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换辊大车,包括可供横移车和推拉小车安置的车身以及供所述车身于其上移动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依次设置的后部车体、中部车体以及前部车体,所述后部车体与所述中部车体之间以及所述中部车体与所述前部车体之间均为可拆卸拼接;所述车身下方设有可于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车轮组件;所述轨道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至所述前部车体的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车体靠近所述后部车体的一端以及靠近所述前部车体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止口,所述后部车体和所述前部车体均通过与它们邻近的所述定位止口与所述中部车体搭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辊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止口的定位端沿所述中部车体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或者所述定位止口有多个,各所述定位止口沿所述中部车体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用于导向的带轮缘车轮以及仅用于承力的平轮,所述平轮设于所述中部车体的下方,所述带轮缘车轮具有与所述轨道的顶面弧形匹配且可与该顶面弧形对接的轮缘,所述后部车体以及所述前部车体的下方均设有所述带轮缘车轮,且所述后部车体的下方的带轮缘车轮有两组,其中靠近所述平轮的一组所述带轮缘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车体远离所述中部车体的一侧设有可固定该前部车体的位置的锁紧装置。
6.一种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包括横移车以及推拉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换辊大车,所述横移车以及所述推拉小车均安置于所述换辊大车的车身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车包括具有多层供中间辊安置的换辊轨道的框架车体、并排设置的多个换辊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框架车体从其中一个换辊区间移送至另一个换辊区间的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位于横移导向轨道的上方,每一所述换辊区间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至所述前部车体的方向一致;
多个所述换辊区间沿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且所述推拉小车移动的方向与不在两侧的所述换辊区间的延伸方向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车还包括与所述推拉小车配套的第一齿条以及设于所述框架车体上方的顶部压轮轨道,所述框架车体上方设有拉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压轮轨道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倾斜角度的导向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小车包括推拉车体、带动所述推拉车体行走以拉动中间辊或推动中间辊的行走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中间辊的夹钳机构、为所述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推拉小车导送至安置旧中间辊的机架处的导向机构,所述夹钳机构安装在所述推拉车体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
说明书: 换辊大车以及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辊大车以及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背景技术[0002] 六辊轧机是冷轧中常见的机型,为保证带钢表面质量,需定期更换工作辊中间辊。快速便捷的更换辊子,将会节省辅助操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换辊装置的设置对自动换辊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 对于连轧机,尤其是带钢宽度大、辊径大的六辊轧机,由于辊子长度的增加、辊身重量的增加,对换辊车的尺寸和刚度、强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如果轨道和车身变形,将导致最终无法将工作辊按既定轨道送入到合适位置。[0004] 现有的换辊装置的换辊大车多采用整体式结构,但由于其体型巨大,不仅长度尺寸大,宽度尺寸也很大,因此整体式的结构不便于加工和运输,落地后,局部损坏也不好维修,不利于工作辊的准确送入,在实际的作业中给工作人员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辊大车以及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换辊大车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将其车身分为可拼接的后部车体、中部车体以及前部车体,便于制作和运输,且某部分出现损坏,可以直接拆卸该部分并更换新的部分即可,不会影响到工作进度。[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辊大车,包括可供横移车和推拉小车安置的车身以及供所述车身于其上移动的轨道,所述车身包括依次设置的后部车体、中部车体以及前部车体,所述后部车体与所述中部车体之间以及所述中部车体与所述前部车体之间均为可拆卸拼接;所述车身下方设有可于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车轮组件;所述轨道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至所述前部车体的方向一致。[0007] 进一步,所述中部车体靠近所述后部车体的一端以及靠近所述前部车体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止口,所述后部车体和所述前部车体均通过与它们邻近的所述定位止口与所述中部车体搭接。[0008] 进一步,所述定位止口的定位端沿所述中部车体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或者所述定位止口有多个,各所述定位止口沿所述中部车体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0009] 进一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用于导向的带轮缘车轮以及仅用于承力的平轮,所述平轮设于所述中部车体的下方,所述带轮缘车轮具有与所述轨道的顶面弧形匹配且可与该顶面弧形对接的轮缘,所述后部车体以及所述前部车体的下方均设有所述带轮缘车轮,且所述后部车体的下方的带轮缘车轮有两组,其中靠近所述平轮的一组所述带轮缘车轮连接有驱动电机。