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的液态树脂脱泡方法及装置;使混合后的液态树脂进入一个脱泡装置(13)并持续从所述脱泡装置的多层螺旋层流板流过;脱泡装置(13)为持续的真空状态,使液态树脂的表面积增大,即使液态树脂液面变为一个厚度极小的薄层,脱泡装置的压差将混入液态树脂中的气泡体积瞬间放大,并由持续的真空迅速将这些气泡排除;通过脱泡处理的液态树脂直接连接至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现场,对复合材料制品(9)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灌注成型,实现液态树脂脱泡、灌注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疏散平台的RPC平台支架,所述疏散平台包括RPC平台支架(1),所述RPC平台支架(1)包括固定边和支撑边,所述固定边与隧道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边形成横梁;所述疏散平台包括复合材料平台板(8),所述复合材料平台板(8)安装在支撑边上,所述疏散平台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RPC平台支架(1)与复合材料平台板(8)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与复合材料平台板配套的支架,支架中部有可供金属连接件连接的特殊结构,能够连接复合材料平台板与支架;该支架能够连接固定复合材料平台板,将两种不同材质的构件组装成为消防疏散平台,能够发挥出两种不同材质构件的优势,具有安装简便、抗风载能力强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不同量增强材料和铜基材的混合粉分层装入模具,使混合粉中增强材料的含量自下而上呈梯度分布,经过压制和烧结,得到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坯体;将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坯体作为自耗电极经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进行熔炼,冷却后,即得。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为常规设备,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根据需要调整层数,各层厚度,各层混合粉中增强材料的含量等,从而调整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的梯度分布,且熔炼有利于提高过渡层的均匀性,使得层状梯度铜基复合材料过渡均匀,连续性更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材料用粉体组合物、复合材料层、电触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力工业电接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铜合金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为W和Cu,能形成WCu合金,其中添加的CeO2和WC粒子弥散分布于WCu合金基体中,且电子逸出功比W低,既起弥散强化作用,又能使电弧得到有效分散,从而提高触头材料的耐电弧烧蚀性能、电弧稳定性、抗熔焊性能及强度等。本发明先在Cu-Cr合金表面预置Cu-W-WC-CeO2混合料层,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高频感应加热熔焊,再经固溶、时效处理得到钨铜合金整体触头材料,其中复合材料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为260~380MPa,可满足高压开关与断路器用自力型整体触头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陶瓷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制成的:1)取钼粉或钼合金粉与水、粘结剂混合制成料浆;2)将所得料浆涂覆在氧化物陶瓷或陶瓷素坯表面,烘干并在1650~2000℃条件下烧结得烧结体;3)将所得烧结体置于铸型中,浇注温度为1400~1600℃的钢水或铁水,铸造成型即得。所得氧化物陶瓷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形成陶瓷-钼金属过渡层-钢(铁)的三层结构,陶瓷-钢铁复合材料之间具有一层完整的钼金属过渡层,界面之间都是冶金结合,结合力强且钼金属过渡层在陶瓷与钢铁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层,使得所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一种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不饱和聚酯、苯乙烯、固化剂和促进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介孔分子筛,通过调整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混合工艺,将苯乙烯、不饱和聚酯、固化剂和促进剂引入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利用介孔分子筛的大孔道尺寸及孔壁,抑制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苯乙烯在储存阶段和固化反应阶段的挥发,得到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是:一、制备介孔分子筛;二、偶联处理;三、制备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提高液态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粘度和触变性;材料的收缩率变小,有利于保证固化产品的外部形状;材料的综合性能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产率提高30%,成本降低15-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自然外观的复合材料,所述仿自然外观的复合材料依次为紧邻的树脂层(1)、表面面层(2)、增强层(3),所述树脂层(1)和增强层(3)将表面面层(2)包裹在树脂中,表面面层(2)包括增韧面层(22)和图案面层(2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自然外观的复合材料,所述仿自然外观的复合材料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仿自然外观的复合材料的面层为实木材料、仿木材料、仿石材、仿绿色植被等,其外观及外形多样化,可塑性强,美观大方,可有效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还具有高强度、耐老化、防火、防水,韧性好的优点;还可做作为结构件进行配套使用。