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物复合相变存储材料。该碳化物复合相变存储材料由碳化物和相变材料复合而成。碳化物的作用是将相变材料分隔成纳米级岛状区域,从而使得相变材料的生长受到碳化物的抑制,大大增加了晶界数,增大了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使得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相变特性和热稳定性。此外,可通过增加碳化物比例的方法来调节相变材料的晶态电阻值,避免由于晶态电阻过小而引起的阈值电流或功耗过大问题。
本发明的轻质大口径金属反射镜由基体、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金属层、金属层上有通过真空镀膜的金属反射膜构成。所说的金属层是厚度为1-1.5mm的可以光学研磨/抛光的金属镍皮、金属铜皮或不锈钢皮。所说的基体为蜂窝结构或平板结构,它是由轻质合金材料或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它主要是提供金属反射镜以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反射镜的结构简单,避免了化学镀镍厚度不足的缺点,适合于大口径金属反射镜制作。
一种调节银/聚吡咯复合纳米材料溶液颜色的方法,在按“制备Ag/PPy复合纳米材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84246.8)制备的蓝色的银/聚吡咯复合纳米材料溶液中,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颜色和光学吸收性能:(1)利用碱和酸调节复合材料溶液的pH值,使其颜色可在蓝色和红色之间进行可逆性和可重复性的变化;(2)利用酸调节可使复合材料的溶液颜色从蓝色经青色、墨绿色、草绿色、黄绿色等颜色向红色变化。
一种印刷集成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选用低膨胀高 热导的Al/SiC复合材料作为散热底板, 用溅射的方法直接将陶 瓷基板材料镀在散热底板上, 用Ni-P镀层解决Al/SiC表面的 缺陷问题, 采用Al/AL2O3或Al/AlN梯度结构层解决镀层与散热底板的结合力问题。本发明将大功率用集成电路基板与散热底板集合于一体, 减小了体积, 简化了制造工艺, 又可保证基板与底板间的良好结合, 提高系统的散热效率, 提高了电子线路的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止血材料是由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复合而成;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占整个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1~90%。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为多孔微球、多孔海绵或多孔粉体。所述的80wt%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20wt%壳聚糖复合多孔海绵状止血材料显示出最短的止血时间或最小的出血量,优于同条件下美国Starch?Medical?Inc公司生产的PerelotTM止血粉;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为M58S。
本发明涉及醇热法制备碳纳米管(MWCNTs)/锰锌铁氧体(Mn1-xZnxFe2O4)磁性纳米材 料,主要特征是以碳纳米管、可溶性的铁盐、锌盐、锰盐为起始原料,先用强氧化性酸对 MWCNTs表面进行酸化处理;将酸化处理后的MWCNTs分散到乙二醇溶液中,再加入铁 盐、锌盐、锰盐、无水乙酸钠和分散剂聚乙二醇,采用醇热法制备MWCNTs/Mn1-xZnxFe2O4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备的MWCNTs/Mn1-xZnxFe2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晶相纯、分散性 好、不易团聚,磁化强度高并且磁感应灵敏度很强,制备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简单, 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电子束辐照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电子束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来制备磁性复合材料,属磁性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明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首先用共沉淀法以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其粒径为5~12nm,将其配制成pH=4的酸性磁流体;然后将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按规定比例加入分散到水中;Fe3O4、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三者在混合溶液中的重量浓度比为11∶1000∶1;将该混合液放置于聚乙烯袋中,然后放置于电子束辐照下进行辐照,总辐射剂量为20KGy;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研磨,最终得到核壳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微球直径在0.2~1.0μm之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酸-氧化锌改性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粒料25wt%~33wt%,硼酸-氧化锌改性氢氧化镁粉末55wt%~65wt%,EVA-D4085相容剂2wt%~12wt%;其制备包括:将氢氧化镁粉末、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与水室温下高速剪切,加入硼酸和氧化锌,加热升温至60℃-100℃搅拌反应,获得硼酸-氧化锌改性氢氧化镁粉末;取上述改性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粒料、EVA-D4O85相容剂混合均匀,即得所需共聚物。