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碳纤维增强的镁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是由高强度碳纤维和高模量碳纤维混合增强的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所述高强度型碳纤维的强度为5000~5500MPA,模量在200~300GPA范围,所述高模量型碳纤维的模量为550~600GPA,强度为3800~4000MPA,高强度碳纤维和高模量碳纤维的体积比为3∶1~1∶3,两种碳纤维混合后占整个复合材料体积的50~70%,复合材料镁合金基体的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6%≤AL≤9%,0.5%≤ZN≤1%,0
一种微波-压力固化复合材料的温度均匀分布方法及成套固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是在压力容器罐体中采用多边形腔体使得微波在腔体中发生多次反射,提高微波入射到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同时在腔体的前后设置波导窗,气体介质可流动到腔体中,与复合材料发生对流换热,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温度均匀性,并可实现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在复合材料加热固化时施加压力。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多边形腔体和电磁屏蔽窗。本发明可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温度均匀性,降低微波固化复合材料构件的翘曲变形。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的剪断续打机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穿过圆环刀体,通过驱动多个刀片伸展和收缩以剪断复合材料。由于复合材料四围被刀片限制,复合材料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滑动,其切口不会发生较大形变。剪断时由于刀片从圆环刀体内侧向中心伸展,复合材料被卡入圆环刀体中心通道内与刀片接触时,复合材料会沿着刀刃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更容易切断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穿过主动轮与从动轮围成的通道,通过主动轮转动以传送复合材料至续打装置的下游,从而实现随时剪断复合材料,进而提高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制作安装流程,该浮体架台系统包括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和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无导轨支架。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将相邻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端部对齐拼接后套入槽型复合材料抱箍中,槽型复合材料抱箍顶部封闭;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与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之间通过槽型复合材料抱箍和不锈钢螺栓或手糊复合材料进行连接,将多个复合材料浮体单元沿纵、横两向组装成整体。本发明结构构件可很好地应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实现满足光伏电站25年使用年限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大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获得大量应力‑应变曲线;2.将Weibull损伤模型和线性退化模型相结合推导出待拟合复合材料本构模型;3.根据试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复合材料本构模型中的参数值;4.采用参数平均的方法,获得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的表征参数,将表征参数带入复合材料本构模型中即可得到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以及复合材料结构的高保真仿真计算奠定基础。
一种纳米磷酸铁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以石墨烯为载体,粒径约50~100nm的空心球状结构的纳米磷酸铁生长在石墨烯上。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含有氧化石墨烯、六水合硫酸亚铁铵和磷酸的混合液,以尿素为沉淀剂,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0-120℃进行水热反应,将产物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纳米级的磷酸铁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纳米磷酸铁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独特的纳米空心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和放电稳定性,粒径小,分散性好,适合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极正极材料;低温水热法制备方法简单、经济,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阻尼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复合材料的阻尼性好,同时降低了橡胶制品的重量。该阻尼橡胶复合材料在橡胶基体中均匀分布着涂覆有聚苯胺层的复合镁合金粒,复合镁合金粒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百分比为30-60%;复合镁合金粒的尺寸为2-5MM,复合镁合金粒由有机外层和金属内核构成,有机外层为聚苯胺,有机外层的厚为2-10ΜM,复合镁合金粒的内核为镁合金,镁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AL,0.5~3%ZN,0.05~0.25%FE,其余为MG。其中的橡胶基体可以为丁苯橡胶基体或丁基橡胶基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细晶铁锑纤维浮石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强度高,并且具有优越的阻尼性能。