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大多数的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仅含有铬、钒等离子,还含有较多的盐分比如硫酸钠和硫酸铵等,重金属铬、钒属于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有较大影响,废水含有的盐分硫酸钠和硫酸铵,也会引起水体的污染,例如钒冶金行业生产中的沉钒固废。
3.目前,对于钒化工沉钒工序产生的沉钒废水,多采用“还原中和—蒸发浓缩”的处理工艺,浓缩后的结晶混合物各种成分复杂,其含量最大的成份是钠盐和铵盐,同时伴有少量的重含属和其它非金属混合结晶体,这给后续处理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提钒的结晶混合物若得不到有效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也是制约钒化工行业发展的问题。
4.现阶段,针对含重金属、钠盐和铵盐的混合结晶固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5.1、将固废配料
→
转炉煅烧
→
化碱沉取
→
洗渣
→
沉降
→
蒸发浓缩
→
制片包装制成工业硫化钠。该方法成本高,排污节点多,二次环境污染严重,成品质量差,设备复杂,效益不好。
6.2、将固废进行机械除杂
→
结晶处理,虽然该方法将钠盐和铵盐进行了分离,成分分离并彻底,其中还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和非金属成份的杂质,给成品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影响。
7.3、将固废干燥
→
除尘喷淋
→
喷淋后得到的溶液进行结晶
→
分离生成硫酸铵。该方法虽然能够对固废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滤除,同时产生工业用硫酸氨,但其投入设备多,运行流程长,运行成本较高,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推广和发展。
8.因此,研发一种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且产品品质高的回收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的方法,实现固废“再利用、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回收处理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的回收物品质较低的问题。
10.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a.将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机械破碎后球磨,加溶剂升温至60
?
80℃溶解,得到废液;
12.b.调节废液ph为2.5
?
3,加入还原剂充分反应后调节ph为6.5
?
7.2,沉淀后固液分离,得到溶液和重金属及非金属的沉淀物;
声明:
“含重金属、钠盐及铵盐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