wt%‑98wt%,正极材料:2wt%‑40wt%。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含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正极材料加入至锂离子电池隔膜中,促进了隔膜中孔洞的形成,从而提升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吸液率和电导率,继而降低了锂电池的内部阻抗。通过将PVDF‑HFP分两次加入,可以形成含有链结的交联网状结构,有效提升了干燥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强度,同时正极材料粒子限制了部分PVDF‑HFP链的自由运动,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钴酸锂电池的材料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将锂电池的正极铝箔片进行煅烧后,获取正极铝箔片上脱落的钴酸锂粉末;将硫酸、过氧化氢加入到钴酸锂粉末中,并放置在超声波环境下反应,得到钴酸锂的混合液;将所述钴酸锂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放置在超声波环境下反应,过滤得到过滤物,将过滤物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氢氧化钴粉末;在所述过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并放置在超声波环境下反应后进行过滤得到碳酸锂膏体的过滤物,将所述过滤物干燥处理后得到碳酸锂粉末。本发明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开启超声波,通过超声波的震荡作用,大大的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和锂、钴金属的回收率,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核壳结构的钛酸锂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钛酸锂电极材料呈核壳结构,其内核为钛酸锂,沿内核向外依次为中间碳层和偏铝酸锂复合层,二者构成材料的外壳。在该结构中,中间碳层能够阻隔钛酸锂与电解液间的电子迁移,避免二者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减少电池胀气量,降低其膨胀率。同时,电极材料表面包覆的偏铝酸锂材料具有锂离子导电率高的特点,能够提高钛酸锂电池在大倍率条件下的锂离子传输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并且,因高温下粘结剂分解而在偏铝酸锂复合层中形成的纳米/微米孔洞能够吸收和储存电解液,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加工托盘自动投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带驱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加工托盘自动投入装置,在安装板靠向锂电池本体内部运动的过程中,当锂电池本体与锂电池托盘之间存在间隙时,带动凸轮对封堵板进行推动,通过封堵板的推动,存料箱内部的标记液可以穿过操作箱并从出料管上流出,通过流出的标记液标记识别检测过程中存在间隙的锂电池本体,形成自动投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检测及识别机构,便于判断锂电池托盘上各个锂电池本体与锂电池托盘之间是否存在间隙,进一步的提高了锂电池加工的质量。
本发明公开一种类石墨烯包覆掺杂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二氧化锰和碳酸锂为前驱体,经球磨后得到锰酸锂粉体;B、将类石墨烯前驱体加入到锰酸锂粉体中混合均匀后,然后研磨,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煅烧得到石墨烯/锰酸锂复合粉体;C、将粉体取出,在空气氛下热处理得到类石墨烯包覆掺杂锰酸锂的复合正极材料。采用上述方案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有效解决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缺陷,得到高性能的掺杂包覆正极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正极补锂剂,包括催化剂和富锂材料;所述催化剂为氧化物型正极活性材料,且所述催化剂的(003)晶面衍射峰与(104)晶面衍射峰的强度比值小于或等于2,所述催化剂用于催化所述富锂材料分解以释放活性锂,所述富锂材料包括氧化锂、过氧化锂、氟化锂、碳酸锂、草酸锂和醋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该正极补锂剂能在较低的电压下释放出活性锂离子,且脱锂后的残留物不会增加电池电解液产气风险、不会增加电芯阻抗,可起到较好补锂效果。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正极补锂剂的制备方法、电池正极片、电化学电池和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损耗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损耗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锂电池的外观进行监测导致锂电池的使用安全隐患升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外观监测单元对锂电池的外观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到锂电池表面出现磨损的区域数量、锂电池表面出现形变的区域数量以及锂电池表面存在的污渍的区域数量,通过公式获取到锂电池的外观监测系数X i,若锂电池的外观监测系数Xi<锂电池的外观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锂电池的外观监测正常;若锂电池的外观监测系数Xi≥锂电池的外观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锂电池的外观监测异常,对锂电池的外表进行监测,防止锂电池外表发生变化,导致用户的使用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增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多功能溶剂混合,进行溶剂热处理;多功能溶剂由乙醇、醋酸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制成;S2、将溶剂热处理后得到的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S3、将真空干燥得到的固体粉末进行煅烧,得到修复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由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醋酸锂组成的多功能溶剂首先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在溶剂热处理过程中可以和锂离子有效地结合,利用乙醇的还原性对磷酸铁锂中的反位缺陷进行了修复,在后续煅烧过程中不需要再加入锂盐补充锂离子,有利于在煅烧的时候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有效地修复。