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红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稀土硫氧化物都具有六方晶系晶体结构,即空间群p3m1,不溶于水,化学式为re2o2s,其中re=y,la,gd和lu,都是发光材料的基质,呈白色。gd2o2s,即gos,熔点高(2070℃-2200℃),晶格常数禁带宽度大(4.6ev),密度高(7.34g/cm3),其中gd的原子序数是60,对x射线有很高的阻止能力,发光效率高,抗氧化性强、光吸收率和传递效率高、无毒。由于存在各向异性,在晶界上存在双折射,不易制备出透明陶瓷。声子能量较低,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故其作为一种上转换材料、长余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广泛应用诸多领域。
3.在硫氧化钆粉体中掺杂各种稀土离子,如tb,eu,sm,yb,pr等,其中tb和pr掺杂gd2o2s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增感屏和场发射显示屏用发光材料;eu掺杂gd2o2s被广泛应用的红色发光材料,其纳米纤维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红色纳米发光材料,在发光与显示、防伪、生物标记、纳米器件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4.目前,硫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固-气反应法、共沉淀法、还原法、燃烧法、间接硫源法、先驱物硫化法、助熔剂法、醇溶液热合成法、微波辐射法以及静电纺丝法多种方法。其中,助熔法是制备稀土掺杂发光离子样品的优选途径,成本低,操作简单,粉体分散性好,晶体发育较完全,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该方法存在着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粉末颗粒尺寸分布不均匀、杂质较多,反应条件苛刻,易生成较多的污染物和化工废物等缺陷。硫化法可以将稀土氧化物或特定前驱体在一定的s蒸汽或h2s、cs2等气氛下硫化成硫氧化物,若硫源充分、稳定,其成相与退火同步进行,可以调控颗粒的尺寸,但硫化介质为污染气体,对环境有害。燃烧法可以在较短反应时间,实现低温批量合成高纯纳米级稀土硫氧化物,但存在团聚现象。固-气反应法反应温度低,可以控制先驱物的尺寸分布,获得粒度均一性高的硫氧化物粉体,但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气氛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硫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且可得到粒径较小的硫氧化钆粉体。
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硫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a)将gd2o3、激活剂、助熔剂和硫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声明:
“硫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