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金属网板阻尼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一层或多层金属丝网、板,用爆炸焊接方法或点焊方法与金属板连接,形成金属网复合板,即金属网板。再在这种金属网板的网孔中及表面添加各种阻尼材料。通过橡胶硫化、塑料刮涂再固化、塑料直接发泡、阻尼金属浇铸、金属网之间夹层玻璃布后进行爆炸焊接等方法,可以在网孔中及网板表面添加阻尼材料。这种金属网板阻尼复合材料既不影响材料的阻尼性能,又增加了这些材料本身的强度,也解决了材料与金属板的结合强度低的问题。可以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扩大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2O3/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铝盐与沉淀剂在水热下合成AlOOH纳米粒子,同时将钼酸铵水热合成MoO3纳米粒子,将两种悬浊液混合后充分搅拌,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制成AlOOH和MoO3的复合粉体,再经500~58℃煅烧,将MoO3由亚稳态的六方结构转变为稳定的正交结构,AlOOH脱水转变为γ-Al2O3,通入H2两次还原,使MoO3还原成Mo粉,压制、烧结制得Al2O3/Mo复合材料。其中,Al2O3硬质陶瓷相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对钼具有很强的增强作用。Al2O3陶瓷颗粒弥散分布于钼基体之上,掺杂均匀,与钼基体之间是完全的冶金结合,能有效地阻止烧结时晶粒生长,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本发明是一种由炭/炭复合材料并经润滑改性后制作轴承保持架的方法。将无纬炭布和网胎制成圆筒状炭纤维编织体,经过化学气相沉积炉的裂解、沉积以及石墨化处理得到炭/炭纤维编织体,此后经过酚醛树脂的浸渍→炭化→粗车和钻削→精加工→机械抛光和超声波清洗得到炭/炭复合材料保持架,最后经镀膜后得到润滑改性的炭/炭复合材料保持架。炭/炭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因此所制作的保持架就轻质以利减轻轴承整体的重量,提高其转速,也能提高主机使用效果。此外炭/炭复合材料保持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尤其是在300℃时其拉伸强度更高。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自润滑性能高,炭/炭复合材料保持架的尺寸稳定、可靠。
一种低温、高导热、电绝缘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填充法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引入高导热率纳米陶瓷颗粒,通过对纳米陶瓷颗粒的表面改性解决了纳米颗粒易团聚的问题,并通过高速搅拌和超声波振荡等方法使得纳米陶瓷颗粒在环氧树脂中得到了均匀分散,解决了纳米陶瓷颗粒在树脂中的沉降问题。此外,由于纳米陶瓷颗粒对微裂纹的钉扎作用,复合材料体系的冲击韧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所引入的纳米陶瓷颗粒也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因此复合材料体系的体积电阻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一种Z‑pin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Z‑pin(4),并将制成的Z‑pin(4)植入到预先准备的泡沫载体(3)中以制成含有Z‑pin(4)的泡沫预制体;步骤二:利用植入枪泡沫预制体中的Z‑pin(4)植入到筋条(1)与蒙皮(2)中,以使筋条(1)与蒙皮(2)连接从而形成复合材料结构件;以及步骤三:将复合材料结构件进行固化,以制成Z‑pin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pin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方法,以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筋条和蒙皮连接界面的结构强度,延长复合材料结构件寿命。
一种纳米金包覆银颗粒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聚酰亚胺基体表面制备银-锆合金膜,并使基体保持一定温度以使银原子在合金膜表面生长为银颗粒,然后在制备的银-锆合金膜表面纳米沉积金薄膜即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双靶共沉积制备银合金薄膜及基体原位加热技术,实现了无需模板制备出纳米银薄膜/银颗粒复合结构材料,进而在已获得的纳米银薄膜/银颗粒复合结构表面溅射沉积金薄膜制备高性能、大比表面积纳米金薄膜包覆银颗粒膜复合材料,无需采用模板,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在基体上无需模板制备出大面积、高性能纳米金薄膜包覆银颗粒膜复合材料,较之纯金薄膜比表面积可增大20%以上。
一种纳米银包覆铜颗粒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聚酰亚胺基体表面制备铜-铬合金膜,并使基体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使铜原子在合金膜表面生长为铜颗粒,然后在制备的铜-铬合金膜表面沉积纳米银薄膜即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双靶共沉积制备铜合金薄膜及基体原位加热技术,实现了无需模板制备出纳米铜薄膜/铜颗粒复合结构材料,进而在已获得的纳米铜薄膜/铜颗粒表面溅射沉积银薄膜制备高性能纳米银薄膜包覆铜颗粒膜复合材料,较之纯银薄膜比表面积可增大20%以上,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在基体上无需模板制备出大面积、高性能纳米银薄膜包覆铜颗粒膜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成型复合材料蒙皮与骨架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骨架的结构加工模具;(2)在模具表面铺设增强材料,对模具进行密封,根据工艺要求固化成型U型连接件;(3)对所述U型连接件进行脱模加工;(4)将所述U型连接件内腔胶结包裹在所述骨架上;(5)将所述U型连接件的外侧与复合材料蒙皮一体成型。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骨架‑复合材料蒙皮界面转化为U型连接件‑复合材料蒙皮界面,且金属骨架与U型连接件胶结面积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骨架与复合材料蒙皮胶结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胶结强度。