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0~75份的平均粒径38um的氰酸酯树脂(CE)、20~30份的微米级的聚氨酯(PU);上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30~350℃、压力为35~45MPa下保持热压,得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氰酸酯树脂基体,在固化成型之后存在的脆性大、韧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热界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DMS基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PDMS基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和非共价改性修饰的石墨烯;所述非共价改性修饰的石墨烯为末端支链接枝聚倍半硅氧烷的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改性修饰的石墨烯。本发明采用末端支链接枝聚倍半硅氧烷的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对石墨烯进行非共价改性修饰,改善了石墨烯在氯仿或四氢呋喃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改性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硅氧结构,可以显著改善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相容性,进而提高柔性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发明所述的PDMS基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可达0.9W/(m·K)。
本发明涉及聚苯胺/硫/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石墨烯为载体,通过硫代硫酸钠钠与有机酸反应使硫颗粒担载在石墨烯表面,再通过苯胺聚合包覆获得聚苯胺/硫/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调控有机酸种类、有机酸/硫代硫酸钠摩尔比、有机溶剂种类等,获得颗粒细小、包覆均匀的聚苯胺/硫/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时,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在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高磁导率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表面氧化工艺在软磁合金粉末表面包覆由铁的氧化物形成的绝缘包覆层,然后经粘结、压制成型、热处理工艺,制备新型的软磁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表面氧化工艺制备软磁复合材料方法简单,并且容易控制绝缘层的厚度,并且由于该反应为原位反应,使得生成的氧化物绝缘层与软磁合金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在后续的压制过程中不容易脱落。本发明没有添加污染环境的化学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较高的有效磁导率及较低的损耗,并且由于绝缘包覆层的成分为铁磁性的氧化物,能够有效降低磁稀释现象,从而使得得到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导电叶腊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耐磨导电叶腊石-石墨复合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得:将叶腊石粉与石墨粉末均匀混合,于球磨机内湿法球磨,所得混合粉体经烘干后用油压机压制成型,即得所述的高耐磨导电叶腊石粉-石墨复合材料。本发明开发以叶腊石为主要原料的高耐磨导电叶腊石-石墨复合材料,是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制备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导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预压缩夹持装置,其用于压缩复合材料板,包括承载板、水平夹钳组、压缩块I、压缩块II、张力传感器以及顶出螺栓;承载板上设置一板材凹槽;板材凹槽一侧设有预载荷凹槽;水平夹钳组分别对称分布于承载板上方,其能抵压于复合材料板的上表面;压缩块I设置在复合材料板的一侧,并与复合材料板接触;压缩块I另一侧设置多组蝶形弹簧;压缩块II位于蝶形弹簧组另一侧,其能压缩蝶形弹簧运动;张力传感器抵接在压缩块II的一侧,其收容于预载荷凹槽内;顶出螺栓螺接于承载板的一侧,其抵接于张力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操作便利,可重复使用,对研究预压缩作用力对复合材料板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具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污泥基零价铁生物炭除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前处理:将含铁混凝污泥进行烘干,然后分别将烘干后的含铁混凝污泥和无水氯化钙粉碎;(2)混料:将粉碎后的无水氯化钙和含铁混凝污泥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3)高温热解:将混合原料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冷却后得到所述混凝污泥基零价铁生物炭除磷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含铁混凝污泥与无水氯化钙共热解制备负载了氧化钙的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无需另外添加含铁化合物,不使用还原剂,不产生废水,操作简单,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且制得的复合材料除磷效果好,抗钝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Xene/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金属化合物原位地生长在MXene的基体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前驱体MAX相材料、路易斯酸熔融盐和无机盐混合,高温反应一步制备得到MXene/金属复合材料;2)对步骤1)所得的材料进行硫化/磷化/硒化/碲化等反应制备得到MXene/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实验步骤短、通用性强、对MXene的破坏性小、实验安全性高等特点,所制备的MXene/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用作碱金属离子可充电电池负极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捕集二氧化碳的复合材料,包括聚胺基离子液体和多孔载体,其中聚胺基离子液体与多孔载体的质量比为0.1~8:1;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在搅拌作用下,将有机胺的水溶液与多孔载体充分混合;再逐滴加入无机酸的水溶液,室温下混合反应,经干燥、研磨得到所述捕集二氧化碳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块,对杂质气体的耐受性强,可用于吸附纯二氧化碳,也可用于吸附烟道气、空气、沼气、废气等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磁分离循环利用磁性氧化铁(γ‑Fe2O3)/钨酸铋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是以合成的四氧化三铁、钨酸铋为原料,经聚乙二醇混合、氧化等工艺制得,复合材料具有磁分离效率高、可循环使用光催化等优点。步骤包括:一、溶剂热分别合成四氧化三铁和钨酸铋纳米颗粒;二、添加聚乙二醇,将四氧化三铁和钨酸铋纳米颗粒再水溶液中混合均匀;三、经磁分离后,充分洗涤在80度烘干;四、将上述样品在350度在空气中煅烧4h,将四氧化三铁氧化得到γ‑Fe2O3,最终得到一种可磁分离循环利用磁性γ‑Fe2O3/钨酸铋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势:制备工艺简单、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属于水声换能器领域,是一种多边形阵元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制备方法,换能器采用多边形阵元压电复合材料制作,换能器能够有更好的结构形式以及工作带宽。