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且安装使用方便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该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1)、设置在所述电池壳(1)顶部开口处的电池盖(2)、位于所述电池壳(1)内的卷绕式芯包(3)、设置在所述电池盖(2)上的集流柱(4),所述卷绕式芯包(3)上的极耳与所述集流柱(4)相连接,所述电池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翼片(5),所述散热翼片(5)从所述电池壳(1)向外延伸使所述电池壳(1)的外轮廓呈方形。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电池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并提供了一种大容量锂硫液流系统,其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并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包括单元电池组、正极循环系统和负极再生循环系统,所述单元电池组由一节单元电堆或两节及两节以上的单元电堆串联组成,所述单元电堆包括负极反应腔,所述负极反应腔内适配设置有锂板,所述负极再生循环系统包括有与所述负极反应腔的一端相连接的电解液输送部分,所述电解液输送部分内设置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流至所述负极反应腔中,并稀释所述锂板附近聚硫化锂的浓度。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掺杂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其制备过程为:首先将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及其添加剂搅拌均匀后,再添加多孔纳米硅得到二氧化硅/多孔硅复合体,之后通过氢氟酸腐蚀,得到多孔硅二次颗粒复合体,之后再添加到含有铝粉的偏铝酸锂的有机溶液中,分散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碳化得到铝掺杂多孔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入硅烷偶联剂,提高了二氧化硅颗粒的分散性能,并将纳米硅均匀包覆在其表面形成多孔的二次颗粒,降低其充放电材料的膨胀率,提高其循环性能,同时利用铝系偶联剂对其铝粉进行分散掺杂提高硅铝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及其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与充电能力兼顾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是通过在高压实石墨中混入合适比例的快充石墨,有效提高高压实石墨的充电能力,组成一款兼顾高压实和充电能力的石墨体系;向此石墨体系中引入硅负极材料和/或锡负极材料,总体上提升负极片的嵌锂电位,缓解高能量密度体系的析锂情况;同时该硅负极材料和/或锡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克容量,可大幅提升负极片的克容量,具体可根据引入硅负极材料和/或锡负极材料的用量调整本发明负极体系的总体克容量。此外,需要搭配导电性能优越的导电剂,比如高纯度的单壁碳管,单壁碳管的用量根据硅负极材料和/或锡负极材料的用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开口端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箱两侧的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箱的外表面环绕开设有水冷槽,所述固定箱的开口端一侧开设有内沿;所述内沿的内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凹槽的内部镶嵌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压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盖板、压板、第二橡胶垫上同一位置贯穿开设有束线孔,所述束线孔的一侧贯穿安装有束线环的一端;锂电池放置在固定箱内壁、相邻的隔离板、卡板形成的空间中,通过拉动拉杆,使连接杆进行移动,改变连接杆一端设置的卡板位置,这时方便将锂电池抽拿出来。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包括核体和壳体,所述核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核体和壳体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核体包括碳纳米管包覆的纳米硅复合材料,所述壳体为碳包覆层。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内部预留的空腔能有效改善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的应力集中、颗粒粉碎,进而导致容量衰减、极片增厚的情况;纳米硅表面包覆的碳纳米管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提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导电能力,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功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式锂电池,包括:电芯主体,所述电芯主体上具有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电池铝塑膜,所述电池铝塑膜分成可沿折痕对折的两个膜片,至少一个所述膜片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芯主体的凹腔;并且所述正极极耳以及所述负极极耳自两个所述膜片之间的间隙伸出;本实用新型的软包式锂电池在电池铝塑膜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芯主体的凹腔,电池铝塑膜沿折痕对折并进行密封,电芯主体上的两个极耳自两个膜片之间的间隙伸出,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并且两个膜片沿折痕对折即可,无需对准定位,操作简单,两个膜片之间的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抗拉伸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多层放卷展平装置,涉及电池隔膜展平技术领域。该抗拉伸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多层放卷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外侧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该抗拉伸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多层放卷展平装置,外框向一侧运动带动支撑块向一侧运动进而可以持续带动转动轴向一侧运动,把电池隔膜进行展开,当把电池隔膜展开之后,此时转动轴向右运动,使齿轮运动至第二齿条底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使固定板松开对电池隔膜的固定,此结构有益于快速对电池隔膜进行展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展平迅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其中添加剂包括结构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该添加剂能抑制非水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于高电压(尤其是4.5V时)体系下的高温存储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同时还可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其中,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化合物A,化合物A的结构式如结构式I所示,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2的烯基,X、Y各自独立地选自Si、B或C,且X和Y中至少一个为Si或B。