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可同时溶解壳聚糖和增塑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无机盐,避免在壳聚糖的溶解中醋酸等挥发性有机酸的使用,加入多元醇类有机小分子可提高无机盐的增塑效率,降低无机盐的加量,并降低最终制品中的金属离子和卤素离子的含量,得到更加环保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筋的夹持式锚具,它包括一第一夹板、一第二夹板、螺栓和螺母。第一夹板开设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之二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板开设有一能与第一凹槽相对布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之二侧均开设有能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螺栓先后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螺母相螺接配合。它具有如下优点: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筋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的空间内,再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进而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筋进行固定,装配简单,且能减少碳纤维复合材料筋的应力集中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的筛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中间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转辊通过转轴与箱体转动相连。该用于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的筛分装置,外界物料经进料口进入箱体内的弧形板内,当物料与弧形板内的转辊接触时,转辊会受到物料向下的撞击力使转辊通过销轴在箱体内转动,从而延缓了物料的下落速度,避免物料直接接触筛板使筛板损坏,解决了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的筛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大批物料掉落在筛板上,长时间的对筛板的压迫力使筛板凹陷损坏的问题,可以使筛板快速拆卸跟换或维修,解决了用于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的筛分装置上的筛板多为固定安装,不便于拆卸更换或维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材料的损伤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隔光片、平面检测箱、上机箱、下机台、传动机舱,电控箱电连接在上机箱内部的左侧,能在开始检测之前,通过环扁片、下压架对粘片层垫使其粘结在复合材料上,将其表面的杂质一起凹孔内的杂质完全黏住,使其表面变得较为的平整,后期经过表面褶皱结构模型定位的时候能够更为的精确,将复合材料表面的缺陷损伤能够较好的还原出来,能够使锥形柱推动变形层在滑动架上滑动,让变形层完全陷入复合材料的表面,能够陷入材料的表面的凹型处,一比一还原材料表面的缺陷,让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模板对材料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让材料修复之后能够与先前的磁性相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S2纳米片/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薄层WS2纳米片,随后溶胶‑凝胶法结合液体模板法制备生物玻璃微球,最后采用超声方法制备WS2纳米片/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声的作用使WS2纳米片与生物玻璃微球复合,该方法可控性强,操作简单。本发明中WS2纳米片与生物玻璃微球结合力强、组分分布均匀且工艺简单、成本低。由于制备的WS2纳米片/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具有近红外光热性质,因此展现出优异的抗菌性。又由于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在体液中迅速诱导磷灰石沉淀的生成,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本发明具有重大的产业化前景与医学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在涂料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所述铜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得:将硝酸铜与三聚氰胺按质量比为1:50‑1:150混合均匀,放置于陶瓷坩埚中,用盖子盖好,再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2℃/min‑4℃/min,从室温升到450℃‑550℃,保持3‑5h,然后降至室温,得到铜氮化碳复合材料,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铜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将这种兼具除醛、抗菌的催化材料应用于内墙乳胶漆的开发中,实现内墙涂料的长效除醛抗菌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接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内壁底部中心间隙配合有凸杆,所述凸杆的顶部固接有方箱。该便于清理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通过清扫机构和混合机构的配合,在混合的同时将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挂落处理,解决了混合结束后很难对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处理的问题,不会影响下次混合效果,保证了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品质,保证了产量,保证后续工作正常,并且通过开合机构使混合后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变为自动化收集,解决了洒落,避免了浪费,降低了成本,实用性提高,便于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添加抗氧剂、润滑剂等助剂,通过塑料加工中通用的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机械性能良好、环境友好、耐油性和耐溶剂腐蚀性的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材料不仅可用于如建材、装饰材料、发泡材料、板材、包装材料、玩具、汽车零件等常规领域,而且还可用于有耐油性和耐溶剂腐蚀性需求的特殊场所,拓宽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悬浮聚合制备EVA/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采用机械分散法将石墨烯在醋酸乙烯酯单体溶液中均匀分散,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含有分散剂、pH调节剂的水中,在70~80℃下搅拌0.5~2h,然后将混合液转移到聚合反应釜中,通入乙烯单体,保持系统压力9.8~29.4MPa,加入引发剂溶液,在70~80℃正常速度搅拌下进行原位悬浮聚合制备EVA/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一种有效、易实施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组成、结构以及性能进行控制,具有结构稳定、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的特点,可显著提升EVA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电子产品包装及建筑行业等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铁酸铜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铁酸铜纳米复合材料是以废弃的壳类物质作为模板;再将铁盐及铜盐以共沉淀的方法,再经过高温煅烧,从而制得。该纳米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降解以有着很好的效果。