大幅提高骨架与复合材料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解决了“复合材料蒙皮‑金属骨架”界面强度弱、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石墨负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寿命高功率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表面生长有碳纳米管的导电基体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碳纳米管上制备聚苯胺,去除导电基体,得到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2)将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水溶性有机碳源、水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热反应,过滤,得到固态碳纳米管/聚苯胺/水热碳复合材料;3)将硬碳包覆的石墨、固态碳纳米管/聚苯胺/水热碳复合材料、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该方法制备的石墨复合材料,内核为石墨,外壳为双层结构,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循环及功率性能。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结构型高阻尼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柔性阻尼复合材料中间层、刚性复合材料外层,均为增强纤维和树脂基体复合,增强纤维采用玄武岩纤维、高强或高模玻璃纤维的平纹、缎纹、斜纹织物;中间层的树脂基体采用柔性环氧树脂和普通环氧树脂按一定比例的配合物,外层树脂基体采用普通环氧树脂;柔性环氧树脂环氧值0.2~0.4,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有机硅、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改性。本发明克服了采用树脂阻尼改性所带来的阻尼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显著的缺点,在保留普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达到0.05以上;原材料性价比高,拓宽了结构型高阻尼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隔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聚丙烯60-80份,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0-40份,相容剂1-10份。同时还 公开了一种阻隔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 有较高的韧性,其冲击强度高达210J/m左右,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气体阻隔性 能,透水蒸汽速率可接近2000g·μm/(m2·24h)。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 具备较高的气体阻隔性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韧性,可以在制备阻隔性薄膜时, 采用传统的制膜工艺进行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生产的成本较低,具有推广 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材料空心轴与金属法兰的联接方法,金属法兰包含法兰筒(2)和法兰盘(6),将复合材料空心轴(1)的轴端L段进行增径并设计成外正多边形,将法兰筒的联接内孔也进行增径并设计成内正多边形,采用有机溶剂粘接+锁紧连杆(5)并在径向螺栓(3)及轴向螺栓(4)的联接下来联接金属法兰和复合材料空心轴,可以进一步增强复合材料空心轴与金属法兰的联接强度,提高结合部位的抗挤压变形能力,有效隔离振动噪声的传递,解决复合材料空心轴在长期大扭矩载荷下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复合材料空心轴的使用寿命,推动复合材料空心轴向各领域范围进行具体应用,联接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石墨烯改性的多孔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与聚酰亚胺在高速搅拌的偶联剂稀释液中能够充分分散、混合,克服了传统粉末共混因石墨烯分散不好导致的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多孔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材料内部具有多孔结构,微孔均匀性有所提高,内部结构更加均匀,提高了多孔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性能提高了12‑23%,摩擦系数降低了11‑19%,磨损量降低了18‑48%;在添加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05‑2%的条件下,能够提高多孔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与未改性复合材料相比较提高了13‑65%;本发明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一种SiCp/Al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碳化硅氧化、球磨混合、装模预压、热压烧结、热挤压和热处理的步骤,先对碳化硅颗粒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使碳化硅颗粒的表面生成SiO2,然后将氧化碳化硅颗粒、镁粉和铝合金粉混合后进行处理,并且控制了镁粉在基体粉末中的质量比不超过8%,能够保证在复合材料的界面处原位生成MgAl2O4相,通过热挤压提高复合材料致密度,改善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从而制得了SiCp/Al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改善增强体与基体的浸润性,提升复合材料强韧性,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磨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都比现有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取得了明显提升,可与多种材料匹配,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本发明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有效去除真空灌注成型复合材料中残留气泡的方法,复合材料(4)在真空灌注成型时,采用在进胶管(3)附近增加一根带阀门(9)的方式,在真空灌注成型时有效去除真空系统与树脂桶间因压差而产生的气泡(2),从而有效去除复合材料中残留的气泡,降低复合材料孔隙率,提高真空灌注成型之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能有效去除复合材料中残留的气泡,降低复合材料孔隙率,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1-2%的无机纳米填料,0-5%的辅助聚合物微粒,余量为聚双环戊二烯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无机纳米填料为含有Si、Al、Ca、Zn、Ti、Zr、Mo金属的纳米无机盐、纳米氧化物、纳米碳化物或纳米硫化物或者含碳的非金属纳米化合物;所述辅助聚合物微粒为粒径在0.5-15微米的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的粒子。