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件树脂传递模塑成型质量的方法,步骤为:1)在模具设备中铺好碳纤维布;2)树脂压力溢流阀调整至低阈值(1~2MPa),采用低压泵站对模具充入低压树脂,达到溢流压力后在溢流阀溢出;3)调整溢流阀至高阈值(100~200MPa),关闭树脂低压泵站,通过加热装置对模具进行加热;4)打开高压泵站,通过超高压增压器施加压力,并经过压力阀对模具中的过量树脂施加100~200MPa的准静态超高压,保温保压,树脂材料固化成型;5)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碳纤维构件,本发明能够降低孔隙率、提高表面光洁度、促进树脂填充零件小尺寸特征,显著提高构件RTM成型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含量可调的氮掺杂碳包覆纳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纳米硅与正硅酸乙酯在氨水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合成Si@SiO2粒子;将Si@SiO2分散于含苯胺、邻苯二胺的盐酸溶液中,加入过硫酸铵溶液引发聚合反应,所得产物干燥后经高温煅烧形成Si@SiO2@NC;Si@SiO2@NC用氢氟酸刻蚀后形成蛋黄结构Si@void@NC。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单体苯胺与邻苯二胺的相对浓度,实现氮元素掺杂量可调,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胺低聚物、其复合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苯胺低聚物具有纳米线结构,组成为酸掺杂苯胺四聚体。基于本发明的苯胺低聚物,不仅保持了聚苯胺优异的可逆氧化还原性、可逆掺杂性和环境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并且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微观结构更容易调控,质子酸进入苯胺四聚体骨架中,可提高苯胺四聚体的导电性,一维纳米线结构构成良好的导电通道,进一步提高材料热电性能。单壁碳纳米管与苯胺低聚物通过弱作用力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黄壳结构的锌钴硫化物/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可作为长寿命、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其具有以锌钴硫化物为内核,氮掺杂碳为外壳的蛋黄壳结构,尺寸为100‑200纳米,其中锌钴硫化物的尺寸为80‑100纳米,碳外壳的厚度为10‑20纳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金属有机框架的优势,仅通过前驱体的制备、包碳、硫化煅烧三步便得到目标产物,制得的材料产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强,为探索大规模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倍率特性纳米材料做出了努力。
本发明涉及三维石墨烯负载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为金属化合物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或纳米颗粒均匀的分散在具有大量的孔洞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内部,所述的金属化合物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或纳米颗粒与石墨烯片相接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复合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氮掺杂的三维石墨烯框架不仅能为整个电极材料提供优异的导电性,同时多孔的特性能实现更高硫负载的正极材料;其次,极性的金属化合物能有效吸附多硫化物,抑制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提高硫的利用率。这些优异的性质导致该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能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氯离子的海水海砂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出利用海砂及海水等岛礁上已有材料,与水泥、矿渣、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纳米Al2O3、铝镁水滑石、苯丙乳液等材料组合,配置出一种水泥材料并且能对海水海砂中的氯离子进行固化,满足建造海上工程的需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铝酸盐水泥450~650份、海水190~280份、海砂560~810份、磨细矿渣270~390份、粉煤灰180~260份、纳米Al2O318~26份、铝镁水滑石76~110份、苯丙乳液27~39份、高效减水剂5~10份。本发明利用极易获取的海砂,海水材料,实现就地取材,减少工程材料运输量,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建设时间。并且采用多种途径联合固化的方法,大幅度降低海水海砂中携带自由氯离子的含量,同时能保证材料的密实度,防止内部钢筋锈蚀。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碳‑硒复合材料及修饰玻碳电极,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密闭、氮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植物性纤维废弃物至碳化,得活化碳材料;将所述活化碳材料浸泡在酸液中初步脱灰,洗涤干燥后得初级碳材料;将所述初级碳材料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回流至除去杂质,得多孔碳材料。