该复合材料阻燃效果显著,力学性能佳;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类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源领域。本发明针对氧化物负极材料首次嵌锂存在不可逆反应,首次库伦效率低等问题,将前驱体MO与还原剂金属锂以及适量的有机溶剂进行湿法机械化学原位还原,将所得的粉料在真空气氛下加热去除有机溶剂,即得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所制备的复合负极材料首次效率均在80%以上,最高可达9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为一种减水型混凝土、砂浆用抗裂纤维,选用七叶树木材,经过生物纤维萃取技术提取其中的高强度高弹模的纤维素纤维,在提取的纤维素纤维表面涂覆化学耐碱涂层;在涂覆化学耐碱涂层的纤维素纤维中加入减水剂制得减水型混凝土、砂浆用抗裂纤维。本发明的纤维具有天然亲水性和空腔结构,空腔结构,能够在水化初期储存部分自由水,非但不影响影响混凝土、砂浆等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砂浆等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双马来酰亚胺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纯化的碳纳米管经过表面定量羧基化、酰氯化后,再在其引入具有特征结构的长链二元胺或多元胺,整个碳纳米管变成二元胺或多元胺,将胺基化的碳纳米管看成高分子链,然后利用此胺基化的碳纳米管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含碳纳米管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线性嵌段聚合物,碳纳米管便成为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一部分。该类碳纳米管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可以充分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双马来酰亚胺,也可以提高其耐热性和耐磨性能,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在航天、航空等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涉及一种脲醛树脂复合纸板,其特征在于:该纸板是一种以普通纸板为充填基质,以脲醛树脂为增强材料,经加热加压固化而成的复合材料;其制备包括:用氢氧化钠溶液将甲醛溶液的PH值调至7~8,加入尿素,加热至80~82℃,保温1H,继续加热至90~92℃,反应0.5小时;反应达到终点后,冷却,添加氨水搅拌后即得;将干燥的纸板浸泡于脲醛树脂乳液中,倒入5%的氯化铵溶液,迅速搅拌;于模具中压制20分钟,即可。该复合纸板以普通纸板为基质,通过与脲醛树脂的固化交联处理后,力学性能大大增强;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经济效益高;在电子线路板、家俱、建筑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苯硼酸-硅烷-乙炔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以二卤硅烷、苯硼酸、单乙炔基化合物和有机锂为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分三步反应制备而得。第一步反应:苯硼酸和二卤硅烷反应形成具有硅-氧-硼-氧重复单元,两端含卤素封端的聚合物;第二步反应:单乙炔基化合物与有机锂反应生成单乙炔基锂化合物;第三步反应:单乙炔基锂化合物与第一步反应形成的聚合物发生偶联反应进行封端,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在光、热或化学引发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其固化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及抗热氧化性能。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中可进一步热解形成复相陶瓷结构。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可用作先进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耐高温涂层及陶瓷前驱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BLMT玻璃与Li2Zn3Ti4O12陶瓷复合的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化学组成为xBLMT‑(1‑x)Li2Zn3Ti4O12,其中2.5wt%≤x≤80wt%,优选2.5wt%≤x≤30wt%,BLMT包括40~60 mol%的B2O3、0~25mol%的La2O3、0~45mol%的MgO、以及5~40mol%的TiO2。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能够在满足950℃以下烧结的同时,具有介电常数可调且大于10及损耗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叶片榫头元件级强度试验件取样方法,其基于金字塔试验验证策略,获取风扇叶片局部强度性能和识别风扇叶片的设计薄弱点,支撑风扇叶片的零件级试验,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风扇叶片上确定取样位置,以获得元件级的试验件,所述取样位置位于所述风扇叶片的榫头和伸根段;S2、确定试验件的大小和试验件的数量;S3、对所述风扇叶片进行所述试验件的取样;S4、对取样后的所述试验件进行二次加工和装夹。本发明能够适应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局部特征,可以获得叶片局部强度性能以及相应典型破坏形式,有利于识别设计薄弱点;能够验证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工艺一致性,判断复材叶片的工艺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磁性吸波材料、其制备方法、其应用及保健产品。