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技术资讯

分类:
全部
技术资讯
产品资讯
新闻资讯

有色金属技术资讯

中石化创新钯铜双金属催化剂,提升二氧化碳资源化效率

中石化创新钯铜双金属催化剂,提升二氧化碳资源化效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钯铜双金属基纳米催化剂,通过分步还原法制备,显著提升了二氧化碳加氢制备低碳醇的效率和选择性。该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强,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助力绿色化学发展。

来源:金融界 181        0
合肥波林新材料创新双金属板材制作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合肥波林新材料创新双金属板材制作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铅锡铜合金-钢双金属板材的制作方法,通过优化烧结工艺和温度控制,显著提升了板材质量。该方法减少了铅损耗,改善了铅粒径分布,增强了板材的摩擦磨损性能,为双金属材料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突破。

来源:金融界 177        0
城乡联投申报漂浮式光伏电站专利,确保光伏板免受环境干扰

城乡联投申报漂浮式光伏电站专利,确保光伏板免受环境干扰

城乡联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1167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该专利涉及光伏电站技术领域,是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由纵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圆柱浮筒等组成,还设有保护装置,可在恶劣环境下保护光伏板,延长其使用寿命。城乡联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房屋建筑业,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000万人民币,对外投资2家企业,拥有商标信息14条、专利信息5条以及行政许可9个。

来源:金融界 391        0
隆基BC二代组件实证领先,全场景超越TOPCon技术

隆基BC二代组件实证领先,全场景超越TOPCon技术

近日,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隆基BC二代技术Hi-MO 9组件海南实证项目报告。结果显示,Hi-MO 9组件在全光照、局部遮挡、阴影遮挡三大场景中,发电增益全面领先TOPCon组件,最高达32.62%。项目位于三亚,历时两个多月,验证了BC二代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发电能力,展现了隆基在光伏技术创新和客户价值创造上的持续突破。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174        0
隆基绿能斩获发明专利:“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问世

隆基绿能斩获发明专利:“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问世

隆基绿能近期获得一项名为“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涉及光伏技术领域,通过特定的N型掺杂层方阻和集电栅线间距设计,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更高。今年公司已获123个新专利授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尽管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略有减少,但专利成果显著,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发力。

来源:证券之星 337        0
乌拉圭60亿美元大型项目:智利企业达成首个关键里程碑

乌拉圭60亿美元大型项目:智利企业达成首个关键里程碑

HIF Global在乌拉圭的投资项目有了新进展,其计划在乌拉圭南部派桑杜市附近建设一个60亿美元的氢能燃料工厂,目前已获当局土地重新分配批准,这标志着项目可进入环境影响评估阶段。此前,公司与当地多部门经过一年讨论才获此批准。HIF乌拉圭首席执行官称,这使派桑杜在全球电子燃料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为项目下一阶段推进奠定基础。此外,HIF还提交了在同一地区建设1.2吉瓦太阳能发电场“Lucía”的文件,该发电场预计18个月建成,建成后每年能生产70万吨电燃料,减少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国际能源网 465        0
南京智汇电力斩获光伏电网故障电弧探测器技术成果,助力机体导线适配连接

南京智汇电力斩获光伏电网故障电弧探测器技术成果,助力机体导线适配连接

3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南京智汇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光伏电网故障电弧探测器”专利,申请于2024年6月。该探测器由支撑基块、检测机体等组成,通过调节组件与从动部件配合,可上下调节检测机体,无需拆装,方便与导线连接。南京智汇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南京,主要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5000万,实缴资本100万。公司参与42次招投标,拥有32条专利信息和10个行政许可。

来源:金融界 479        0
隆基绿能斩获“电池串及光伏组件”实用新型技术授权

隆基绿能斩获“电池串及光伏组件”实用新型技术授权

隆基绿能近期新获一项名为“电池串及光伏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CN202420434384.7,授权日为2025年3月7日。该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电池串结构,其电池片表面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焊带沿第二方向连接栅线,且在连接处设有加粗段,长度满足一定比例关系。今年公司已获99项专利授权,同比去年增长141.46%,不过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5亿元,同比略有减少。

来源:证券之星 451        0
钠离子电池技术革新:南开大学研发高容量零应变阴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技术革新:南开大学研发高容量零应变阴极材料