本发明将植物性纤维废弃物置于密闭的、无氧环境下进行高温碳化,使植物性纤维废弃物高温热解时产生的水分子成为活化时所需的造孔剂,使碳化、活化过程可以一步完成,有效缩短了生产耗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目前制造多孔碳材料方法耗时多、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属于污泥固废物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乡固废物环保型节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去杂混合装置;所述去杂混合装置包括悬浮囊、固定支座、固定套环、转动环和转动扇叶;所述悬浮囊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架,且悬浮囊的宽度小于污泥池的宽度;所述悬浮囊内开设有挤压腔,且挤压腔内填充有混合料剂;所述固定支座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套环,且固定套环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环通过转动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且转动环的内壁上安装有转动扇叶;转动扇叶可以将污泥中混合的轻浮类塑料或片状类杂物进行清除作业;同时转动的转动扇叶可以对污泥池中投放的原料进行再次搅拌混合,有效的提高了污泥池中原料的混合均匀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状自相似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含有铜离子和有机配体;所述铜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所述有机配体为2,3,6,7,10,11‑六羟基三苯;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呈现树状自相似性形貌。优选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沉积在柔性碳纸上。制备方法为将铜氨溶液作为前驱体,利用随机行走的原理制备出分形结构的氢氧化铜,并使用异质外延组装法使铜离子与有机配体进行组装,得到金属有机框架。将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时表现出较低的检测限,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成形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电磁成形装置包括下压板(7)、线圈充放电装置、线圈固定装置、坩埚(10)、坩埚定位装置、凹模(13)及凹模紧固装置;所述坩埚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承托坩埚(10)的坩埚固定板(5),坩埚固定板(5)上设有内孔,内孔边缘与坩埚(10)外侧相适,坩埚定位装置用于控制坩埚的安装高度,使坩埚(10)底部与放电线圈(9)之间的间距为1‑3mm;所述凹模(13)为半圆柱形,开口向下,其下沿与坩埚(10)上沿可扣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凹模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凹模(13),并向凹模(13)施加压力,使凹模(13)与坩埚(10)紧密扣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醚酮硬硅钙石晶须复合材料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将对苯二酚与4,4’‑二氟二苯甲酮在碱性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聚醚醚酮基体材料,在聚醚醚酮为泥浆状时加入硬硅钙石晶须,通过晶须补强的方式提升聚醚醚酮的力学性能,同时在聚醚醚酮基体中引入硅离子与钙离子,提高了聚醚醚酮材料的生物活性,预期可为硬骨修复提供一种可设计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的复合材料方向舵的转接结构和方向舵,转接结构包括金属转接筒、插接件和防护套,金属转接筒顶端开设有用于收容方向舵的舵轴的容置腔体,底端与飞行器垂直安定部后部的安装槽相适配,并用于装配于安装槽内;插接件插设于金属转接筒内,并用于将舵轴固定于容置腔体内;防护套套设于金属转接筒的顶端,并用于防护舵轴与金属转接筒的结合部位,结合部位为舵轴插入容置腔体的全部结构。方向舵包括转接结构和舵本体,舵本体一侧设有舵轴,舵轴的一端收容于容置腔体内,插接件插接于金属转接筒与舵轴内;且防护套套设于金属转接筒与舵轴的结合部位。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硫化亚铁纳米线与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作为长寿命、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其为一种由原位生成的硫化亚铁纳米晶粒和氮掺杂碳复合而成的纳米线,具有多孔结构,长度为1‑10微米,宽度为100‑500纳米,厚度为8‑15纳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仅仅采用了简单的水热和煅烧的方法,制得的材料产率高、分散性好,为探索大规模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倍率特性纳米材料做出了努力。其工艺简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对设备要求低,有极大地应用潜力。