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充高首效硬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3c等新能源领域。在目前商业化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仍以石墨为主。但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容量已经接近此理论容量,再提高石墨负极容量已经比较困难。而且,石墨本身具有晶体化层状结构特征,其理论层间距小,无法满足大电流充电的要求,在快速充电时存在析锂风险,给电池和整个用电系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快充性能需求不断提高,负极材料的容量和快充性能也亟需提高。因此石墨负极已经很难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3.硬碳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3000℃)也难以石墨化的无定形碳。硬碳是由石墨微晶堆积交联而成,具有更多的乱层结构和孔隙,这使得硬碳可以储存更多的锂离子而具有更高的容量。其(002)晶面间距比石墨更大,这更利于锂离子的快速嵌入和脱嵌,从而具有更优的快充性能和低温性能。但是,硬碳的孔隙多、表面形貌粗糙、比表面积较大,存在较多的副反应,而且硬碳中的缺陷结构于锂离子反应,导致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大,因而首次库伦效率低。此外,硬碳缺陷结构在循环时不稳定,容量随着循环的进行而衰减。这使得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较低而且循环性能差。
4.现有的专利技术以对石墨或硬碳改性处理来提升石墨的容量、快充性能或提高硬碳的首效。专利cn 111244407以沥青制备硬碳前驱体、通过将硬碳前驱体和石墨用添加剂粘接,并在表面进行了包覆处理,制备了硬碳/石墨复合材料。专利cn 1095992660 a以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硬碳前驱体,再将硬碳前驱体、石墨、和添加剂混合,高温碳化制备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其首效得到提升,但容量的提升并不明显。
5.故基于此,提出本发明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充高首效硬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选择硬碳作为主体,以提升负极材料的容量和快充性能;通过在硬碳表面包覆石墨降低硬碳比表面积、减少副反应,进而减少不可逆容量,提升首效;经过高温处理,减少硬碳中残留有缺陷结构,提升首效和循环稳定性。
7.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快充高首效硬碳/人造石
声明:
“快充高首效硬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