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NMLMO(Na0.7Li0.03[Mg0.15Li0.07Mn0.75]O2)的P2层状双硅酸锂取代阴极材料。这种材料中,锂离子不仅占据了过渡金属(TM)位点,还同时占据了碱金属(AM)位点,实现了结构与性能的双重优化。

来源:JACS 442        0
华电科工获海上光伏连接结构技术成果,优化柱桩连接流程

华电科工获海上光伏连接结构技术成果,优化柱桩连接流程

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新成果。该公司于2024年3月申请的“连接结构及海上光伏支撑装置”专利,近期获得授权,公告号为CN 222557678 U。这项专利的连接结构设计巧妙,通过连接柱、连接桩等部件配合紧固件连接,避免了焊接的诸多弊端,简化了连接过程,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华电科工成立于2008年,位于北京,主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注册资本11666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3251.4756万人民币。公司对外投资11家企业,参与5000次招投标,拥有丰富知识产权和行政许可,展现出较强实力。

来源:金融界 462        0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商用难题,我国质子交换膜技术达顶尖水平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商用难题,我国质子交换膜技术达顶尖水平

厦门大学陶华冰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该技术通过核壳结构催化剂降低贵金属载量,优化工艺提升效能,大幅降低成本,攻克了规模化商用难题。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新疆综合能源站,并斩获8000万元新订单,标志着我国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275        0
北京大兴氢能企业攻克碳纸量产技术,推动氢能自主可控发展

北京大兴氢能企业攻克碳纸量产技术,推动氢能自主可控发展

3月5日,北京大兴区传来氢能产业重大突破,骊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攻克碳纸材料的高品质规模化量产技术瓶颈。碳纸作为氢能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关键材料,其量产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氢能核心材料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骊能新能源在大兴区投资超1亿元建设碳纸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产能达72万平方米/年,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221        0
永太科技与复旦大学携手推进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研发

永太科技与复旦大学携手推进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研发

合作双方的目标是,通过开发新材料和新机制,实现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大幅跃升,力求达到超过万次充放电的技术指标。这不仅是对现有锂电池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对未来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深远布局。

来源:海融网 480        0
山东电工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通过CNAS认证,树立行业新标杆

山东电工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通过CNAS认证,树立行业新标杆

近日,山东电工电气自主研发的泰坦一代(V-Titan 1)500kW/2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多项技术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该系统具备五大创新优势:整体布局优化、高效能量转换、智能管理系统、便捷安装部署以及超强环境适应性,适用于多种极端气候条件。山东电工聚焦长时储能和高安全性储能市场,为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提供高效、耐用、绿色环保的储能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长时储能系统集成商。

来源:中国电气装备 237        0
山东瑞智投斩获光伏电池片焊接装置技术成果,助力光伏组件制造升级

山东瑞智投斩获光伏电池片焊接装置技术成果,助力光伏组件制造升级

3月4日,山东瑞智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用于光伏组件制造的光伏电池片焊接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19304335 B,申请日期是2024年12月。这项专利属于光伏组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焊接工作台、输送上料组件、焊带布置组件、预加热组件、翻转切换组件和感应焊接组件。它解决了传统光伏电池片焊接中人工效率低、机械化焊接定位不便、换面调整困难、焊带布置不便以及焊接功能受限等问题。

来源:金融界 474        0
‍‌‌‌‌‍‌‌‌‍‌‌‌‍‌‌‌‍‌‌‌‌‌‍‌‌‌‌‌‌‍‌‌‌‌‍‌‌‌‌‍‌‌‌‍‌‌‌‌‌‌‍‌‌‌‍‌‌‌‌‍‌‌‌‌‌‌‍‌‌‌‌‍‌‌‌‌‍‌‌‌‌‌‍‌‌‌‌‍‌‌‌‍‌‌‌美国科学家发现特种塑料可作高效储能材料,助力可持续能源转型

‍‌‌‌‌‍‌‌‌‍‌‌‌‍‌‌‌‍‌‌‌‌‌‍‌‌‌‌‌‌‍‌‌‌‌‍‌‌‌‌‍‌‌‌‍‌‌‌‌‌‌‍‌‌‌‍‌‌‌‌‍‌‌‌‌‌‌‍‌‌‌‌‍‌‌‌‌‍‌‌‌‌‌‍‌‌‌‌‍‌‌‌‍‌‌‌美国科学家发现特种塑料可作高效储能材料,助力可持续能源转型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PEDOT的特种塑料可通过纳米纤维结构显著提升电导率和表面积,使其具备高效能源存储的潜力。这种新型PEDOT材料的电导率是传统产品的100倍,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是传统材料的四倍,适用于超级电容器,可快速充放电,用于相机闪光灯、混合动力汽车等场景。该研究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展现了塑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巨大潜力。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213        0
西安交大钠离子低温软包电池突破极寒技术瓶颈

