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激发静电场驱动熔融喷射3D打印制备导电生物支架的方法,使用碳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利用自激发静电场驱动,打印制备导电生物支架,所使用打印设备通过位于喷嘴肩部缠绕的导电贴片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作为提取电极,实现了高分辨率稳定打印,也避免了高电压通过导电复合材料与微型螺杆相邻而产生的短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CdTeQDs/BiOI多相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TiO2作为传统光催化材料,由于其对可见光吸收少,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复合率高等原因,严重影响了纯TiO2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因此,通过改性TiO2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备受研究者关注。近年来,BiOI在近些年来以其合适的禁带宽度、独特的结构、催化性能好等优点被成功应用于光催化领域。而CdTeQDs在可见光吸收等方面的性能也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发明通过将TiO2半导体与CdTeQDs、BiOI层层组装,得到CdTeQDs与BiOI附着于TiO2实心球表面的纳米结构。本发明得到的TiO2/CdTeQDs/BiOI多相复合材料,利用BiOI禁带宽度的特点,建立了适当的能级结构,进一步拓展了TiO2的光吸收范围,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制备人工神经导管的方法和人工神经导管,解决自体神经移植限制临床应用的问题。使用蚕丝蛋白制备丝素蛋白溶液;制备丝素蛋白微球悬浮液;在丝素蛋白微球中加载生长因子;制备含神经细胞的蚕丝生物墨水;使用加载有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微球和PLGA制备复合材料;在3D打印机的第一打印喷头中装入蚕丝生物墨水,第二打印喷头中装入复合材料;先控制第二打印喷头打印人工神经导管的外管,在控制第一打印喷头打印人工神经导管的多个内管,最后进行细胞培养分化形成神经导管。采用三维生物打印制备的神经导管为神经细胞的附着生长提供基体,为神经轴突结合提供了引导,能促进神经再生,取代自体神经移植。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分级孔结构的三维连续碳骨架负载的金属‑氮‑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三聚氰胺泡沫为模板,在含有金属盐的溶液中将苯胺原位聚合为片层状聚苯胺,并分立于三聚氰胺泡沫表面,再将其进行高温碳化,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金属‑氮‑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三聚氰胺泡沫和其表面的聚苯胺纳米片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碳化后形成的金属‑氮‑碳复合材料形成三维立体多级孔结构,该结构有助于加速反应中物质传输速率,使暴露更多活性位,提高了活性位利用率。本发明所述三维连续碳骨架负载的金属‑氮‑碳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简便、易于实施、生产成本低以及制备过程中所得三维连续碳骨架负载的金属‑氮‑碳纳米片形貌和尺寸均匀性好等优点,将其用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贵金属铂相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激光干涉式水听器,具有精度高、造价低、续航时间长等优点,包括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光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在所述光路系统中包括激光器、半透射半反射的分光镜、平面反射镜和振动片;其中,所述平面反射镜和激光器分设在分光镜的上下两侧,且平面反射镜水平设置,其顶面设置有压电陶瓷;所述振动片竖直设置,且在其朝向分光镜的内表面上镀有一层反射膜,振动片的外表面贴附有压电复合材料;在所述控制系统中包含有光电二极管和电荷放大电路,通过所述光电二极管和电荷放大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计算被测声信号的振幅,并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压电陶瓷。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双阶段刺激‑响应型的卟啉MOF@氧化铝纳米复合物荧光探针用于磷酸根的检测。首先制备了一种水稳定性的MOFs纳米复合材料,即PMOF@Al2O3,这种MOFs纳米复合材料在中性水介质中对磷酸盐表现出双阶段刺激‑响应行为:低浓度的磷酸盐首先会破坏材料表面的Al2O3纳米层,使不稳定的PMOF暴露在水环境中,释放出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分子。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它还会与Zr节点作用,瓦解MOF结构并释放出更多的TCPP分子。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双阶段荧光增强信号,实现了在pH=7.4水溶液中磷酸盐的快速、高选择性和超灵敏的检测。本发明对磷酸盐的检测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Zeiss?MCT-400CT扫描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夹持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壳体为可承受围压的碳纤维管。所述碳纤维管的参数为:密度为1.26~1.34?g/cm3,拉伸强度≥73MPa,布氏硬度≥10。所述碳纤维管为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市售材料,为聚砜,是略带琥珀色非晶型透明或半透明聚合物,力学性能优异,具有刚性大,耐磨、高强度等优点。本发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壳体为碳纤维管,其中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既保证X射线可透过壁面,又保证壁面不会随实验压力变化发生形变。
本发明属于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橡胶/MMT复合材料中MMT分散取向的挤出方法及装置,该挤出方法是通过对胶料进行定向流动来对胶料进行分流取向。该挤出装置由上挡板、下挡板、分流挡板、口型板、可调节阻尼、档板、导向柱以及联接法兰组成,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拆卸更换部件方便,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易于操作,可应用于各种通用的橡胶挤出机上,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是一种芘功能化的非晶聚苯乙烯均聚物,结构式为聚苯乙烯主链一端由0.9~1.05个芘单元封端的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介于5,000~3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0~1.21。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进行合成,在苯乙烯活性聚合后期,加入反应性含芘化合物,聚合结束后用甲醇终止反应。