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该复合材料以镁合金为基体,在基体上分布着细晶铁锑纤维和浮石微粒,细晶铁锑纤维的晶粒为1-10μm;纤维和浮石占复合材料的体积百分比为45%-55%,其中纤维和浮石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适合于室内外使用的阻燃型杨木/玻纤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其制造工艺步骤分(一)杨木单板制造、干燥、加工和涂胶;(二)玻璃纤维加工、处理、涂胶;(三)陈化和组坯;(四)预压和热压;(五)后期处理。本发明的优点:通过降低可燃材料的比例和在胶粘剂中加入氢氧化铝阻燃剂的方法使杨木/玻纤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有效提高;通过加入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纤布,使杨木/玻纤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效提高;室内外使用的阻燃型杨木/玻纤复合材料可以达到木质胶合板的国内标准要求。
本发明的考虑缺陷影响的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方法,步骤如下:建立无缺陷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建立包含孔隙缺陷的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的数值模型;含孔隙缺陷数值模型的外层基体部分加入一层刚度较小的单元,建立考虑外层基体结合紧密性和孔隙的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建立含有不紧密缺陷以及多种孔隙缺陷的多重缺陷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无缺陷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关系;通过检测确定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中孔隙的类型及其含量;计算孔隙率;将孔隙率带入求得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本发明实现了含缺陷陶瓷基纤维束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准确计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牢固固定复合材料筋的装置,包括左锚具、右锚具、连接管、复合材料筋、金属管;所述左锚具、右锚具中部分别设有复合材料筋槽,所述复合材料筋槽内设有环状螺纹齿;所述复合材料筋与复合材料筋槽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复合材料筋槽内的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所述复合材料筋依次穿过左锚具、连接管、右锚具;所述复合材料筋一端设有圆柱体孔洞,金属管固定于圆柱体孔洞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载力高,连接效率高;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固定复合材料筋,在复合材料齿上施加径向压力,再通过复合材料齿根位置层间抗剪能力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外荷载,从而达到锚固复合材料筋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铁/氮掺杂钛酸镁基红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红外复合材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成膜材料:67?61,棕色红外填料:24?27,溶剂:8?11,消泡剂:0.5,增稠剂:0.5;其中,所述棕色红外填料通式为Mg1?xFexTi(O, N)3的粉末,式中,x=0.0、0.1、0.2或0.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棕色红外填料的原料混合、水浴加热、溶胶化、干燥、煅烧、氨解,得到棕色红外填料粉末;以及按红外复合材料配比先将成膜材料、溶剂、消泡剂及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棕色红外填料研磨均匀使其充分分散,得到红外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隔热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增强耐磨钢复合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成分:C?1%~1.2%,Mn?15%~19%,V?2%~4%,Co?0.2%~0.4%,Si?0.02%-0.05%,Pr?0.03%-0.09%,Nd?0.05%~0.2%,Gd?0.05%~0.1%,余量为Fe。该耐磨钢复合材料上带有细小而分散的起耐磨作用的颗粒,因此该复合材料不仅普通力学性能优越,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得到提高,而且同时具有很好的耐磨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颗粒增强耐磨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十分简便,生产的合金材料性能好,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颗粒增强耐磨钢复合材料,能够提高整体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延长寿命,而且生产成本低,非常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浮筒复合材料浮式结构体系,主要由复合材料圆形浮筒、桥面体系、浮筒连接单元以及抱桩装置构成,复合材料圆形浮筒之间采用浮筒连接单元连接;桥面体系架设在浮筒连接单元上,桥面体系由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组成框架、然后在上面铺设复合材料板或者直接在浮筒连接单元上铺设复合材料板材构成;最后采用抱桩装置将浮筒连接单元与定位桩连接,形成复合材料浮式结构体系。