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硅化热结构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部件。根据本发明,在多孔热结构复合材料的孔中形成耐火材料前体的气凝胶或干凝胶。通过热解转化所述前体,得到耐火材料的气凝胶或干凝胶,然后通过用熔融硅类相浸渍将其硅化。通过用含有至少一种有机、有机非金属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溶液浸渍所述复合材料,并原位胶凝形成气凝胶或干凝胶。本方法适用于提高C/C或C/SiC复合材料部件的摩擦性能或导热性,或使这类部件防漏。
本发明涉及制造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的方法。在典型实施方案中,制造复合材料过滤介质(10)的方法包括用纺粘法形成包括很多合成纤维的非织造织物垫,并用拷花轧辊压延该非织造织物垫,以形成包含很多基本平行的粘结区(46)间断线(42)的粘结区图案(40),以把合成纤维粘结在一起形成非织造织物,该非织造织物的最低过滤效率,按ASHRAE52.2-1999试验法测定,为约50%。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电喷纺丝聚合物溶液以在非织造织物垫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很多纳米纤维而涂覆上纳米纤维层(20),以形成复合材料过滤介质,该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的最低过滤效率,按ASHRE52.2-1999试验法测定,为约75%。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使基质材料浸渗于平均纤维径为4NM~200NM的纤维素纤维集合体中而形成的高透明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改善了由纤维素纤维导致的吸湿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透明性。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使基质材料浸渗于纤维素纤维的集合体中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与选自由酸、醇、卤化试剂、酸酐以及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学修饰剂反应而被化学修饰,相对于化学修饰前的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化学修饰导入官能团的比例为5摩尔%~40摩尔%。通过对纤维素纤维的羟基进行化学修饰,降低了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由此可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纤维素纤维和基质材料的亲和性来进一步提高透明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层绝缘(MLI)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热反射层和与第一热反射层隔开的第二热反射层。第一热反射层或第二热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贯通开口,该多个贯通开口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阻隔具有大于阈值波长的波长的红外电磁辐射通过其的传输。位于第一热反射层和第二热反射层之间的区域阻止第一热反射层和第二热反射层之间的热传导。其他实施方式包括储存容器,该储存容器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这种MLI复合材料形成的容器结构;以及使用这种MLI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一种生产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含有芳香族组分的基料聚合物和有机改性的页硅酸盐在带有前加料器和侧加料器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制造,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将8-15重量%基料聚合物粒料(A)部分以计量方式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前加料器中,将所述基料聚合物粒料的主要部分(B)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加料器进料,将2-8重量%有机改性的页硅酸盐以计量方式加入到基料聚合物粒料(A)部分的熔体中,因此,此重量%比关系到最终或成品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按照本发明,可用所述方法生产具有UV吸收强及气体和香味屏障效应改善的包装或封装材料。而且,本发明还揭示了借助所述方法生产的相应封装件、模塑体及其应用。
通过将纤维直径为2~500NM的气相生长碳纤维与熔融态的基质树脂混合并同时抑制纤维的断裂率为20%或更小而制备的树脂导电复合材料,其通过混入其量与常规量相当的气相生长碳纤维而表现出比常规树脂导电复合材料更高的导电性,或者通过混入其量小于常规量的气相生长碳纤维而表现出与常规树脂导电复合材料相等或更高的导电性。在采用共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将所述纤维与树脂熔融混合的情形中,优选借助于侧线进料将气相生长碳纤维供入该挤出机。在采用压力捏合机进行熔融混合的情形中,预先在该捏合机中将树脂充分熔融,并将气相生长碳纤维供入所述熔融的树脂中。
通过使包含一种液体和一种可光聚合单体的组合物光聚合,获得一种包含聚合层和液体层的分层分相复合材料。为了获得含有不吸收用于光聚合的辐射的液体的良好分层的复合材料,所述组合物和复合材料包含一种适合于吸收用于进行光聚合的辐射并且选择性聚集在聚合层中的染料。
