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括:氧化亚硅颗粒;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为多孔材料,且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在所述氧化亚硅颗粒表面;第二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层表面,且所述第二包覆层植入有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所述石墨烯相邻片层之间填充有双层包覆的所述氧化亚硅颗粒。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能有效降低负极材料的膨胀率和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
一种多孔层状CoFe2O4/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六水三氯化铁和六水氯化钴为铁源和钴源,六甲基四胺为碳源,乙二醇为溶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一锅法制备多孔层状CoFe2O4/C纳米复合材料,其中,多孔层状CoFe2O4/C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状结构,且该方法直接实现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碳材料的复合,作为改良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将有利于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用三级光辊碾压设备将竹片碾压并冲洗得到松散状的竹带,用竹材基本组织、菌种加入至浸提液发酵后,分离纯化得到生物酶,再与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水混合得到酶制剂,将竹带用激活后的酶制剂酶处理后,经水洗、沥干、开松和干燥得到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本发明制备的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长度长,细度细,且拉强度大,抗断裂强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型聚苯胺/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硫酸水解法从微晶纤维素中提取纳米微晶纤维素,然后以苯胺单体为原料、以纳米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盐酸混合形成复合掺杂体系,最后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掺杂型聚苯胺/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掺杂型聚苯胺/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丰富,而且所构建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复合掺杂体系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充分发挥纳米纤维素与聚苯胺材料的优势,拓展了聚苯胺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磁导率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软磁合金与绝缘介质混合,通过热压热变形工艺制备软磁复合材料;经热变形获得的磁体中软磁合金变为片状结构,所有片状磁性颗粒皆沿磁环平面(工作磁路方向)平行有序排列;同时在绝缘介质中加入纳米磁性氧化物;最终获得高磁导率各向异性软磁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片状结构可有效降低损耗,提高磁导率,经热压热变形工艺可直接获得沿磁环平面取向的片状软磁颗粒,不需要磁场即可获得各向异性有序磁结构。
一种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超声波辐照并连续搅拌通氮气条件下,可溶性亚铁盐和可溶性铁盐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入新鲜配置的氨水溶液得到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超声波辐照下,将上述新制备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与间苯二胺单体、2,5‑二氨基苯磺酸单体混合溶解,搅拌均匀,通过化学氧化法一步合成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和具有更高反应活性的氨基,亚氨基,磺酸基修饰的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mPD/SP(50:50);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物粒径分布均匀,粒径范围在20~100nm左右,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80~150m2/g,纳米颗粒未出现明显氧化现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明治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拉压成型装置,被用于加工芯材,包括加工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输送装置、上胶装置、放料装置、加热加压装置和切割装置,放料装置上设置有整体预浸料,整体预浸料包括薄膜、离型纸和碳纤维预浸料,薄膜和离型纸分别位于碳纤维预浸料上下表面,在放料装置四周设置有两个带有电机且可转动的收卷装置,薄膜的一端与一个收卷装置连接,离型纸的一端与另一个收卷装置连接,碳纤维预浸料的一端通过压实辊与芯材表面抵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明治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拉压成型方法,芯材依次经过输送装置、上胶装置、放料装置、加热加压装置和切割装置,成为复合材料。本发明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电池箱边框快速成型方法,属于电池应用技术领域。所述电池箱边框包括复合材料层和功能层,复合材料层是由增强纤维材料和阻燃树脂固化后形成,该电池箱边框可以采用拉挤工艺、拉缠工艺或拉编工艺成型得到,节拍时间短,模具投入低,边框产品批量生产成本可得到大幅降低。采用本发明的快速成型工艺,可实现材料、结构和功能一体化,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并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没食子酸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本发明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金属纳米修饰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金属纳米修饰电极表面沉积聚氨基酸膜制备了聚氨基酸/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将获得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用于没食子酸的测定。本发明对没食子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同时,该电极制备便捷、廉价,具有应用广阔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催化甲醛分解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具有纳米级有序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载体,因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其介孔内部和表面负载了大量具有高活性的锰氧化物、铜氧化物和铈氧化物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混合的催化剂颗粒分散于具有有序介孔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孔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吸附大量的气体进行催化反应。