本发明施工时连接节点少,能够迅速的完成施工,工业化程度高;同时在海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是一种适用于各类水上浮桥、游艇码头浮栈桥以及其他水上平台的浮式结构体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筋的预紧力齿连接型锚具,包括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的复合材料筋(1)、金属夹具;所述金属夹具中部设有复合材料筋槽(3),所述复合材料筋槽(3)内设有与复合材料筋(1)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复合材料筋的预紧力齿连接型锚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载力高,连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将金属件与复合材料筋通过齿装配后,通过一定方法在复合材料齿上施加径向压力,再通过复合材料齿根位置层间抗剪能力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外荷载,从而达到锚固复合材料筋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乳酸基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复合材料成分为:PLA?80wt%,亚麻纤维20wt%。制备上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干燥箱对PLA颗粒和短亚麻纤维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原料按照复合材料的成分投入同向双螺杆挤出系统进行热混合挤出,再由冷却管道冷却,最后粒化、再干燥并注塑成型。其中,螺杆转速为150tr/min,总给料速率为4kg/h或2kg/h。本发明与现有制备方法相比,混合过程中材料不需要偶联剂,保证了复合材料的清洁性和完全可降解性;不需要昂贵的热加工设备,降低了成本,且制备方法效率高。可应用于大批量生产,扩大了聚乳酸基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它是一个矩形片(1),矩形片沿着长度方向被分成A1和A2两个区域,A1区由磁致伸缩材料构成,A2区由压电材料构成,A1区与A2区之间以粘结剂结合,在A2区,具有一对平面电极(4a和4b),压电材料沿着厚度方向(5)极化。所述的磁致伸缩材料是具有磁致伸缩效应的合金或氧化物或者它们与聚合物复合形成的磁致伸缩复合材料。所述压电材料是具有压电效应的陶瓷或者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形成的压电复合材料。对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矩形片2沿着长度方向施加直流偏磁场和小信号的交流磁场,磁电复合材料矩形片(1)在60kHz附近产生共振,并由压电复合材料矩形片3输出电压,实现磁-电耦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水上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制作流程,该浮体架台系统包括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和复合材料浮体单元,所述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安装在复合材料浮体单元上,将多个复合材料浮体单元连成整体;所述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包括复合材料纵梁、复合材料横梁、复合材料立柱、复合材料横向连接梁和复合材料纵向连接梁。本发明可很好地应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通过将传统浮体架台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单元和镀锌钢支架分别用复合材料浮体单元和拉挤型材替代,提高了整个浮体架台系统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目前浮体架台使用寿命难以与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蒙皮及复合材料格栅的混凝土预制板、壳结构,包括括复合材料正交格栅层、复合材料蒙皮和混凝土铺层;所述复合材料正交格栅层、复合材料蒙皮和混凝土铺层交替叠加设置,所述所述复合材料正交格栅层设置在复合材料蒙皮和混凝土铺层之间。本发明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抗开裂、耐腐蚀的优质性能;同时具有施工简便迅速、便于工业化加工生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板面工程。
一种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钨酸盐或钼酸盐或硝酸铈铵和导电炭黑加入润湿剂乙醇,研磨0.5~2小时,然后在60℃干燥8~12h,将干燥后的固体混合均匀后,在微波炉中进行间歇式加热,加热时间为5s~20s,间歇时间为10s~30s,反复3~10次,将加热后的混合物洗涤,干燥,获得不同比例的MOx/C复合材料,其中M为钨、钼或铈,MOx的质量含量为5%~50%。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通过微波热解法获得,方法简便易行,氧化物粒径小(~10nm),且分布较均匀。将该系列复合材料作为载体担载贵金属后,降低了贵金属载量,提高了贵金属分散度,催化剂中具有更多的Pt与MOx接触界面和更强的相互作用,在甲醇或乙醇电催化氧化中表现了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维护钢-复合材料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结构内力分析,确定新型免维护钢-复合材料屈曲约束支撑内芯受力单元的截面积;步骤二,计算新型免维护钢-复合材料屈曲约束支撑内芯受力单元的屈服荷载和屈曲约束支撑的极限荷载;步骤三,确定GFRP约束单元的截面尺寸;步骤四,确定伸缩节的形式与尺寸;步骤五,根据屈曲约束支撑的极限荷载计算支撑连接段。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免维护钢-复合材料屈曲支撑支撑;且保证了支撑实现机理的基础上同时兼具整体性和密封性,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便捷、性能优良。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气凝胶复合材料和对上述材料进行封装而得到的块状低密度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利用高聚合度聚丙烯酸作为多孔纳米二氧化硅增强构架,使二氧化硅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收缩性,有效抑制了凝胶制备及超临界干燥过程的裂纹的产生;采用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碳化硅、空心玻璃微珠或四氧化三铁等粉末与水玻璃、有机硅树脂或二氧化硅溶胶等组成的封装浆料对大块二氧化硅气凝胶表面进行封装,封装后的气凝胶复合材料经650~700℃煅烧,可以在最高温度1000℃条件下使用。