本发明的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能显著提高碳纳米管在常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能力,配制出高浓度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液。该分散液可用于制备碳纳米管在基体树脂中均匀分散的苯乙烯基聚合物(聚苯乙烯或苯乙烯基共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异种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合金异质搭接接头及其低热输入制备方法,解决了异质搭接接头不易连接,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低对热敏感的问题,制备过程中需要的热输入功率较低,并且得到的异质接头的强度较高,整体性能较好。尤其适用于较薄的工件即厚度小于2mm,解决了较大焊接功率容易损伤较薄工件的问题,同时可以保证在焊接功率较小的输入情况下仍然能保证搭接接头的焊接强度。通过在异质搭接接头中添加混合粉末层,一方面提高了搭接接头处的导热系数,改善了搭接接头处的温度场,提高了异质接头机械嵌合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铝合金基体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基体的反应,使得搭接接头处更易形成Al‑O‑C键,从而实现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建造的适用于深远海渔业养殖的大型非金属材料分段组合式网箱平台,包括由分段浮块组合而成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平台框架、非金属浮块对接接头、非金属多通节点、上部工作平台与护栏、抗压支撑浮筒、网衣、缆绳、系泊框等;组成平台框架的分段浮块采用多层非金属材料复合制成,浮块通过内部缆索和外部接头连接,共同组成浮力平台承受网衣和上部荷载,并抵抗外部波浪作用,通过浮块与节点的任意搭配可组成不同形状的网箱平台框架;纵向各框架之间填充抗压浮筒保持网衣体积;工作平台铺设于上部框架之上,平台开设部分格栅。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除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分子筛‑无定形氧化物复合材料所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分子筛母液中未晶化的硅源合成无定形材料。晶化完成后的母液中硅源和新引入的氧化物前驱体会以分子筛颗粒为晶核不断生长、聚集成含硅无定形材料从而形成一种以分子筛为核,无定形材料包覆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介孔结构的木质素基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是将PEO加入到DMF溶液中溶解,再加入两亲性共聚物PEG‑PPG‑PEG拌均,随后加入木质素,待完全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复合材料;将所得复合材料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纺丝,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复合纤维;将所得复合纤维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得到多孔的富含介孔结构的木质素基碳纤维电极。该电极具有可编织性强、生产成本低、介孔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孔洞结构连通且可控等优点,便于规模化生产,在低成本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内部铺设有多种过滤基质的抽屉式密封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具有放置腔的抽屉层,所述抽屉层内分别放置有用于净化污水的过滤基质,所述多个抽屉层自下而上分别放置有大块青石、小砾石、细沙、改性沸石、纳米复合材料、土层。本发明的新型多功能污水处理系统,强化了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消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橡胶履带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履带包括履带本体、驱动保护卡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向齿、固定螺栓、螺母和固定金属块。履带本体为无金属部件设计,由橡胶材料、复合材料横向支撑骨架、芳纶线绳层和芳纶帆布层构成。履带本体的外侧沿履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有花纹块和花纹辅助块,驱动保护卡扣穿过驱动孔扣在橡胶本体上,花纹块包裹在复合材料横向支撑骨架外,每排花纹辅助块的内侧橡胶本体的下表面安装有导向齿。本发明的橡胶履带高速运行生热低,最高速度可达60km/h,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导向齿,与橡胶履带本体外连接组合,可随时更换损坏的导向齿,可根据轮系尺寸改变齿形尺寸,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氧化石墨烯的润滑添加剂、超滑水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一种球型空心结构,球型壳体为由内至外的氧化石墨烯层和聚多巴胺层复合层的结构,或为由内至外的聚多巴胺层、石墨烯层、聚多巴胺层复合层的结构,复合层的层数为单层或多层,多层的结构由若干复合层重复叠合组成。制备的过程先得到氧化石墨烯/聚巴多胺/Al2O3复合材料,通过重复包覆,得到多层结构,然后进行刻蚀得到空心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得到水润滑剂具有超滑润滑行为和抗磨损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高韧性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聚丙烯15-20份、聚乙烯12-15份、抗氧剂3-4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复合添加剂4-6份、纳米碳酸钙2-4份、增韧剂2-3份、己二酸3-5份、热稳定剂2-3份。本发明通过抗氧剂、增韧剂等成分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抗老化性能,同时降低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密度,热稳定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对于汽车材料以塑代钢、节能减排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酚废水改性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酯6-14份,引发剂5-9份,乙醇14-26份,氨水9-10份,没食子酸1-2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25-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16份,纤维水族石14-19份,复合粘合剂6-10份,蔓青秸秆粉末25-31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9份,硫酸钙9-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一种环境友好碳纳米管/海藻酸钠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新材料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为解决微小尺寸的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时易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的无毒性、良好的吸附能力和优良的成形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碳纳米管/海藻酸钠颗粒状复合材料。