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SmCo1-xNixAsO,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Xene与微型注塑的高性能PVDF基柔性压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1)将原料MXene和PVDF经溶液法充分混合并干燥,其中,所述MXene的浓度为0.5wt%‑5wt%;(2)将步骤(1)所得的颗粒进行粉碎,得到粒料;(3)采用微型注塑成型方法,将步骤(2)所得的粒料以50‑400mm/s的注射速度制得产品;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中不需要采用高压极化方式,MXene填料也无需表面进行任何接枝改性或修饰官能团,就能达到压电性能巨幅提升的效果,既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又降低了成本并有利于能源节约。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为具备募集II型胶原的两性离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两性离子水凝胶通过引入共聚活性酯单体实现II型胶原结合多肽WYRGRL的化学修饰,通过紫外光交联制备而成。这种水凝胶能够特异性结合软骨成分中的II型胶原,当与软骨细胞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能够优先原位捕获大量II型胶原,进而促进软骨分化进程,提高水凝胶软骨修复能力。同时,由两性离子单体提供的润滑性能,可以避免水凝胶在高剪切运动中的磨损。这种具有II胶原募集功能的两性离子水凝胶在骨组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铈掺杂钛酸锶钡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以不强于乙酸的钡盐、锶盐、铈盐以及钛酸丁酯为原料,先配制钡锶前驱液,然后加入铈盐形成钡锶铈前驱液,再加入PVP形成PVP钡锶铈前驱液,再加入乙二醇甲醚和钛酸丁酯形成铈掺杂BST前驱液,再加入乙酰丙酮并用冰乙酸定容形成BST溶胶;然后采用BST溶胶经多次匀胶、干燥、热解、预晶化及冷却得到多层非晶BST薄膜,最后经晶化处理得到铈掺杂钛酸锶钡薄膜。本发明解决了高浓度铈掺杂(铈掺杂浓度不低于钛离子浓度的5%)制备钛酸锶钡薄膜时所存在的水解问题,所制备的铈掺杂BST薄膜具有更低的漏电流密度和介电损耗,从而满足铈掺杂BST薄膜的微波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好的智能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27?38份、硅灰8.5?9.5份、石英砂0?8份、细砂39?41份、金属纤维5.5?8份、高效减水剂0.5?1份、水5.5?8份。本发明在现时的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自修复和超度抗强特性的多功能材料,能够实现工程材料性能的大跨越,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和超高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的抵御地震和防御钻地炸弹、导弹精确打击等;本发明耐久性好,适当配筋后其力学性能接近刚结构,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抗爆性能,适合用于大跨径桥梁、抗爆结构和薄壁结构,以及用在高磨蚀、高腐蚀环境。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为:1)配置电解质溶液;2)切割2块透明导电衬底和与其宽度一致,长度比其短3~7mm,厚度0.3~0.7mm的聚四氟乙烯板,并在聚四氟乙烯板中间挖一个方形通孔,通孔边缘到对应聚四氟乙烯板边缘的距离为3~7mm,经冲洗、烘干后备用;3)将贱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液,旋涂于一衬底导电层上,然后烧结;4)将聚四氟乙烯板黏合在未旋涂的衬底导电层上,向其通孔中倒入电解质溶液,再将旋涂的衬底导电层面向通孔黏合,其中两块衬底长边方向错开3~7mm并完全覆盖聚四氟乙烯板,最后用环氧树脂封装。本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可实现透明、镜面、黑色三色态可逆转换。
F、Mn共掺杂沉积纳米SnO2透明隔热薄膜,属于新型功能材料。本发明是利用F、Mn元素共掺杂效应,最终使得薄膜材料中载流子数量增加,使得薄膜对红外线反射率增加。F、Mn元素共掺杂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掺杂,引起薄膜对可见光透过率的降低。F、Mn共掺杂可以应用于化学CVD和超声喷雾热解沉积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能粒子激发型高效空气负离子材料及制备方法,属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它是利用携能物质、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钛、电气石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复合方法制备而成的能够产生高效率空气负离子的复合材料。含能粒子激发型高效空气负离子材料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同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繁殖,能净化室内的尘、烟、花粉、毛屑等可吸入颗粒物。可广泛用于涂料、乳胶漆、腻子、天花板、家具涂层等建筑材料中,也可用于塑料、纤维等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相变特性的太赫兹波调制装置及其方法,它由基底、二氧化钒薄膜和表面金属超材料三层结构构成。这种太赫兹波调制装置利用二氧化钒可逆相变过程中光电参数突变量大和相变时间短的特性,实现太赫兹波的强度调制。装置调制方法是采用外加热量、偏压或激光激发中的一种或多种途径来激发二氧化钒薄膜。本发明采用二氧化钒薄膜为核心动态功能材料来设计和制备太赫兹波动态调制器件,可以解决目前太赫兹动态器件调制效率低、调制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底物NF进行预处理后放置于真空镀膜室,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Alq3的蒸镀,在底物NF上形成Alq3层;将形成有Alq3层的底物NF放入第一高压反应釜中;配制溶液A,将溶液A倒入第一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溶剂热反应,在Alq3层上形成Bi2S3层;将形成有Alq3层和Bi2S3层的底物NF放入第二高压反应釜中;配制溶液B,将溶液B倒入第二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溶剂热反应,在Bi2S3层上形成MoS2层。