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量可控型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是一种具有多孔类石榴结构的Si/SiOx/C复合材料(1≤x≤2),以相互连接的多孔C和SiOx为骨架,Si分布在其中的多孔结构。这种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0.1A/g下,容量可以达到600mAh/g以上,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不变;在大电流密度2 A/g下充放电循环2000次后,比容量依然保持在390mA/g左右,形貌保持完整。该结果证明:通过控制硅基材料的容量及结构设计完全可以实现长循环寿命的性能指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工具,采用聚醚醚酮加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制备气缸,利用聚醚醚酮加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密度低于钢材的密度,相比采用钢材制备气缸而言,极大减轻气动工具的整体重量,降低用户的疲劳感;进一步地,由于聚醚醚酮加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润滑性、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因此,无需额外加润滑层工序,使得活塞与缸体之间的间隙更容易控制,简化了工艺流,降低了加工成本,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地,利用聚醚醚酮加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固有频率低于钢材的固有频率,相比采用钢材制备气缸而言,极大降低了噪声,提高了减震性能。此外,利用金属承力部件承担后座与承力部件之间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增加了气动工具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钴或镍水溶液中铁杂质的吸附分离方法,以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材料为吸附剂,选择性地除去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所述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材料为聚苯乙烯磺酸钠缠绕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形成的稳定的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溶液为Co2+/Fe3+水溶液、Ni2+/Fe3+水溶液、或Co2+/Ni2+/Fe3+水溶液之任何一种。本发明采用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实现对Fe3+的选择性吸附,操作简便,钴镍损失少,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水溶液中(类似水热条件下)利用有机-有机自组装制备具有高有序度、大比表面积的介孔高分子以及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前驱体自组装,在水溶液中,一定温度、浓度和pH值下,高分子前驱体可以在表面活性剂周围进一步交联聚合,形成稳定的具有有序介观结构(二维六方或者三维立方结构)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通过溶剂回流萃取或者惰性气氛下焙烧可以除去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得到高度有序、大比表面积的介孔高分子材料。或者将介孔高分子材料在惰性气氛下进一步高温碳化,得到相应结构的介孔碳材料。同样,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也可以直接碳化得到介孔碳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磁性纳米粒子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和纳米造影材料领域。它是在碳纳米管上直接修饰磁性纳米粒子,以金属铁和钴的氯化物、氢氧化钠、多壁碳纳米管为原料,一缩二乙二醇和二乙醇胺为溶剂和配位剂,采用溶剂热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修饰磁性CoFe2O4或者Fe3O4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得的碳纳米管/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因为磁性粒子的粒径很小,表面能很大,碳纳米管与磁性纳米粒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很容易就可以修饰在碳纳米管上。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毒性小,弛豫能力强。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具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的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聚丙烯腈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作为鞘液;将二硫化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作为芯液;将装有芯液和鞘液的注射器分别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泵上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电纺喷射出的原丝纤维收集在滚轴上,再将得到的原丝纤维置于空气气氛马弗炉中进行预氧化,随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气氛下碳化,制得核壳结构二硫化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将得到的二硫化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浸入稀硝酸并搅拌抽滤烘干,最终制备出具三维导通核壳结构碳@碳纤维/硫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锂硫电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和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自扩张式血管支架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合成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氨酯/Fe3O4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熔融沉积制造技术将复合材料制备成血管支架。