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包括连铸机固定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固定段(8)上设有进水环(1)和进气环(2),所述进水环(1)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环(2)与气体管道连接;
还包括内弧侧喷淋管(3)、外弧侧喷淋管(4)、右侧喷淋管(5)和左侧喷淋管(6),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所述右侧喷淋管(5)和所述左侧喷淋管(6)均包括并列设置的进水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环(1)连接,所述进气管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环(2)连接;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设有喷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环(1)和所述进气环(2)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均为八边形,所述进水环(1)和所述进气环(2)的各个边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所述右侧喷淋管(5)、所述左侧喷淋管(6)上均设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进水环(1)和所述进气环(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环(1)的内周底部安装有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连接;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连接;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左侧喷淋管(6)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右侧喷淋管(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环(2)的内周底部安装有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与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连接;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连接;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所述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与所述左侧喷淋管(6)连接,所述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与所述右侧喷淋管(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位于所述进水环(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位于所述进气环(2)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的连接板均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和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连接;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和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喷淋管(6)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所述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连接;所述右侧喷淋管(5)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和所述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3)、所述外弧侧喷淋管(4)、所述右侧喷淋管(5)和所述左侧喷淋管(6)上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喷嘴(7)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环(1)和所述进气环(2)的外周底部均焊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连铸机固定段(8)螺栓连接。
说明书: 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背景技术[0002] 连续铸造是将金属融化成液体,然后把液态金属浇入一套冷凝设备中,在金属部分冷凝的情况下,从冷凝设备的另一段拉出某特定长度和形状的铸造件的制造过程,用于该制造流程的设备称之为连铸机。[0003] 连铸机的生产流程为: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注到一个或一组水冷铜制结晶器内,钢水沿结晶器周边逐渐凝固成坯壳,待钢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坯壳凝固到一定厚度后拉矫机将坯拉出,并经二次冷却区喷水冷却使铸坯完全凝固,由切割装置根据轧钢要求切成定尺。[0004] 在连续铸造过程中固定段是用于支撑铸坯,过程中需要对铸坯进对喷淋冷却,对于方、圆、矩形坯混合型连铸机需要采用多套不同的固定段喷淋装置,使连铸机的结构复杂化,操作复杂。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该连铸机固定段能够适用于方、圆、矩形坯混合型连铸机,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断面铸坯进行喷淋冷却,操作简单。[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包括连铸机固定段,所述连铸机固定段上设有进水环和进气环,所述进水环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环与气体管道连接;[0007] 还包括内弧侧喷淋管、外弧侧喷淋管、右侧喷淋管和左侧喷淋管,所述内弧侧喷淋管、所述外弧侧喷淋管、所述右侧喷淋管和所述左侧喷淋管均包括并列设置的进水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环连接,所述进气管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环连接;[0008]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设有喷嘴。[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环和所述进气环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均为八边形,所述进水环和所述进气环的各个边互相平行。[0010] 进一步地,所述内弧侧喷淋管、所述外弧侧喷淋管、所述右侧喷淋管、所述左侧喷淋管上均设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进水环和所述进气环连接。[0011]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环的内周底部安装有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弧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侧连接支架和第一右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左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右侧喷淋管连接。[0012]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环的内周底部安装有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与所述外弧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与所述内弧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侧连接支架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左侧连接支架与所述左侧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二右侧连接支架与所述右侧喷淋管连接。[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位于所述进水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位于所述进气环的侧壁上。[0014] 进一步地,所述内弧侧喷淋管的连接板均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外弧侧喷淋管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连接。[0015]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喷淋管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左侧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左侧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右侧喷淋管的连接板上设有长孔,所述长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右侧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右侧连接支架连接。[0016] 进一步地,所述内弧侧喷淋管、所述外弧侧喷淋管、所述右侧喷淋管和所述左侧喷淋管上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喷嘴螺纹连接。[0017]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环和所述进气环的外周底部均焊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连铸机固定段螺栓连接。[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19]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在连铸机固定段上设置的进水环和进气环将来自车间的冷却水和压缩空气送入与进水环、进气环连通的内弧侧喷淋管、外弧侧喷淋管、左侧喷淋管和右侧喷淋管中,从而达到对铸坯进行喷淋冷却的目的。[0020]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适用于方、圆、矩形坯混合型连铸机,浇铸各断面的铸坯时只需要配制一套固定段,根据浇铸断面的变化,通过在线调整喷淋水条的位置,就可以达到适应生产各种断面铸坯的目的。附图说明[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安装在固定段上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环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气环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弧侧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弧侧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侧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侧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0030]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环、101?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2?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3?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4?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5?出水口、106?进水接管、107?第一支腿、2?进气环、201?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2?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3?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4?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5?出气口、206?进气接管、207?第二支腿、3?内弧侧喷淋管、