所述的多边形阵元压电复合材料,通过对压电元件进行三次切割形成:切割缝隙尺寸X,第一个方向切割,阵元间距3X;然后旋转120°,进行第二次切割,阵元间距3X;切完后再次旋转120°,阵元间距3X;切割阵元间距为切割缝隙尺寸的3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制作工艺简单,与正方形复合材料相比,有更好的机电耦合效率和工作带宽。该换能器可应用于高频成像声纳、水下探测及避障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氮化碳‑碳‑TiO2‑硒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将叠氮化修饰的纳米氮化碳‑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共价螯合至炔基化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硒复合材料表面,得到一种氮化碳‑碳‑TiO2‑硒纳米复合材料,其可以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对污染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乳酸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将金属酞菁与酸化后的碳纳米材料采用超声浸渍法进行负载,合成聚金属酞菁‑碳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滴涂法使超声分散均匀的复合材料悬浮液负载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金属酞菁‑碳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本发明对乳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且检测过程简单高效。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快速高效的处理方法,然后再和聚苯硫醚树脂及相关助剂一起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得到一种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无污染等特点;由此工艺制备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模量和强度,外观光亮;可用于制备汽车、电器等产品的结构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锂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负极的应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反应1~5小时合成了TiC/C三维多孔骨架层,以此为载体,通过熔融锂浸润法,制备高效锂金属复合材料。高效锂金属复合材料包括Ti6Al4V基底、生长在基底上的TiC/C三维多孔骨架层,以及吸附在骨架层中的锂金属相,TiC/C三维多孔骨架层包括碳化钛纳米管,以及包裹在碳化钛纳米管上的无定型碳。本发明高效锂金属复合材料具有高库伦效率和显著抑制枝晶生长等特点,与磷酸铁锂或硫正极材料匹配时,也可显著提高全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的耐磨导电复合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多壁碳纳米管4~7%,高密度聚乙烯96~93%。其制备采用熔融共混法,步骤如下:按比例称取多壁碳纳米管粉末及高密度聚乙烯颗粒,于150℃~170℃下均匀混合后放入模具中,先在165℃~180℃下预热5~20分钟,随后在5~20MPa及10~30 MPa压力下各压制5~20分钟,脱膜,冷却到室温。本发明的耐磨导电复合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为添加剂,既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又具有优良的耐磨减摩功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及包裹聚合制备纳米微 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工艺。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纳米微粒可以是纳米SiO2或纳米蒙脱土或纳米TiO2或纳米CaCO3或纳米ZnO。通过单体在无机纳米微粒表面原位聚合及包裹聚合使具有极强自聚作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充分弥散于环氧树脂基质中;制备无机纳米微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用的一步水洗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设置溶剂回收装置,同时由于使用水做溶剂,新工艺污染少,成本低,有利于工业上实际应用。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制备Si/Fe/Fe3O4/C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球磨罐中加入硅粉、碳和铁源,再加入湿磨剂和球磨珠,然后将球磨罐密封、抽真空;(2)球磨罐中泵入CO2气体至超临界环境下进行球磨反应得到Si/FeCO3/C前驱体产物;(3)球磨反应结束后,收集球磨罐中的产物并干燥得到粉体产物;(4)粉体在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Si/Fe/Fe3O4/C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温室气体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容易工业化实施等优点,所制备的Si/Fe/Fe3O4/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可作为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包括:沿着织物传送方向上设置的退绕辊筒、若干个传送导辊、至少一个接地的金属滚筒收集机构、若干个压辊以及卷绕辊筒;所述金属滚筒收集机构相应设有一组喷射机构,以及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的直流高压电源和纺丝液供给机构。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规模化生产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生产稳定且连续、成本可控、能耗低,成功满足了纳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产业化需求。
一种玩具用热压型木塑复合材料,由木粉60~75份、塑料树脂10~30份、界面相容剂2~6份、增强剂1~3份、润滑剂1~4份、其它功能助剂1~5份制备而成,制备方法包括脱脂和烘干木粉的步骤,用偶联剂溶液喷洒处理木粉并预混合的步骤,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制得混合料的步骤,在双辊塑炼机中混合塑化并模压成型的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界面相容剂为单一相容剂的不足,利用界面相容剂间复配协同,能够满足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水性的要求,本发明可以热压成型,避免了塑木熔融挤出工艺中的诸多不便,能够根据模具形状一次成型制备出所需产品,还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铂/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基因检测的比色方法,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模板DNA分子进行不对称PCR扩增,比色检测方法的构建。