另外为提高血管内皮修复速度,通过静电纺丝在支架表面有选择性地引入西罗莫司、肝素或内皮生长因子等。本发明基材的形状记忆功能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结合3D打印成型,赋予支架4D成型概念;利用Fe3O4的磁热效应可以远程激发形状记忆聚合物发生形状回复,使血管支架自行扩张,支架植入时,不需要球囊扩张,避免了球囊扩张时支架的轴向缩短、撤出时的径向回弹,对血管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并且Fe3O4的引入还解决了聚合物支架显影性差的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高分散性导电银粉0~400份、高导电铜金属0~600份、聚硅氧烷树脂0~200份、苯酚0~300份、甲醛0~400份、酚醛树脂0~600份、NL固化剂0~100份、甲基咪唑0~50份。原料经高速混合及挤出固化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加工成形性好、电气性能突出等优点;尤其在PCB加工工艺中,与锡膏/锡片进行复配混合后,可以极大的减少SMT焊接中产生的空洞问题,使芯片与PCB的接地信号完整性、芯片与PCB散热金属基的高导热性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原位制备快速结晶型聚 酯的方法,用于复合材料领域。方法如下:采用纳米二氧化硅 为结晶成核剂,首先对其进行有机包覆表面改性,使其能均匀 分散在聚酯聚合的单体之一乙二醇中,将配好的纳米二氧化硅 /乙二醇浆料再经过高温预处理,保证纳米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 小于100纳米,最后在酯化过程中加入反应釜内,与聚酯其他 单体进行聚合或者共聚,在聚合过程中原位得到纳米二氧化硅 /聚酯复合材料。由含有1wt%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非等温 结晶熔融峰温度提高到213.4℃,185~200℃等温结晶速度 (1/t1/2)提高了4~8倍。该复合 材料可用在工程塑料领域,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及其制备工艺,由聚丙烯复合材料98~99.5wt%与发泡剂0.5~2wt%混合均匀后,由注塑机将其与PVC在模腔内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6~98%、无机填料0~25%、增韧剂POE?0~15%、抗氧剂0.1~1%、其他助剂0~3%;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使用适量发泡剂剂在复合材料体系中,使得所制得的产品具有更好的外观。2、本发明所制得的产品在保证复合材料外观的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3、本发明提出的改善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件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一种水基流延工艺制备高性能碳材料的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采用中间相碳颗粒为原材料,以短碳纤维或石墨粉为增强改性材料,流延浆料溶剂采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溶剂,通过水基流延工艺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生坯,将多层流延生坯进行模压得到带有气体流道的层压生坯,再通过层压生坯的高温烧结工艺和树脂浸渍封孔,最终得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本发明首次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碳碳复合材料双极板,并通过层板模压工艺一次性加工出气体流道,省却了传统工艺流道后续机械加工的局限,从而大大降低机械加工费用,提高产品成品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纤维增强弹性体管道补偿器及其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多层结构纤维增强弹性体管道补偿器,由补偿管段、与补偿管段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法兰、以及一端与两个法兰之一固定连接而安装在补偿管段内的导流套构成,补偿管段的管壁结构为:外层为纤维增强弹性体复合材料(FEC),该材料的具体形式是非石棉纤维与钢丝混合编织的纤维布增强橡胶;第二层是由聚四氟乙烯(PTFE)漆布构成的防腐层;第三层是由两层玻璃纤维布之间包覆的块状玻璃棉或陶瓷棉构成的隔热层;内层是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膨体纱编织布构成的防尘层。该新型结构的管道补偿器,具有环境友好、高强度、耐屈扰、密封性能良好、耐固体微粒磨损和较长的疲劳寿命。
本发明一种防色变有卤阻燃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下称PBT)材料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烟阻燃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的组成为:PBT45-75%、十溴连苯醚8-15%、三氧化二锑3-5%、聚四氟乙烯0.2-1%、增韧和相容剂1.5-20%、热氧稳定剂245,0.1-0.5%、热氧稳定剂618,0.1-0.5%、热氧稳定剂DSTP0.1-0.5%以及玻璃纤维10-37%。其制备方法是以PBT为基体,加入十溴连苯醚、三氧化二锑、聚四氟乙烯、增韧、扩链剂、热氧稳定剂245、热氧稳定剂618、热氧稳定剂DSTP干混后和玻璃纤维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的不色变、各项力学性能优异。
一种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光储存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读写方法,包括将荧光染料和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再沉淀法制备出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复合材料均匀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中,通过浇注法或旋涂法将光储存纳米复合液在清洁的基片上制成可擦写光储存纳米复合薄膜。本发明操作简便实施成本低,可直接利用商业化的荧光化合物,制备出简便易操作的可擦写光信息存储薄膜。
