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上的实际应用环境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介质、介质温度、介质压力等操作条件的组合,构成了无数个选材条件。就常见的选材条件来说,要想在这里逐一给出其选材结论是不现实的,它也正是各个设计院或工程公司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在这里将换一种方式,以材料为主体,应用金属理论、腐蚀理论以及工程理论来确定各种常用材料的使用限制条件。
诺兰达炉示意图见图3-12,图3-13是诺兰达炉配套使用的加斯佩捅风口机示意图。诺兰达炉为圆柱形卧式转炉,规格为直径5m,长21~26m,外壳由厚0.1m的钼钢板制作,内衬0.5m厚铬镁砖。铜锍层厚度1m左右,渣层厚度0.3~0.6m。诺兰达炉有54~66个直径为5~6cm的浸没风口,诺兰达炉风口易堵塞,采用加斯佩捅风口机或人工用钢钎捅风口。
有效推动铝行业碳排放更快更好地达峰,全面促进绿色电力和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关键举措。铝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概念较多,但未形成统一概念。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各概念的意义,对其加以把握并准确应用,本文尝试结合铝行业碳达峰实施路径,对零碳铝、低碳铝、绿色铝、绿电铝四个概念进行了初步辨析。
INCO闪速炉及其精矿喷枪示意图分别如图3-10、图3-11所示。INCO闪速炉主体呈长方体,烟道位于炉体中央,炉体用镁砖和铬镁砖砌筑,两端及侧面炉墙内嵌有铜水套,炉体寿命为5~6年。喷枪共4支,对称配置于炉体两端。铜锍口及渣口分别设于炉子侧面和两端。炉子一端设有钢制溜槽,用于转炉渣的加入。
从自放电对电池的影响,可以将自放电分为两种:损失容量能够可逆得到补偿的自放电;损失容量无法可逆补偿的自放电。按照这两种分类,我们可以大约轮廓性的给出一些自放电的原因。
中国铜冶炼工业呈现厂家众多、工艺纷繁的特色,如图3-3所示。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铜冶炼工艺主要有5种:奥图泰闪速熔炼—P-S 转炉吹炼、双闪、TSL(澳斯麦特、艾萨)熔炼—P-S转炉吹炼、富氧底吹熔炼——P-S转炉吹炼、双侧吹—P-S转炉吹炼。可以预期,今后新建或改建的炼铜厂也主要是采用这些技术。
铜及铜合金通常可分为紫铜(纯铜)、黄铜、青铜和白铜4大类, 它们的钎焊性主要取决于表面氧化膜的稳定性及钎焊加热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我国火法炼铜强化熔炼技术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白银炼铜法的研发和应用为标志,其后,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极大地加快了技术进步。目前,我国已全面淘汰鼓风炉、反射炉和电炉等传统炼铜工艺,铜冶炼工业在工艺技术、装备、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全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与其他有色金属比较,我国铜冶炼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钛涂层是一种将钛金属或其化合物制成的涂层应用到其他材料表面的技术。钛涂层通常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
碳纤维具备优异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相比传统材料最大的优势是其在具有所需强度的前提下具有最高的比模量(弹性模量与密度之比),同时具有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是铝、镁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的优良替代品。碳纤维作为脆性材料,常在复合材料中作增强材料以实现工业化应用,CFRP在航空航天高端应用广、节能效益明显。作为脆性材料,碳纤维直接使用场景较少,主要场景在复合材料中作增强材料,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选用不同基体材料和复合方式来达到所要求的复合效果。
目前国内外氧化铝生产的主要方法有拜耳法、烧结法和拜耳-烧结联合法。拜耳法处理优质铝土矿,m(Al,O)/m(SiO)≥8(质量比),m(SiO)<9%;烧结法处理低品位铝矿石,m(Al_O)/m(SiO)=3.5~5.0;联合法处理中等品位铝土矿,m(AlO)/m(SiO)=5.0~8.0,联合法又分为并联法、串联法及混联法。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比较见表3-1。其中拜耳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法,其产量占全国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的95%。其次是拜耳-烧结联合法,产量占总产量的5%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由于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安全稳定、具有与磷酸铁锂相当的能量密度等优势,在低成本运输动力用电、大规模储能技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得到能源市场的广泛关注。