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生物质废弃物为前驱体来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卤虫壳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TiO2薄膜。然后,将干燥好的样品置于管式炉中在400~800℃下保温一定时间进行碳化,得到包覆TiO2/C薄膜的多孔生物碳材料。该方法所制备复合材料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多级孔结构、等特点,制备工艺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成本低、方法简单、可大批量生产的优势。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六价铬离子检测的复合金属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金属丝包括中心的Ni金属丝,Ni金属丝表层氧化所形成的NiO层,均匀覆盖在Ni/NiO丝表面的MoS2微球以及均匀包覆在MoS2微球表面的PANI薄膜。所述复合金属丝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煅烧法在镍丝表面制备NiO层,以Ni/NiO丝为衬底采用水热法制备MoS2微球,以Ni/NiO/MoS2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复合材料表面沉积PANI薄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成本低,稳定性好。所制备的复合金属丝结合p‑n结界面势垒和选择性吸附膜的优点,发挥协同作用,在复杂的水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Cr6+的在线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油充氧化石墨烯二元乳液共沉橡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橡胶胶乳100、乳化油1?40、氧化石墨烯悬浮液1?20、防老剂0.1?5。制备方法如下: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乳化油、防老剂加入到橡胶胶乳中,温度保持30?60℃搅拌10?30分钟;加入絮凝剂絮凝、脱水干燥即制备了充油充氧化石墨烯二元乳液共沉橡胶。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的机械共混法制备二元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时存在的填料分散不均匀、能耗高的缺点,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均匀的分散在橡胶基体中,起到有效的补强、抗静电及耐磨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粒子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化学镀Ni-P合金溶液中直接加入称量好的SiC粒子,用已经镀有该合金的玻璃棒诱发活化恒温水浴中的化学镀液,或加入已经镀有该合金的铁片并进行诱发活化,直至出现翻腾现象,施镀结束,经沉淀、过滤、烘干等措施获得镀有Ni-P合金元素层的SiC粒子。该粒子可用作颗粒增强体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同时该粒子也是制备工程材料、功能材料的基本原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机壳材料,特别是一种环保的新型材料的空调室内机机壳。其技术方案是:采用复合材料添加纳米材料而成,由内、外两层材料粘合而成。该机壳内层采用致密性的橡胶材料,外层采用耐磨抗氧化的铝箔保护层。本发明的特点是在原有复合材料基础上添加纳米微粒,铝箔层提高了机壳的强度,纳米的良好的润滑性和低摩擦性,通过添加纳米微粒,加强了内部冷却液的高速流通,而且纳米材料还可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温度的同时净化空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苯酚的天然植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甘蔗渣20-36份,袖子皮10-16份,硝酸5-9份,氢氧化钠4-6份,空心玻璃微珠2-8份,石墨粉1-7份,锐钛矿型钛白粉3-6份,立德粉1-3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8份,纳米级颗粒无机材料0.5-1份,碳酸钙4-8份,硫酸钙9-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苯酚的生物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蜡状芽孢杆菌粉末0.0005-0.0009份,苏云金杆菌粉末0.0001-0.0003份,丙烯酸酯10-25份,固体填料35-45份,硝酸5-9份,氢氧化钠4-6份,羟乙基纤维素8-13份,POE11-16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6份,滑石粉2-3份,硬脂酸锌5-8份,硬脂酸钙1-7份,硫酸钙9-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该司机室包括:地板构件,适于安装在一对边梁之间,地板构件的最前端连接有前端墙;骨架结构,连接于一对边梁,地板构件连接于骨架结构的底部;内饰结构,安装于地板构件上并连接于骨架结构中,内饰结构的前端伸出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伸出端连接于前端墙;蒙皮外壳,铺装于骨架结构的外部,并构造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结构。该司机室利用整体的地板构件和一体构造的内饰结构为骨架结构分担负重,并能起到对骨架结构的补强作用,从而使得该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碰撞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该结构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司机室中,从而解决复合材料不耐碰撞的缺陷,并能满足司机室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真实海洋环境下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的纳米片阵列复合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高能晶面的TiO2纳米片阵列基底薄膜,并通过两次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在纳米片表面沉积AgInSe2/In2Se3纳米复合层构成多相异质结体系。