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拓扑构型与纤维路径的柔性机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在柔性机构构型拓扑优化时,同时考虑连续纤维路径的优化,解决盲目选择纤维铺放路径的问题;通过采用多项式模拟纤维路径,间接优化多项式控制系数的设计思想,解决非凸优化及纤维路径难以加工的问题。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拓扑优化与复合材料设计优势,能从根本上改善柔性机构的变形和承载能力。
ZIF‑8/C60复合物衍生非金属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法将沸石咪唑酯(ZIF‑8)与富勒烯C60进行复合,成功制备了ZIF‑8/C60复合物,产物经1000℃煅烧获得了多孔碳材料ZIF‑8/C60‑C,研究了该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水析氧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ZIF‑8‑C和ZIF‑8/C60,ZIF‑8/C60‑C具有最小的析氧过电位,当电流密度为10mA cm‑2时,其所需过电位仅为0.42V。富勒烯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还可以增大了ZIF‑8/C60‑C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证明富勒烯在制备ZIF‑8/C60‑C复合电催化剂中具有重要的协同催化效应。
本发明提供一种Ag纳米粒子包覆的SnS/C柔性热电纤维膜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预氧化后的SnCl2/PVP纤维膜在230‑280℃下进行硫化,得到SnS/PVP纤维膜;步骤2,将SnS/PVP纤维膜在500‑800℃下碳化,得到SnS/C柔性纤维膜;步骤3,将SnS/C柔性纤维膜依次在浓度为5%‑15%的银氨溶液和浓度为5%‑10%L‑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得到Ag纳米粒子包覆的SnS/C柔性热电纤维膜。Ag纳米粒子为SnS/C柔性热电纤维膜提供了良好的导电性,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
本发明为一种用作锂硫电池催化材料——高熵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氰二胺、无水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再依次逐滴加入金属盐的水溶液低温加热并不断搅拌,将溶剂蒸发得到混合物粉末。将混合物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处理,得到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机械混合结合热处理方法得到了一种高熵合金纳米材料用作硫正极催化材料,其兼具高导电性、吸附多硫化锂及催化其转化的能力,是一种新颖的高熵合金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素再生纤维膜的蛋白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膜;步骤2,将2‑甲基咪唑溶解在甲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A;步骤3,将六水合硝酸钴溶解在甲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B;步骤4,根据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产物制备纤维素再生纤维膜@ZIF‑67复合材料;步骤5,根据步骤4所得产物制备纤维素再生纤维膜@MOFs蛋白表面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利用纳米级ZIF‑67晶体赋予复合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等性质,通过纤维素再生膜介入ZIF‑67的合成,解决了ZIF‑67在后使用过程中的团聚现象。
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稳定性试验局部屈曲载荷确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件局部屈曲载荷确定方法,包括:在试验件上选定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在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的两侧粘接应变片;对试验件施加压缩载荷;以在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两侧粘接的应变片,检测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两侧的应变载荷;计算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两侧应变载荷的变化差异度;以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两侧应变载荷变化差异度开始出现显著变化时对应的压缩载荷,作为局部屈曲载荷检测区域的屈曲载荷。