该磁性吸波材料,其为膨胀石墨烯、铁和钴形成的三元复合材料,三元复合材料具有内部空心的孔道,铁和钴健合或沉积在孔道内。该磁性吸波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特征和电磁阻抗特征,通过将该磁性吸波材料制备形成手腕圈和项圈,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该项圈具有温热效果,并且能够缓解患者病症和颈肩椎的疼痛症状,得益于与该磁性吸波材料对环境微波吸收和储存,并利用优异的微波吸收特征和电磁阻抗特征作用于机体细胞,引起机体体液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激活全身细胞活性,进而可对使用者进行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缓解疼痛等保健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采用Ag的修饰以及碳的包覆,该材料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良好的的电化学性能,以商业化SiOx粉末、葡萄糖、硝酸银溶液为原料,通过混合搅拌以及烧结等过程得到SiOx/Ag/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该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容易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贯通介孔结构的二维氮掺杂碳材料,使用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PS‑b‑PEO)球形胶束作为孔结构导向剂软模板,采用Co2+‑Ni2+衍生层状双层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片为2D牺牲模板,间苯二胺为碳前驱体。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二维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DH自牺牲模板的制备;与BCP、间苯二胺共组装形成六角形纳米片;具有贯通介孔的六角形氮掺杂碳纳米片的制备。本发明直接利用嵌段共聚物(BCP)与LDH的协同共组装,发挥LDH原位自牺牲优势,获得了具有贯通介孔的形状规则的纳米片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能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具成本效益,且合成方法简单,所用材料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氨基化碳纳米管-石墨烯气凝胶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步骤为:对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溶液进行超声,得到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纳米管粉末,搅拌后继续超声;向掺碳纳米管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乙二胺和氨水,密封烧杯;将密封的烧杯放入95℃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2h制备得到水凝胶;对水凝胶进行洗涤,并冷冻干燥48h后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中采用温和简便的方法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并对石墨烯片层进行氨基基团修饰,通过化学吸附作用显著提升复合材料对气态甲醛的吸附性能。本发明方法简单,产物性能优异且易于收集,适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肿瘤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粒子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核,核的粒径为200-650nm,在核的表面包覆有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混合壳层,壳的厚度为40-80nm。所述抗肿瘤纳米复合粒子的分散性好,可搭载抗肿瘤药物,且载药量大。所述抗肿瘤纳米复合粒子生物相容性高、副作用小,且具有良好的光热作用,在780nm的激光作用下,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显著,可用于光热治疗。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温和、绿色环保。
一种水中钢桩防腐补强加固方法。适用于桥梁、码头等水中钢构建筑物,在钢桩锈蚀、强度缺失的情况下,将由增强纤维布与憎水配套树脂胶湿合形成的纤维复合材料布,按设计形式和数量包裹在水中待防腐加固的钢桩上,在桩身表面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复合材料。该复合纤维系统等代钢桩缺失截面积,计算Ag缺=d布*b布*σ布/σ钢(d布=1.3mm,b布=布宽度mm,σ布=235N/mm2,σ钢=300N/mm2),根据钢桩截面损失率计算钢桩损失截面积,最终计算出满足设计要求布宽度及层数。按计算数量加固能补足桩身的强度下降,并具有良好的抗冲刷及抗腐蚀的性能,不再需要其它处理措施,即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从而达到防腐加固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增韧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聚丙烯54~87.7%;无机抗菌剂0.5~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10~30%;接枝聚丙烯1~8%;稳定剂0.2~1%;分散剂0.2~1%;抗氧剂0.4~1%。