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免固溶处理的电弧增材用铝合金丝材,该合金丝材的成分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Zn 4.5~6.6%,Mg 1.8~2.6%,纳米陶瓷颗粒2.0~5.5%,Cu 0.25~0.60%,Zr 0.10~0.20%,Ti 0.03~0.10%以及Mn 0.15~0.45%,Cr 0.10~0.25%,Sc 0.05~0.25%中的任意1~3种,杂质元素Si≤0.10%,Fe≤0.12%,其它杂质单个≤0.05%,总量≤0.15%,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免固溶处理的电弧增材用铝合金丝材,该合金丝材的成分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Zn 4.8~5.5%,Mg 1.9~2.4%,纳米陶瓷颗粒2.5~5.0%,Cu0.30~0.55%,Zr 0.12~0.18%,Ti 0.03~0.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免固溶处理的电弧增材用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根据铝合金组分配料,其中,Cr、Mn、Sc可选择一种、二种或三种同时加入,Al、Mg、Zn、Cu以纯金属方式加入,其他元素以中间合金方式加入;纳米陶瓷颗粒总量分为三部分,分三个阶段加入;
将纯铝锭在熔炼炉内进行熔化,加入除Mg以及纳米陶瓷颗粒之外的合金元素,加热至750~800℃,充分熔化后在电磁搅拌状态下保温15~45min,保温完毕后降温至730~745℃加入纯镁,然后保持电磁搅拌状态下加入第一部分纳米陶瓷颗粒,充分熔化;
然后进行炉内精炼,精炼时加入第二部分纳米陶瓷颗粒,此时金属温度维持在720℃~735℃范围,精炼完毕后调整成分得到合金液,全过程保持搅拌开启;
步骤2、将所述合金液导入铸造系统,进行在线精炼及过滤,在此过程中加入剩余的纳米陶瓷颗粒,浇铸过程中金属合金液温度保持在690℃~710℃温度范围内,浇铸过程中保持搅拌处理;制备成Φ100~480mm的圆锭;
步骤3、对圆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采取双级加热工艺,第一级温度为400~430℃,第二级均匀化温度为468~478℃;
步骤4、将所述圆锭扒皮处理后,制备成直径Φ1.2mm~4.0mm的光亮丝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特征在
声明:
“高强免固溶处理的电弧增材用铝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构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