本发明的电催化剂引入有机小分子功能材料Alq3,能有效提高电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增加电催化剂选择范围,提高催化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PVDF基聚合物薄膜的一步流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PVDF基聚合物溶液流延在经亲水改性后的基板上,利用基板上亲水基团与聚合物中氟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使得PVDF基聚合物的第一层分子有序排列在基板上,并进一步诱导PVDF基聚合物中极性相的后续各层分子在基板上实现逐层静电自组装,然后经固化处理得到偶极子排列有序的PVDF基聚合物薄膜,本发明在一步流延过程中即可实现铁电聚合物薄膜的自发极化,无需传统流延成膜、拉伸和极化三步工艺,避免极化时薄膜击穿的风险,简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设备投入,相比现有工艺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优势,非常有利于推进压电、热释电聚合物薄膜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矿物深加工利用、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膜用重质碳酸钙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气膜用重质碳酸钙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理石破碎至直径为40~70μm,按照重量比大理石粉︰水︰高分子表面活性剂=1︰0.2~1.5︰0.001~0.1将三者混匀后球磨过滤,再脱水至含水量不大于1%,解散团聚粉体,再干燥至含水量不大于0.2%,加入占干燥后粉料总重量0.5~3%的活化剂,在110~140℃充分反应,冷却,混匀,包装即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性能良好,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制备透气膜及其相关产品中。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电致变色材料技术,尤其是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在ITO玻璃上预先附着一层PS(聚苯乙烯)球,然后通过电化学方式在聚苯乙烯球间隙沉积无机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然后去除PS球后,在无机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间隙通过电化学方式沉积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最终形成结构特殊的有机-无机复合型电致变色材料,通过考察其性能,发现该方法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较丰富的可逆颜色变化、较快的响应时间、较好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提钒尾渣制备得到的蓄热材料。本发明蓄热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烧结而成:石墨3~15%,其余为磁选尾渣和普通陶瓷原料,且磁选尾渣和普通陶瓷原料的重量比为1:0.8~1.2,其中,磁选尾渣为提钒尾渣经碳热还原后磁选得到。本发明以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得到蓄热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不仅可以综合利用提钒尾渣,解决提钒尾渣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能降低蓄热材料的成本,且得到的蓄热材料性能优异,蓄热密度高,比热容大,导热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葡萄糖、蛋白胨和酵母浸出粉制备培养基;制备菌丝‑氧化石墨烯,离心搅拌,恒温培养;向制备的菌丝‑氧化石墨烯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和水合肼,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水合肼与菌丝‑氧化石墨烯恒温离心搅拌均匀,然后恒温培养;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蒸发浓缩、洗涤、干燥;使用γ射线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辐照;制备得到的双功能材料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效果好,对重金属元素吸附效果显著,具有节能高效、易回收、工程化前景好的优点。
一种钛酸锶钡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醋酸钡和醋酸锶加入冰醋酸中,在50~80℃下水浴反应,得到钡锶前驱液;将钛酸丁酯加入乙二醇甲醚中,在50~80℃下水浴反应,得到钛前驱液;然后,将钡锶前驱液以1~5滴/秒的速度加入钛前驱液中,不断搅拌,形成钛酸锶钡溶胶;在BST溶胶中滴加去离子水,搅拌形成湿凝胶,再经老化、有机溶剂浸泡后,得到BST湿凝胶;最后,将得到的BST湿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得到BST气凝胶。本发明通过选择前驱体并控制前驱体的浓度,成功制备得到了BST凝胶,并最终采用超临界干燥法首次成功获得了BST气凝胶;且得到的BST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大,可替代PZT气凝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封堵器抗凝血及快速内皮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的可降解封堵器抗凝血及快速内皮化涂层,包括带有抗凝功能的聚合物A、具有促内皮修复功能的功能物质B以及可降解封堵器表面修饰的羟基官能团,所述聚合物A和功能物质B经交联剂偶联,并可与羟基官能团连接。其制备过程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或强氧化剂处理的可降解封堵器本体材料,获得的羟基官能团表面为后续与聚合物A的化学基团间发生有效物理化学交联提供位点,本发明通过反应位点的设计,通过抗凝模块及促内皮化合物模块间的化学交联,可以在保证抗凝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引入促内皮的化合物,实现封堵器植入后的快速修复。
