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组分及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由热塑性酚醛树脂基体、导热填料和固化剂制成,其制备方法是用乙醇溶剂将热塑性酚醛树脂和固化剂溶解,加入导热填料,搅拌均匀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在压机中80~120℃预热20~40?min,然后在温度140~160℃,压力20~40?MPa,热压20~40?min,最后在温度170~200℃,压力20~40?MPa热压20~40?min。本发明得到的酚醛树脂具有超高的导热性能,是制造板式换热器等的良好材料,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设施等领域。
一种低熔点宽温域熔盐复合定型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相变材料技术领域。以质量百分比计,该复合相变材料包括四元硝酸盐和氧化镁,进一步还包括石墨。四元硝酸盐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产生压差,导致液态盐流入复合材料的空隙和孔洞中同时湿润的液体可以提供一种毛细管力,将分散的MgO粒子拉到一起,并重新排列它们,形成致密的复合材料。氧化镁骨架材料含量过低易导致复合材料相变时发生泄漏,使得材料表面出现孔隙和膨胀。氧化镁骨架材料含量过高易导致复合相变材料潜热降低的问题。石墨含量过低易导致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较低的问题。石墨含量过高易导致复合相变材料潜热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Y/β/ASA复合材料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催化剂的载体中含有含Y/β/ASA复合材料,活性组分包括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和至少一种第VIII族金属。该发明将Y分子筛、β分子筛和无定形硅铝进行原位复合,合成含Y/β/ASA的具有微孔‑介孔及核壳包覆结构的复合材料,进而与粘结剂、助挤剂混捏制得载体,再经含活性组分的浸渍液浸渍制备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孔容较大,孔径范围分布广,且红外酸量较大,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裂解活性好,产物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适用于加氢裂化反应生产不同目的产品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单原子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团簇‑石墨烯复合材料;(2)制备单原子贵金属溶胶;(3)将步骤(2)中的单原子贵金属溶胶负载到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团簇‑石墨烯复合材料上,得到负载型单原子贵金属催化剂。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步骤简单、条件温和,重复性较好且易于大批量生产,制得的催化剂,单原子贵金属均匀分散在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团簇‑石墨烯复合材料上,用于喹啉类化合物加氢反应时,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真空‑常压交变环境下混凝土构件多级防浮尘方法,包括:普通混凝土层、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密封涂料层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普通混凝土层浇注于内层,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浇注于普通混凝土层表面,密封涂料层涂覆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层表面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铺设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层表面。将普通混凝土与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结合使用,并辅以涂层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外防护,普通混凝土为主要受力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为覆盖面层。通过在断面上合理配置各材料顺序及用量,充分发挥各材料的优点,形成三道防浮尘体系,从根本上抑制混凝土的浮尘,同时满足真空管道混凝土构件受力、耐磨和耐高温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孔‑介孔Cu2O/Cu3(OH)2(CO3)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该Cu2O/Cu3(OH)2(CO3)2复合材料采用在Cu2O和去离子水中通入CO2加热制备而成。按照投料比将各种反应物加入反应釜中,CO2的压力为2~12MPa,在35℃的温度下搅拌反应2h,之后对CO2进行泄压,随后用少量的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物对产物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分离,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残存的水分和乙醇,获得大孔‑介孔Cu2O/Cu3(OH)2(CO3)2复合材料。该Cu2O/Cu3(OH)2(CO3)2复合材料对无碱条件下苯甲醇制备苯甲醛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所述丙烷脱氢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主要活性组分Pt、金属助剂Sn和金属助剂Na,其中,所述载体为球形蒙脱石介孔复合材料载体,所述球形蒙脱石介孔复合材料载体含有蒙脱石和介孔分子筛材料,所述蒙脱石介孔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径为20‑50微米,比表面积为150‑600平方米/克,孔体积为0.5‑1.5毫升/克,孔径分布为三峰分布,且所述三峰对应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2‑4纳米、5‑15纳米和10‑40纳米。该丙烷脱氢催化剂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时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丙烷转化率高,丙烯选择性高,催化剂稳定性好。