本发明属于重载卡车制动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载卡车的碳陶制动盘,所述碳陶制动盘为三明治结构,包括:上盘体、法兰盘体和下盘体;所述法兰盘体设置在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均为碳陶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易装配、耐高温、长寿命的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同性陶瓷纳米线预制体的制备方法,聚合物先驱体负载在活性炭粉上形成混合料并压制成坯体模板,使模板上的聚合物先驱体在一定温度下裂解,生长出大量相互交叉搭接的纳米线。随后氧化除去活性炭,制备出各向同性的互连三维网络结构的陶瓷纳米线预制体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各向同性陶瓷纳米线预制体中纳米线的成分纯净、结构均匀、尺寸可控、体积分数可调。工艺步骤简单、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工艺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同时该陶瓷纳米线预制体兼具隔热、轻质和电学、光学等功能,有望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要求,拓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覆铜板用半固化片及其应用,采用无规排列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网、单向排列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或纤维布等作为增强材料,浸渍由二乙烯基苯和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改性的聚苯乙烯胶黏剂,得到半固化片。本发明中由二乙烯基苯和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改性的聚苯乙烯胶黏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相容性好,有利于胶黏剂浸透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采用该结构制作的复合材料和覆铜板具有更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角正切、低吸湿性、同时还能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硫醇‑异氰酸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异氰酸酯微胶囊的方法,利用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异氰酸酯的活性差异与,以及与硫醇反应活性的差异,采用胺催化硫醇‑异氰酸酯点击化学,使用活性较高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对活性较低的脂肪族异氰酸酯进行包封,制备自修复微胶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异氰酸酯是防腐蚀涂层中的单组分修复剂,然后其难以包覆的问题。以点击化学的优势,巧妙利用活性差异进行完成了包覆。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异氰酸酯微胶囊的方法,对自修复复合材料意义重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喷涂氧化铝‑碳化硅晶须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包括预处理CF和Al2O3‑SiCw溶胶的制备,CF表面Al2O3‑SiCw溶胶的喷涂,以及CF表面Al2O3‑SiCw涂层的热处理三个步骤,通过溶胶喷涂法在CF表面制备Al2O3‑SiCw(氧化铝‑碳化硅晶须)抗氧化涂层,提高了CF在有氧氛围下的抗氧化性能,为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CF/HA复合材料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芳纶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素复合体系及紫外屏蔽型透明薄膜的制备方法,首次通过添加少量具有优异热力学稳定性能性、紫外屏蔽性能的芳纶纳米纤维,将纳米纤维素与芳纶纳米纤维经过高剪切及再分散技进行均匀混合与分散,经过超声脱气、真空抽滤、低温干燥等步骤得到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紫外屏蔽纳米纤维复合薄膜。本发明采用天然植物纤维为基本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现阶段紫外屏蔽材料所存在的有毒、难降解等问题。同时采用合成芳纶纳米纤维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异且绿色可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NiCo2S4/CFP三维分级结构的制备方法,用于提高电催化析氢的效率。它是采用两步水热的方法合成,形成了以碳纤维为基体生长二维MoS2纳米片层包裹的NiCo2S4纳米线阵列,利用碳纤维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利用导电性良好的自支撑NiCo2S4纳米线阵列充分分散二维MoS2纳米片层,形成了MoS2/NiCo2S4/CFP三维分级结构,利用分散的MoS2纳米片层暴露的高密度活性位点显著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不仅如此,整个三分级结构构型为电子的快速传递以及气体的迅速导出提供了有效通道。本发明的技术思路简单清晰,复合材料显著增加了电催化析氢效率。本发明公开了水热法制备二维材料基分层级材料及增强电催化析氢效率的技术思路。
一种碳/碳材料硅酸锆-磷酸铝复合抗氧化外涂层的制备方法,将ZrSiO4、AlPO4、SiO2粉体混合均匀得粉料A;将粉料A加入异丙醇中得溶液B;向溶液B中加入单质碘,超声震荡、磁力搅拌得溶液C;将溶液C倒入反应釜中,然后将带有SiC内涂层的C/C复合材料试样夹在水热釜内的阴极上,将水热釜密封并放入微波发生器中电弧放电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试样,然后将试样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碳/碳材料硅酸锆-磷酸铝复合抗氧化外涂层。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电弧放电沉积法,反应在水热釜中一次完成,不需要后期热处理,反应周期短,成本低,所制备的涂层厚度均匀无贯穿裂纹和微孔,与SiC过渡层有较强的结合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型光固化胶及其制法,胶由改性溴化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安息香醚类等组成。