本发明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合成工艺简单、流程短,可高效率地制备单分散、高纯度的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盐辅助超声热解法制备M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前驱体溶液:将辅助盐及四价钒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钒源的前驱体溶液,并超声分散处理;b、制备M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将步骤a制备的前驱体溶液置于超声雾化器中并雾化产生雾滴,由载气携带所述雾滴通过立式管式炉并通过高压静电收集器收集,随后将收集到的粉体置于去离子水中,并进行超声处理以及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到M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制备M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之中。
本发明涉及具有核辐射防护功能的高硼化活性聚芳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核辐射防护功能的高硼化活性聚芳硫醚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m1与m2的摩尔比为1~50:99~50;M为具有中子吸收、X射线屏蔽或伽玛射线吸收中至少一种功能的金属元素;→表示:金属元素M与Ar1中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键连接。本发明的高硼化聚芳硫醚复合材料具有吸收中子、γ射线和X射线等多种高能射线,其5‑10cm厚度中子吸收系数可达0.9,抗辐射计量可达10‑9‑10Gr,热形变温度大于220度,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核防护功能材料。
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由相变储能材料和支撑材料复合而成;相变储能材料由棕榈酸和硬脂酸经熔融混合而成,其中棕榈酸的质量百分比为60~65%;支撑材料为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均匀吸附于膨胀石墨的孔隙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变温度为52~55℃,相变潜热为160~170J/g,导热系数为2.0~2.6W/m·K,其中脂肪酸低共熔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90~93%。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蓄热密度大,导热系数高,化学稳定性好,应用于空调冷凝热回收制备生活热水系统中,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轴取向增强型Al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如下制备方法:采用n型的Si(100)衬底,将其放入磁控溅射系统腔室中进行真空处理后,采用不同磁控溅射工艺并结合退火处理,首先制备a轴取向AlN缓冲层,然后在此基础上择优取向生长AlN薄膜,由于二者晶格匹配度高,从而改善了AlN薄膜的生长质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进而有利于提高AlN薄膜的压电效应并降低声表面波的传播损耗;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易行,环保节能,原材料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批量化生产工艺可调控,便于批量生产及应用推广,适合于制作现代通信技术中高性能通信元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各种废布再生防水防污自洁地毯及其制作方法,涉及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各种废布再生防水防污自沽地毯及其制作方法。该利用各种废布再生防水防污自洁地毯原料按重量份计为:再生纱线950~980份、超疏水纳米二氧化钛20~40份、改性树脂30~50份。将回收的废布进入清洗机进行清洗、杀菌、烘干;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进入纺纱机进行纺纱;进入地毯编织机编制成地毯;将编制好的地毯进行印花;再进行防水防污处理;烘干、包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羟丙基封端PDMS室温快速自修复弹性体,它是由羟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扩链剂为双羟基二硫化物。本发明赋予柔性耐热材料的室温快速自修复功能,材料在室温下就能快速完成自修复,且修复效率很高,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实现材料的免维护特性,有效提高可靠性、延长使用服役寿命,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本发明自修复弹性体使用性能稳定、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可应用于各类弹性体、涂层材料、灌封材料以及粘接剂等体系,尤其是应用于高温环境或具有耐热抗烧蚀要求的外防护涂层及柔性制件材料,如飞行器防热涂层,其具有免维护、高可靠等优势,应用前景优良。