一种可拉伸导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可拉伸电子学领域。导电电缆由弹性基体与导电填料复合而成。选择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基体,填料选择兼具高本征电导率和高纵横比的一维线形或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制备过程是先将弹性基体与导电填料共混,制得母料;然后利用所得的共混物母料制成导电复合材料薄膜;最后将所得导电复合材料薄膜切成条带状、再绞捻成线形,制得可拉伸导电线缆。导电复合材料线缆可应用于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导电连接,具有质轻、成本低廉等优势以及高电导率、拉伸应变下高电导稳定性等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制备的过程简单、无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用磁性材料/石墨烯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屏蔽领域。该方法通过液相剥离的方法制备得到结构较为完整,高导电性的石墨烯,而后将磁性材料前驱体,均匀分散在石墨烯悬浮液中,加入碱性溶液,通过水热方法在石墨烯片层上均匀生长磁性材料,得到电磁屏蔽用磁性材料/石墨烯纸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材料为纸状材料,磁性大小可控,磁性材料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批量生产。该纸状复合材料可用作电磁屏蔽,具有轻质,无添加聚合物,低厚度,高屏蔽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轮胎的水滴型碳纤维胎圈芯及其成型方法,胎圈芯断面形状为水滴型,胎圈芯所运用材料为由粘结剂包覆的碳纤维束形成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为:首先将连续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胎圈芯条的一末端通过模具上部的开口缠绕在旋转模具内部空腔内;之后旋转模具以一定的速度绕着中心旋转轴转动,同时不断输送连续的包覆有粘结剂的碳纤维束的复合材料胎圈芯条,使其模具空腔内不断产生连续缠绕,直至形成与模具空腔断面同为水滴状的碳纤维胎圈芯。本发明的水滴型胎圈芯可以将轮胎胎圈紧紧固定于轮辋中,避免发生轮胎脱辋事故或者防止轮胎产生相对于轮辋的滑移或转动,另外该种结构轮胎的下沉量会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增加。
一种3D芯材多功能护颈保健枕,采用外缝内翻,内置镂空,内外枕袋芯材交叉嵌入结构,主要由外枕袋(1)和枕芯袋(2)构成,外枕袋(1)由芯材(3)夹衬双层面料(4)的复合材料体缝合形成,一端短边缝合线(5)外设7cm复合材料边框(6)和操作口(7),向内翻转形成面料层朝外的外枕袋(1),枕芯袋(2)由柔软芯材(3)叠加体三面缝合形成,缝合线(5)外设有窄宽不同芯材边框,一端短边设有袋口(11),向内翻转形成三边上下最多四层枕框,袋口端上下两层,内置镂空的枕芯袋(2),枕芯袋(2)设于外枕袋(1)内,复合材料边框(6)嵌于外枕袋(1)中的枕芯袋(2)袋口(11)内,补齐袋口(11)端芯材层差,形成三边高,一侧低,中央凹,契合人体特征,高低状态可调节3D材料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及使用该工艺的车辆。该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挡胶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形成挡胶环;S2:装配侧围加强结构:所述侧围加强结构包括:A柱连接件、C柱加强板、包含挡胶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S3:组装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将所述侧围加强结构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固定,组成侧围组件;S4:形成胶接区域:形成A处的胶接区域;形成C处的胶接区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通过S1、S2、S3以及S4步骤,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车辆的侧围上的应用,从而实现了降低车辆的重量,实现了车辆轻量化,并且提升了车辆的车身静态力学和碰撞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烷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含有碱土金属的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催化芳烃类化合物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壳层为含有碱土金属、氮和氧的石墨化碳层,所述内核为镍纳米颗粒。该方法采用含碱土金属的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碳材料与镍纳米颗粒协同发挥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催化效果,壳层的碱土金属进一步协同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用于芳烃类化合物加氢还原合成环烷烃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单质硫与聚丙烯腈混合,形成一混合物;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250℃至500℃温度范围加热该混合物,得到一含硫复合材料;以及将该含硫复合材料在液相介质中与单质硫的还原剂反应,从而部分去除该含硫复合材料中的硫,得到硫化聚并吡啶。