可开发应用于复合材料、胶粘剂及涂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阻燃、耐热及粘结性,有节能、省时、无污染实现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便于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易于保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等离子体处理涂覆纳米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纳米石墨烯和碳纤维材料为原料,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涂覆的方法在碳纤维材料表面涂覆纳米石墨烯涂层制备而成。包括:(1)将纳米石墨烯利用超声波震荡技术配制成有机溶剂或水的0.5~10%溶胶液,(2)将上述石墨烯溶液涂覆在碳纤维的表面,干燥,(3)将上述碳纤维置于等离子体装置上,将等离子体喷射到碳纤维表面,处理功率为100W-1000W,时间为10s-900s,产生表面改性。该方法可以形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导电性及耐热性。本发明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处理效果好、不易引起环境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航空复合材料零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解决交联聚氯乙烯泡沫夹层结构零件受热膨胀的方法。本发明首先是对交联聚氯乙烯泡沫的尺寸稳定性进行测试,将切割成正方体的泡沫芯封装在真空袋内后在加温炉中加热,并在不同温度下记录尺寸变化量,分别计算出X、Y、Z三个方向上的膨胀率或收缩率,根据零件的实际形状和模具约束情况来确定外形预收缩方向和收缩量,合理的对泡沫芯材进行外形机械加工,将可能发生膨胀的部位的膨胀量切除;芯层加工好后,采用中温固化胶粘剂作为芯层与蒙皮的粘接剂,铺贴蒙皮后进行零件共固化整体成型,确保零件不会分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控导管的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品成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备芯模;在芯模外表面铺贴预浸料;将铺贴有预浸料的芯模放入环控导管成型模具的型腔;在芯模内腔表面铺贴第一封装膜层,在环控导管成型模具外表面铺设第二封装膜层,第一封装膜层和第二封装膜层密封连接,形成封闭空间,得到第一封装模具;对第一封装模具进行固化。在本发明中环控导管的预浸料铺贴在芯模和环控导管成型模具之间,依靠真空负压使芯模紧密贴合环控导管铺层预制体内壁,并将压力传递至环控导管成型模具上,因此环控导管铺层预制体外壁也实现了紧密贴合,成型后同时具有高表面质量的内外壁;并且,采用低温固化工艺,实现低成本化。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件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飞机静力试验的模拟扰流板加载件。它包括扰流板主体、第一连接接头、第二连接接头,在所述扰流板主体一侧预留接头连接区域,其外形同原复合材料扰流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至扰流板主体一侧。本加载件避免使用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周期较长的复合材料扰流板作为加载件,从而大幅度降低试验周期、试验费用和试验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滑道的上方设置挂篮,挂篮的主梁的下方设置支撑块可在滑道上滑动,主梁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固定孔中设置轴套,轴套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将轴套与主梁相互固定;支撑块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轴套的内径相应的穿孔,主梁嵌入连接耳板之间,穿孔中设置销轴穿入轴套使连接耳板与轴套同轴。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支撑滑移机构,能够在挂篮滑移时保证前支点与滑道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同时增加一层摩擦系数小的复合材料,让复合材料与滑道之间相互滑移,挂篮向前滑移时,让润滑油能够润滑前支点和滑道,从而减小摩擦系数,延长滑道的使用寿命。
一种四点弯曲柔性支持装置,两对四元缸体组合件分别固定底座(8)和杠杆横梁(1)上。四元缸体(2)之间通过U型导管(13)连接。四元缸体(2)相邻油腔之间有通孔;活塞(3)一端位于四元缸体(2)的油腔内,另一端与耳叉(4)连接。堵帽组合件(10)安装在四元缸体(2)两端。刀口(5)插入耳叉(4)的两耳之间,并通过螺栓(11)将刀口(5)与耳叉(4)连接;螺栓(11)位于滚动轴承(19)内;滚动轴承(19)安装在刀口(4)的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现有技术对试验件的约束,使非对称/非均衡复合材料层压板产生明显的扭转耦合变形,用于测量非对称/非均衡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溅射薄膜技术的烧蚀传感器,包括一个内置有烧蚀传感器敏感组件的外壳,其中烧蚀传感器敏感组件由金属丝栅、基底材料、引线组成,金属丝栅通过金属溅射薄膜工艺镀在基底材料上,引线的一端与金属丝栅连接,另一端自外壳向外引出的信号传接至信号调理模块,在外壳与烧蚀传感器敏感组件之间塞置有填充物。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可实现对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量进行实时在线测量,输出信号大小与C/C复合材料线烧蚀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对被测材料本体的破坏也很小。