与单一AgInSe2敏化的TiO2纳米片阵列光阳极相比,AgInSe2/In2Se3/TiO2多相异质结的构建进一步优化了能带的匹配,降低了电荷转移势垒,有助于增强光电转换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当复合材料与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料偶联时,可产生较大的光生电流,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展现了高效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性能。本发明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产品绿色高效,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接枝羟基封端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的改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界面结合弱和羟基封端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工艺复杂,合成原料有毒,制约其改性碳纤维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羟基封端超支化聚合物;二、碳纤维的抽提处理;三、氧化;四、接枝,得到表面接枝羟基封端超支化聚合物的碳纤维。本发明由于羟基封端的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大量的极性羟基和孔洞结构,当被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后,碳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和粘结性有显著提高,这将大大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碳纤维表面接枝羟基封端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碳纤维/镍铝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以棉花碳纤维COTC作为基底,与NiAl‑LDH通过原位水热合成法沉积在基底两侧来制备的;制备得到的棉花碳纤维/镍铝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为三明治结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储能性能,其比电容值最高能够达到1387F·g‑1。该三明治结构也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并且由于NiAl‑LDH之间丰富的自由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储能容量能够保持96.7%。
本发明属于电流变智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苯胺复合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电流变液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Ti3C2Tx/polyaniline(PANI)(Ti3C2Tx复合聚苯胺)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制备技术;由氢氟酸刻蚀得到Ti3C2Tx,进一步通过静电吸附将苯胺(aniline)单体吸附到Ti3C2Tx表面,在过硫酸铵引发下在Ti3C2Tx表面及层间原位聚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备Ti3C2Tx粉末,苯胺插层的Ti3C2Tx混合溶液,制备复合材料,制备电流变液等步骤;其制备的电流变液具有较高的剪切屈服强度和较低的黏度;其制备工艺完备,产品效果好,稳定性高,应用环境友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汽车用耐候保险杠专用改性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的汽车用耐候保险杠专用改性PP材料各原料重量组份为:燕山石化聚丙烯K772635‑39份,PP830311‑15份,PP24011.5‑3.5份,POE815026‑32份,超细滑石粉(2500目)10‑15份,偶联剂0.05‑0.2份,POE‑g‑MAH(POE接枝马来酸酐)2‑4份,抗氧剂10100.1‑0.2份,抗氧剂DLTP0.15‑0.4份,润滑剂ZnSt 0.15‑0.4份,炭黑0.05‑0.2份,受阻稳定剂944(瑞士汽巴)0.01‑0.03份,紫外线吸收剂UV327(瑞士汽巴)0.005‑0.02份,光稳定剂770(瑞士汽巴)0.005‑0.02份;制得的具有优异的协同效应,耐老化性能强,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易于加工成型,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碳基/PANI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电极材料,包括三维含氮多孔碳基材料,以及均匀沉积在所述三维含氮多孔碳基表面的PANI纳米颗粒。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氧化剂与三维含氮多孔碳基材料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均匀的分散液;(2)通过抽滤洗涤得到吸附有氧化剂的3D N‑PC材料;(3)配制含有苯胺单体和掺杂酸的混合液;(4)将吸附有氧化剂的3D N‑PC材料转移到掺杂酸的水溶液中(5)将含苯胺单体的溶液滴加至含3D N‑PC材料的分散液中,得到三维含氮多孔碳基/PANI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成本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聚苯胺在三维碳基材料表面的有序堆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具有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PCB基板的加工制备方法,所述的加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刚玉型氧化铝颗粒与PPS工程树脂塑化成型,得到复合材料胚体,采用金刚石线切割工艺将所述的复合材料胚体切成片状,得到片状绝缘板材。本发明的高导热PCB基板的加工制备方法,采用松装密度较高的刚玉型氧化铝颗粒作为填料,以提高初始状态的实密度。刚玉型氧化铝颗粒是一种晶体氧化铝破碎后得到的材料,颗粒具有致密的内部结构,因此其松装密度较一般的氧化铝粉大大提高,同时其99%以上的刚玉相结构对热的传导也是所有氧化铝中最好的。
