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硅基材料及含有该材料的电池,所述硅基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包括核材料和壳材料,其中核材料包括硅基材料,壳材料包括锂盐改性石墨烯。本发明中,所述锂盐改性石墨烯包覆在硅基材料表面形成所述核壳结构,本发明通过将锂盐改性石墨烯包覆于硅材料表面,可以有效缓解硅材料在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应力。同时石墨烯还可以协同提高电极导电性,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等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离子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离子凝胶电解质包括第一骨架材料、锂盐、交联剂、增塑剂和第二骨架材料;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离子液体;所述第一骨架材料的原料选自聚离子液体,所述聚离子液体在交联剂作用下进行化学交联,本发明是利用聚离子液体与高分子材料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离子凝胶电解质。所述离子凝胶电解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不易燃、不挥发、导电率优异、柔韧性好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电解液,在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离子凝胶聚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使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电流可持续放电电池及其装配工艺。上述电池包括外套,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相适配的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外壳相适配的锂带,所述锂带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锂带相适配的绝缘机构,所述绝缘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绝缘机构相适配的碳棒,所述绝缘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与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分别与所述绝缘机构和所述碳棒相适配;上述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电池外壳和锂带的安装;(B)下垫片和分隔片的安装;(C)碳棒的安装;(D)上垫片的安装;(E)密封盖的安装;(F)焊接小球的安装;(G)清洗及包装。本发明应用于电池研发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层,且负极活性层中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片分为overhang区域和非overhang区域,其中,overhang区域中负极活性层的OI值大于非overhang区域中负极活性层的OI值,且overhang区域中负极活性物质的Dv50大于非overhang区域中负极活性物质的Dv50。本发明提供的负极片,可有效缓解overhang区域析锂的问题,延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次数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硼氟结构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乙烯基硼氟单体、乙烯基聚醚单体、改性单体和功能聚合物加入溶剂中,加入引发剂反应,提纯处理得到聚合物体系B;S2:将聚合物体系B、锂盐、填料和助剂加入溶剂中,加入交联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均匀涂布在模具上后进行反应;S3: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组装成固态电池电芯,然后焊接极耳、热处理和封装处理,即得到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得到的含有硼氟结构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耐高电压、高电导率和与锂金属相容性。
一种水性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计,将0.1%~3.0%的聚苯乙烯‑丙烯酸酯LB300水性粘合剂、0.5%~2.5%的水性增稠剂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先低速搅拌,然后高速搅拌,形成第一胶液;向第一胶液中,加入0.1%~2.0%的导电剂,高速搅拌形成第二胶液;向第二胶液中,加入97.1.%的采用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低速搅拌得到第三胶液;向第三胶液中,按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质量的100%‑150%加入去离子水调粘,浆料低速搅拌后抽真空;对步骤(4)所得浆料进行消泡处理,直接充入空气进行卸真空,将浆料进行慢搅,即得水性正极浆料。该工艺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大气没有污染、有效保证生产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硅负极膨胀的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抑制硅负极膨胀的添加剂包括具有如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6‑二氯苯硼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1,3‑二氯苯醚为原料,原料和锂化试剂发生锂氢交换反应制得苯基锂化合物,所得的苯基锂化物与硼酸酯发生反应制得苯基硼酸酯;然后用稀盐酸水解硼酸酯制得2,6‑二氯苯硼酸粗品,最后经纯化得到2,6‑二氯苯硼酸纯品;该反应用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本发明2,6‑二氯苯硼酸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采用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收率高,降低反应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具有电池容纳腔和风道单元;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装于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耳分别焊接有正、负极引流金属条,正、负极引流金属条露出外壳组件;热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包括集热平板、热管和鳍片,集热平板装于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且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紧密贴合,热管固定在集热平板上,且热管具有延伸至集热平板之外的第一段,鳍片装在第一段上,且鳍片位于风道单元中。