一种复合材料杆塔,杆塔主体采用复合材料,主要连接部件采用复合材料或镀锌钢,导线横担采用复合绝缘子,地线横担采用镀锌钢,引下线横担采用镀锌钢,接地引下线采用线材或棒材,接地引下线上端固定在地线横担上,从杆塔一侧或两侧导线的外侧引下,并固定在引下线横担,使接地引下线与导线保持固定的距离,并从引下线横担沿塔身表面接地。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杆塔与常规110KV铁塔相比,塔头相地、相间的空气间隙、绝缘爬距大大增加,大幅提高线路耐污闪、冰闪、防风偏、耐雷水平;还可以压缩塔头尺寸,具有降低杆塔本体造价及运输、安装、维护费用,同时减少线路走廊宽度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塑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植物纤维造粒,将植物纤维通过造粒设备,制成直径1-8mm,长度5-50mm的圆柱体颗粒;步骤二、混料,将所述圆柱体颗粒与塑料和助剂混匀,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制备复合材料,将所述混合料加入塑木造粒挤出机,挤出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再破碎成为柔软干燥的小块粒料,最后进行冷却,将粒料温度降至60℃以下,制得塑木复合材料的造粒料;步骤四、将所述塑木复合材料的造粒料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得到塑木型材。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氮掺杂钛酸铈基红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红外复合材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成膜材料,57~67,铁红色红外填料,24~29,溶剂,8~13,消泡剂,0.5,增稠剂,0.5;其中,所述铁红色红外填料通式为La1?xFexTi(O, N)3的粉末,式中,x=0.0、0.1、0.3、0.5、0.7或1.0。制备方法包括:将铁红色红外填料的原料混合、水浴加热、预处理、干燥、煅烧、氨解,得到铁红色粉末;以及按红外复合材料配比先将成膜材料、溶剂、消泡剂及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铁红色红外填料研磨均匀使其充分分散,得到红外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隔热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接头一体化复合材料预紧力纵向分形齿连接装置。包括外部金属套筒,复合材料管和内部金属套筒;复合材料管的内外表面均设有与复合材料管一体成型的多个纵向分形齿,所述纵向分形齿平行于复合材料管轴线设置,多个分形齿沿复合材料管周向均匀布置;外部金属套筒内表面设有与复合材料管外表面的分形齿相匹配的分形齿,所述内部金属套筒外表面设有与复合材料管内表面的分形齿相匹配的分形齿,将内部金属套,复合材料管和外部金属套筒依次装配之后,施加力使外部金属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使整个接头产生预紧力,实现连接。本发明通过一体成型的纵向分形齿,实现了复合材料管的连接,且纵向分形齿提高了复合材料管的强度。
本发明涉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初始基因,初始基因包括材料基因、几何基因以及结构基因,材料基因包括形成微结构的原材料属性,几何基因包括形成微结构的几何属性,结构基因包括微结构的结构属性;对初始基因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优化基因;基于优化基因建立几何模型,以获得优化后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当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满足设计需求时,将优化基因确定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目标基因,以确定所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目标微结构。通过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基因进行优化操作,实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网架结构加筋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桩和设置在混凝土桩内的N层复合材料加筋体(N≥1)。每层复合材料加筋体包括纵向主筋、横向主筋和斜腹筋,若干根纵向主筋根据桩截面形状对称布置,若干根横向主筋沿纵向间隔设置,纵、横向主筋垂直固连,形成的交点通过斜腹筋连接。N层复合材料加筋体由内到外同心排列,相邻两层复合材料加筋体上的横向主筋位于同一平面、纵向主筋相互错开,两层复合材料加筋体之间通过纵、横向腹筋连接。施工方法可选择预制打入或现场灌注。本发明提高了复合材料加筋体与混凝土的咬合力,克服了复合材料桩使用过程中材料间剥离的问题,采用复合材料代替钢筋,组合桩整体抗腐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塑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由麻塑复合材料结构层、麻塑复合材料左边凸台、麻塑复合材料右边凸台、左卡槽、右卡槽、麻塑复合材料侧凸台、矩形凹槽和弧形凹槽构成;麻塑复合材料结构层左上端有麻塑复合材料左边凸台、麻塑复合材料结构层右下端有麻塑复合材料右边凸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无需砍伐树木,环境友好,强度高、不虫蛀,防腐性能好,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防滑性能优异。适用于制作居家庭院、公园、市政、桑拿等场所的地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膨胀系数测量方法,包括:S1,制备小复合材料,所述小复合材料由纤维束、包裹在纤维束外侧的待测量膨胀系数的基体以及粘接在纤维束和基体之间可氧化消除的界面层组成;S2,对所述小复合材料进行高温氧化,消除界面层,在氩气氛围中测量小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变,计算得到基体的热膨胀系数。本发明无需制备纯陶瓷基体,采用易于制备的小复合材料来测量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另外,通过非接触方法测量小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变形,继而计算得到基体的热膨胀系数,成功解决了测量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热膨胀系数这一技术难题,且方法易于实现。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南京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