本发明提供具有承力修复所需的高强度牙科复合材料,而且还能保持光泽的外观,即使在相当磨损之后。通过使用平均粒径为约0.05μm~约0.50μm的颗粒,该复合材料可用于承力修复和美容性的修复。使用的结构填料通常是研磨至平均粒径小于0.5μm的颗粒并且还包括平均粒径小于0.05μm的微细填料,以改善操作和机械特性。本发明的优选牙科复合材料即使在相当使用后仍能保持表面层,并且还具有杂混复合树脂的强度。结构填料一般采用搅动研磨粉碎至优选的粒径。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镁和镁合金的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植入物,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个镁组件,所述镁组件由纯镁或镁-钙合金或镁-钙-X合金组成,其中X是另外的生物可降解的元素。所述复合材料还包含至少一种有机抗感染剂,所述抗感染剂在水中在室温下的溶解度小于10克/升。所述复合材料能够展示镁和镁合金的有利特性,并且能够补偿其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纤维(A)、聚丙烯树脂(B)和改性聚烯烃树脂(C)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聚丙烯树脂(B)与改性聚烯烃树脂(C)的重量比为99.9/0.1~60/40,改性聚烯烃树脂(C)具有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0~150g/10min,纤维(A)沿一个方向彼此之间平行排列,沿着纤维(A)排列的方向,复合材料具有的长度为2~100mm,复合材料中包含的纤维(A)具有等于复合材料的长度的重均长度,其中,聚丙烯树脂(B)由丙烯均聚物链段(B-1)和丙烯-乙烯共聚物链段(B-2)组成,丙烯均聚物链段(B-1)具有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的分数至少为0.980,且聚丙烯树脂(B)中丙烯-乙烯共聚物链段(B-2)的含量为10~40重量%。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包含包括以下的组分的共混物的复合材料:(a)磷石膏;(b)沥青;和(c)颗粒物质;所述磷石膏的量是所述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中的至少10%w/w。本文还提供了通过至少在高于50℃的温度混合磷石膏和颗粒物质来生产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混合持续足以得到基本上干燥的颗粒混合物的时间,所述磷石膏的量是使得获得具有所述复合材料的总干重中的至少10%w/w磷石膏的复合材料;以及在混合时将熔融的沥青引入基本上干燥的颗粒混合物中,以获得所述复合材料。还公开了包含复合材料的制造的物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打印复合材料及三维打印物体,该三维打印复合材料适于通过光固化成型或是数字化光处理形成三维打印物体。三维打印复合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以及夜光粉末。夜光粉末添加在光固化树脂中。夜光粉末在三维打印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约在5%至20%的范围之间。三维打印复合材料的光固化树脂适于在光束的照射下固化,而使三维打印复合材料形成三维打印物体。本发明的三维打印复合材料通过光固化成型或是数字化光处理的方式所形成的三维打印物体能够具有夜光的效果。
公开了包括碳复合材料的制品。碳复合材料含有其间具有间隙空间的碳微结构;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些间隙空间中的粘结剂;其中该碳微结构包括该碳微结构内未填充的空隙。或者,碳复合材料含有至少两个碳微结构;以及设置在该至少两个碳微结构之间的粘结相;其中该粘结相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多者:SiO2、Si、B、B2O3、金属、或该金属的合金,且其中该金属是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铝、铜、钛、镍、钨、铬、铁、锰、锆、铪、钒、铌、钼、锡、铋、锑、铅、镉或硒。
本文公开的是复合材料、用于制备所述复合材料的离子液体组合物和使用由所述离子液体组合物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材料通常包含结构性多糖并优选地包含大环化合物。所述复合材料可由包含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结构性多糖和优选地大环化合物的离子液体组合物制备,其中从离子液体组合物中移除离子液体来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模具组件(32,34)以及使用模具组件生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更具体地,这些构件是由通常为固相的增强材料和通常为液相的基体材料得到的。为了使用基体材料浸渍增强材料从而生产复合材料构件,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模具和方法,但是,根据选择的模具和方法的类型,生产方法的效率和周期显著变化。本发明涉及模具组件和使用该模具组件生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基体材料注入含有增强材料和有助于基体材料向增强材料浸渍的可变形部件(36)的模具组件。
在室温下,将夹层在两个聚乙烯材料片材之间的织物网内芯通过常规成套高压辊筒而制造聚乙烯复合材料。由辊筒在聚乙烯材料上施加的压力引起它的流体化,使得每个聚乙烯层渗透通过芯材料的开放网眼,粘合到其它层上和引入芯纤维以形成层压复合材料。必须精确调节与辊筒间隙和速度相关的聚乙烯片材厚度,使得施加到材料上的压力足以在环境温度下使聚乙烯流体化。由于不将热量施加到系统中,当它通过辊筒时层压复合材料快速冷却和不要求另外的成形或加工。
耐热多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该方法包括挤出一种或多种MFR小于90dg/min的聚烯烃聚合物通过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喷口的口模以形成多数个连续纤维,至少一个口模在熔体压力大于500psi(3447kPa)下操作以形成至少一个弹性熔喷层;向至少一可拉伸层粘附至少一个弹性熔喷层以形成多层复合材料;以及至少部分交联该弹性熔喷层或者该可拉伸层或者两者。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发动机叶片,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采用基体致密的纤维加强件,所述叶片采用如下方法制造:进行三维编织,制造整体纤维坯(100);成形纤维坯,获得整体纤维预制件,其带有构成叶片根部和叶型的预制件的第一部分(102),构成叶片内平台或叶片外平台刮器的预制件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4),以及构成叶片内平台增强或叶片外平台突部的预制件的至少一个第三部分(106);以及采用基体对纤维预制件进行致密,以获得复合材料叶片,其带有由预制件构成并由基体致密的纤维加强件,并形成其内装有内和/或外平台的整体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现有技术的缺点、兼有优异的静强度特性和耐冲击性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用于得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高弹性模量、高耐热性、塑性变形能力高、且韧性高的固化物的环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提供含有下述[A]~[D]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将其含浸于纤维基材得到的预浸料、固化该预浸料而得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管状体。