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高CTI值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分数计的下列成分:聚酰胺22.3~65.6份,无机增强材料15.0~45.0份,阻燃剂8.0~20.0份,协效阻燃剂2.0~15.0份,稳定剂0.01~0.2份,润滑剂0.1~1.0份,本复合材料还可加入其他助剂如紫外吸收剂、成核剂、耐磨剂、颜料等等,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极佳的CTI值、阻燃性能稳定、尺寸稳定性好、高刚性、易于加工成型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使这种材料成为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候选者,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前灯反光器、轴承座、皮带轮、传感器壳体、燃料管线元件和电气元件等高温工程部件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滑撬式起落架适坠性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对复合材料滑撬式起落架的管状弓形横梁进行分段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冲击仿真,进行反复迭代并最终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优化后的设计可使复合材料滑撬式起落架在应急着陆条件下可以按预先设想的方式沿整个弓形梁发生渐进破坏,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冲击能量,减小加速度过载,提高乘员的生还概率,使飞行器更容易满足适航条例中关于应急着陆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是以铜藻基炭为载体,纳米TiO2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在铜藻基炭上;所述的铜藻基炭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按照聚四氟乙烯:铜藻粉的质量比为1~3:1,称取一定量的聚四氟乙烯与铜藻粉,充分研磨混合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在N2气氛的保护之下,升温至550~1000℃进行炭化,炭化完成后将样品冷却到室温,将其置于研钵中研磨,过60‑80目筛,得到铜藻基炭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萘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降解PAHs的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其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u@Zn‑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1)2‑硝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2)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3)Zn‑MOFs材料的制备;4)Au@Zn‑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5)基于Au@Zn‑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通过本发明可以构建出一种基于Au@Zn‑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超灵敏检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更高的灵敏度,对我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滚动轴承的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将氮化硅、氧化锆、碳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任一一种与硫化钼70%-90%:5%-27%配比制成, 并余量为粘合剂,硫化钼分子为MoSx,x=0.1~2。本发明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滚动轴承及其部件,保证滚动轴承的高硬度和接触疲劳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冲击韧性,同时可以降低摩擦系数,起到自润滑的作用,无需另外使用润滑剂进行润滑,从而使滚动轴承的磨损率大大减少,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机械、制药机械、航空机械等不宜采用润滑剂的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氢气气体传感器用多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为SnO2‑Pd@rGO复合材料,形貌呈多孔球状。其制备方法是:将葡萄糖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水热反应,产物与SnCl4和PVP加入甲醇中,再进行水热反应,其产物与PdCl2和GO水溶液加入乙醇中混合后,烘干进行高温热处理再结晶,之后在氢氩气氛下进行热处理还原获得。本发明的材料对氢气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而且对于低浓度氢气具有敏感快速的响应且能够快速恢复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塑料为载体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采用带加热的高速犁刀式混合机先将导电炭黑、镀镍碳纤维和金属纤维一起高速混合,并添加偶联剂改善其表面能;然后加入聚乙二醇6000继续混合,冷却后破碎得到为长度在2~3mm的粘结颗粒;然后将这些粘结颗粒与工程塑料一起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到导电性较高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炭黑填料比重小,难以加料、复合填料难以分散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不仅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也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粘土矿物-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磁性金属纳米微粒位于粘土矿物的天然纳米管内部。首先将管状粘土矿物通过有机改性使其纳米管内部呈疏水性;随后将管状粘土矿物与一定比例的金属有机物混合;通过高温热分解在粘土矿物纳米管内原位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后即得到管状粘土矿物-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均一等特点,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药物载体及缓释剂、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本发明提出的管状粘土矿物-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材料结构新颖,潜在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铁粉和五氧化二磷按比例混合,充分研磨使之混合均匀;(2)在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中掺入碳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还原性气氛下,升温至300~500℃烧结4~8小时,冷却得到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3)将锂化合物与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按比例混合均匀,在还原性气氛下升温至600~800℃烧结4~30小时,冷却后磨细得到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容量高、导电性高、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MXene‑AC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LiF粉末加入到HCl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后缓慢加入MAX粉末,超声波辅助油浴搅拌刻蚀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得到多层MXene沉淀;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多层MXene沉淀重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MXene悬浮液,再将剪碎的活性炭纤维浸入MXene悬浮液中,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MXene/ACF;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MXene/ACF取出,在紫外线照射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MXene/ACF复合材料。