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先制好模具(1),模具(1)上设有模腔一(11)、模腔二(12);在储料罐(2)内调制好混凝土;
步骤S2:用储料罐(2)向模腔一(11)内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模腔一(11);
步骤S3:用储料罐(2)向模腔二(12)内注入混凝土,同时注入水直至注满模腔二(12),将模腔二(12)内的混凝土搅拌均匀;
步骤S4:在模具(1)顶部安装吊杆(3),所述吊杆(3)的两端分别与模具(1)的两端固定;
所述吊杆(3)可拆卸设置有多根辅助杆(4),所述辅助杆(4)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所述辅助杆(4)的底端设有螺纹孔(43),所述螺纹孔(43)内螺纹连接有紧固件(5);
将紧固件(5)和辅助杆(4)下端嵌入混凝土内;
成型步骤:等待模腔一(11)、模腔二(12)内的混凝土凝固;完成后通过旋转辅助杆(4)使辅助杆(4)与混凝土预制件分离;
分离步骤:将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与模具(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4)为内部中空的弹性杆,其中空部位为中腔(41),所述中腔(41)不与螺纹孔(43)连通,所述中腔(41)向上贯穿辅助杆(4);所述步骤S4后设有步骤S5:取硬质的芯杆(6)插入中腔(41)内使辅助杆(4)沿径向产生外扩形变;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先拔出芯杆(6)再取出辅助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设有供辅助杆(4)穿过的通孔(32),所述辅助杆(4)的顶部设有外翻的折边(42),所述折边(42)抵接通孔(32)的顶部孔口边缘;拔出芯杆(6)的步骤后通过上拉吊杆(3)使折边(42)形变穿过通孔(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4)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中腔(41)的挤出孔(44);所述步骤S5时,先在中腔(41)内注入纤维混凝土(62),再插入芯杆(6),所述芯杆(6)插入中腔(41)后完全填充中腔(41)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6)固定有与挤出孔(44)形状对于的凸杆(61),所述芯杆(6)完全插入中腔(41)后凸杆(61)恰好填充挤出孔(44)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包括与螺纹孔(43)螺纹连接的螺纹段(51)、固定于螺纹段(51)下端的固定段(52),所述固定段(52)沿螺纹段(51)径向向外延伸。
说明书: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背景技术[0002]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在施工场地外预先制好的建筑构件,能直接安装于建筑进行使用,具有节约现场施工时间的优势,且作为预制构件的品质较佳。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53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包括底座,底座顶面设有多个模板,多个模板组成混凝土预制模具,模板外侧的底座顶
面上设有模板支撑件,模板支撑件与底座顶面之间活动连接。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生产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预制件时,需要使用两种模具,并通过两个不同内容混凝土的料斗对两个模具分别注入混凝土,存在设
备占地大、两个料斗的混凝土原料均用不完时浪费严重的缺陷。
发明内容[0005] 为了减少设备占地,以及减少混凝土原料用不完时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7]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8] 步骤S1:预先制好模具,模具上设有模腔一、模腔二;在储料罐内调制好混凝土;[0009] 步骤S2:用储料罐向模腔一内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模腔一;[0010] 步骤S3:用储料罐向模腔二内注入混凝土,同时注入水直至注满模腔二,将模腔二内的混凝土搅拌均匀;
[0011] 成型步骤:等待模腔一、模腔二内的混凝土凝固;[0012] 分离步骤:将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与模具分离。[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能一次性生产出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预制件,仅使用一个模具和一个储料罐,减少了设备占地;由于储料
罐内的混凝土可同时用于模腔一、模腔二,则能减少混凝土原料用不完时的浪费。
[0014]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步骤S3后的步骤S4:在模具顶部安装吊杆,所述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模具的两端固定。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内注入完混凝土后,可能需要将模具连同内容物一同运到某位置静置,使之不影响后续的生产。吊环作为起重设备的施力位置,方便起重设备
吊运。