本发明在聚双环戊二烯中共混无机纳米材料和辅助聚合物微粒,制备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模量和抗冲击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其抗冲蚀磨损性能够达到低铬铸铁的5-9倍。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以硝酸铝(或硝酸锆)、硝酸铜和偏钨酸铵为原料,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并混合均匀,采用旋风式喷雾干燥法制取复合粉末前驱体,经焙烧得到Al2O3‑WO3‑CuO混合粉末;再将Al2O3‑WO3‑CuO经高纯氢气还原后得到Al2O3掺杂铜钨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直接经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Al2O3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其中也可用ZrO2‑WO3‑CuO混合粉末以得到ZrO2,其效果与Al2O3效果相同。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所制备的Al2O3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成分均匀,晶粒细小均匀,杂质含量极低,综合性能指标良好,可以用于受电、高温、磨损和腐蚀交互作用的苛刻工况,且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纳米骨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钠纳米棒阵列、钛酸钠/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将球磨后的Na2O·2B2O3颗粒或球磨后的不同比例的Na2O·2B2O3和Ca(OH)2颗粒混合物铺覆在钛基体表面进行加热氧化,得到尺寸可调的纳米棒钛酸钠阵列。该钛酸钠纳米棒阵列定向规则生长,与基体结合牢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钛酸钠/钛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钛合金为基体,基体表面包含上述钛酸钠纳米棒阵列,该复合材料有效去除了医用Ti6Al4V合金表层对人体有害的Al元素,为医用Ti6Al4V合金在骨植入及骨组织修复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复合材料固体熔融的过程中同步将产生的熔液进行沉积成型;沉积成型过程中对所述熔液施加一定方向的电场;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固体包括金属基体和分散在金属基体中线状导电增强相。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还可以使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沿增强相定向排布方向得到大幅提升。
一种一体式复合材料轨枕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轨枕中含有纤维,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密度在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径向方向上从内到外增加,并且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密度的增加通过使所述复合材料轨枕中的纤维的纤维含量在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径向方向上从内到外增加来实现。本申请的一体式复合材料轨枕的表层强度高,而且轨枕表面的集中载荷能够得到有效分散,从而避免表层完好、内部损伤的问题,延长轨枕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基复合材料,包括体积百分比的组分:氧化铝3~20%,其余的为钼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该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采用硝酸铝溶液与氧化钼均匀混合,再进行硝酸铝的分解和氧化钼的还原,得到氧化铝和钼的混合粉末,然后进行冷压,烧结制得均匀分布有氧化铝颗粒的钼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氧化铝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再结晶温度达到1300℃左右,高温抗蠕变性能是稀土钼合金的1~1.5倍,高温强度和硬度是TZM钼合金的1~1.5倍,高温耐磨性为TZM钼合金的2~4倍。本发明工艺简单,在常规粉末冶金生产钼合金的工艺下即可制备该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一种机载光电设备的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复合材料壳体、散热侧板、隔热垫、散热背板、扰流风机和电源组件;复合材料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两个通风口;所述散热侧板安装于复合材料壳体一侧壁面的通风口,与复合材料壳体的内部平台温度最高位置模块相对设置,用于对该位置的对流散热;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散热背板的一侧板面上,其另一侧板面通过隔热垫与复合材料壳体的另一侧壁面通风口对接,实现机载光电设备的整机环控散热;所述扰流风机安装于复合材料壳体内,用于加快复合材料壳体的对流换热。本发明将散热板和风机扰流相结合,降低复合材料壳体内腔温差,并加快对流换热;解决了机载光电产品轻量化及自身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洛阳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