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传来喜讯,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达到31.1%,这一数字得到了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的独立认证。这个成绩不仅刷新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而且在210mm的工业级电池尺寸上首次实现超过31%的效率,展示了天合光能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上的全面突破。
天合光能的此次成果是基于其自主研发的210×105 mm²大面积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作为底电池,再在其上进行叠层电池的制备。研发团队采用全流程可量产化工艺,攻克了绒面基底钙钛矿大面积成膜、顶底电池匹配、界面钝化等关键技术,有效降低了光电损失。这是在2024年小面积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4.2%之后,天合光能在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十余年来,天合光能一直专注于提升晶硅转化效率,开启了一场“效率革命”。他们正加速推动以钙钛矿为代表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产业化。晶硅材料的理论极限值为30%,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然而,钙钛矿叠层技术可以突破单结电池物理极限效率的天花板,理论效率可达43%以上,具有比晶硅更高的提升空间。
钙钛矿电池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它们将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屋顶光伏)和BTPV(建筑光伏应用)等领域大显身手。叠层电池技术的突破为单结晶体硅电池效率极限的超越提供了可能,是光伏技术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方向。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专注于大面积可量产工艺,研制出了已知尺寸最大的工业级叠层电池。这是在上个月宣布全球首块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产品之后,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对实现更多技术突破并率先实现叠层电池产业化充满信心,将引领光伏行业从晶硅时代走向钙钛矿叠层技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