磁悬浮储能飞轮防爆环,包括金属内环、能量吸收环、金属外环、粘结过度环、复合材料环,所述金属内环外部连接能量吸收环,所述能量吸收环外部连接金属外环,所述金属外环外圈缠绕粘结过度环,所述粘结过度环连接复合材料环。所述金属外环通过延长结构固定到壳体上,所述复合材料环与壳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隙。所述能量吸收环由内金属层、蜂窝结构夹层和外金属层组成,所述内金属层连接蜂窝结构夹层,所述蜂窝结构夹层连接外金属层,所述蜂窝结构夹层截面为蜂窝型。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复合电极、电动修复装置及电动修复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复合电极由导电介质构成的网状包裹的复合材料构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改性海泡石和改性壳聚糖,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迁移而至的重金属离子,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原位去除,避免电动修复完成后,后续抽出处理阴极电解液。本发明电动修复方法可以降低土壤阴极附近pH的变化,避免阴极产生的OH?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沉淀。本发明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阳极、阴极附近pH、电导率和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具有持久高效,更换简便,可显著缩短修复周期和修复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物的靶向锚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磁性纳米材料负载在石墨烯表面,得到以石墨烯为载体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进而将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和/或贵金属纳米颗粒作为硫化物的锚定剂负载在所述以石墨烯为载体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得到石墨烯‑磁性纳米材料‑锚定剂纳米复合材料,即硫化物的靶向锚定剂。该靶向锚定剂兼具较高的吸附效率和选择性的特性,并利用磁性材料的特征实现靶向锚定剂的回收,且该靶向锚定剂制备流程简单,不但降低了该靶向锚定剂的生产成本,而且不降低油品中的辛烷值,有效防止了因靶向锚定剂残留造成的油品质量下降。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排土场的基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基质改良剂含有矿物基复合材料和改性褐煤,所述矿物基复合材料含有粘土矿物、丙烯酸、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所述改性褐煤是将褐煤在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压煮后得到的。本发明通过以矿物基复合材料和改性褐煤为原料,使得到的基质改良剂应用于煤矿排土场基质时,可增加排土场土壤的含水保水能力、有机质含量、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团聚体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有利于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同时,该基质改良剂同样适用于对高寒干旱地区的煤矿排土场的修复,且使用期限长。
本发明属于电压测量传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高温烧结钛酸钡填料的制备;步骤2:ZnS:Cu的制备;步骤3:电致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温烧结钛酸钡,将其引入到ZnS:Cu/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可以提高基体的介电常数,进而提高发光亮度;从而实现了在相同电场强度下获得更高发光亮度的目标,制备出来的电致发光复合材料有望用于电压测量等传感领域,解决传统传感器测量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饱和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催化α,β‑不饱和醛进行加氢还原反应,以获得饱和醛;其中,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壳层为石墨化碳层,内核为镍纳米颗粒,且所述镍纳米颗粒内核包括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和/或六方紧密晶格结构。本发明通过以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加氢C=C键使α,β‑不饱和醛合成对应的饱和醛,反应选择性高,条件温和,且产物与催化剂分离较方便,相比于工业上传统的雷尼镍催化剂,该催化体系具有更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高空气球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泡沫夹芯碳纤维飞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泡沫夹芯碳纤维飞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间隔且同轴设置的飞轮内环、飞轮中环和飞轮外环,还包括沿飞轮外环的径向设置于飞轮内环和飞轮外环之间的多个辐条,多个辐条沿飞轮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飞轮内环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实心结构,飞轮中环、飞轮外环和辐条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空心结构,且碳纤维复合材料空心结构的内部填充有泡沫芯材;还包括多个连接于飞轮外环的配重块,多个配重块沿飞轮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该泡沫夹芯碳纤维飞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了飞轮本体结构最大限度的减重设计要求,泡沫芯填充设计有效的提高了飞轮转动过程中的扭转刚度。
本发明公开了震后可快速修复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构造,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其包括承台、设置于承台之上的桥墩、外层高性能复合材料层、自复位耗能组件、连接器、承台纵筋、桥墩纵筋、约束部件、内层混凝土、箍筋、承台混凝土、桥墩上部混凝土;外层高性能复合材料层设置于桥墩底部并采用杯口形方式向下延伸至承台内部;自复位耗能组件设置于桥墩底部,通过连接器分别与桥墩纵筋和承台纵筋相连;约束部件设置于承台底部,并向上延伸至桥墩内部,两端高出外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长度为桥墩内部半径的1/5~1/4,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本发明可以同时提供较好的变形耗能和自恢复能力,大大减少了震后桥墩的损伤和残余变形,提高了震后桥墩修复速度。