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包括:砖墙,所述砖墙呈矩形框设置;土墙,土墙内嵌设置于砖墙的矩形框内;加固网条,加固网条的两端设置在砖墙上,主体部分设置在土墙上;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加固网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砖墙上;所述复合材料面层设置于所述砖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土墙上设置加固网条,增强了砖土混合墙体的水平受剪承载力,还将土墙和砖墙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在砖墙上压抹复合材料面层,新旧材料易结合,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增强变形能力。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约束内嵌土墙,控制土墙外闪,延缓墙体裂缝的产生。施工工艺简单,对原结构基本无二次损伤、造价较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30kV防冰闪复合绝缘子串,包括一个其上串接有多片绝缘子伞的330kV复合绝缘子串,在绝缘子串杆体上部加装有一个直径Φ300~Φ400mm大于绝缘子普通伞的复合材料超大伞裙,从绝缘子串杆体上部开始,每隔适当距离加装一个直径Φ245~Φ300mm的复合材料超大伞裙。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大小直径相间的绝缘子串组合方式,提高了绝缘子串的平均覆冰桥接时间,改善了覆冰绝缘子串的电气性能,在覆冰时,该绝缘子串闪络电压明显提高;同时,由于超大伞裙外径大,难形成连续的冰柱,在冰雪融化时也不会造成雨闪。产品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能有效提高污秽覆冰复合绝缘子交流闪络电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缩式提拔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内滑动连接有内管,使得内管能够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作用下在外管内进行提拔,从而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线缆段子的连接长度对套管本身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管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且复合材料包括聚胺脂构成的耐高温层,阻燃橡胶材料构成的阻燃层以及绝缘层,使其更能适应外部各种复杂环境,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该套管组件的使用安全性,而且阻燃层的设计,能够在所套的电线接头因为功率过大温度升高时,防止套管因为受热发生火灾,避免造成无法预测的经济损失。
本公开提供一种高阻静电放电器,涉及防静电技术领域。该高阻静电放电器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静电放电杆;所述固定座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所述静电放电杆采用复合材料制作;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固定座将所述高阻静电放电器固定于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高阻静电放电器,通过将固定座选用金属材料制作,静电放电杆选用复合材料制作,从而使得固定座比静电放电杆可靠性高,即静电放电杆先于固定座损坏,而固定座与飞机蒙皮相连,从而通过保证固定座的完好性,进一步确保了飞机蒙皮不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雷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导电杆和电雷管,所述弹簧和导电杆之间还设置有电阻。本实用新型在原机械安全雷管的雷管座部分进行改进,使其电阻由原0.5-1.5Ω升至50-70Ω。电阻升高后可有效地抑制静电及杂散电流对电雷管的意外冲击,极大地提高雷管整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由T711-MF复合材料制得的导电杆,T711-M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较好的导电性、高耐热震性、低线膨胀系数、易于精加工等优点,该材料广泛应用与航天航空等军工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压机用活塞环研发装置,包括活塞环成型模具;所述活塞环成型模具包括型腔块、下型芯块和上型芯块;型腔块和上型芯块均为筒状结构,型腔块的内径与上型芯块的外径配合;下型芯块为阶梯轴结构,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一级轴段和二级轴段,一级轴段直径与型腔块的内径配合,二级轴段的直径与上型芯块的内径配合;使用时,下型芯块竖直放置,下型芯块同轴插入型腔块中,一级轴段位于二级轴段下方,上型芯块插入型腔块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制备活塞环,便于对活塞环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从而评价复合材料性能,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复合材料配方和配比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静电放电刷,包括高阻杆,高阻杆一端设置有凹槽并与放电端头连接,高阻杆另一端设置有斜槽并与底座连接,放电端头端部设置有凸起,凸起和凹槽通过导电胶相互配合连接,底座表面设置有凸台,凸台与斜槽相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静电放电刷在使用时,电荷通过底座、高阻杆、放电端头形成高阻抗通路,当电场强度达到击穿阈值时,电流的释放受到高阻影响,比非高阻的放电刷更平稳,产生的电磁噪声更小,减小在通讯和导航系统的干扰;底座、高阻杆和放电端头均采用复合材料,减小了自身质量,与复合材料飞机兼容,同时使其不会成为雷电附着点;采用孔和螺钉的配合以及底座的使用,使其结构易拆卸、安装简单,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