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回转窑焙烧次氧化锌富粉集有价金属的方法,属于冶金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利用回转窑装置处置湿法炼锌浸出渣、除铁中和渣、高炉炼铁瓦斯灰,废水处理中和渣、竖罐炼锌渣、火法炼铅水淬渣等次氧化锌粉时,含有的锌、铅、铁、铟、锡、铋、锗、砷、锑、氟、氯等元素会挥发富集到次氧化锌粉中。次氧化锌粉是回转窑装置处置含锌危险废物得到的产品,其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如表一所示:
由此可知次氧化锌粉的锌组分和铅组分与其它金属组分相比,含量高,相差的数量级大。
次氧化锌粉一般做为湿法炼锌和锌盐的原料,当用作湿法炼锌的原料时,需要对其中的氟、氯预先脱除,以消除对湿法炼锌过程的危害。次氧化锌粉预处理脱除氟、氯的装置一般采用多膛炉,而多膛炉的建设投资比较大。
对于规模较小的湿法炼锌企业,次氧化锌粉中的氟、氯的脱除,用湿法和火法两种工艺来处理。湿法工艺是利用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洗涤次氧化锌粉,氟,氯进入碱洗液,其它的锌等金属成分留在固相,过滤后,进入湿法炼锌工艺流程提取锌;火法使用回转窑装置来焙烧次氧化锌粉,控制炉膛的焙烧温度650℃至750℃,使90%的氟、氯从烟气中挥发脱除,进入收尘装置。锌及其它有价金属则留在氧化锌焙砂中,进入湿法炼锌的工艺流程,用硫酸作为浸出剂,控制浸出液PH值在5.0—5.2时,锌以离子状态进入溶液,从湿法炼锌工艺中提取锌。而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在于,次氧化锌粉中的镓、铟、锡、铋、锗等稀有金属,由于含量比较低,无法从湿法炼锌工艺中能直接提取,只能留在浸出渣中,需要通过回转窑等装置再次富集,进行后续提取工艺;从而在“浸出、挥发富集、再浸出”的工艺过程中,镓、铟、锡、铋、锗等稀有金属由于一部份分散到浸出液和回转窑窑渣中,导致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金属回收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的提取工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装置焙烧次氧化锌粉,将其中的一种或数种有价金属挥发富集到窑尾烟尘中,从而简化后续工序提取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步骤实现,包括依次连接的煤气发生炉、回转窑、一次沉降室、收尘装置,其中收尘装置为依次连接的二次沉降室和布袋收集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将次氧化锌粉加水润湿混料,水分控制在12%至14%;
步骤2,制粒:次氧化锌粉制粒的粒度为5至10mm;
步骤3,回转窑焙烧:将
声明:
“通过回转窑焙烧次氧化锌粉富集有价金属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