[0010] 进一步,所述前部车体远离所述中部车体的一侧设有可固定该前部车体的位置的锁紧装置。[00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包括横移车以及推拉小车,还包括上述的换辊大车,所述横移车以及所述推拉小车均安置于所述换辊大车的车身上。[0012] 进一步,所述横移车包括具有多层供中间辊安置的换辊轨道的框架车体、并排设置的多个换辊区间以及用于将所述框架车体从其中一个换辊区间移送至另一个换辊区间的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每一所述换辊区间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至所述前部车体的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换辊区间沿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至所述后部车体的方向布设,且所述推拉小车移动的方向与不在两侧的所述换辊区间的延伸方向一致。[0013] 进一步,所述横移车还包括与所述推拉小车配套的第一齿条以及设于所述框架车体上方的顶部压轮轨道,所述框架车体上方设有拉梁。[0014] 进一步,所述顶部压轮轨道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倾斜角度的导向架。[0015] 进一步,所述推拉小车包括推拉车体、带动所述推拉车体行走以拉动中间辊或推动中间辊的行走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中间辊的夹钳机构、为所述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推拉小车导送至安置旧中间辊的机架处的导向机构,所述夹钳机构安装在所述推拉车体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换辊大车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将其车身分为可拼接的后部车体、中部车体以及前部车体,便于制作和运输,且某部分出现损坏,可以直接拆卸该部分并更换新的部分即可,不会影响到工作进度。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辊大车的侧视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辊大车的俯视图;[0019] 图3为图1的A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0] 图4为图1的B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标记中:1-换辊大车;10-后部车体;11-中部车体;12-前部车体;13-定位止口;140-平轮;141-带轮缘车轮;142-驱动电机;15-锁紧装置;160-定位销;161-定位套;2-横移车;20-框架车体;200-换辊轨道;21-换辊区间;220-横移液压缸;221-横移导向轨道;222-横移车轮;23-拉梁;24-导向架;3-推拉小车;300-行走轮;31-夹钳机构;320-侧导轮;
321-防倾翻导轮;322-第二齿轮;323-第二齿条;324-双出轴电机;4-轨道;5-轨道压板;X-待机位置;Y-换辊位置;Z-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3]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辊大车1,包括可供横移车2和推拉小车3安置的车身以及供所述车身于其上移动的轨道4,所述车身包括依次设置的后部车体10、中部车体11以及前部车体12,所述后部车体10与所述中部车体11之间以及所述中部车体11与所述前部车体12之间均为可拆卸拼接;所述车身下方设有可于所述轨道4上行走的车轮组件;所述轨道4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10至所述前部车体12的方向一致。为了便于描述,将图1和图2中,从左到右的方向定义为长度方向,即后部车体10至前部车体12的方向,而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则定义为宽度方向。另外,说明一下图1和图2,它们所示为一个动态的示意,以图1为例,从左至右,标号X处为换辊大车1的车身的待机位置,当然该位置也包括横移车2以及推拉小车3,而标号Y处则为换辊位置,即需要换辊时,位于标号X处的换辊大车1的车身,包括横移车2以及推拉小车3,整体在轨道4上移动至标号Y处,而该换辊位置靠近机架Z,为了明确地表达换辊动作,图1和图2中将两处的换辊装置均在图中体现出来了,实际上当待机位置的换辊装置移动到换辊位置处后,待机位置的换辊装置(除了轨道4以外)应当消失。本实施例中,换辊大车1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将其车身分为可拼接的后部车体10、中部车体11以及前部车体12,便于制作和运输,另外,假如某部分出现损坏,还可以直接拆卸该部分并更换新的部分即可,不会影响到工作进度。其中轨道4延伸的方向即上述定义的长度方向。优选的,轨道4由轨道压板5压住。[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中部车体11靠近所述后部车体10的一端以及靠近所述前部车体12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止口13,所述后部车体10和所述前部车体12均通过与它们邻近的所述定位止口13与所述中部车体11搭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拆卸拼接具体可以是采用定位止口13搭接的方式,当然除此以外,现有的其他拼接方式也都可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当搭接完成后,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且在宽度方向上依靠销定位。优选的,所述定位止口13的定位端沿所述中部车体11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12至所述后部车体10的方向布设;或者所述定位止口13有多个,各所述定位止口13沿所述中部车体11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12至所述后部车体10的方向布设,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止口13的设计可以存在两种形式,一个是它只设一个,但其在车身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都有作用,也可以设多个,沿着该宽度方向依次布设,两种拼接形式都是可行的。[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车轮组件包括用于导向的带轮缘车轮141以及仅用于承力的平轮140,所述平轮140设于所述中部车体11的下方,所述带轮缘车轮141具有与所述轨道4的顶面弧形匹配且可与该顶面弧形对接的轮缘,所述后部车体10以及所述前部车体12的下方均设有所述带轮缘车轮141,且所述后部车体10的下方的带轮缘车轮141有两组,其中靠近所述平轮140的一组所述带轮缘车轮141连接有驱动电机142。