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活性纳米铝粉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将纳米铝粉、高分子胶粘剂和溶剂按第一预设比例混合均匀后,形成可塑性第一料团;
S2、将所述可塑性第一料团压制成料片,并进行固化处理;
S3、将固化处理后的所述料片先进行破碎处理,再进行研磨处理;
S4、将研磨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处理,筛上物为粗制颗粒,筛下物为第一细颗粒;
S5、将纳米铝粉、高分子胶粘剂和溶剂按第一预设比例混合均匀后,形成可塑性第二料团;其中,本步骤中的纳米铝粉、高分子胶粘剂和溶剂的重量分别为步骤S1中的纳米铝粉、高分子胶粘剂和溶剂的重量的10 20%;
~
S6、将步骤S4中制备的所述粗制颗粒与步骤S5中制备的所述可塑性第二料团按第二预设比例混合均匀后,形成散料,并静置预设时间;
S7、将静置后的所述散料进行多次研磨和滚圆处理;
S8、将研磨、滚圆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处理,筛上物为精制颗粒,筛下物为第二细颗粒;
S9、对所述精制颗粒按照不规则形颗粒和规则性颗粒进行分类,得到制成品;
其中,在步骤S1中,所述溶剂为丙酮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不规则型颗粒、步骤4中的所述第一细颗粒、以及步骤8中的所述第二细颗粒均作为结晶核加入步骤2重复利用,制作所述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将所述可塑性第一料团压制成料片,并进行固化处理包括:将所述可塑性第一料团压制成0.6 0.8mm厚的料片,并静置12 24h,使所述料片固~ ~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将固化处理后的所述料片进行破碎处理包括:将固化处理后的所述料片采用间隙为0.4mm的轧辊进行破碎处理,形成颗粒状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再进行研磨处理包括;
将破碎处理后的物料放置于间隙为0.3mm的铜磨中进行研磨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将研磨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处理包括:将研磨处理后的物料采用100目铜筛进行筛分处理,筛上物为粒径为0.15 0.3mm的粗~制颗粒,筛下物为粒径小于0.15mm的第一细颗
声明:
“高活性纳米铝粉的造粒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