本发明进而提供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盐和硅源混合溶液的配制步骤、沉淀步骤和煅烧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交变磁场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金属颗粒与热塑性塑料或者与热固性塑料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加热混合均匀;2)将原料在一定压力下注射入模具,注射温度为140~260℃,在模具处施加交变磁场,样品位于交变磁场线圈端部,电流强度为0.1~20A,电流频率为102~105Hz;3)保压一段时间后,塑件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即可开模,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将塑件推出模外,得到产品。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成熟的注射成型方法制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调整电流强度、频率及其它制备工艺参数,可以在很大的厚度范围内方便地制备出成分连续变化且可控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石墨烯与铁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的超级电容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膨胀石墨经超声后生成多层石墨烯溶液,S20,采用水热合成法生成靠近石墨烯表面处平行石墨烯并且在外表面处垂直石墨烯的铁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得到多层石墨烯与铁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材料,从而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该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制作的木屋墙体型材及其制作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制作方法具有时间短、工序简单的特点,所述木屋墙体型材应能减少天然木材的利用,而且使用寿命和舒适性均能满足木屋使用要求,还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木屋墙体型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造粒;2)制造型材;3)后期处理。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制作的木屋墙体型材,其底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伸展的凹槽,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开设有至少一条与凹槽同向伸展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固定着密封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骨再生修复的高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将异质离子掺杂硅酸钙粉体、α-熟石膏粉体和调和液按质量百分数2~20%、40~60%和20~40%分别称取、混合后,搅拌形成均匀糊状物,并经水化反应形成自固化材料。它具有自固化、可注射、高强度和快速降解性能,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和可降解性极为优良,可以用于骨齿组织中骨缺损的快速完全再生修复、根管填充以及骨病治疗性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由纳米级锡基复杂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锡基复杂氧化物的通式为M2SnO4,其中M为Mg、Co、Ca或Zn。该复合材料中锡基复杂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可有效提高锡基复杂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低温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增效的复合材料。包括反光层和绝缘保护层,所述的反光层包括UV反光层,所述的UV反光层的表面设有与UV反光层相配接的镀铝膜层;所述的UV反光层的横截面为凹凸齿,所述的凹凸齿的端面形成反射面。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增效的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稳定性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曲面压力传感装置。包括曲面的压力敏感阵列传感器和多路数据处理模块,传感器中碳纤维编织成的经纬交叉网络对作用传感器表面的压力分布信息转换成电阻经线与纬线碳纤维的电阻变化,电阻值由多路数据采集模块的扫描电路测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模块内的运算单元按内置的解耦算法处理得到外部压力分布信息。本申请采用了编织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敏感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秀的可设计性,能够在传统硬基底的压力传感阵列不能应用的非平面上完全覆盖,实现曲面上的法向压力分布测量;经纬交叉网络采用绝缘纤维将具备压力敏感的碳纤维隔开,能够在保证复合材料本身强度的前提下,调节压力测量的空间分辨能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板材压缩性能试验的夹具,用于复合材料板材压缩性能试验中的夹持固定,包括顶板、底板、上固定底座、下固定底座、上挡板、下挡板、直线轴承、轴承座、光轴;顶板的下表面固定一对上固定底座,每个上固定底座上旋接有上螺栓,上螺栓抵住上挡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一对下固定底座,每个下固定底座上旋接有下螺栓,下螺栓抵住下挡板,板材通过上、下挡板夹持;两根光轴对称布置在板材的两侧,光轴穿过顶板和底板,光轴的上部套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顶板的上表面,光轴的下部与底板相连。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固定复合材料板材,便于观察材料破坏现象,具有可靠性高,连续工作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心瓣热解炭及其复合材料断裂韧性测试装置。目前还没有该类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拉伸测试机构和用待测试的人工心瓣热解炭或其复合材料制备的样品。样品为立方体,中部加工有直通形缺口,缺口一端开设在样品的侧面,另一端为尖端;缺口上下两端分别开设加载孔,并预制起点位于缺口尖端、贯通样品前后表面的尖锐裂纹。拉伸测试机构包括U型夹具、加载平台和固定平台。两个U型夹具分别夹住样品的两个加载孔,引伸计架设在缺口的开放端上,上部U型夹具上固定设置有与加载平台连接的加载杆,下部U型夹具上固定设置有与固定平台活动连接的固定杆。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测定纯热解炭和热解炭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杨梅状铁掺杂钴基硫属化物氮掺杂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使用锌盐、铁盐、F127、PVP及钴氰化钾为原料进行常温沉淀反应生成FeZnCo‑PBA前驱体;将其在保护气氛下热处理后,与硫粉或硒粉进一步气相硫(硒)化,得到铁掺杂钴基硫属化物氮掺杂碳多孔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机结合多种手段来缓解钴基硫属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效应并提高其导电性,使该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含硫聚合物;该含硫聚合物由含硫碳一单体、环氧单体、酸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阴离子开环共聚反应制备得到;环氧单体选自三氟环氧丙烷、3‑(2,2,3,3‑四氟丙氧基)‑1,2‑氧化丙烯、六氟环氧丙烷、七氟丁基环氧乙烷、八氟戊氧基‑1,2‑氧化丙烯、九氟戊烷基环氧乙烷、全氟‑2‑甲基‑2,3‑环氧戊烷、十三氟庚基环氧乙烷、缩水甘油醚十六氟壬基醚、萘基缩水甘油醚、蒽基缩水甘油醚、偶氮苯基缩水甘油醚和联苯基缩水甘油醚。