本发明将制得的MXene/ACF复合材料用于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均较高,且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高延性的绿色水泥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主要是由水泥、粉煤灰、工业废渣、偏高岭土、机制砂、亲水性聚乙烯醇纤维、外加剂以及水组成。本发明通过优化基础配合比,配制出收缩应变小于1050με、抗压强度大于45MPa、抗折强度大于10MPa的绿色水泥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In2S4/Ti3C2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aIn2S4/Ti3C2光催化复合材料中,Ti3C2是二维风琴状结构,CaIn2S4是由二维纳米片组装而成的花状微球结构,Ti3C2分布在CaIn2S4花状微球周围。二维层状Ti3C2作为助催化剂增加了CaIn2S4的光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转移分离,从而提高了CaIn2S4的光催化活性。本发明的CaIn2S4/Ti3C2光催化复合材料能够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可见光催化材料,有效地还原二氧化碳和降解抗生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铁磷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单元以多孔三维的碳纳米管为网状骨架,镍铁磷化物纳米颗粒自缠绕在碳纳米管上;制备方法步骤包括:碳纳米管的预处理,镍铁氢氧化物/碳纳米管前驱体的制备,镍铁磷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原位转化反应;本发明制备的镍铁磷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有效的解决传统制备技术过程中镍铁磷化物纳米颗粒单元结构严重团聚问题,为制备活性位点完全暴露催化活性高、导电性良好、过电位低、高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提供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电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氧化铜/TNTs光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阳极氧化:将经过特殊预处理的泡沫钛作为阳极,对其进行恒电位阳极氧化,得到预基体;退火:对预基体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基体;涂覆生长:将基体置于含铜涂覆液中浸渍一段时间,随后依次进行干燥和煅烧,此为一次循环,进行若干次循环后即可得到泡沫氧化铜/TNTs光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大幅度降低了制备的难度,对制造设备要求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实现等优点,能够良好地实现量产;提高了整体光电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优化了性能;使得泡沫氧化铜和TNTs实现了合理的复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贝壳粉制备量子点/无定形磷酸钙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制备的无定形磷酸钙的直径为350~450nm,Zeta电位为27.5mV。量子点/无定形磷酸钙复合材料激发波长为219nm,在437nm处有最强的荧光强度,峰宽为67.6nm。本发明在制备颗粒的过程中无需煅烧贝壳,节省能源,无需调节pH,对实验仪器的要求低,得到的颗粒为球形,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该制备无定形磷酸钙/量子点的方法用到了贝壳粉,充分利用资源,得到的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防伪标记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浇铸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纸团状石墨烯微球和浇铸尼龙组合而成。这种复合材料是通过首先制备纸团状石墨烯微球,再与己内酰胺熔体混合,浇铸聚合而成。所得纸团状石墨烯微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弹性,能有效吸收冲击,稳定性强,添加至浇铸尼龙中分散性好,纸团状结构降低了石墨烯的堆叠,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石墨烯微球可充分吸收应力,并且可以提高材料整体的润滑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孔氧化铜微球/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量取体积比为8∶2的DMF和蒸馏水,混合后作为混合溶剂;加入膨胀石墨,超声振荡2~7小时,得到多层石墨烯;在混合溶液中加入一水乙酸铜,搅拌3~6分钟,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在100℃~130℃温度下保温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物用酒精和水进行离心清洗各3次,得到干燥的多孔氧化铜微球/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一种通过有机分子络合金属离子的方法在不含氧官能团的多层石墨烯表面制备多孔氧化铜微球颗粒,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特异的形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偶联剂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得改性后纳米粒子;2)、聚四氟乙烯和改性后纳米粒子进行粗混,得预混合粉体;改性后纳米粒子在预混合粉体中的重量含量为0.1%~50%;3)、在预混合粉体中加入有机溶剂,超声搅拌后,过滤,干燥;得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的PTFE复合粉体;有机溶剂与预混合粉体的重量比为50~1000%;4)、将PTFE复合粉体进行模压、烧结,得纳米粒子填充PTFE复合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填充PTFE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耐磨性能高、摩擦系数低等特性。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热吸波及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屏蔽层,由MgO@Co‑NiFe2O4异质结复合材料加入基料经固化得到;与所述屏蔽层复合的吸波层,由γ‑Al2O3@MoS2@Fe3O4异质结复合微球加入基料经固化得到;任选地,位于所述吸波层与所述屏蔽层之间的骨料层;任选地,与所述吸波层复合的透波层,由氮化硼纤维加入基料经固化得到;以及任选地,位于所述透波层与所述吸波层之间的骨料层;其中,所述骨料层由碳纳米管纤维加入基料经固化得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波时频调控的局域化异质形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及方法。将功能微粒、光敏液体与光引发剂混合均匀,步向一对变频率声表面波换能器输入频率、持续时间、间断时间且有时间差的周期性时频调控正弦信号,一对变频率声表面波换能器被激励出对应的声表面驻波,耦合入液槽内部后在光敏液体内形成局域化声场,光敏液体内功能微粒受到局域化声场的声辐射力作用,形成稳定的阵列状分布;打开紫外光源固化完成制造。