西安交大钠离子低温软包电池突破极寒技术瓶颈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唐伟教授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适用于极寒天气的钠离子低温软包电池。该电池在-40℃环境下仍能保持80%以上续航里程,为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提供可靠动力。团队通过弱溶剂和强溶剂的阴阳结合策略,优化电解液配方,确保低温下离子高效传导。目前,该技术在国内领先,团队正与国内知名电池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极寒地区和极低温地区的动力电池及储能发展。

来源:新京报 243        0
‍‌​​‌‌​‌​‍‌​​​‌‌​​‍‌​​​‌​‌​‍‌​​‌​​‌​‍‌‌​​‌‌​‌‍‌​‌‌‌‌​‌‍‌​​​‌‌​‌‍‌​​​‌​‌‌‍‌​​‌‌​​​‍‌​‌‌‌​‌‌‍‌​​​‌​‌​‍‌​​​‌​‌‌‍‌​‌​‌‌‌‌‍‌​​​​‌‌‌‍‌‌​​‌​​‌‍‌‌​​‌​‌‌‍‌​​​‌​‌‌‍‌​​‌​​​‌‍‌​​​‌​‌​UCCUS技术:地下自分离减碳储能一体化的创新突破

‍‌​​‌‌​‌​‍‌​​​‌‌​​‍‌​​​‌​‌​‍‌​​‌​​‌​‍‌‌​​‌‌​‌‍‌​‌‌‌‌​‌‍‌​​​‌‌​‌‍‌​​​‌​‌‌‍‌​​‌‌​​​‍‌​‌‌‌​‌‌‍‌​​​‌​‌​‍‌​​​‌​‌‌‍‌​‌​‌‌‌‌‍‌​​​​‌‌‌‍‌‌​​‌​​‌‍‌‌​​‌​‌‌‍‌​​​‌​‌‌‍‌​​‌​​​‌‍‌​​​‌​‌​UCCUS技术:地下自分离减碳储能一体化的创新突破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申报的“UCCUS系统”荣获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UCCUS技术通过地下自分离实现碳捕集与封存,打造“减碳—储能—发电”协同新模式,解决了传统CCUS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该技术利用地下咸水层吸收二氧化碳,结合动态密封技术保障安全性,推动储能与减碳一体化发展。目前,UCCUS已完成现场仿真试验,获2024年金砖国家解决方案奖一等奖,未来将加快落地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化工报 214        0
蜂巢能源储能系统专利获授权,创新布局提升装电量

蜂巢能源储能系统专利获授权,创新布局提升装电量

2025年2月2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储能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530606 U),该专利申请于2024年1月提交。专利通过优化预制舱内电池包的空间布局,将电池包分为三列排布,减少支撑构件占用空间,显著提升储能系统的装电量和空间利用率。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位于常州,是一家专注于储能技术研发的企业,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此次专利成果标志着公司在储能系统设计领域的创新突破,为行业高效、紧凑设计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金融界 197        0
煦达新能源锂钠兼容BMS通过权威试验,引领储能技术创新

煦达新能源锂钠兼容BMS通过权威试验,引领储能技术创新

近日,煦达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锂钠兼容主动均衡型BMS通过权威型式试验,标志着其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该BMS基于锂/钠离子电池特性,构建动态能量均衡策略,支持分布式储能、调频调峰等场景,并具备全场景安全防护、智能算法优化及云端协同管理功能。煦达新能源深耕储能十余年,拥有60余项专利及多项国际认证。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GMDE 煦达新能源 201        0
武汉亿纬储能取得端板及电池模组专利,提升电池模组强度

武汉亿纬储能取得端板及电池模组专利,提升电池模组强度

2025年2月28日,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获得“端板及电池模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530658 U)。该专利通过在端板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连接部和沿宽度方向的支撑部,显著提升了端板的整体强度,解决了传统端板易变形的问题。武汉亿纬储能成立于2018年,位于武汉市,注册资本8177.43万元人民币,拥有462项专利。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公司在电池模组结构设计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来源:金融界 221        0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取得太阳能相变储能换热专利,引领高效换热技术革新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取得太阳能相变储能换热专利,引领高效换热技术革新