本发明缩短了锂离子和电子扩散距离,缓冲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电化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边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筒体的内部两侧边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块,所述筒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边对称安装有搅动杆,所述筒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进料阀,所述进料阀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料阀,所述筒体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箱,所述筒体的一侧边安装有阀门一,所述阀门一靠近所述水箱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管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元件的全应力传感器,至少包括三个d15模式元件、三个d33模式元件以及一水泥基体;d15模式元件和d33模式元件均由元件主体和工作电极构成;元件主体由压电陶瓷片和水泥基材片交替紧密排列构成;压电陶瓷片通过对极化后的压电陶瓷块切割获得;d15模式元件的切割方向垂直极化方向,d33模式元件的切割方向平行极化方向;d15模式元件和d33模式元件分别布置于水泥基体两两相邻的三个面上,三个d15模式元件的极化方向两两垂直;三个d33模式元件极化方向也两两垂直。本实用新型灵敏度高,频带响应宽,抗干扰效果好,与混凝土结构相容性好,可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全应力监测。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低温烟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样化复合材料的低温烟滤嘴。其包括滤嘴段、设置于卷烟加热段与滤嘴段之间的隔热段,所述隔热段包括中空部、包围中空部并具有隔热作用的隔热部以及用于支撑中空部防止其塌陷的支撑部。该实用新型用于低温烟,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而且稳固性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枕木,枕木的横截面为矩形,枕木由玻璃钢筒体(1)和设置在玻璃钢筒体(1)内的填充材料(2)组成。本实用新型枕木的外形可与现有的枕木相同,因此,它的安装设备及配件与普通枕木相同,可以保持原有枕木的安装工艺性。枕木由玻璃钢筒体和设置在玻璃钢筒体内的填充材料组成,具有耐腐蚀、不开裂、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阻尼性好、重量轻、节约木材等特点。使用寿命长带来了很多好处,在桥梁这样安装费用昂贵的线路上,可以有效节省维修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枕木可根据减振要求对阻尼性和重量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制造出不同共振频率要求的枕木,解决桥梁的共振问题提供前提条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连轧复合材料打磨设备。针对国内钢厂打磨机的压辊[2]与实施打磨的打磨辊[1]轴线在一个平面,金属板带与打磨带之间形成线接触的结构关系。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将压辊[2]相对于打磨机的的打磨辊[1]中心线有一个向后平移的偏移量e,并调整压辊[2]高度h,偏移量e在R+r和R+2r之间,压辊[2]调整高度h为油缸的最大行程以内。本装置打磨宽度增加,打磨均匀,打磨度可达到100%,打磨产品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实现了打磨带的跑偏控制、显著延长了打磨机的寿命,减少检修费用和停产损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复合材料的无油烟炒锅,该炒锅从内到外依次为氧化层、氮化处理层、耐磨层、铝材层、耐磨层、氮化处理层、氧化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热效率高,良好的不粘效果,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制备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张力控制系统、展丝分散系统、纤维浸渍系统、冷却定型系统、牵引收卷系统,其中纤维浸渍系统包含挤出模头浸渍和波形浸渍模头二次浸渍。该方法将连续纤维通过挤出模头时其表面被树脂淋覆,再通过波形浸渍模头时被充分浸润,最终得到厚度均匀的单向预浸带。浸渍模头的波形通道与水平夹角为0°‑30°,保证了粗纱能在较短距离内被充分浸润,同时模具分为上下模,间隙便于调整,解决了穿纱困难、模具清洁困难等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树枝老化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超低灰分聚丙烯树脂、纳米级云母、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受阻胺光稳定剂。本发明通过选用超低灰分聚丙烯树脂,减少电树枝化产生的缺陷点,纳米级云母切断电树枝生长的路径,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受阻胺光稳定剂中和电树枝老化产生的酸性组分,从而提高聚丙烯树脂耐电树枝老化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球磨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MOFs)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石墨烯是球磨剥离制备的大片石墨烯纳米片,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纳米片表面上。