正极材料与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和成本密切相关,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在已知的正极材料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展现出比容量高、结构可调、合成方法成熟等优点,在商业化应用中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能源结构不断调整、各国相继出台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式发展,锂资源作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材料,需求旺盛,价格一路上涨,上游锂资源的供给也成为关注焦点。要得到可用的锂电池,锂矿石先要经历复杂的选矿过程。目前,已知的锂矿选矿技术有⼿选法、浮选法、联合法、磁选法、热裂选法、放射性选法、颗粒浮选矿法等,实际生产中⼿选法、浮选法、联合法这三种较为常见。
到2008年,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超过15亿t,铅储量7900万t,储量基础17000万t,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的71.2%(见表2-2)。以2008年矿山产量计算,世界现有铅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0年,而以储量基础计算的铅静态保证年限则为44年。另外,对储量基础进行勘查升级尚可新增储量。从现有世界铅生产和消费趋势来看,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资源短缺状况。
稀土矿选矿是从含稀土矿石中分离与富集稀土矿物的过程,通过选矿可使有用组分富集,从而使低品位矿石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矿物工业的应用范围。因此选矿工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矿产的开发利用。稀土矿选矿方法有哪些?稀土矿为什么难选?下面来了解下。
世界镁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达到2.1%~2.7%,在所有元素中排第六位,是仅次于铝、铁、钙居第四位的金属元素。镁资源主要来自海水、天然盐湖水、白云岩、菱镁矿、水镁石和橄榄石等。据估计,全世界的菱镁矿资源量约为120亿t,水镁石数百万吨,海水中的镁含量估计为6×10*t,另外还有大量的白云石和盐湖镁资源。世界菱镁矿基础储量主要分布国家见图2-17。世界上含镁量较高的著名大型盐湖有:以色列的死海、中国青海的察尔汗盐湖、美国大盐湖、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博加兹戈尔湾、英杰尔湖、利比亚的马达拉盐矿等。
全球铜资源量和储量较为丰富。美国内务部地质调查局(USGS)报道,2013 年,全球铜资源量为37亿t,其中,陆相30亿t,海相7亿t;全球铜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分别为6.9亿t和10.5亿t。目前全球铜矿平均开采品位为0.81%。图2-11所示为1999—2013年全球铜矿储量变化情况。近10余年来,全球铜矿储量不断增加,2001年仅为3.4亿t,至2013年已增长至6.9亿t。
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金矿浮选工艺研究较早、应用广泛、工艺成熟,适用于大多数的含金矿石。
目前锌冶炼前十名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产业集中度没有明显提高,距离“十二五”规划达到60%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防治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锌冶炼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强化清洁生产、提高环境安全管理和风险排查水平,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已成为锌企业的自觉行动目标。资源、环境和成本三大挑战引发的供求失衡、价格低迷、竞争力下降的困扰仍将继续。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对锌消费带来的巨大影响,坚决摒弃总量扩张的粗放模式,着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采选冶一
铜及其合金在工业上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铜型材作为最常用的型材之一,看中的正是它耐腐蚀、抗氧化、可塑性强,使用寿命长,外观大气等特点。
间隙溶质,如钢中的碳,是有效的固溶硬化剂。这些合金元素被认为占据了体心立方(bcc)金属中的八面体间隙。本文直接观察高浓度BCC固溶体中的单个氧原子 ,刘畅等通过将大量间隙氧原子(12 at%)固溶进TiZrNb系中熵合金,将其屈服强度提升至接近理论强度的4.2 GPa(C. Liu et al. Nat. Commun. 13, 1102 (2022))。固溶强化效果与间隙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有关。(TiNbZr)86O12C1N1中熵合金(MEA)—提供,从而识别氧原子所在的间隙位点。除了存在于八面体位点的氧间质外,还显示了在高氧浓度下优先于不寻常的四面体位点的第一个明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