一种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实现石墨烯表面接枝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方法,通过制备黄褐色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并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还原剂依次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并充分搅拌溶解,再采用油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石墨烯。本发明步骤简单、快速地实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良好的水溶性,得到了在水溶液中单分散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同时实现了在基底上铺展成膜的技术,为其在生物医药、传感器领域及石墨烯基础物理性质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属于先进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无机纳米粒/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溶胶-凝胶化学合成法,在磁性无机纳米粒表面包覆上一层无定形二氧化硅,再利用有机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与无机物种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在磁性无机纳米粒/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表面包覆上一层具有有序介观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再通过溶剂萃取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即得到有序介孔孔道的磁性无机纳米粒/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材料。该复合微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磁响应性,在生物分离、吸附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适于放大生产。
一种具有太赫兹波保健功能的熔喷布口罩,所述的熔喷布由聚丙烯和太赫兹无机复合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的聚丙烯和太赫兹无机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聚丙烯97%;太赫兹无机复合材料3%;其中:所述的太赫兹无机复合材料由粒径小于12000目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赭石和太极石的超细混合粉料组成;并且在所述的超细混合粉料中各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碧玺25%、砭石25%、磁石20%、和田玉10%、赭石10%、太极石10%。
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方法,通过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上布置若干个检测电极,并通过电极对组合检测方式得到板材在钻孔前后的电阻值,计算出电阻变化率;然后将复合材料板在坐标系内离散成若干个点,计算各点到各电极对连线的距离,根据该距离与电阻变化率计算出各点的损伤函数值,从而用各点的损伤函数值通过绘制出高度图反映出各点的损伤程度。本发明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钻孔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氧化钴/氧化锰/碳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将表面活性剂、钴源、锰源、硅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混合形成均相溶液,随后倒入一反应容器中,在烘箱中进行交联;然后将得到的透明的膜状物焙烧,得到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硅/碳的复合物;最后经碱洗涤除去二氧化硅,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一种介孔氧化钴/氧化锰/碳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105~298m2/g,孔容为0.2~0.65cm3/g,孔径为2.2~4.6nm。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可用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属于纤维状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状镍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取向碳纳米管纤维上原位电化学沉积铋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三维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将还原氧化石墨烯‑镍‑氧化镍的复合材料裹进碳纳米管纤维中作为正极,最后组装为纤维状镍铋电池。该纤维状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性;其能量密度为43.35 Wh/kg或者26.01 mWh/cm3,功率密度为6600 W/kg或者3.96 W/cm3,循环1万圈后,仍有96%的容量保持。本发明以水溶液为电解质易于实现工业放大以解决纤维状电子器件在实际使用中安全稳定性差、能量密度低等问题。本发明为制备高性能的水系纤维状电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其除味流水线,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外壳,冷却外壳内部为冷却腔,冷却腔内安装有冷却吹风块、冷却吸气块,冷却吹风块、冷却吸气块之间安装有冷却辊轧,冷却辊轧套装在冷却轴上,冷却轴两端分别与冷却外壳两侧装配固定,冷却辊轧可与冷却轴相对周向转动;冷却外壳外侧还分别固定有冷气进风管、冷气吸风管,冷气进风管分别与冷气吹风管连通;冷气吸风管与冷气吸气管连通,冷气吸气管固定在冷却吸气块上的冷却凸块上且与汽车复合材料的海绵层正对。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能够及时对汽车复合材料进行冷却,而且还能够吸走藏在海绵层里的气味,从而大大提高除味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导电镶嵌粘接料。所述导电镶嵌粘接料选用NO.95聚合松香作为基体,碳粉作为导电填料,金属粉作为增强剂,采用常温研磨将三者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本发明的导电镶嵌粘接料。本发明的含复合添加剂的导电镶嵌粘接料特别适用于粘接脆性复合材料,制备无加工应变层脆性复合材料截面试样,并且制备后的试样可直接用于电子束显微分析,也可在100℃左右分离为单个样品供分析研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催化剂、蔗糖、单质粗硅粉和无水乙醇,进行研磨,高温预烧结,冷却,得到纳米前驱体硅粉;将可电纺的聚丙烯醇与蒸馏水混合形成透明溶液,将上述纳米硅粉与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蒸馏水中形成悬浊液,将所述透明溶液与所述悬浊液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硅-有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烧结碳化。