其制备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量大,制备过程及设备要求简单,且材料对环境无污染,成本比较低廉,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废弃物的利用。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锆锰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利用水热法制备出在UiO‑66表面形成的超薄二维片状的δ‑MnO2;以高锰酸钾和UiO‑66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在特定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恒温反应,通过离心分离、洗样、干燥后制得均匀分散的表面生长有超薄二维片状的δ‑MnO2的锆锰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锆锰复合材料可以高效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生成2,5‑呋喃二甲酸(FDCA)。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廉,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限域型的聚苯胺@石墨烯基/Ag纳米复合材料,其为以三维网络rGO为模板,表层生长PANI纳米纤维,再在外层包裹聚苯胺(PANI)外壳形成空间限域材料为载体,并负载Ag纳米粒子形成空间限域型的聚苯胺@石墨烯基/Ag纳米复合材料(PANI@PANI/3DrGO/Ag)。该复合材料的制成的修饰电极对DA和UA均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同时检测UA和DA,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界面电荷转移的金属/半导体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利用溶剂热法合成带负电的CdSe量子点,并采用有机还原法萃取得到带正电的Pd@DMAP胶体溶液,然后通过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出在室温下稳定并具有高效界面电荷转移的CdSe@Pd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在等光强强度的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具有明显优于单一组分半导体(CdSe)的还原性和稳定性,而可用于对硝基苯胺的催化还原,且其制备过程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有利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Si‑MoS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三维石墨烯;2)在三维石墨烯上沉积Si层;3)在Si层上沉积MoS2,得到三维石墨烯‑Si‑MoS2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石墨烯‑Si‑MoS2复合材料,其三维石墨烯的比表面积比二维石墨烯高出几十万倍,Si、MoS2均匀分布于三维石墨烯表面,分散性好,这样既避免了Si及MoS2纳米粒子在循环过程中聚集,又能有效缓冲其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石墨烯的重堆积,从而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比容量达到2000mAh/g,首次库仑效率达到82%,经过200多次循环放比容量没有明显衰减,容量保持率达到97%,表现出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钨/多孔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产氢中的应用,所述的碳化钨/多孔碳复合材料具有纳米尺寸效应、高的多孔性,碳化钨与异类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结合紧密且能够协同催化,提高了稳定性。因此所述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产氢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特性,以及贵金属所不具备的良好稳定性。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并且采用了自然界中丰富的钨作为原料,实现了对钨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钕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直接沉淀法与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钐复合材料(Nd(OH)3/GO),通过SEM、XRD、FT‑IR等对Nd(OH)3/GO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结构与性质;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孔雀石绿(MG)和磷酸根离子(PO43‑)研究其吸附性能,通过在不同pH、时间、温度以及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对孔雀石绿(MG)和磷酸根离子(PO43‑)的吸附效果进行探讨,确定最佳吸附条件,通过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得到孔雀石绿和磷酸根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35.6mg/g和509.8mg/g,吸附效果显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F‑1/GONs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是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GONs)上接枝1,4‑苯二硼酸(BDBA)作为载体,然后使硼酸类共价有机框架(COF‑1)垂直生长在该载体上而制得。所得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富含微介孔的特点,将该复合材料在邻羟基植物激素检测中用作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可增加与邻羟基植物激素的有效接触面积,缩短前处理所需时间,且其含有的大量硼酸基团可选择性富集痕量的邻羟基植物激素,而其所具有的大量离域π键、羟基和羧基基团能与邻羟基植物激素产生强的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对邻羟基植物激素的富集效果,因此对邻羟基植物激素的选择性富集有着极好的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在尿素氧化协助酸‑碱电解池电解水制氢装置中的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纳米氯化亚铜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氯化亚铜颗粒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中。所述装置包括阳极电极片、阴极电极片、双极性膜、阳极室电解液和阴极室电解液;阳极催化剂为负载纳米氯化亚铜颗粒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阳极室电解液为含有尿素的碱性溶液,阴极室电解液为酸性溶液。该装置的产氢起始电压仅约为0.62V,远远小于传统分解水体系中水分解的理论起始电压(1.23V),减少超过49.6%的能耗。该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性能优越,且可以缓解尿素污染,在能源转化和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微生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既有光催化作用又具有生物降解能力。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已制备好的可见光响应的g?C3N4?P25光催化剂加入溶解的海藻酸钠溶液中,超声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光合细菌菌悬液,搅拌均匀;然后用注射器将制得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包埋小球即可。该复合材料可运用于含有高浓度COD、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中。