本发明的化合物A中含有环状双烯结构,其可于电极表面形成聚合物界面膜,且消耗的电子较少,故电池的首次效率较高。同时,聚合物界面膜稳定性高,故不致在存储过程中产生界面膜的分解,其存储性能较佳。再者,环内结构中具有Si或B,可进一步改善聚合物界面膜组分,使得聚合物界面膜具有良好的传导锂离子的能力,故高温循环和低温放电性能较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负极片包括集流体、负极层和铜网,所述铜网与集流体用镍带连接,所述铜网的设置缩短了锂离子在负极层脱嵌的距离,并且降低了负极片的极化,从而提升了负极片的动力学性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负极活性物质载量,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操作简单,易于商业化,对于改善电池快充能力以及解决高负极面密度动力学不足问题效果显著。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包括:水溶性聚合物和粒状聚合物,其中,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50%,粒状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本发明的采用水溶性聚合物和粒状聚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自组装成核冠型结构的粘结剂,通过水溶性聚合物主要实现粘结功能,粒状聚合物用于提升粘结剂的强度和力学性能,通过提高电极与集流体间的粘结力来抑制负极片膨胀,并可有效抑制极片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同时水溶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电解液亲和性,能够降低阻抗,促进离子传导,提升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大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短路方法,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为在锂离子电池外露的极耳表面覆盖绝缘材料。所述的绝缘材料为铁氟龙、氧化铝陶瓷、陶瓷聚合物或聚四氟乙烯。所述的绝缘材料厚度为10~20um。所述的绝缘材料通过喷涂或粘贴的方式覆盖在极耳表面,该过程在电池带电前完成。所述的绝缘材料覆盖范围不得超过极耳裁剪区域。本发明中使用的绝缘材料具备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易操作的优点:在生产过程中,电池需要从一个工序搬运到另外一个工序,极耳上的涂层会被不断的摩擦,如果材料不耐磨,涂层很容易消失,最终实现不了生产过程中绝缘的目的,选用的绝缘材料具备较好的耐磨性,可以保证电池的整个生产过程涂层都能够发挥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结构包括由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而成的电极芯,电极芯的外层包覆有铝塑膜,本发明先将正极片、负极片按设计要求分别加工成多个相互连接的正极片块、负极片块,再用隔膜将正极片块与负极片块分隔呈上下层,用卷绕方式将正极片块、负极片块卷绕,再沿正极片块、负极片块切去多余隔膜得电极芯;由于电极芯是采用卷绕方式加工,速度快效率高,品质稳定,卷绕时所用的隔膜是方形的,不需作任何处理,能通过现有的方形电池的卷绕机台直接生产。通过以上措施,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加工工艺实现规模化、自动化、低成本稳定生产,工艺简单,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环保安全,高效节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功能层和第一安全涂层;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全涂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功能层,且所述功能层在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安全涂层和正极活性层。本发明提供的正极片,通过在正极集流体表面设置第一安全涂层,可有效阻止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层接触,增加针刺过程中的短路内阻,阻止温度上升,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极耳和极柱的焊接结构,涉及锂电池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极耳、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片,所述极柱、极耳、金属片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金属片、极耳与极柱使用激光穿透焊接连接紧固;使用本发明公开的焊接结构,减少结构件,降低材料成本,减少焊接次数,增加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大电流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池组,电池组置于箱体的内腔中,电池组包括支撑架、若干电芯、正极串联件和负极串联件;风机,风机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箱体,并从出风口排出;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热件,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正极串联件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并与正极串联件和箱体的内壁紧贴;和第二导热件,第二导热件设置于负极串联件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并与负极串联件和箱体的内壁紧贴。本发明的锂电池大电流快速充电装置,可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通过风冷方式和导热件传导散热方式,提高电芯寿命,保证模块的稳定性,降低充电装置的损耗报废风险。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及含有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通过控制正极集流体表面涂覆的安全涂层和正极活性材料层,特别是控制安全涂层中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选择,通过NCM材料和LCO材料的掺混,将高电压小颗粒钴酸锂作为安全涂层的填料之一,掺入的高电压钴酸锂可以为NCM材料提供支撑,既利用安全涂层可以避免铝箔毛刺导致负极与铝箔短路失效,改善机理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又能保证上述改善安全性的过程中,改善由于NCM材料颗粒破碎导致的循环容量衰减及高温内阻增长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耳、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其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活性物质层、以及极耳,所述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正反两个表面和/或所述集流体的正反两个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所述集流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留有未设置所述活性物质层的空箔区,所述极耳设置在所述集流体长度方向一端的所述空箔区上,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顶面的两侧均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部。