碳纳米管/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控、适于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微小尺寸碳纳米管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制备出了环境友好的碳纳米管/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吸附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浒苔活性炭/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构成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纳米纤维为浒苔活性炭/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所述复合纳米纤维膜由含有钛酸正丁酯、浒苔纳米干粉、无水乙醇、溶于乙醇的高分子聚合物、有机酸的纺丝前驱液静电纺丝法制得的预备纤维膜经缺氧、无氧环境下高温热处理制得。该复合材料结合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能够高效吸附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同时,该材料具有纳米纤维膜的结构特点,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与空气污染物充分接触,提高吸附分解效率,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较简单,产物性能优越,且充分利用了近海浒苔资源,变废为宝。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弧氧化法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的方法。首先用含钙离子的盐和含磷酸根离子的盐配制成电解液A,或在电解液A中加入金属银离子,配制成电解液B;或在电解液A中加入硅离子,配制成电解液C;然后,以钛或钛合金为阳极分别置于电解液A、B、C中,盛电解液的金属不锈钢容器为阴极,控制脉冲电源正相电压、频率等条件对钛或钛合金进行等离子微弧氧化,即制备生成具有不同性能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层。该方法制备的钛基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既具有钛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具有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骨外科植入体和牙种植体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燃烧热水室内壁设置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所述燃烧热水室底部还设置有非金属复合材料。燃烧热水室的顶端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热水储热器。热水储热器外侧与炉壁之间形成燃烧收集器。燃烧室外侧与炉体炉壁的内侧形成循环通道。本发明供热稳定,改用新能源供热,节约了大量能源,不用烧煤和天然气,采用微槽群复合相变器提高热导速度加快热能效应,再加上我们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做供水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富含苯酚废水的绿色环保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酯10-25份,盐酸3-8份,硫酸铁5-14份,氨水3-8份,没食子酸1-8份,贝壳的外壳粉末30-45份,PC5-9份,PA10-16份,硅藻土5-16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基MXene@PANI柔性薄膜的及其制备方法,改变以往的低温搅拌聚合聚苯胺的方法,采取冷藏静置的方法,从而生成一种特殊形貌的复合材料,聚苯胺堆叠依附MXene生长,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而由此制备的复合材料能够极大的提升水系锌离子的倍率和循环性能,改善了常规水系锌离子电池较窄电压区间,可使电池在较大电压区间内充放电。以满足使用者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酚载体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醇酸树脂25-29份,甲基丙烯酸11-14份,丙烯酸酯3-9份,咖啡木屑2-5份,栀子花木屑3-6份,硫酸铁2-9份,没食子酸5-7份,贝壳的外壳粉末40-45份,硅藻土5-16份,硬脂酸钙1-7份,硫酸钙9-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纤维类基材为载体承载高分子材料制备得到多孔性海绵状复合材料,改善了单纯树脂类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复合材料上负载微生物完成苯酚的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二氧化锡量子点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此类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利用湿化学法在相对温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石墨烯负载的二氧化锡量子点,此种制备流程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可控、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石墨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同时又可对二氧化锡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此类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老化混凝土结构物的维修加固方法和结构,包括以下步骤:①对老化混凝土结构物待修复部位进行表面处理,将待修复部位表面的杂物清除;②制备聚合物水泥砂浆,使用砂浆对待修复部位的破损区域和裂缝进行初步填平和进行封堵;③准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和底层粘结材料,通过固定连接件和底层粘结材料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固定在待修复部位的表面上;④最后喷射聚合物水泥砂浆直至达到设计厚度。本发明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和FRP的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出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在对老旧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加固时能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