本发明具有同时进行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的作用,去除效率高、成本低且方便回收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取向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基体,其特征是:该些种聚合物基体中至少有一种聚合物基体中填充有至少一种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填料;包含该些聚合物基体原料和形状各向异性填料的物料组成,通过分割-再层叠汇合的层倍增挤出方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在制备中该形状各向异性的填料在物料料流中得到取向。本发明将在基体中加入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填料和层倍增操作结合在一起,该形状各向异性的填料在物料被不断地分割-再层叠汇合时逐渐得到取向,使得该物料成为具有取向性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因此它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低效率、难控制、高要求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钴酸镍纳米片/石墨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镍、氯化钴与尿素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2:10的比例溶解在乙醇溶液中,然后与氧化处理过的石墨毡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一反应物,随后对其进行两步煅烧热处理,最终得到钴酸镍纳米片/石墨毡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涉及的钴酸镍纳米片交错分布于石墨毡表面,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孔的三维结构。钴酸镍纳米片/石墨毡复合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燃性能空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先采用阻燃纱线织造基布,减少了糊剂中的阻燃剂含量,提高了基布和薄膜之间的剥离强度,再利用糊剂将薄膜与基布贴合,通过上糊时拉住基布两侧进行烘干,有效控制了幅宽的大幅收缩,克服了因纱线经阻燃处理后收缩率很大的问题,得到收缩率小,剥离强度高的高阻燃性能空间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耐热老化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温耐热老化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过渡金属配合物、抗氧剂、增强材料;所述聚酰胺树脂、过渡金属配合物、抗氧剂与增强材料的重量比为(24~89.8):(0.1~5):(0.1~1):(10~60)。该高温耐热老化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长期高温耐老化性能。
本发明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黄变低模垢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复配无卤阻燃剂、金属氧化物、多羟基成分以及其他助剂;所述复配无卤阻燃剂包含烷基次膦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硼酸锌;按重量份计,所述聚酰胺树脂、复配无卤阻燃剂、金属氧化物、多羟基成分的比值为(40~60):(15~25):(0.2~1.5):(0.2~1.5)。本发明提供的抗黄变低模垢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黄变和低模垢特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轮圈形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型复合材料对对直接从挤出机挤出的风管进行偏心整形,来形成一个轮圈状的直形风管,再对风管进行裁切和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轮圈风管,即从挤出到成型均自动一体成型,这种直形风管既可以用于碳纤维轮圈的成型用,也可以直接当作轮圈的内胎使用,具有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材料由于其弹性体,因此具有极高的韧性、弹性,非常适合用于制成自行车内胎,同时材料的重量对比常规丁基、橡胶基车胎重量更轻,整体更具有减震、减重、安全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尼龙树脂:25~35份,聚丙烯树脂:3~6份,导热填料:42~47份,增强材料:10~20份,增韧相容剂:1~4份,增白填料:3~8份,润滑剂:0.3~1份,复配抗氧剂:0.4~1.0份,成核剂:0.05~0.2份;导热填料为氢氧化镁;增韧相容剂包括质量比为3:1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导热填料和聚丙烯树脂的质量比不大于15:1。制备方法包括:将除增强材料外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增强材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侧喂料口,经熔融、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到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粒料。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所述的伤口止血复合材料是以废弃蛋膜为原料,再以壳聚糖为抗菌剂,碳点为止血增强剂、抗氧化剂和荧光发光剂,蛋壳粉为血管生成促进剂和生物矿化剂制备得到。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杀灭伤口附近的病原菌,阻止伤口感染;同时具有止血性能和促进血管生成性能,能够有效止血和促进血管生成,其制备材料易收集,制备过程及设备要求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易降解,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生物活性MXene/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原位合成氢氟酸刻蚀法制备MXene,随后溶胶‑凝胶法结合模板法制备生物玻璃微球,最后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MXene/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由于MXene表面具有特殊的表面基团,包括羟基(‑OH)、氧(‑O)或氟(‑F)等极性基团,与生物玻璃复合后,这些基团可以作为活性位点,能够促进羟基磷灰石沉淀量的增加,并且MXene具有高表面电荷性(负Zeta电位超过‑40 mV),能够更快吸附体液中的Ca、P等离子,加快羟基磷灰石沉淀的生成,因此MXene/生物玻璃微球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UHMWPE/PP/SiC复合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划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配方组成将UHMWPE 85份、SiC 1‑4份、PP 15份分别在干燥箱干燥后,在与复配抗氧剂、SiC偶联剂处理产物一起置于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混合、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模压得到UHMWPE/PP/Si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采用PP和SiC纳米粒子填充改性UHMWPE,提高UHMWPE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同时赋予了UHMWPE优异的耐磨性能、抗刮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其是以改性碳纳米管、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为原料,经挤出注射成型法制得所述生物降解增韧复合材料。其中,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以改善常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及与基体的结合性,并通过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的使用可改善聚乳酸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相容性。本发明生物降解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韧性有较大提升,可应用于汽车、包装、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