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解决了目前电动汽车、电动大巴车、电动公交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散热不好或温度过低造成的无法充电、放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膜及含有该隔膜的电池。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和位于所述隔膜基材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至少包括含硅材料;所述涂层的面密度为0.1mg/cm2~1mg/cm2。本发明的隔膜可以吸收负极表面析出的金属锂,抑制尖端效应,稳定负极表面的金属锂沉积,避免负极表的锂金属形成的枝晶锂刺破隔膜后,造成正极和负极短路。本发明的隔膜应用于掺硅体系的电池中,可以减少负极表面的SEI膜厚度,减小负极的阻抗,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一种高比能量的快充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在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在第一活性物质层表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和选自油性粘结剂的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和选自水性粘结剂的第二粘结剂;其中,所述水性粘结剂包括水溶性纤维素锂和/或聚丙烯酸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进一步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中含有更多的导电剂,能够直接起到涂炭集流体的作用,降低制造过程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油性浆料的动力学性能。第二活性物质层中采取倍率性能良好的磷酸铁锂,这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明治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流体、锂箔、固态电解质依次叠放,压制,形成三明治结构电极;(2)将所述三明治结构电极进行超声波处理,制得所述三明治复合电极;超声波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20KHz‑50KHz,超声重复2次以上,每次超声的时间为0.2‑8秒,每两次超声的时间间隔为0.2‑20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实现锂箔与集流体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两个界面的弥散型相互扩散的致密型接触,降低电极界面的电阻,使锂箔两侧的界面弥散分布致密化,显著抑制了锂枝晶现象,降低了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改善电池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
本公开提供一种串联锂电池系统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N个单体电池,其中N≥1,包括:多路复用模块,连接至串联的N个单体电池,以便通过多路复用模块接收N个单体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电压信号,并且每次选择N个单体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电压信号进行输出;参考电压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变化的参考电压值;以及比较器,用于接收多路复用模块所输出的电池电压信号,以及接收变化的参考电压值,并且根据变化的参考电压值多次比较所接收的电池电压信号及参考电压值,来输出一个单体电池的测量电压。本公开还提供了锂电池系统的通信装置、检测方法、锂电池系统的通信方法、及锂电池系统的电池均衡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太阳能,风能,手摇发电多种方式进行发电和蓄电,利用蓄电对各种不同移动电子设备电池进行智能化充电的室外多功能电源,实现随时随地的补充能量和提供能量。包括携行包、发电装置、锂电池组、智能充电机,发电装置输入至锂电池组,锂电池组与智能充电机连接,智能充电机输出至耗电设备,所述发电装置、锂电池组、智能充电机、各种连接线缆均设于携行包内。本实用新型将发电、蓄能、充电融为一体;多种能源技术保证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为蓄电池补充能源;采用大容量锂电池组蓄能,可满足各类电子设备充电的需要;智能充电机可以自动识别被充设备电池的节数,全智能化菜单操作;重量轻、携行方便,免维护、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余热综合利用节能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锅炉、汽轮机、常温凝汽器、凝结水泵、除氧器、锅炉给水泵最后接回锅炉组成水循环回路,汽轮机连接发电机组,汽轮机连接外供蒸汽管路提供蒸汽,常温凝汽器冷却侧连接冷却塔、冷却塔冷却水泵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还包括高温凝汽器、溴化锂机组,高温凝汽器冷凝侧接入汽轮机与常温凝汽器之间的管路,高温凝汽器冷却侧与凝汽器冷却水泵、溴化锂机组热源侧连接组成溴化锂机组热源循环回路,溴化锂机组冷水侧提供冷冻水,溴化锂机组热源侧出口连接热水箱,通过生活热水管路提供生活热水。可广泛应用于节能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扫码付款功能的手持小票打印机,包括主体和扫码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所述充电接口与锂电池连接,所述主体的底壁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手持拉环、旋转轴和滚动调节轴,所述主体通过滚动调节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该兼具扫码付款功能的手持小票打印机,通过设置了充电接口和锂电池,并使二者相连接,利用充电数据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电接口和外接的电源,即可给锂电池充电,使该打印机可以持续工作,相比于传统打印机使用号电池进行供电,省去了反复更换电池的麻烦,同时锂电池相比于号电池,电芯容量也更有优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具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嵌设有金属锂。