本发明在液槽内部实现局域化的声场分布,实现对应局域化异质形复合材料的制备,解决了声表面波辅助异质性复合材料制备区域选择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毛丹状Co3O4‑N,S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合成的多孔碳和红毛丹状Co3O4均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的孔结构,在Co3O4水热过程中加入N,S掺杂,形成的Co3O4能够均匀的分散在碳基体上,避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团聚,同时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有效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钴离子以不同的价态存在,使得具有优良氧还原的能力,可以充当可逆吸附、解析氧和受体化学吸附位点,S原子的掺入,在碳材料表面产生更多的富电子或缺电子的活性位点,氮元素的掺入,能够对材料产生电子调制作用,为金属催化剂提供载体,使得红毛丹状Co3O4‑N,S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氧还原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非线性电导特性和击穿特性的有机硅弹性体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制备原料: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35~40%;交联剂:35~40%;改性微米碳化硅:18~22%;改性纳米氮化铝:0.1~5%;所述改性微米碳化硅由微米碳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的醇水溶液中水解制得;所述改性纳米氮化铝由纳米氮化铝、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的醇水溶液中水解制得。本发明将改性的纳米氮化铝加入有机硅弹体/微米碳化硅复合材料中,既可以提高其非线性电导特性又可以提高其击穿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高非线性电导特性和击穿特性的有机硅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i/TiOx/Ag杂化复合材料的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首先以钛箔片和NaOH溶液通过在温度为200℃的水热合成反应6小时制备Ti/TiOx纳米膜,将Ti/TiOx膜浸入到AgNO3溶液中并在波长为365nm的三用紫外分析仪紫外灯照射的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2小时,从而使纳米银修饰在Ti/TiOx纳米膜中,即可得到Ti/TiOx/Ag杂化复合材料的SERS基底。本发明制备的Ti/TiOx/Ag杂化复合材料的SERS基底所用制备方法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并且在实物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均一性、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新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量子点分散于水中得到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再加入氯化血红素混合,制得所述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与氯化血红素复合,无需任何有机溶液,实现氯化血红素在中性水溶液中的分散。石墨烯量子点具有高的边缘基团比例,其与氯化血红素复合时,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实现对氯化血红素的分散,且复合速度快,显著优于石墨烯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的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具有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其酶活性显著高于天然酶‑辣根过氧化物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铁粉为原料的钒掺杂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按LiFe0.98V0.02PO4的设计称取化学计量比的磷酸铁、铁粉、磷酸锂、偏钒酸铵或五氧化二钒;加入有机碳源和溶剂,将上述原料进行充分球磨,使原料混合均匀;然后球磨的产物在真空烘箱里除去溶剂,研磨后放入管式炉内,在650‑750℃条件下烧结4‑12h,烧结气氛为氮气、氩气、氮气、氩气、氢氮混合气体或氢氩混合气体,再自然降温后得到钒掺杂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原料利用率接近100%且无污染、工艺可控、操作安全可靠,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电导率、低内阻、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属于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为耐高温抗老化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及工艺,包括底座、出料机构和过滤网,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外壳,且外壳的上方安装有搅拌室,所述出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机构位于搅拌室的底端表面,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安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过滤网的上方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右侧固定有安装块,所述搅拌轴的上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外部安置有保护壳。该耐高温抗老化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功能性强,制备前能够对原料进行搅拌,制备前不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对原料搅拌,使用便利,制备的出产品的质量高,便于进行出料,且制备完成后能够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ZnO/PDA@PNIPAM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球形纳米ZnO为核,在其表面原位聚合聚多巴胺(PAD)涂层为光热转换介质,以热响应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贮存器和温控开关,组装成近红外光热转换ZnO/PDA@PNIPAM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来实现光热转换,从而实现药物等小分子的运载和控释。该ZnO/PDA@PNIPAm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相变温度,拥有良好的光热转换能力,负载能力,可以实现近红外光控释药物小分子,可应用于医学治疗、药物释放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芴基三元共聚物/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并且该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电存储器件。此电存储器件具备优异的三进制电存储性能,开启电压低,开关电流比高,存储密度大,能够快速响应,可进行多次循环读写,性能优良。芴基三元共聚物/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电存储器件制备工艺稳定,操作简单,在信息存储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重金属锑镉的生物炭铁锰尖晶石复合材料,其由溶液B匀速滴入悬浮液A中,然后经2.5~3.5小时搅拌,再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制得生物炭铁锰尖晶石复合材料;其中溶液B为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悬浮液A由水、七水硫酸亚铁和茶叶枝生物炭按重量比100:(8.0~8.5):(0.8~1.2)组成。(1)本发明中的生物炭铁锰尖晶石复合材料有着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更有利于重金属的吸附;吸附环境较温和,在中性偏弱酸性环境即可实现高效重金属吸附;不仅对于单一重金属环境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同时对于重金属锑、镉共存环境也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吸附、去除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纳米晶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是由非晶纳米晶软磁粉体和玻璃相构筑的软磁复合材料,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通过金属有机醇盐水解对非晶纳米晶软磁粉体进行绝缘包覆,然后将低熔点玻璃相均匀分散在有机树脂中,将树脂和绝缘包覆的非晶粉体均匀混合,然后进行模压成型,将生坯在一定温度下空气退火然后在450到800℃氮气退火。本发明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高频低损耗的特性,在100kHz 100mT下,损耗在200到600mw/cm3之间。可用于功率开关电源、扼流圈、功率谐振电感器、脉冲变压器或无线充电等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