一种柔性电致变色膜与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所述柔性电致变色膜包括电致变色膜和多孔柔性衬底,其中电致变色膜由电致变色材料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沉积于所述多孔柔性衬底表面。所述柔性电致变色膜膜层均匀且附着力良好,是一种不依附于电极单独存在的柔性电致变色膜,对电致变色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凡是能够化学原位聚合的电致变色材料均可制备得到该类柔性薄膜;其制备方法简单,有效降低了电致变色薄膜制备工艺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膜还可以封装为柔性器件,降低电致变色器件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及成本,从而有望使得大面积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得到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硫磺为主要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冰乙酸为抑制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新型光催化剂S掺杂SiO2/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制备的新型光催化剂S掺杂SiO2/TiO2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小为10~80nm,在波数950cm-1处出现了Ti-O-Si键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05~435nm,TiO2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相,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为60~90%。本发明制备的新型光催化剂S掺杂SiO2/TiO2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光催化功能材料制备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层结构的Co2+/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化工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双层结构的Co2+/ZnO材料为将Co2+/ZnO纳米材料附着到丝网上,再将硬脂酸覆盖在Co2+/ZnO纳米材料表面;其中,所述Co2+/ZnO纳米材料的化学式为Zn1‑xCoxO,0.01≤x≤0.1;Co2+/ZnO纳米材料的结构为双层结构:底层为纳米棒,上层为纳米花;纳米棒直径为50~300nm,长度为100~600nm,纳米花壁厚为30~100nm。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改性柔性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疏水改性浓乳液对柔性泡沫进行表面涂覆处理,使浓乳液在泡沫中被充分吸收,然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乳液聚合,在泡沫内部形成纳米孔径结构,最后经洗涤、干燥处理得到超疏水改性柔性泡沫,其中疏水改性浓乳液包括改性单体、引发剂、交联剂、乳化剂、低表面能改性剂和水。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改性柔性泡沫具有优异的疏水亲油性能,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含有毒有害溶剂、成本低且周期短,有望实现材料的宏量制备和市场化推广,实现材料在处理大面积水污染分离油水混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纳米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应用。一种多模态成像/光热治疗复合剂,由复合纳米材料和靶向分子制备而成;所述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和缺陷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均匀地附着在缺陷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多模态成像/光热治疗复合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的T1磁共振成像与b‑TiO2的光热治疗、光声成像、光热成像结合在一起,并对核壳结构进一步修饰,同时连接靶向分子,获得集肿瘤治疗、多模态成像、主动靶向于一体地诊疗一体点状核壳复合纳米材料。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原位治疗,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时追踪与预后监测。
一种热致变红外发射率陶瓷薄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热致变红外发射率陶瓷薄片材料为钙钛矿结构的La1-xSrxMnO3体系陶瓷薄片材料。制备时,采用一定摩尔比的La2O3、SrCO3和MnCO3原料,混入2-羟基丙三羧酸和纯水,球磨、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然后700~1000℃下预烧前驱体,再次球磨、干燥后900~1450℃下烧结得到烧结粉体;然后轧制生瓷片,排胶,最后在900~1200℃下烧结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制备的热致变红外发射率陶瓷薄片材料,其红外发射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能够实现室温附近的红外发射率突变,发射率最大变化范围达到0.47。同时,该材料具有可靠性高、无功耗、质量轻的优点,可以满足微小卫星的热控要求,并在红外伪装和节能技术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碳硼烷并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B(3)‑芳基邻‑碳硼烷为原料,在催化剂、有机溶剂以及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通过分子内BH/NH氧化脱氢偶联构建邻‑碳硼烷并吲哚衍生物,催化剂为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III)二聚体;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或六氟异丙醇;氧化剂为醋酸银、醋酸铜、三甲基乙酸铜、氧化银、氟化银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的温度为80‑90℃;反应的气氛为氩气。本发明设计的邻‑碳硼烷并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反应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及底物普适性好等特点;本发明制备了一系列邻‑碳硼烷并吲哚衍生物,为探索其在生物医药和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