本发明制备的碳硅复合材料,对单质粗硅粉进行了加工处理,通过生成纳米硅-有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烧结,得到无定形碳包覆的硅粉,碳硅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且分散均匀,因此在具备高的能量密度之外,还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比容量高,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鏻磺酸盐类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其阻燃剂结构通式如下:(I),其中,其中,R1和R2为C1~C24的烷基、C2~C24的烯基、C3~C24的环烷基、C4~C24的芳基、取代基含N、O或P的C4~C24的取代芳基中的一种。所述阻燃剂以磺酰氯、醇类、有机磷化合物等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其合成条件较为温和,操作简便,产率较高,同时,所述阻燃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应用在多种聚合物中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所得PC阻燃复合材料UL-94达到V-0等级,所得POE阻燃复合材料UL-94达到V-2级,同时保持良好的化学和热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用无盒体全高前壁操纵盘,包括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包括面板、高强度复合材料板和背板,所述高强度复合材料板位于面板和背板之间,所述面板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板粘接在一起,所述面板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板上均开设有与操纵盘功能模块相对应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处设置有衬板,所述操纵盘功能模块通过所述衬板设置在镂空部处。本发明在不改变目前的产品外观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可以降低40%以上,由于无盒体,重量较轻,安装以及搬运方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装配工时。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和含磷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和回收废水中磷酸盐的方法:将方解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投加到磷酸根离子浓度为10~500mg/L、pH值为3~10的废水中,再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振荡或搅拌0.5~24小时;其中方解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与废水的用量比为1~100g/L;方解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中,方解石与羟基磷灰石的重量比为1∶1~100∶1。本方法利用方解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和回收速率和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利用方解石作为吸附剂的情况,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缩短除磷工艺所需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降低除磷工艺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条竖排环保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步骤1,将薄木片一面砂光,喷涂天然桉叶油,干燥2小时以上,再涂环保三豆胶水;步骤2,将竹片竖排层两面涂环保三豆胶水;步骤3,将木+竹+木三层结构的复合板坯进行热压;步骤4,将复合板坯放置3天以上养生即得环保复合材料;步骤5,将环保复合材料按地板先双端再两边进行四面企口,砂光,再然后上UV油漆线进行六面涂饰油漆即得成品。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竹片竖排层制作成地板具有很强的天然实木感,且环保、指接拼板,充分利用木材,节约资源;且打破了竹条横向或纵向平放的竹木结构,其承重力度更大,而且竹条竖排与木片横向结构能充分的相互牵制,不易变形。
本发明涉及一种BDADDM型含硅环氧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体树脂由4, 4’?双(2, 4?二氨基苯氧基)二苯甲烷BDADDM、环氧树脂、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酰亚胺齐聚物和固化剂组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酰亚胺齐聚物;(2)将4, 4’?双(2, 4?二氨基苯氧基)甲烷、环氧树脂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反应后,加入酰亚胺齐聚物继续搅拌反应,随后加入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搅拌反应,再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钢、铜、铝等金属以及陶瓷、玻璃、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基材之间的粘合,以及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氢电池隔膜材料及其成型方法。所述的镍氢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第一熔喷纤维层、中间增强层及第二熔喷纤维层。成型方法为:第一熔喷纤维层熔体从第一螺杆挤出机喷丝孔挤出后形成第一熔喷纤维层;将中间增强层通过退卷机下落至第一熔喷纤维层的表面,形成两层复合材料;第二熔喷纤维层熔体从第二螺杆挤出机喷丝孔挤出后至两层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第二熔喷纤维层,从而形成三层复合材料;将三层复合材料输送至热轧机中热轧成型,整理后得到镍氢电池隔膜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三明治结构的镍氢电池隔膜材料,除了具有熔喷材料高孔隙率和小孔径等优良特性外,还具有强力高和永久亲水性、高吸液率等优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