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电解废内衬及铝灰处置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电解槽大修渣与废内衬
现在运行的电解槽寿命平均为2000~2600天,其后,电解槽需进行大修后才能重新开始电解生产。
由于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需加入氟化盐,吨铝电解生产约需加入氟化盐20~35kg,一部分氟化物以气态形式进入大气,另一部分残留于电解槽内衬中,含氟物占废内衬的36%左右,其中,每吨大修渣中的可溶性氟达到16.4~56kg。因此,电解槽大修渣经水浸出后氟化物的浓度非常高,且呈高碱性,这种废渣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若处置不当,将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源。
铝电解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与槽内的碳和钠反应生成氰化物,空气侵入较多的阴极中生成的氰化物较多,而一部分氰化物被槽内衬吸收,会使大修渣中含有少量的氰化物。
据同类企业电解槽大修渣数据,各组分中浸出液的氟化物浓度高达2200mg/l,氰化物含量8mg/l以上。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废渣浸出液氟化物浓度超过标准中所规定的浓度限值100mg/l,则电解槽大修渣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2.铝灰
铝液在熔铸炉熔炼的时候会生成一种浮渣,主要来源于熔炼过程中漂浮于铝熔体表面的不熔夹杂物、添加剂以及与添加剂进行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呈松散的灰渣状,因此被称为铝灰。
铝灰虽然是一种浮渣,却对熔炼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吸附来自电解铝液中的氧化铝、氟化盐等杂质,同时铝灰还能起到保护铝熔体,防止铝氧化等作用。但过厚的铝灰会阻碍热的传导,不利于熔炼,所以,熔炼时铝灰要从恪炉定时地扒出。
每生产1吨电解铝,电解企业的铝灰铝渣产量约为30~50kg。
铝灰的具体成分因产生路径不同而各异,主要由金属铝单质、氧化物和盐熔剂的混合物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电解废内衬及铝灰处置装置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电解废内衬及铝灰处置装置,包括细磨机、反应罐和第一甩干设备,细磨机连接到反应罐,反应罐连接到第一甩干设备,反应罐的废气口连接到吸氨塔,吸氨塔连接到分离池,分离池连接到第二甩干设备,第一甩干设备还可拆卸地连接到混合罐。
优选的,上述细磨机前还连接有分拣设备。
一种铝电解废内衬及铝灰处置装置的处置方法,该
声明:
“铝电解废内衬及铝灰处置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