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
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硅氧SiOx粉体混入碳源及普鲁士蓝进行煅烧包覆处理,得到一种改性的
硅碳负极材料,普鲁士蓝煅烧可转化为1D
碳纳米管/2D
石墨烯片/Fe3C,包括以下步骤:(1)将SiOx放入振动磨碎机中进行研磨;
(2)将碳源与普鲁士蓝按比例放入硅氧粉体中,碳源、普鲁士蓝与SiOx的混合比例为(1?3):(2?3):100,在振动磨碎机中进行预混,得到分散均匀的前驱体;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氛,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
800?1000℃,保温2小时;
(4)将煅烧后的粉体再次放入振动磨碎机中分散,得到复合硅碳负极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SiOx的粒径为2?6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碳源为壳聚糖,石墨,沥青中的一种或组合。
说明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清洁新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和电动汽车上。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锂离子电池提出更高倍率的充放电等要求,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
电化学性能,与之匹配的负极材料也有待进一步开发。[0003]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锂离子电池进一步研发的重点。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是当前商业化应用规模最大的负极材料,但其能量密度较低,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于高能量密度材料的需求使我们着眼于开发新型的大倍率负极材料。
[0004] 近年来,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普鲁士蓝衍生的
纳米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能源领域当中,包括锂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燃料电池、
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等诸多领域。由于在
储能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这类纳米材料受到了能源领域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0006]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硅氧(SiOx)粉体混入碳源及普鲁士蓝进行煅烧包覆处理,得到一种改性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0007] (1)将SiOx放入振动磨碎机中进行研磨,得到合适粒度的硅氧粉体;[0008] (2)将碳源与普鲁士蓝按比例放入硅氧粉体中,碳源、普鲁士蓝与SiOx的混合比例为(1?3):(2?3):100,在振动磨碎机中进行预混,得到分散均匀的前驱体;[0009]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氛,进行煅烧;[0010] (4)将煅烧后的粉体再次放入振动磨碎机中分散,得到复合硅碳负极粉体。[0011] 其中,步骤(1)所述SiOx的粒径为2?6微米。[0012] 步骤(2)所述的碳源为壳聚糖,石墨,沥青中的一种或组合。[0013] 步骤(3)所述的煅烧温度为800?1000℃。[001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可操作性强的3D多孔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在氮气氛围下,普鲁士蓝煅烧可转化为1D碳纳米管/2D石墨烯片/Fe3C,可以提高电子导电率,减小穿梭效应,且3D多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碳源经煅烧后在硅氧颗粒表面形成包覆层抑制体积膨胀造成的容量衰减,使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实施例1倍率循环图,为设置倍率0.2C,0.3C,0.5C,1C,3C和5C,每个倍率下循环5次所得曲线;[0016] 图2为实施例1循环图:为电池以0.2C充电,0.1C放电条件下所得循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仅仅是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0018] 实施例1[0019]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通过对硅氧(SiOx)粉体混入碳源及普鲁士蓝进行煅烧包覆处理,得到一种改性的硅碳负极材料,按以下步骤制备:[0020] (1)将工业用SiOx放入振动磨碎机中进行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2?6微米的硅氧粉体;[0021] (2)将碳源沥青与普鲁士蓝放入硅氧粉体中,混合质量比为1:1:100,在振动磨碎机中预混5min,得到分散均匀的前驱体;[0022]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氛,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850℃,保温2小时;[0023] (4)将煅烧后的粉体再次放入振动磨碎机中分散5min,得到复合硅碳负极粉体。将所得负极粉体装成扣式半电池,进行电性能测试:[0024] 设置倍率0.2C,0.3C,0.5C,1C,3C和5C,每个倍率下循环5次所得曲线如图1所示,材料在小倍率和大倍率充放电都表现出稳定的比容量,倍率性能良好。[0025] 电池以0.2C充电,0.1C放电条件下所得循环曲线如图2所示,初始比容量高,达到1376mAh/g,在循环过程中,比容量衰减不明显,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为1343mAh/g,容量保持率97.6%,循环性能优良。
[0026] 实施例2[002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与实施例1近似,按以下步骤制备:[0028] (1)将工业用SiOx放入振动磨碎机中进行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2?6微米的硅氧粉体;[0029] (2)将碳源沥青与普鲁士蓝放入硅氧粉体中,混合质量比为1:1.5:100,在振动磨碎机中预混5min,得到分散均匀的前驱体;[0030]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氛,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900℃,保温2小时;[0031] (4)将煅烧后的粉体再次放入振动磨碎机中分散5min,得到复合硅碳负极粉体。[0032] 实施例3[0033]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与实施例1近似,按以下步骤制备:[0034] (1)将工业用SiOx放入振动磨碎机中进行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2?6微米的硅氧粉体;[0035] (2)将碳源壳聚糖与普鲁士蓝放入硅氧粉体中,混合质量比为2:2:100,在振动磨碎机中预混5min,得到分散均匀的前驱体;[0036]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氛,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1000℃,保温2小时;[0037] (4)将煅烧后的粉体再次放入振动磨碎机中分散5min,得到复合硅碳负极粉体。
声明: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