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硫化镍阳极电解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镍电解槽槽体。
背景技术:
镍电解槽是生产硫化镍阳极电解的主要设备。通常电解槽槽体为长方形凹槽,多为钢筋混凝土制成,内衬环氧树脂防腐,在底部的防腐衬里之上, 砌一层耐酸瓷砖以保护槽底免受腐蚀。槽体中间留下渣口。槽体尾部外接导液管道。电解槽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阳极中金属镍的不断溶解,在出装阳极的操作过程中,附着在阳极板上的部分阳极泥会因操作原因掉入电解槽底。若阳极泥沉积到一定高度,就会严重影响电流效率和产品质量,造成能耗高、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同时一些残极块也会在电解过程中掉落在槽底,常常堵塞下渣口,导致排渣困难,增加清槽时间及劳动量。另外现有导液管采用二次粘贴的方式粘贴在电解槽内尾部,形成通路以达到疏导阳极液流出电解槽的作用。在出装作业过程中,由于阳极板的吊入、吊出操作,极易撞击损坏这些外置的管道,影响电解槽内阳极液的液位和阴阳极液位差,从而影响电解镍质量。同时造成现场环境的污染,并且电解液泄漏后对厂房地面和基础也造成了腐蚀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镍电解槽槽体,能够避免下渣口的堵塞,防止导液管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镍电解槽槽体,为长方形凹槽,槽体的下渣口低于四周底边,槽内部的四周底边向下渣口方向倾斜为斜面,槽体内壁设有阶梯凸台,阶梯凸台搁置玻璃钢格栅。
进一步的,该槽体是其尾部的槽体壁上的导液管预埋后再浇注的,导液管包括上玻璃钢插管、下玻璃钢插管。
进一步的,所述下渣口设有法兰,法兰是浇注槽体时预埋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槽体底部的斜底结构,使得阳极泥可沿坡度汇向下渣口,实现自动清理功能。槽体壁嵌入的导液管为预埋结构,通过整体浇铸与浇注料形成一体,避免外置管道易损坏的问题,起到了准确控制电解槽内阳极液位的作用,保证阴阳极液位差,从而确保了电解镍的质量。槽体底部设计的阶梯台,可放搁置格栅以拦截残极块,避免大块残极阻塞下渣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镍电解槽槽体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镍电解槽槽体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镍电解槽槽体端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镍电解槽槽体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
声明:
“新型的镍电解槽槽体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