制备方法如下:(1)湿法球磨剥离制备石墨烯纳米片(2)在石墨烯纳米片表面充分吸附金属离子(3)结合有机配体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最终获得稳定性和导电性良好,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球磨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本发明所制得的球磨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电化学性能优异,可用于制备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吸附效果效果显著的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壳聚糖和改性后的膨润土两种天然物质制备的壳聚糖‑膨润土复合吸附剂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废水吸附剂,它较单独利用壳聚糖和膨润土吸附量大,加入量更小,易从水中分离和再生,清洁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铝碳化硅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先将50~80%的高铝矾土熟料、0~30%的白刚玉、5~30%的棕刚玉、5~25%的工业SAC和1~5%的活性铝硅质微粉混合,再外加上述混合料1~2.5%的结合剂和3~6%的水,搅拌或混碾10~25分钟,压制成型;然后经60~110℃×12~36小时干燥或经室内24~48小时自然干燥,1400~1470℃×4~8小时烧成。本发明具有致密度高、强度大、抗渗透与侵蚀、高耐用性、优良的抗渣侵蚀与渗透及抗铁水冲刷性能,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等优点。本发明适于炼铁高炉、出铁沟、铁水罐车(鱼雷罐)和铁水罐、混铁炉及化铁炉等冶金设备的耐火内衬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复合材料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质量份的各组分聚合而成:20.8‑22.7份苯酚醇头、291.6‑311.4份环状单体、0.8‑1.6份催化剂、137.8‑145.3份不饱和醇类单体、24.7‑32.9份硅烷偶联剂、6.1‑8.3份还原剂、5.2‑9.4份引发剂、7.1‑11.9份中和剂、2.7‑4.3份链转移剂,其余为去离子水,总质量为1000份。本发明以自制聚醚与不饱和醇以及硅烷偶联剂作为反应原材料,控制好反应单体的用量与滴加顺序与时间,制备理想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粘结剂聚合物,使得聚合物有着更好的粘结与适应性能,制备得到的粘结剂也有着更优异的粘结与适应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横截面特性的计算方法,挥舞刚度EIX及摆振刚度EIY由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数学模型建立的流程为沿着风力机翼型廓线方向将风力机翼型横截面离散成若干个区域单元,结合经典层合板理论计算每一个区域单元每一个铺层的有效工程常数,然后通过加权方法获得每一个区域单元的等效特性,即每一个区域单元对风力机叶片横截面特性的贡献值,最后通过叠加求和的方式获得每一个区域单元风力机叶片横截面特性的贡献值,从而获得整个叶片结构的横截面特性。相比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该方法减少了繁琐的有限元建模过程,且整个计算过程更加简洁,能够应用于风力机翼型设计当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聚丙烯49.75‑89.95份、聚丙烯纤维10‑25份、石墨烯0.05‑0.25份。本发明利用静电自组装原理,实现聚丙烯纤维表面包覆氧化石墨烯,在密炼过程中,熔体温度足以使氧化石墨烯受热还原转变成石墨烯;由于高径厚比的二维石墨烯粉体在聚合物中极难分散,而聚丙烯纤维包覆氧化石墨烯可有效避免石墨烯在聚丙烯基体中团聚,因为聚丙烯纤维与基体同为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实现低含量石墨烯以二维片状形态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同时,石墨烯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可以有效降低材料表面电阻,并且无析出缺点。
本发明属于増材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加入到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树脂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液球磨后烘干;通过粉碎过筛得到树脂包覆玻璃纤维的复合粉末;用SLS技术成形初坯后再浸渗液态热固性树脂得到最终成形件。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该方法获得的产品。通过本发明,成形件力学和电气性能优良,成形传统工艺难以加工出的任何结构的三维实体形状,制备周期短,解决电绝缘材料由于形状简单而应用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形复合材料储水模块,包括储水单元和卡接于其两端的端盖,储水单元为两端和底面开口的拱形结构,储水单元内部形成沿其轴向设置的储水通道;端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雨水管道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和储水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有效解决方形塑料模块清理维护困难、空间利用率低、承载低等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