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铜基合金玻璃模具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铜基合金玻璃模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玻璃模具是用来生产玻璃制品的重要工具装备,玻璃模具的产品质量直接决定玻璃制品的质量。玻璃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一直与高温熔融态玻璃直接接触,玻璃模具在接触到玻璃后会产生复杂多变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同时玻璃模具与玻璃产品之间还会产生反复的摩擦,这就要求玻璃模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及良好的导热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热疲劳能力,以保证最终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的外观、性能和使用寿命符合要求,而铜基合金模具可满足上述要求。
3.薄壁铜基合金玻璃模具是使用较多的模具,常规生产工艺一般为熔铸-热锻-固溶热处理-冷锻-时效热处理-机械加工,工序较长,材料损耗多,并且在机加工过程中薄壁铜合金玻璃模具易发生加工变形,需要多种不同机加工工装来辅助加工过程,加工效率低,且产品的成材率低。现需要开发一种加工效率稿,产品的成材率高的加工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壁铜基合金玻璃模具的制备方法。
5.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薄壁铜基合金玻璃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热旋压:将铜管坯料作为热旋压毛坯,采用旋轮正旋方式进行热旋压;
8.步骤二固溶热处理:对步骤一热旋压后的铜管采用喷淋式水冷,进行在线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区,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得到过饱和的固溶体;
9.步骤三冷旋压:将步骤二固溶热处理后的铜管坯料进行冷旋压;
10.步骤四时效热处理:将步骤三冷旋压的铜管坯料进行时效热处理,铜管坯料跟随芯棒一同装炉完成热处理,装炉方式为竖直放置,热处理完成后再将铜管坯料由芯棒上脱下;
11.步骤五机械加工二:将步骤四时效热处理后的铜管坯料进行机械加工,根据铜合金模具的尺寸加工至成品。
12.本发明经步骤一热旋压;步骤二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区,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得到过饱和的固溶体;步骤三冷旋压,促进时效过程中强化相的析出;步骤四时效热处理,在较高的温度放置,使过饱和固溶体内的强化相逐渐析出,起到时效强化的作用,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后经步骤五机械加工二加工至成品。
13.本发明采用热旋压和冷旋压工艺,旋压加工属于无切削加工的先进金属压力加工
工
声明:
“薄壁铜基合金玻璃模具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