本发明将模板DNA进行不对称PCR扩增出单链DNA产物,借助于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作用和对单链DNA的吸附能力,吸附不同含量的DNA分子使得纳米复合材料耐盐度不同,进而导致其稳定性和催化能力发生变化,催化底物显色产生差异,根据DNA浓度与紫外吸光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DNA的定量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比色结果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在基因检测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硅化物熔体浸渗碳化硅坯件制备复合材料方法,以纯钴、铁、钛、硅为原料,在感应电炉中熔炼;碳化硅粉体坯件以钢模或铸浆成型,得到致密度可调,形状复杂预制坯件;硅化物碎锭放置在广口氧化铝坩埚中,间接渗入碳化硅小圆柱立在其中,待渗碳化硅粉体坯件横卧小圆柱上;硅化物碎锭熔化后,经中立小圆柱,间接渗入上端碳化硅坯件中,获得致密、高硅化硅含量、形状复杂、净尺寸碳化硅增强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制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线辐照的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溶液与纳米粒子的水悬浮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浇注,干燥至总溶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等于50%,得到复合产物;2)在红外线加热灯辐照下将复合产物中的溶剂除去并进行氧化石墨的还原反应,得到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中,利用红外线加热灯辐照下制备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非常简便、生产成本很低,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纳米粒子可选择不同的种类,可以制备不同的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和使用要求,在电极材料、导电填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b/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Sn的化合物和Sb的化合物为原料,按照Sn1-xSbx的化学计量比混合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配制Sn的化合物和Sb的化合物总浓度为0.01mol/L~0.1mol/L的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GO和还原剂后于密封环境中在100℃~250℃反应4小时~72小时后冷却至20℃~28℃,收集固体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Sn1-xSbx/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中,0.43≤x≤0.61。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土遗址保护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土遗址保护的含有纳米氢氧化钙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在CaCl2溶液中加入曲拉通X-100,在85-95℃温度之间及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烘干得到纳米氢氧化钙,纳米氢氧化钙、羧基取代聚硅氧烷和交联剂XR-100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反应,得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土遗址的强度,同时还具有易渗透,耐水与高度的耐久性能。
本发明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单宁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并以该材料为载体共价连接单宁酶,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能够应用在香榧提取物单宁的降解。得益于多层聚合物的柔性臂和众多锚定位点、京尼平活化和天然生物交联、共价固定的功能和独特的磁分离特性,所制备的纳米生物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酶活性。本发明所得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热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储存性和实际应用证实了固定化单宁酶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针对现有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中添加成分相容性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制备改性可膨胀石墨;(2)制备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3)制备抗静电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将步骤(1)所得改性可膨胀石墨、步骤(2)所得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与尼龙6混合干燥,再与抗氧剂和玻璃纤维混合均匀,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成品。本发明通过添加成分的改进来提高尼龙6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使得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与尼龙6基体和改性可膨胀石墨相容性好,并且在材料燃烧过程中发挥气相阻燃作用,与改性可膨胀石墨形成协同阻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竹炭与酸试剂混合进行第一改性处理,得到酸改性竹炭;将所述酸改性竹炭与铁试剂混合进行第二改性处理,得到铁改性竹炭;将所述铁改性竹炭与水葫芦叶子提取液混合,调节所得反应物料的pH值为6~6.8,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铁‑竹炭复合材料。将本发明提供的铁‑竹炭复合材料作为铁碳微电解材料,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反应,能够使废水中COD含量从200~500mg/L降低至80mg/L以内,且能够保持出水中COD含量稳定在80mg/L以内,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铁‑竹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包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强度、高性能纤维增强体与热固性树脂基体为原料,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高强度包装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增强体采用高强度高性能的二维织物增强材料、三维织物增强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二维织物增强材料为二维玻璃纤维平纹布;所述三维织物增强材料采用高强玻璃纤维制成的3D六层准正交织物为1个单元。本发明保证所制得的包装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抗冲击效果,表现出优异的高强耐磨、轻量化等性能;制得一种成本低、质轻、性价比高、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良的包装复合材料,而且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清洁,适合产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将一定量的金属可溶盐、氧化剂、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前驱液,然后,将前驱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并加入多孔金属反应物,置于密闭水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后的产物,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后,烘干,即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毒性较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段;使用水热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安全环保、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较多的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成为优良的催化剂材料;由于该复合材料导电性好、结构均一、比表面积大、不需要粘结剂,使其展现出优异的电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