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混合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除锂源外的反应物和包覆源混合均匀、反应制得中间产物,然后对中间产物热处理,最后对热处理后的中间产物锂化制得最终产物。该混合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由基体和包覆在基体表面的无定型碳或无定型碳与纳米磷酸锂组成,具有Pmnb正交相结构,所述基体为混合聚阴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Li2-xMnPxSi1-xO4,0<x≤0.35。本发明方法能够得到碳包覆或碳和纳米磷酸锂混合包覆的具有Pmnb正交相结构的硅酸锰锂,且所制产物电化学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手持式吸尘器的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外壳、磷酸铁锂锂电池和外接端,所述锂电池组外壳的前方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安装孔,所述锂电池组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串联电路板,所述串联电路板上设置有串联模块,所述串联电路板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保护板,所述磷酸铁锂锂电池固定安装在锂电池保护板的内部,所述外接端固定安装在锂电池组外壳的右侧下方。该无线手持式吸尘器的锂电池组采用磷酸铁锂锂电池作为电池组的基础组成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锂电池组的成本;设置有防碰撞缓冲物质能够在锂电池组受到挤压和碰撞时减少爆炸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支架,包括锂电池本体、支架;所述支架为圆柱形设计;所述锂电池本体为圆柱形设计,安装在所述支架内侧上方;所述锂电池本体上方安装有提手装置,所述提手装置与锂电池本体垂直连接;所述锂电池本体下方安装有锂电池支撑板,所述锂电池支撑板为圆盘型设计,所述锂电池支撑板圆心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支撑板的外周边固定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通过增加提手装置的设计,使此装置便于移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锂电池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主供电锂电池、增程锂电池、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电动车控制器,所述主供电锂电池和增程锂电池分别与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后,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增加增程锂电池,增加了该电池的续航能力,通过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的设置,实现了主供电锂电池和增程锂电池的电源切换,使其能够实现在主供电锂电池处于放电保护状态时,在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的作用下切换到由增程锂电池供电的状态,实现主供电锂电池和增程锂电池的供电切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冷却和发热装置的锂电池,包括锂电池组件、发热和冷却装置,其中:锂电池组件包括设在壳体中的锂电芯包覆组,锂电芯包覆组包括若干以并联或串联一起锂电芯,还包括将若干锂电芯包覆成一体的包覆部;发热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及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发热片,控制电路设在壳体内;电发热片附着在锂电芯包覆组表面;冷却装置包括散热组及水循环组,散热组包括水冷极,水冷极包括经水循环组连通的第一、第二水冷极,第一水冷极处于散热组底部;第二水冷极堑在锂电池组件下方或在壳体内抵靠锂电芯包覆组设置,藉由前述构造,既解决了锂电池散热,也解决了锂电池预热的技术问题,达成了环保节能,易于制造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以改性 LiNiO2为正极,石墨化碳材料为 负极,使用非水有机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材料基材和在 基材粒子表面的包覆层,基材为LiNi1-x-y- zCoxAlyMnzO2,其中x、y、z满足0<x<0.4,0 ≤y≤0.3,0≤z<0.5,包覆层材料为氧化物或快离子导电玻璃。 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镍盐、钴盐和锰盐的 盐水溶液制备前驱体混合氢氧化物;(2)将前驱体氢氧化物与含 锂化合物烧结,制得颗粒状正极材料基材;(3)涂覆正极活性材 料基材粒子;(4)采用液态锂离子电池工艺制造锂离子二次电 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涂布工艺 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性能的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振实密度,改善电极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比能量。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材料粉碎至粒度为3~20ΜM,得到电极材料中间产物,将电极材料中间产物进行融合处理,15~300分钟后取出,得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成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粉碎和融合处理的方法,改变电极材料的形貌,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振实密度及改善电极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同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适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处理。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深圳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