本发明公开的复合材料在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且聚合物主链无吸水性基团,有望在5G手机天线材料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吸水率高韧性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甘油三(1,2‑环氧)丙醚与硅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形成疏水改性甘油三(1,2‑环氧)丙醚;以及,将疏水改性甘油三(1,2‑环氧)丙醚与尼龙6T/66、抗氧剂、玻璃纤维均匀混合后挤出造粒,制得低吸水率高韧性高温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效率高,且所获得的尼龙复合材料兼具力学性能优异、低吸湿性和高耐热性等特点,利于促进尼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电解海水催化剂催化选择性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三维结构铁掺杂钴钼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制备前驱体材料Co‑MOF@NF;再在钼酸盐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将前驱体材料进一步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反应后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的MOF衍生材料;然后将MOF衍生材料置于还原气氛中,二阶段升温得铁掺杂钴钼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三维结构铁掺杂钴钼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含氯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氢析出和氧析出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远优于商业Pt/C和IrO2催化剂,制备方法成本低。本发明还提供其在海水电催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密度小孔径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硅橡胶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构成: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反应抑制剂0.01‑1份,交联催化剂0.01‑1份,含氢硅油2‑10份。热膨胀微球5‑30份,超细碳酸氢钠粉体5‑30份。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将中空热膨胀微球和超细碳酸氢钠粉体按照预混比例与硅胶各组分进行共混,使其均匀分散在硅胶胶体中,经固化得到复合硅胶预混物,然后将预混复合胶体置于合适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得到低密度微孔硅橡胶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球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方法。包括:将过渡金属盐和硫源混合溶解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通过离心、清洗、干燥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微球;取过渡金属硫化物微球和碳源,加入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微球/碳前驱体;然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煅烧,获得微球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储锂性能,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的长循环性能,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产品具有均一的微球结构;原料廉价易得、环境友好;采用的溶剂热法操作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褶皱状的硫‑大米碳/碳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通过瞬时膨化法得到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大米碳材料,以此为载体,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向大米碳中引入导电极性材料碳化钛,随后熔融扩散法渗硫得到碳硫复合材料作为优异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硫‑大米碳/碳化钛复合材料兼具三维多孔结构及褶皱状的微观形貌,拥有出色的固硫效果和较高的电子传导率,对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从而有效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二硫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硫化钼/二硫化锡为水平界面接触式生长,二硫化钼/二硫化锡生长于石墨烯的表面;以氧化石墨烯为碳源,五水四氯化锡为锡源,二水钼酸钠为钼源,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将碳源、锡源、钼源、硫源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在200℃下保温16h的条件下合成二硫化钼/二硫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出的二硫化钼/二硫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结构,导电率高,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该制备方法对反应条件要求低,操作简单,产率高,可重复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延成型制备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将钝化剂和溶剂按照钝化剂质量分数为0.1%-5%混合起来得到钝化液,将钝化液和磁性金属粉末按照质量比为0.01-1混合,搅拌,烘干,得到钝化粉;2)将钝化粉和有机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混合,搅拌均匀,并经过筛网过滤,除泡,制备得均匀弥散的浆料;3)流延成型;4)干燥,固化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流延法制备的金属软磁复合材料具有电阻率高,饱和磁通密度较传统铁氧体高的特点。利用较成熟的流延工艺使薄膜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化,成本降低,在薄膜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制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矿物的结晶结构层之间插有纳米粒级的羰基铁颗粒所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使用无机酸与还原剂对层状矿物进行活化和除杂;2)酸活化后脱水、烘干;3)层状矿物与Fe(CO)5共同研磨,形成插层化合物;4)加热使Fe(CO)5在层间脱水形成纳米羰基铁颗粒。所得产物即为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本发明成功将纳米羰基铁颗粒插层到硅酸盐矿物中,利用其层间约束力有效抑制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制备的产品具有优良的电磁波损耗性能,可用作各类装备的吸波涂料。
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有机硅树脂模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有机硅树脂15-60份、石英粉/纳米二氧化硅混合物20-60份、玻璃纤维15-35份、催化剂0.01-2.50份和脱模剂0.1-5.0份。制备的有机硅树脂模塑料,力学性能优异,弯曲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