[0016] 可选的,所述吊杆可拆卸设置有多根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所述辅助杆的底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成型步骤前紧固件
和辅助杆下端嵌入混凝土内,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通过旋转辅助杆使辅助杆与混凝土预制
件分离。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步骤完成后,紧固件的固定段嵌设固定于混凝土预制件内,人员通过旋转辅助杆使辅助杆与混凝土预制件分离,则螺纹段裸露出混凝土预制
件的顶面。螺纹段用于与起重设备的螺纹套筒连接,方便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运、安装。
[0018] 可选的,所述辅助杆为内部中空的弹性杆,其中空部位为中腔,所述中腔不与螺纹孔连通,所述中腔向上贯穿辅助杆;所述步骤S4后设有步骤S5:取硬质的芯杆插入中腔内使
辅助杆沿径向产生外扩形变;所述成型步骤完成后先拔出芯杆再取出辅助杆。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凝固前,芯杆插入辅助杆内使辅助杆产生外扩膨胀;混凝土凝固后拔出芯杆,辅助杆因弹性自发产生内缩形变,使辅助杆外壁容易与凝固的
混凝土分离,便于辅助杆与成型后的混凝土预制件分离。
[0020] 可选的,所述吊杆设有供辅助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辅助杆的顶部设有外翻的折边,所述折边抵接通孔的顶部孔口边缘;拔出芯杆的步骤后通过上拉吊杆使折边形变穿过通
孔。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能通过移动与吊杆进行拆装,辅助杆插入通孔后折边与通孔的顶部边缘进行定位,放置辅助杆继续向下掉落。混凝土凝固后,拔出芯杆的步
骤后通过上拉吊杆使折边形变穿过通孔,方便实现辅助杆与吊杆的分离。此时辅助杆仍固
定于混凝土预制件内,由于吊杆已被拆除,便于为后续拆除辅助杆提供操作空间。
[0022] 可选的,所述辅助杆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中腔的挤出孔;所述步骤S5时,先在中腔内注入纤维混凝土,再插入芯杆,所述芯杆插入中腔后完全填充中腔内空间。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杆插入辅助杆后,芯杆在中腔内作为活塞,将中腔内的纤维混凝土挤出挤出孔,纤维混凝土被挤出后向四周扩散。由于纤维混凝土分布于固定段
旁,一起凝固后纤维在固定段、混凝土预制件间起到加强效果,防止混凝土预制件在固定段
处产生断裂。
[0024] 可选的,所述芯杆固定有与挤出孔形状对于的凸杆,所述芯杆完全插入中腔后凸杆恰好填充挤出孔内空间。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芯杆插入中腔后完全填充中腔内空间,凸杆恰好填充挤出孔内空间,这样设置使中腔内的纤维混凝土被完全挤出,纤维混凝土不易凝固在挤出
孔内,减少后续拆除辅助杆的阻力。
[0026]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段、固定于螺纹段下端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沿螺纹段径向向外延伸。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段沿螺纹段径向向外延伸,混凝土凝固后与紧固件的连接强度较高;且纤维混凝土被挤出后在固定段的阻挡导向作用下,向四周呈放射状扩
散,能进一步提高紧固件与混凝土预制件的连接强度。
[0028]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9] 1.本制备工艺能减少设备占地,以及减少混凝土原料用不完时的浪费;[0030] 2.在混凝土预制件内嵌入紧固件,便于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运安装;[0031] 3.紧固件与混凝土预制件的连接强度高。附图说明[0032] 图1是实施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的步骤S1的示意图。[0033] 图2是实施例的模具的爆炸图。[0034]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0035] 图4是实施例的辅助杆插入芯杆的过程示意图。[0036] 图5是实施例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完成后的局部图。[0037] 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11、模腔一;12、模腔二;2、储料罐;21、导料道;3、吊杆;31、吊环;32、通孔;4、辅助杆;41、中腔;42、折边;43、螺纹孔;5、紧固件;51、螺纹段;52、固定段;
44、挤出孔;6、芯杆;61、凸杆;62、纤维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0038]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40] 步骤S1:参照图1,预先制好模具1,在储料罐2内调制好混凝土。模具1上设有模腔一11、模腔二12,模腔一11位于模腔二12的水平方向一侧,模腔一11、模腔二12的顶部均敞
口,其中模腔一11用于成型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混凝土预制件,模腔二12用于成型含水率相
对较高的混凝土预制件。储料罐2内的混凝土与模腔一11所要成型的预制件材料一致,即储
料罐2内的混凝土为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品类。
[0041] 步骤S2:用储料罐2向模腔一11内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模腔一11。混凝土的注入采用导料道21进行,导料道21的上端接于储料罐2的出料口,导料道21的下端接于模腔