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形状记忆聚合物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由导电高分子和热固性形状记忆树脂组成,导电高分子在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中的含量为15wt%‑60wt%,导电高分子为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等;热固性形状记忆树脂为形状记忆树脂。本发明采用导电高分子对热固性形状记忆聚合物进行改性,利用导电高分子通电产生热量的特点,可在通电的条件下使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均匀受热,实现热固性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驱动变形。本发明中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原热固性树脂本身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可用复合材料主流成型工艺实现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是一种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一种碳纤维催化臭氧氧化复合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分离膜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彼此交错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上负载氧化钛和/或氧化硅,碳纤维与氧化钛和/或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0.04~0.49;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直径为200~1000nm,分离膜的厚度为200~700μm,膜孔径范围为20~150nm。其制备方法是利用电纺丝法首先制备含氧化钛和/或氧化硅前驱体的聚丙烯腈基纤维复合分离膜,然后经过预氧化和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碳化处理。该复合分离膜具有较高的催化臭氧氧化性能和优良的膜渗透性能,并实现了对污水和再生水同时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分解与膜截留过滤分离污染物的一体化深度净化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苯甲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含有碱土金属的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催化硝基苯甲醚类化合物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壳层为含有碱土金属、氮和氧的石墨化碳层,所述内核为镍纳米颗粒。该方法采用含碱土金属的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碳材料与镍纳米颗粒协同发挥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催化效果,壳层的碱土金属进一步协同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用于硝基苯甲醚类化合物加氢还原合成氨基苯甲醚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及安全性。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图案、栅极绝缘层、栅极、绝缘层以及源漏极的步骤,还包括在包括所述半导体图案的基板上形成复合材料层,并对所述复合材料层进行氢化处理的步骤,所述复合材料层包括钛配合物/氧化石墨烯。本公开能够省略层间绝缘层,从而可以避免层间绝缘层发生断裂导致柔性屏无法显示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柔性屏弯折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结构复合材料界面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界面层在连续纤维与氧化物基体之间提供一个具备足够损伤容限的弱结合界面——裂解碳层和氧化锆层,当基体裂纹沿界面扩展时,纤维与基体界面材料得以脱粘拔出,以此来达到增韧目的,解决了基体和纤维反应形成过强结合面导致复合材料脆性断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复合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同时提高了具有该复合界面层的热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将其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中,其高温服役寿命较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基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集成电路产业的电子封装领域。复合材料原料采用石墨烯微片等导热系数各向异性的碳材料与细铜粉,经过滚动球磨混合均匀后,双向压制成为原始坯体,采取双向压制热压烧结法,制备出石墨烯微片在基体中平行于散热方向取向分布的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基板,将电子封装基板导热系数提高了2~3倍,并且与半导体电子元件线膨胀系数相匹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放疗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放疗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十二指肠放疗防护剂在胃酸环境中稳定性差,在胃肠道环境中停留时间短,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上述口服放疗防护剂的组分包括纳米蒙脱石和富勒醇,其中,纳米蒙脱石为载体,纳米蒙脱石吸附富勒醇,形成稳定的富勒醇@纳米蒙脱石复合材料。上述口服放疗防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蒙脱石和富勒醇混合并机械球磨,得到以纳米蒙脱石为载体,纳米蒙脱石吸附富勒醇的稳定的富勒醇@纳米蒙脱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富勒醇@纳米蒙脱石复合材料能够作为十二指肠放射防护的口服放疗防护剂,给临床上组织的放疗防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北京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