本发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成母粒,然后将表面改性的无机抗菌剂、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母粒、接枝聚丙烯及其它助剂高速混合挤出制成高强度高韧性及高抗菌性能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保证添加无机抗菌剂赋予聚丙烯优异抗菌活性的同时,通过添加有机超长链高分子增强增韧聚丙烯。因此,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不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而且具有突出的力学特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阿特拉津的核酸适配体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硬模板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3DOM TiO2/FTO电极,再利用水热还原法进行Au纳米粒子修饰,制得Au NPs/3DOM TiO2/FTO复合电极,最后通过金硫键自组装膜法将阿特拉津适配体结合到Au NPs/3DOM TiO2/FTO复合电极表面,即制得Aptamer/Au NPs/3DOM TiO2/FTO传感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核酸适配体作为阿特拉津的识别元素,大大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选择性,采用三维有序大孔微观结构的Au NPs/3DOM TiO2复合材料用于识别元素核酸适配体分子的负载,能够有效增强光电催化性能,提高对阿特拉津的检测灵敏度,检测限低至ng/L级,选择性识别能力高,可应用于痕量污染物的检测分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一体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定好注塑参数,把预埋入的金属件放置在模具中,然后通过注塑机注塑射胶,让高分子复合材料与金属件能紧密结合,再经过保压、溶胶、背压、松退、冷却,从而获得自行车一体轮。本发明的自行车一体轮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具有成本低廉、造型美观、工艺稳定、绿色环保无污染、便于市场推广的优点。
一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非晶Si-SbxTe1-x材料层,其中0.1≤x≤0.9;在所述Si-SbxTe1-x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之上,对所述Si-SbxTe1-x执行第一次退火工艺,使得其中的非晶Si和SbxTe1-x晶体形成分相;将退火后分相的非晶Si与SbxTe1-x的复合材料置于氢气氛中执行第二次退火工艺,使其中的非晶Si转变为微晶Si以形成微晶Si-SbxTe1-x复合相变材料;对所述微晶Si-SbxTe1-x复合相变材料执行加热退火脱氢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制备的是微晶Si-SbxTe1-x复合相变材料,微晶态的Si晶粒尺寸在3纳米至20纳米左右,缺陷比非晶态Si少,能有效抑制氧化,阻碍Si与SbxTe1-x的相互扩散,具有更稳定的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段共聚物mPEG-PLGA/无定形硅酸钙水合物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纳米材料具有球形或类球形的实心、核壳或多囊泡结构,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100nm,所述复合纳米材料的化学组成中钙与硅的摩尔比为0.3:1~0.7:1。本发明以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的嵌段共聚物作为有机模板剂用于硅酸钙水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可以有效地保持无定形硅酸钙,且嵌段共聚物的疏水性使得复合材料可作为对疏水性药物和蛋白质的储存库,进而可用作药物输送和蛋白吸附,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进行了酸化、酰氯化后,与多羟基化合物或低聚物反应,得到羟基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功能化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共价键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将其应用在聚氨酯的合成中,起到一定的交联扩链的作用,碳纳米管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极大提高,并且羟基的存在很好的改善了碳纳米管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性,这两方面的作用将导致功能化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各方面力学性能较原始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碳纳米管可以改变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甚至得到导电聚氨酯,扩大聚氨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代理疗保健技术与现代经络学说密切结合的高功能自我三重理疗保健器具,它是由在常温下发射出能被经络穴位组织高效率传输、吸收的波长为8~25微米的远红光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人体理疗带;热袋与发射上述远红外光的布袋的组合装置;高能生物磁无针针灸器械,三种理疗保健器具组成。它将特定的光、磁、电综合作用于经络穴位组织和病痛部位,能增强人体固有的自我调整能力、免疫力、修复能力,除对镇痛、消炎、消肿、镇静有及时效果外,能从根本上防治疾病保持健康。它具有不通电、高穿透力、可随身携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无不良作用,高效、速效、长效、安全、方便、舒适、经济、实用的特点。凡是针灸能治的疾病和所有痛症都可以使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