本发明属于导电硅胶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电硅胶制备装置,克服了石墨烯/硅胶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添加困难、分散不均匀的缺陷,采用集石墨烯封闭驳运、石墨烯预分散、石墨烯/硅胶共混和挤压分散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石墨烯/硅胶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无损添加,达到了石墨烯分散均匀的目的,有效降低了石墨烯导电硅胶制备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石墨烯导电硅胶规模化生产;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即适用单一组份石墨烯导电硅胶制备,也适用双组份AB胶的A组份导电硅胶制备,并且,与智能操控系统配合使用时,能够实现石墨烯导电硅胶的智能化制备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改性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隔膜、涂覆于隔膜表面的极性导电复合材料。所述极性导电复合材料由生物质碳纤维与纳米无机材料按质量比列1.2―4.0复合而成。该发明利用碳纤维的导电性及纳米无机材料的极性,通过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隔膜对聚硫化合物的捕获性能。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改性隔膜,用于锂硫电池中,其放电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具有显著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NaOH改性苝酰亚胺与聚苯胺电化学原位聚合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以苝酰亚胺为原材料,通过1M NaOH改性苝酰亚胺,缓解苝酰亚胺的难溶问题。然后,将改性苝酰亚胺加入制备好的含0.5M高氯酸锂、0.025M三氟乙酸、0.05M苯胺的乙腈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原位聚合,得到花朵状层层排列、微观形貌可控的NaOH改性苝酰亚胺/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该复合材料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多级层片结构、容量性能好等优点并且提高了纯聚苯胺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方法简单、成本低的优势。该复合材料为超级电容器、锂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提供了容量性能优异的赝电容材料,表现出优异的传质性能有望成为理想的能源器件电极材料。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WO3/MXene的纳米复合薄膜和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WO3为纳米颗粒状结构,MXene为多层纳米片状结构,WO3纳米颗粒均匀地粘附在多层MXene纳米片的层间或表面,使多层MXene纳米片层间具有空隙,为气体吸附提供了丰富的反应场所。制备方法:WO3纳米颗粒的合成;多层MXene纳米片的合成;WO3/MXene复合材料的合成。传感器为WO3/MXene复合材料的溶液涂覆在印刷叉指电极上,形成均匀的气敏薄膜。所述传感器应用于无线非接触式三甲胺(TMA)检测装置。本发明用于在室温下检测TMA,具有快速响应/恢复时间及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无线非接触式检测的优势。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碳布上制备二氧化硅纳米棒;(2)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二氧化硅表面生长硫化钴镍;(3)将步骤(2)碳布置于NaOH溶液中刻蚀SiO2从而得到负载有空心的纳米管硫化镍钴的碳布;(4)将步骤(4)中的碳布随后置于HAuCl4溶液,超声处理后,微波辐射得空心状管硫化镍钴/Au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将该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纳米结构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模板表面上,修饰一层低表面能的防粘材料,作为防粘层;然后,在防粘层上沉积上一层纳米金属薄膜层;再在金属薄膜层上旋涂一层紫外光刻胶;并用作衬底的石英板片覆盖在紫外光刻胶层的表面上,采用反向压印的方式进行紫外压印,使紫外光刻胶填充到纳米金属薄膜层中;待紫外光刻胶层完全固化后,脱模即得。本发明工艺流程短、简单易控,模板可以重复使用,制备成本低;所制得的具有双层纳米结构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密实程度高、强度指标好,纳米金属薄膜层内部空隙少,甚至是不存在任何空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型内墙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覆材料领域,是由以下原料混合而成:去离子水、乳液、液体类助剂、钛白粉、低VOC色浆、功能型复合材料、白砂、粉体类助剂;其制备方法如下:1)先将去离子水、乳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液体类助剂、钛白粉,分散15分钟后根据客户设计要求色样用低VOC色浆进行调色;2)将功能性复合材料、粉体类助剂、白砂加入粉体混合机中混和10分钟后放料待用;3)将步骤2)中放出粉料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后检验,放料包装。