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磷酸铁锂凭借着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重新回到了主流地位,市场需求持续扩大。2019年至今,各电池企业陆续推出电池结构优化方案,如宁德时代推出ctp电池、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国轩高科推出jtm电池,通过优化模组结构从而达到提升能量密度的效果。磷酸铁锂低能量密度仍然是铁锂技术需要突破的难题。当前市场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粉体压实密度约2.4g/cm3,1c放电容量约140mah/g。从电池结构上能一定程度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正极材料本身能量密度还存在很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能够提高磷酸铁锂压实密度,同时解决高粉体压实密度下难以保证高克容量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5.将铁源、锂源、磷源、碳源、溶剂、分散剂、掺杂物、烧结助剂混合成浆料;
6.将浆料干燥形成颗粒,然后压制成片体;
7.将片体烧结,得到磷酸铁锂材料;
8.将磷酸铁锂材料制成粉末。
9.本技术制备方法,将浆料形成颗粒,再压制成片体,从而得到了致密的磷酸铁锂前驱体,并确保了其粒度的均匀性。同时由于添加了烧结助剂来促进烧结,抑制晶粒异常长大从而促进致密化进程,烧结助剂还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烧结时间,起到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作用;协同片体烧结,促进粉体颗粒的充分接触,加速烧结过程中的原子扩散,促进烧结致密化。而掺杂物,使烧结过程中形成体相掺杂,提高锂离子的迁移率,确保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技术通过对磷酸铁锂前驱体致密化处理、引入烧结助剂、离子掺杂、片体烧结的协同作用,既提高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也提高了材料的克容量。
10.在本技术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浆料细化粒径的步骤包括:
11.将浆料的粒度研磨至0.1μm-1.0μm范围内,且d50为0.3μm-0.5μm。
12.通过将浆料研磨至上述纳米级的范围内,能够获得高活化能、粒度细小均匀的磷酸铁锂前驱体浆料,为后续得到球状颗粒提供基础,进而为后续提高磷酸铁锂压实密度,获得高压实密度粉体提供保证。
13.在本技术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对研磨后的浆料干燥形成球状颗粒的步骤包括:
14.采
声明: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