301?内弧侧进水管、302?内弧侧进气管、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一长孔、305?第一垫块、
306?内弧侧进水口、4?外弧侧喷淋管、401?外弧侧进水管、402?外弧侧进气管、403?第二连接板、404?第二长孔、405?第二垫块、5?右侧喷淋管、501?右侧进水管、502?右侧进气管、
503?第三连接板、504?第三长孔、505?第三垫块、506?右侧进水口、507?右侧进气口、6?左侧喷淋管、601?左侧进水管、602?左侧进气管、603?第四连接板、604?第四长孔、605?第四垫块、7?喷嘴、8?连铸机固定段、9?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0031]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实施例[0035] 一种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与连铸机固定段8连接的进水环1和进气环2,进水环1位于进气环2上方。进水环1侧壁上安装有进水接管106,进水接管106通过管道与来自车间的输水管道连接,向进水环1中通入冷却水;进气环2侧壁上安装进气接管206,进气接管206与来自车间的气体管道连接,向进气环2中通入压缩空气。[0036] 进水环1和进气环2均采用方形钢管制成,形状均为八边形,尺寸大小相同,进水环1和进气环2的各个边互相平行。进水环1和进气环2的底部均焊接有两个支腿,支腿通过螺栓与连铸机固定段8连接。图3中进水环1的支腿命名为第一支腿107,图4中进气环2的支腿命名为第二支腿207。
[0037] 进水环1和进气环2通过软管9分别与内弧侧喷淋管3、外弧侧喷淋管4、右侧喷淋管5、左侧喷淋管6连通。
[0038] 如图3所示,进水环1的内周底部焊接有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与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焊接在进水环1侧壁上,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0039] 如图4所示,进气环2的内周底部焊接有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与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焊接在进气环2的侧壁上,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0040] 如图5所示,内弧侧喷淋管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内弧侧进水管301和内弧侧进气管302,内弧侧进水管301和内弧侧进气管302均采用方形钢管。内弧侧进水管301和内弧侧进气管302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303。第一连接板303上设有第一长孔304,第一长孔304分别与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和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螺栓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03上设置第一长孔304能够消除调整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和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时因二者弧半径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同时也可消除因热胀冷缩及其他原因所带来的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和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变形所带来的误差。内弧侧进水管301和内弧侧进气管302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垫块305,本实施例设置了5个第一垫块305,5个第一垫块305均匀分布,第一垫块305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喷嘴7。
[0041] 如图6所示,外弧侧喷淋管4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外弧侧进水管401和外弧侧进气管402,外弧侧进水管401和外弧侧进气管402均采用方形钢管。外弧侧进水管401和外弧侧进气管402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板403。第二连接板403上设有第二长孔404,通过第二长孔404分别与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和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03上设置第二长孔404能够消除调整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和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时因二者弧半径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同时也可消除因热胀冷缩及其它原因所带来的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和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变形所带来的误差。外弧侧进水管401和外弧侧进气管402侧壁上焊接有第二垫块405,本实施例设置了5个第二垫块405,5个第二垫块405均匀分布,第二垫块405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喷嘴7。
[0042] 如图7所示,右侧喷淋管5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右侧进水管501和右侧进气管502,右侧进水管501和右侧进气管502均采用方形钢管。右侧进水管501或右侧进气管502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三连接板503。第三连接板503上设有第三长孔504,通过第三长孔504分别与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螺栓连接。在第三连接板503上设置第三长孔504能够消除调整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时因二者弧半径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同时也可消除因热胀冷缩及其它原因所带来的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和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变形所带来的误差。右侧进水管501和右侧进气管502侧壁上焊接有第三垫块505,本实施例设置了5个第三垫块505,5个第三垫块505均匀分布,第三垫块505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喷嘴7。[0043] 如图8所示,左侧喷淋管6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左侧进水管601和左侧进气管602,左侧进水管601和左侧进气管602均采用方形钢管。左侧进水管601或左侧进气管602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四连接板603。第四连接板603上设有第四长孔604,第四长孔604分别与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螺栓连接。在第四连接板603上设置第四长孔604能够消除调整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时因二者弧半径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同时也可消除因热胀冷缩及其它原因所带来的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和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变形所带来的误差。左侧进水管601和左侧进气管602侧壁上焊接有第四垫块605,本实施例设置了5个第四垫块605,5个第四垫块605均匀分布,第四垫块605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喷嘴7。
[0044] 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水环1和进气环2与固定段连接时,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方向朝下,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方向朝上,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进水环1上设有4个出水口105,四个出水口105分别位于第一内弧侧连接支架102、第一外弧侧连接支架101、第一左侧连接支架103、第一右侧连接支架104相对应的侧壁上,4个出水口105通过软管9分别与内弧侧进水管301、外弧侧进水管401、右侧进水管501和左侧进水管601的进水口连接。其中图1中仅展示了内弧侧进水口306和右侧进水口506的位置,省略了外弧侧进水管401和左侧进水管601的进水口位置。来自车间的冷却水通过管道经过进水接管106进入进水环1中,再通过软管9分别进入内弧侧进水管301、外弧侧进水管401、右侧进水管501和左侧进水管601中,最终通过垫块进入喷嘴7中。
[0045] 如图4所示,进气环2上设有4个出气口205,其中三个出气口205分别位于第二外弧侧连接支架201、第二左侧连接支架203、第二右侧连接支架204相对应的侧壁上,一个出气口位于第二内弧侧连接支架202的一侧,4个出气口205通过软管9分别与内弧侧进气管302、外弧侧进气管402、右侧进气管502和左侧进气管602的进气口连接。其中图1中仅能够表现出了右侧进气口507的位置,省略了内弧侧进气管302、外弧侧进气管402和左侧进气管602的侧壁的进气口位置。来自车间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经过进气接管206进入进气环2中,再通过软管9分别进入内弧侧进气管302、外弧侧进气管402、右侧进气管502和左侧进气管602中,最终通过垫块进入喷嘴7中。[0046] 本实施例中的内弧侧喷淋管3、外弧侧喷淋管4、右侧喷淋管5和左侧喷淋管6均有一定弧度的弯曲,其弯曲程度与连铸机辊道弯曲的弧度一致。[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声明:
“连铸机固定段喷淋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