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硫化矿石中浸出铜、金和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黄铜矿是一种铜铁硫化物矿物,黄铜矿的湿法浸出方法主要集中在生物浸出、常压氯盐浸出、氨浸以及加压酸浸等方向上。生物冶金是微生物学与湿法冶金相互交叉的一门新技术,但其应用受到矿石的性质、地理条件以及地域环境的影响,难以在工业上大规模的应用。针对黄铜矿生物浸出效果不佳,浸出周期长的特点,黄铜矿生物浸出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常压氯盐浸出的浸出工艺较为复杂,对设备的腐蚀也较为严重,同时浸出黄铜矿的周期也较长,制约了其发展应用。氨浸虽然具有可以在非腐蚀条件下操作的优点,但是由于其浸出过程中耗氧量,设备投资大,不适合大规模间歇式生产的缺点,应用不广。
3.目前应用最广的为加压浸出,现在黄铜矿的加压浸出技术又分为三种,一种是在110℃~115℃范围内的的低温浸出,铜的硫化矿中的硫转化为单质硫;第二种是130℃~150℃的中温浸出,通过提高温度和添加一些氯化物来提高黄铜矿溶解;第三种是200℃~220℃的高温浸出,此时黄铜矿浸出很快,硫化矿物在高压下被氧气完全氧化,铜被浸出以硫酸铜的形式转入溶液中。但高压浸出面临着设备投资大、设备耐腐蚀性要求高等缺点。金、银的湿法浸出常用氰化法浸出,虽然氰化法浸出技术成熟但浸出剂氰化物存在剧毒、浸出速度慢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的硫化物浸出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硫化矿石中浸出铜、金和银的方法,整个工艺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的操作条件具有流程操作简单、设备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硫化物需高温高压浸出、设备耐压等级高、耐腐蚀性要求高、设备投资大等缺点,为硫化物的浸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硫化矿石中浸出铜、金和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a)将硫化矿原料研磨得到粒径为45
?
106μm的浸出原料;
7.b)将所述浸出原料与离子液体混合,得混合溶液;
8.c)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和络合剂在浸出槽中反应;浸铜时添加过量的所述氧化剂,不添加所述络合剂;浸金、银时所述氧化剂添加量为0.1
?
5.0g/kg,所述络合剂的添加量为1.0
?
50.0g/kg;
9.d)一定时间后结束反应得浸出液,对所述浸出
声明:
“从硫化矿石中浸出铜、金和银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