本发明通过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设置孔结构,金属锂嵌设在孔结构内部,在补锂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电芯的电化学性能,且金属锂嵌设在孔结构内部,在电芯循环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析锂穿透隔膜引发电芯短路的风险,有效提升了电芯在循环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负极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池。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负极活性层和安全涂层,所述负极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所述安全涂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层的外表面,所述安全涂层包括锂无机固态电解质、粘结剂和阻燃剂,所述锂无机固态电解质为氧化物型锂无机固态电解质,以所述安全涂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氧化物型锂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5‑80重量%。本发明的负极极片能够在电芯发生挤压和针刺时,降低正负极接触而短路的风险,同时降低安全涂层对锂离子传输的影响,尽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对电池电性能的恶化。
一种含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含硫复合材料含有石墨烯层、XMn2O4纳米片层、硫,其中X=Co,Zn或Mg;所述石墨烯层和XMn2O4纳米片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石墨烯层和XMn2O4纳米片层的层间含有硫。所述含硫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中。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溶液法,获得了石墨烯/XMn2O4纳米片复合物,该合成方法容易放大,进行工业生产,可大规模制备该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既利用了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又由于双金属氧化物XMn2O4对于多硫离子的吸附作用,兼顾了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容量发挥和循环稳定性,可以获得高性能锂硫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包括层叠设置的隔膜本体和含锂涂层,所述含锂涂层中具有含锂化合物和粘结剂,所述含锂化合物在所述含锂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0%~9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电池隔膜的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负极材料包括:锂硅合金和金属颗粒,所述锂硅合金和所述金属颗粒嵌在碳材料中。在负极材料应用过程中,通过对硅材料进行预补锂,提高了硅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金属颗粒的加入有利于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嵌入到硅材料中的锂在放电时对锂的释放,从而避免循环效率下降,碳材料有利于抑制硅材料体积膨胀,降低粉化,避免容量的快速衰减,有利于长效循环,碳材料可以提高硅材料的电导率,降低了硅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副反应,提高了硅材料充放电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隔膜和电池,其中,复合隔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第一面覆盖有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所述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相邻,所述第一陶瓷涂层的电解液储液性能高于所述第二陶瓷涂层的电解液储液性能;所述第一陶瓷涂层和所述第二陶瓷涂层上均设置有第一涂胶层,所述基膜的第二面设置有第二涂胶层,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所述基膜的相对两面。利用电解液储液性能不同的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的相邻设置,在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降低锂离子电池中不同电芯区域之间的电解液浓度差,避免锂离子电池的表面析锂现象的出现,确保锂离子电池在应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该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涂层,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涂层;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补锂剂,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磷酸亚锂铁氧化物,以及改性掺杂钠铝的锂锰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项;负极涂层包括至少包括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中的一种,且还至少包括硬碳、软碳、氧化硅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硬碳、软碳、氧化硅或碳化硅,与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混合,能够有效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升电池的功率;补锂剂可以有效提升正极片中的活性锂含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极活性物质采用掺杂钠,产生钠离子进行传输,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集流体,包括绝缘层和设置在绝缘层的两个功能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绝缘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有N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填充有连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第一导电体,N≥1。采用本发明的集流体制备锂离子电池时,可以解决锂离子电池通电时,极耳连接区域的电流密度大产生的安全隐患,可以采用常规的极耳连接方法进行极耳连接,制备工艺简单;由于集流体具有绝缘层,当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绝缘层会发生融化变形,切断锂离子电池的电流通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