在本实施例中,为车轮的设置,车轮大体分为平轮140和带轮缘车轮141两类,其中平轮140仅设于中部车体11的下方,它仅仅用于层承力,不导向,避免过度限制自由度,而设于后部车体10和前部车体12下方的带轮缘车轮141与轨道4顶面弧形起导向作用,另外,在后部车体10下方设有两组带轮缘车轮141,其中靠近平轮140的一组带轮缘车轮141连接有驱动电机142,也可以将其定义为驱动轮,它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而该电机由各自的变频器驱动。[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4,所述前部车体12远离所述中部车体11的一侧设有可固定该前部车体12的位置的锁紧装置15。在本实施例中,该锁紧装置15由液压缸驱动,端部为一个定位销160,定位套161安装在基础上,当换辊大车1的车身到位后,定位销160由所述液压缸驱使伸出,插入到定位套161中,以实现锁紧。当然,锁紧的方式还可以有现有的其他锁紧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0027]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包括横移车2、推拉小车3以及上述的换辊大车1,所述横移车2以及所述推拉小车3均安置于所述换辊大车1的车身上。在本实施例中,将横移车2和推拉小车3应用到上述的换辊大车1上,可以确保工作效率。[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横移车2包括具有多层供中间辊安置的换辊轨道200的框架车体20、并排设置的多个换辊区间21以及用于将所述框架车体20从其中一个换辊区间21移送至另一个换辊区间21的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位于横移导向轨道221的上方,每一所述换辊区间21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部车体10至所述前部车体12的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换辊区间21沿垂直于所述前部车体12至所述后部车体10的方向布设,且所述推拉小车3移动的方向与不在两侧的所述换辊区间21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框架车体20采用的换辊轨道200可以有四层,这样就可以更换四个旧辊。而换辊区间21的数量也可以有多个,目的是给横移车2提供横移空间,避免其与推拉小车3产生干涉。优选的,如图所示,换辊区间21有三个,每个换辊区间21沿长度方向延伸,三个换辊区间21沿着宽度方向布设,那么推拉小车3的移动方向与中间的换辊区间21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一致,那么横移机构就可以有空间进行横移,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宽度方向也为带钢运行的方向。而优选的,此处的框架车体20也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跨几个换辊区间21,其体积大,可以将新辊安放在其内部靠近边部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在旧辊被拉出时产生干涉,也便于横移后新辊直接移到推拉小车3的推拉路径上,而另外一种形式,是框架车体20有多个,独立的一个专门安置新辊,另外独立的一个专门安置旧辊,通过横移机构来横移这些框架车体20,也可以实现新旧辊的更换动作,避免它们之间产生干涉。优选的,该框架车体20采用矩形空心型钢制作,有良好的刚度,利于长期使用。
[0029]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横移车2还包括与所述推拉小车3配套的第一齿条以及设于所述框架车体20上方的顶部压轮轨道,所述框架车体20上方设有拉梁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是与推拉小车3配合的,框架车体20上部的两端设有拉梁23,避免顶部压轮轨道宽度方向变形。优选的,所述顶部压轮轨道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倾斜角度的导向架24。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架24的顶部成一定的角度,辊系起吊下落时起导向作用。优选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液压缸220、横移导向轨道221以及横移车轮222,横移通过两个横移液压缸220来实现,横移液压缸220的中部耳环通过支座固定在大车中部框架上,头部耳环与横移车2相连。横移导向轨道221起导向作用,它沿宽度方向布设。大车中部框架在两端有轨道,车轮在其上滚动,中部有导向轨道,利用导向轮导向并实现机械同步。[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推拉小车3包括推拉车体、带动所述推拉车体行走以拉动中间辊或推动中间辊的行走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中间辊的夹钳机构31、为所述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推拉小车3导送至安置旧中间辊的机架Z处的导向机构,所述夹钳机构31安装在所述推拉车体靠近所述机架Z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推拉车体的前端设置有夹钳机构31,它由液压缸控制打开与合并,从而实现卡住辊子头部或松开的动作,夹钳利用定位螺栓与卡板直接接触实现打开时的定位,利用夹钳接触到辊子轴头实现卡紧时的定位,避免不到位的打开与夹紧导致误操作。对于驱动机构,其由双出轴电机324驱动,出轴两侧安装有第二齿轮322,与大车和横移车2上齿条配对,驱动车体前行后退等,第二齿轮322配设有第二齿条323,此处的第二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均是为了区别描述且方便描述,没有其他的限定意义;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322竖直布设,竖直布设的齿轮相较于横向布置的齿轮,减少了横移框架导向轨道在宽度方向的额外受力和变形。对于行走机构,其包括行走轮300,利用下工作辊轨道,轮缘形状与下工作辊车轮相同。而对于导向机构,其包括侧导轮320和防倾翻导轮321,防倾翻导向轮设于推拉车体上,可以防止受力不均时倾翻,而侧向导轮可在宽度方向上进行导向。[0031] 至此,整个换过过程大致为:新辊吊入横移车2内边部的各层换辊轨道200上;换辊大车1的车身前进到机架Z前,换辊大车1的锁紧装置15锁紧;推拉小车3行走至机架Z处,将旧辊拉出;推拉小车3后退到换辊大车1的车内,到位后夹钳机构31打开,横移车2横移,旧辊移走,新辊移到推拉小车3的推拉路径上,推拉小车3的夹钳机构31夹住新辊,并将其推入机架Z内,夹钳机构31打开,推拉小车3返回到后极限位,大车后退至极限位。[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换辊大车以及轧机工作辊中间辊换辊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