一11。
[0042] 步骤S3:将导料道21的下端接于模腔二12,用储料罐2向模腔二12内注入混凝土,同时注入水直至注满模腔二12。注入模腔二12的水量预先通过测算,在注入混凝土的同时,
在导料道21的上端加入水,通过搅拌器(图中未示出)搅拌导料道21内的物料,使混凝土、新
加的水直接在导料道21内混合均匀。控制水的添加速度和添加量,当最后的混凝土量经过
导料道21后,关闭储料罐2的出料阀门,用剩余的水冲洗导料道21,将导料道21冲洗干净,冲
洗后的水、混凝土也进入模腔二12,使模腔二12恰好充满混凝土。然后进一步搅拌模腔二12
内的混凝土使其均匀,模腔二12内的混凝土含水率与待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相应。
[0043] 步骤S4:参照图2和图3,在模具1顶部安装两根吊杆3,吊杆3为门字形,吊杆3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模具1的两端固定,两根吊杆3平行设置,吊杆3的顶部固定有吊环31。吊
杆3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通孔32,两个通孔32分别位于模腔一11、模腔二12的正上方,通孔
32内穿设有辅助杆4,辅助杆4由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选用聚氨酯作为
辅助杆4材料时需选用相对较硬的种类,选用塑料作为辅助杆4材料时需选用相对较软的种
类,对辅助杆4的要求是沿径向受力时能产生弹性形变,但扭转时不易扭曲形变。辅助杆4的
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以减少对混凝土的粘附作用。
[0044] 对应于模腔一11、模腔二12的辅助杆4结构相同,现仅对模腔一11的辅助杆4进行阐述:辅助杆4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辅助杆4的下端延伸至模腔一11内,辅助杆4的底端
外径渐缩形成圆角状。辅助杆4的内部中空,其中空部位为中腔41,中腔41向上贯穿辅助杆
4,辅助杆4的顶部一体固定有外翻的折边42,折边42抵接通孔32的顶部孔口边缘,以防止辅
助杆4向下滑离通孔32;辅助杆4能通过竖向移动与吊杆3实现拆装。
[0045] 辅助杆4的底端设有螺纹孔43,螺纹孔43不与中腔41连通,螺纹孔43内螺纹连接有紧固件5,紧固件5包括与螺纹孔43螺纹连接的螺纹段51、固定于螺纹段51下端的固定段52,
固定段52沿螺纹段51径向向外延伸。辅助杆4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中腔41的挤出孔44,挤出
孔44的下端正对固定段52,挤出孔44的下孔口与固定段52间留有间隙。
[0046] 实施步骤S4时,先将紧固件5安装于辅助杆4底部,再将辅助杆4由上到下插入通孔32内,则紧固件5、辅助杆4下端插入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中,紧固件5不凸出混凝土的顶面。
[0047] 步骤S5:参照图3和图4,在中腔41内注入纤维混凝土62,纤维混凝土62注入时为液态浆料,纤维混凝土62即以纤维作增强材料的水泥基
复合材料。取金属材质的硬质芯杆6,
芯杆6的外径略大于中腔41的原始内径,芯杆6的底部固定有与挤出孔44形状对于的凸杆
61,将芯杆6插入中腔41后完全填充中腔41内空间,凸杆61恰好填充挤出孔44内空间。在插
入芯杆6的过程中,芯杆6外壁与中腔41内壁滑动配合,芯杆6在中腔41内作为活塞,将中腔
41内的纤维混凝土62挤出挤出孔44,纤维混凝土62被挤出后在固定段52的阻挡导向作用
下,向四周呈放射状扩散;同时芯杆6使辅助杆4产生外径扩张的形变。
[0048] 成型步骤:参照图2,通过起重设备吊起模具1,将模具1连同内容物一同运到远离储料罐2的位置静置,使之不影响后续的生产。吊环31作为起重设备的施力位置,也可通过
叉车叉起模具1进行移动。等待模腔一11、模腔二12内的混凝土凝固,凝固过程中可进行浇
水养护的步骤。
[0049] 混凝土凝固后,参照图4和图3,先拔出芯杆6,再从模具1上拆除吊杆3,通过上拉吊杆3使折边42形变穿过通孔32,此时辅助杆4与吊杆3分离、辅助杆4仍插于混凝土预制件内。
[0050] 由于芯杆6被预先拔出,辅助杆4因弹性自发产生内缩形变,使辅助杆4外壁容易与凝固的混凝土分离。人员通过旋转辅助杆4的方式,使螺纹孔43与螺纹段51脱离,进一步使
辅助杆4与混凝土预制件分离。
[0051] 参照图5,完成后紧固件5的固定段52嵌设固定于混凝土预制件内,螺纹段51裸露于混凝土预制件的顶面、但未凸混凝土预制件的顶面,螺纹段51用于与起重设备的螺纹套
筒连接,方便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运、安装,吊运过程中无需绑带或铁链,则吊运混凝土预制
件较为方便,且不易损伤混凝土预制件的外壁。由于纤维混凝土62呈放射状分布于固定段
52旁,一起凝固后纤维在固定段52、混凝土预制件间起到加强效果,防止混凝土预制件在固
定段52处产生断裂。由于紧固件5未凸出混凝土预制件的表面,则紧固件5不会影响混凝土
预制件的安装使用。
[0052] 分离步骤:参照图2,拆除模具1的各个侧板后,向上拉起混凝土预制件即可实现与模具1的分离,模腔一11、模腔二12分别生产完成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预制件。
[0053] 综上,通过本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能一次性生产出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预制件,仅使用一个模具1和一个储料罐2,减少了设备占地;由于储料罐2内的混凝土
可同时用于模腔一11、模腔二12,则能减少混凝土原料用不完时的浪费,也能减少冲洗导料
道21时的混凝土原料浪费。
[005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工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