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牵头承担的“高效分布式制氢集成技术的基础科学及工程问题”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基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制氢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聚焦电解水制氢与天然气现场制氢领域的核心科学难题,由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慕旭宏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石科院第二十七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化所)、天津大学、浙江思欣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思欣通)等,形成了一个跨学科、跨机构的联合研发团队。
项目下设四项课题,分别是“分布式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分布式制氢甲烷部分氧化高效稳定催化剂及工艺研究”、“分布式制氢等离子体辅助式化学链载氧体催化剂及工艺研究”和“高效、紧凑、智能化天然气分布式制氢系统集成技术研究”。通过四家单位的紧密协作,项目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电解水制氢方面,项目团队通过优化电解槽设计和改进催化剂性能,显著提高了电解水制氢的效率和稳定性。在天然气现场制氢领域,团队开发了高效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和工艺,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转化。此外,等离子体辅助式化学链载氧体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为分布式制氢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最后,高效、紧凑、智能化天然气分布式制氢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为制氢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还通过工程验证,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制氢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未来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分布式制氢技术有望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未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深化对氢能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更多创新性成果的转化与实施。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广泛合作,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氢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