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A]胺型环氧树脂10~60重量份[B]双酚型环氧树脂40~90重量份[C]双氰胺或其衍生物1~10重量份[D]选自S-B-M、B-M及M-B-M中的至少一种嵌段共聚物1~10重量份。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电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容器,其中,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活性碳放置在真空锅中,并往真空锅内注入烷烃;对所述真空锅进行加热处理,使所述烷烃发生分裂并在所述活性碳表面生长出石墨烯,制得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放置在真空锅内的活性碳以及烷烃进行加热,使所述烷烃发生分裂并在所述活性碳表面生长出石墨烯,制得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生长在活性碳表面上的石墨烯还可用来存储电荷。将所述新型电容碳极性复合材料用来制备电容电极,可有效提升电容电极的导电性能以及电容器的电容量。
本发明涉及生物复合材料,其包含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和有效量的淫羊藿素。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所述生物复合材料制备的人工骨支架。此外,还涉及所述生物复合材料在治疗组织缺损,特别是在治疗骨缺损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硬化的、生物可吸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及其应用领域。所述方法基于下列主要步骤:(I)在第一分量的用于制备自硬化的、生物可吸收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可吸收的磷酸钙的微孔体系中固定聚合引发剂;(II)在第二分量的用于制备自硬化的、生物可吸收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可吸收的磷酸钙的微孔体系中固定聚合活化剂;和(III)使根据(I)和(II)的组分与能够形成生物相容的、生物可吸收的聚合物网络的液态或糊状的多官能单体均匀混合,并任选与能够改变该单体或单体混合物性质的其它组分均匀混合。所述自硬化的、生物可吸收的复合材料可以在人和动物的再生骨治疗领域中用作骨折固接的骨粘结剂、标准尺寸的成形部件以及针对患者个体的植入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其为热塑性树脂,因此成型时间短,刚性、强度、导热系数的平衡优异。一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和使用其的成型体,所述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含有单向取向的碳纤维(A)和热塑性树脂(C-1)的层(I)、以及含有单向取向的碳纤维(B)和热塑性树脂(C-2)的层(II),上述碳纤维(A)的弹性模量比上述碳纤维(B)高。
一种硫-碳复合材料,包含(A)至少一种碳复合材料,该碳复合材料包含(a)至少一种含碳原料的碳化产物,该碳化产物掺有(aa)至少一种导电添加剂的颗粒,该颗粒具有的长宽比为至少10,以及(B)元素硫。此外,一种生产硫-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含硫-碳复合材料的用于电化学电池的阴极材料,相应的电化学电池以及碳复合材料在生产电化学电池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以及通过在基材上施加至少1个有机防渗层以降低基材透氧性来制造该复合材料的方法。视预定用途而定,复合材料还可包括防渗层表面的外包覆层,以便改善防潮。优选的材料是三嗪,尤其是蜜胺,它们被蒸汽沉积到基材上形成一个薄、耐久、透明的防渗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1),其具有载体材料(3),其中,载体材料(3)至少局部表面涂有由铝合金构成的防腐层(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1),该复合材料具有限定的、有效的和稳定的防腐层,并且同时具有较高的回收潜力,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得以实现,即,防腐层(2)的铝合金具有以下重量%的组分:0.8≤锰≤1.8,锌≤0.05,铜0.05,硅≤1.0,铬≤0.25,锆≤0.25,镁≤0.10,剩余的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单一最大含量为0.05重量%,而总和最大为0.15重量%。
用于形成电容器的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该材料对约-55℃至约125℃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呈现非常低的电容温度系数(TCC)变化。特别是,这些电容器材料对应于在期望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具有范围在约-5%至约+5%的TCC变化。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包含聚合物成分和铁电陶瓷颗粒的共混物,其中聚合物成分包括至少一种含环氧的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反应基团的聚合物。本发明的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质例如改善的抗剥强度和缺乏脆性、电学性质例如高介电常数,和改善的加工特性。
一种复合材料,其包括有机聚合物的交联互穿网络结构和溶胶-凝胶聚合物,所述有机聚合物包括醇例如与缩水甘油醚取代的丙烯酸酯或环氧基取代的丙烯酸酯的加合物。该复合材料具有低或不收缩的性质,和制备以及利用该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半透明性和/或机械强度的纤维复合材料W,所述纤维复合材料W包含共聚物C,所述共聚物C包括单体A‑1,其中A‑1与包埋到所述纤维复合材料W中的纤维B的表面上的官能团B‑1形成共价键,并且这种纤维复合材料W具有比其中所述共聚物C不含有A‑1的纤维复合材料W更大的半透明性和/或机械强度。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一种用于产生具有提高的半透明性和/或机械强度的纤维复合材料W的方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