2025年2月27日,河北冶金建设集团获得一项名为“一种相变换热器及太阳能相变储能换热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528408 U)。该专利涉及一种创新的相变换热器,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显著提升换热效率,适用于太阳能储能和换热场景。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成立于2000年,位于邯郸市,是一家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其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太阳能高效利用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来源:金融界 228        0
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取得系列进展

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取得系列进展

在此基础上,谢和平院士团队进一步研制了全球首套400L/h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装备,并在深圳湾海水中连续稳定运行超过3200小时,实现了从海水中稳定和规模化制氢的目标。此外,团队还开发了适配不同电解质材料的酸性和碱性固态凝胶电解质,为技术的迭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氢能技术前沿 466        0
天合光能斩获光伏支架技术成果,轻松应对起伏地形调整主梁角度

天合光能斩获光伏支架技术成果,轻松应对起伏地形调整主梁角度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项名为“光伏支架装置及光伏系统”的专利,这项技术能够通过联轴器与固定件的配合,实现光伏支架两侧主梁的相对转动,从而适应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这项专利不仅展示了天合光能在技术创新上的实力,也体现了其在光伏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研发能力。

来源:金融界 485        0
远能源景斩获储能增容装置技术成果,助力储能系统安全扩容

远能源景斩获储能增容装置技术成果,助力储能系统安全扩容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于2024年2月申请的“一种储能增容装置及储能系统”专利获得授权,该专利属于储能技术领域,通过新旧电池簇并联接入直流母线,并利用升压降压电路形成压差,实现储能系统的可靠、安全增容。远景能源成立于2008年,位于无锡市,注册资本1.65亿美元,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公司拥有大量知识产权,包括368条商标信息和669条专利信息,还对外投资292家企业,参与2281次招投标项目。

来源:金融界 483        0
东方日升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0.99%

东方日升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0.99%

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研发的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经过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权威认证,成功实现了30.99%的转化效率。这一成果不仅代表了东方日升在光伏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其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

来源:东方日升 489        0
新突破:我国科学家揭示伟晶岩型锂矿床富锂机制新因素

新突破:我国科学家揭示伟晶岩型锂矿床富锂机制新因素

通过结合热模拟和扩散模拟实验,他们发现伟晶岩脉的锂含量与初始熔体的锂含量以及围岩温度密切相关。在高温围岩环境中,伟晶岩脉的热寿命较长,初始熔体中的锂容易通过颗粒边界扩散进入围岩,导致难以形成富锂伟晶岩。相反,在低温围岩中,伟晶岩脉的热寿命较短,扩散作用受限,使得锂得以在伟晶岩中锁定,进而形成富锂矿物和富锂伟晶岩。

来源:电池网 421        0
北大团队零碳制氢突破,Nature与Science双刊成果

北大团队零碳制氢突破,Nature与Science双刊成果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在零碳制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两项成果,分别聚焦催化剂稳定性和零碳排放制氢路径。团队开发出高活性产氢催化剂,大幅提升催化剂寿命和产氢效率;同时提出乙醇重整零碳排放制氢技术,实现氢气和乙酸联产。这些成果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 298        0
英利能源获储能光伏组件专利,创新设计降低成本

英利能源获储能光伏组件专利,创新设计降低成本

2025年2月14日,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储能光伏组件”专利(CN 222441659 U)。该专利通过一体化设计,将储能电池整合到光伏组件边框内,利用边框安装槽实现储能电池的固定,减少了额外支架和布线需求,显著降低了安装成本和施工难度。英利能源成立于2021年,位于保定市,注册资本11.11亿元人民币,拥有330项专利和42项商标。此次专利成果不仅提升了英利能源在光伏储能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也为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来源:金融界 259        0
俄铝启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技术  革新氧化铝生产粒度监测

俄铝启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技术 革新氧化铝生产粒度监测

该粒度监测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由公司内部专家团队自主开发。博戈斯洛夫斯基铝冶炼厂作为首个试点单位,率先引入了这套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一系列精密的计算机视觉模型,对传送带上的烧结矿进行实时粒度分析。

来源:俄铝官网 450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 ... 55 下一页
共55页    到第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设备推荐
展开更多 +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浙江艾领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