本发明的涂覆材料内含有低VOC乳液、环保助剂、无铅颜料、生物杀菌材料、调湿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型材料,具有装饰保护、调湿节能、抑菌杀菌、净化空气、释放负离子等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高浓度苯酚的载体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酯10-25份,引发剂1-3份,聚丙烯纤维3-9份,芳纶4-8份,空心玻璃微珠2-8份,石墨粉1-7份,锐钛矿型钛白粉3-6份,立德粉1-3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8份,纳米级颗粒无机材料0.5-1份,碳酸钙4-8份,硫酸钙9-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混合材料拓扑轻量化方法及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大尺寸结构的几何配置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轻量化拓扑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载荷路径区域划分;本发明解决了车体结构中空间几何配置和材料选型特别是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和各向同性金属材料的选型布置、构件选型布置及布置缺乏系统科学方法以及轻量化概念优化难以工程化的问题,充分的发挥了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能,根据车体结构应力状态进行材料和结构构型配置,将合适性能和成本的材料运用到结构合适的位置,极大的提高了车体结构轻量化水平,有助于车辆模块化和功能一体化的工程实现。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涂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燃强抗菌的海洋多糖聚合物涂层材料,是以含海藻酸钠的磷酸盐、硝酸银为原料进行反应,以可溶性非卤化物金属盐为交联剂,形成磷酸银修饰的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利用磷酸银对海藻酸钠进行修饰,弥补了海藻多糖盐涂层和纤维织物不抗菌的缺陷,且提高了涂层织物的耐火性能和抗菌性能,极限氧指数超过了40%,抑菌率超过了97%,特别适用于制造耐火和抗菌要求都很高的纺织涂层装饰材料,同时有效降低了涂层织物的发烟量,减小了遇火发烟致死的危险性。
本发明属于橡胶湿法混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苯胶乳天然胶乳并用生胶湿法混炼方法,具体工艺过程包括制备丁苯/天然胶混合乳液、制备丁苯/天然胶复合材料、混炼和加硫共四个步骤,将丁苯胶乳与天然胶乳混合、絮凝干燥,利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成质量均一和加工性能高的丁苯/天然胶复合材料进行混炼,混炼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相比于传统混炼工艺制备的混炼胶都有显著提高,而且生产周期也得到了缩短,解决了聚合物工艺相容性的问题,简化了混炼程序;其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制备效率高,加工方式连续化,没有使用酸,减少了环境污染,避免了酸性残留对橡胶性能的影响,具有绿色环保和耗能低的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电缆磁性半导电屏蔽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工材料领域,本发明的高压直流电缆磁性半导电屏蔽层为磁性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磁性材料以粉体或浆液的形式添加至复合材料中制备得到磁性复合高压直流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再使用热压交联的方法制备出高压直流电缆磁性半导电屏蔽层,最后对所得半导电屏蔽层进行定向磁化,既得高压直流电缆磁性半导电屏蔽层。本发明主要用于高压直流电缆,实现抑制半导电屏蔽层中电荷的发射作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复合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抑菌剂的分子式为Ag/AgCl/Bi6O4.46(OH)3.54(NO3)5.54,性状为灰色粉末、无味,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和抑菌能力,能够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发挥较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首次利用转换BiOCl的方法合成出单一组分的Bi6O4.46(OH)3.54(NO3)5.54,并将其与Ag/AgCl结合起来得到分子式为Ag/AgCl/Bi6O4.46(OH)3.54(NO3)5.54的新型复合抑菌剂;该复合抑菌剂化学组成独特,抑菌性能优良,且制备方法科学,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不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金属/高分子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合单体溶液和液态金属及交联剂共混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静置,得到的高分子介电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方法简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备优秀的介电性能,同时拉伸性能优于传统介电材料,在可穿戴电子设备、软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