本发明提供一种极耳、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用以至少解决极片加工成锂离子电池中,由于极耳结构引起的极片加工成电芯表面的平整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率钛酸锂电池及其的制作方法,高倍率钛酸锂电池包括中心卷轴、电芯、负极板、正极板、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外壳、负极盖板和正极盖板,中心卷轴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材质为金属,第二段的材质为绝缘材料,电芯包括依次卷绕在中心卷轴上的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负极极柱固定在负极板上,正极极柱固定在正极板上;负极极柱的另一端从负极盖板上的通孔穿出,并在负极极柱与负极盖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垫;正极极柱的另一端从正极盖板的通孔穿出,且正极极柱与正极盖板之间密封连接。本发明的高倍率钛酸锂电池,可以避免因引流带造成的瓶颈,提高电池的能量输出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气装置及溴化锂机组。本发明提供的抽气装置,用于溴化锂机组,包括:与真空抽取装置连接的集气箱,集气箱中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冷凝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提高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延长真空泵油的更换周期,以及提高抽气装置工作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溴化锂机组应用有上述的抽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内置平整结构和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铝壳壳体易变形的技术问题。该壳体内置平整结构包括平整板,所述平整板的至少一侧面为光滑平整面;多个凸条,多个所述凸条分布连接于所述平整板的至少一侧面;多个所述凸条至少交叉于壳体的易变形对应处。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凸条至少交叉于壳体的易变形对应处的平整板的至少一侧面上,从而在交叉处形成对平整板的支撑,进而在壳体如铝壳的易变形处形成支撑,使得壳体不易变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该多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和涂覆在隔膜基材上的功能涂层,所述隔膜基材涂覆有功能涂层的面上复合有功能多孔薄膜;所述功能涂层的原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溶剂100份、热敏功能树脂3~12份、压敏功能树脂2~8份、乳化剂0.1~2份、光引发剂0.5~2份。其由制备功能浆料、涂布、干燥、热压复合、UV固化交联等步骤制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既能改善隔膜的耐热性和粘结性,又能很好避免了基材孔隙率下降和堵孔的问题,所制得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粘结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焙烧废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焙烧废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将锂电池破碎料置于微波烧结窑中热解,形成混合物;筛分所述混合物中,形成集流体及正负极活性物质;回收所述集流体。在本发明中,将锂电池破碎料放置于微波烧结窑采用微波对锂电池破碎料进行加热,微波方式加热为内加热,锂电池破碎料自身发热,减少了传热过程中的能够损耗,烧结过程大幅缩短,从而缩短了锂电池破碎料的分解周期,提高了回收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三维导锂骨架和填充于骨架空隙的填充物,其中,所述三维导锂骨架与所述填充物的质量比为1‑15:35‑50,所述三维导锂骨架的原料包括聚合物电解质基质、锂盐、导电剂和助剂;所述填充物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60‑95:1‑15:1‑15。本发明的复合正极极片,将三维导锂骨架应用于复合正极后,有效提升可正极极片的导锂能力,同时改善了与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降低了界面电阻。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极材料及包括该材料的锂电池,其中通过采用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材料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液态包覆,然后进行高温烧结,以在磷酸铁锂表面均匀包覆一层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材料,从而制备得到一种低温下放电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在低温条件下,该正极材料具有非常大的阻抗,正极片相当于一个发热电阻,对其进行通电后,电极片会快速的释放热量,以对电池进行加温。而当电池的温度上升后,极片的阻抗也会随之降低,此时材料的活性也恢复到了常温水平,从而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进而也避免了低温下因负极析锂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包括该膜的电池,所述电解质膜包括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包括式Ⅰ所示结构的聚酯链段和聚合物锂盐链段。本发明的阴离子固定于聚合物链上,只允许锂离子进行迁移,因而减少了电解质在电压下的极化程度,且锂离子迁移数较高(>0.8)。同时本发明采用两种链段嵌段相结合,并控制两者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硫化硒复合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二硫化硒电池和涉电设备。二硫化硒复合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接枝含氮导电高分子得到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通过液相法原位生成纳米二硫化硒,得到正极材料。二硫化硒复合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正极材料,通过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锂‑二硫化硒电池,其原料包括二硫化硒复合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正极材料。涉电设备,包括锂‑二硫化硒电池或由锂‑二硫化硒电池供电。本申请提供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和离子传输,同时氮原子掺杂可以有效地吸附二硫化硒,并抑制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溶解。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