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塑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复合添加剂与粉碎后的聚偏氟乙烯废旧塑料粒子混合,加入偶联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备得到的复合添加剂在与聚偏氟乙烯废旧塑料熔融共混时,相容性好,提高了结构的致密性和均一性,所述复合添加剂为多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在与聚偏氟乙烯结合时,结晶面积减少,能够抑制光氧化反应的发生,提高拉伸强度和耐高温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聚偏氟乙烯分子的耐光、耐低温性以及热稳定性,克服了废旧聚偏氟乙烯塑料严重老化,使得制备得到的塑料产品性能降低的问题,消除了因添加填料而引起的表面缺陷等质量问题,改善了材料耐低温性和柔韧性。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聚氨酯塑料泡沫保温管保温隔热性能的方法,在聚氨酯塑料泡沫合成过程中,向聚氨酯塑料泡沫合成原料中添加质量分数占0.45‑0.50%的钙基功能有机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聚氨酯塑料泡沫材质,通过结构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聚氨酯塑料泡沫材质无论在保温隔热效果、阻燃防火性还是强度方法都具有更高的水平,同时泡沫材料的隔音、耐温差、耐候性能显著提升,导热系数在{0.012‑0.014w/(m·k)}范围,使用寿命延长十年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虎皮兰类植物提取物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30份、麦饭石18‑25份、空心玻璃微珠10‑15份、硅藻土15‑20份、钛白粉10‑15份、低VOC纯丙乳液15‑25份、增稠剂2‑4份、助剂5‑8份、分散剂3‑6份、消泡剂4‑6份、润湿剂2‑5份、去离子水15‑25份。本发明可去除屋内装修带来的甲醛,无需后续添加功能材料即可实现去除甲醛功能,实现了涂料去醛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吸音效果好,安全环保、节省室内空间,同时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孔隙壁尤其是木质纤维可以吸附一定水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镍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乙酸镍、碳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纳(SDS)作为原料,水为溶剂,将乙酸镍、碳酸钠、SDS与水均匀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于温度200-250℃、保温1-24h,最终可得到浅绿色絮状产物,即为碳酸镍纳米片;其中:乙酸镍与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乙酸镍与碳酸钠的总重量为水重量的1-30%,SDS重量占水重量的1-5%。本发明过程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合成出的碳酸镍纳米片在电子工业、吸附剂、催化剂、电镀、陶瓷及釉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光催化剂Bi4Ti3O12的制备方法。以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环己烷为溶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形成澄清透明的混合液,然后分成体积相等的三份,分别与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硝酸铋水溶液和氨水乙醇溶液混合配成微乳液B、C和D,在强力搅拌下,将C微乳液缓慢滴加进B混合形成微乳液E,再缓慢滴入D,经强烈搅拌形成前驱体;最后经过陈化、离心、清洗、干燥煅烧。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颗粒大小可控、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制备的钙钛矿型Bi4Ti3O1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能够有效降解亚甲基蓝,具有极佳的光催化性能。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及蓄能效果优异的发光塑料,以氧化铕为中心,使用氧化镉包覆,负载磁性氧化铁,得到的稳定的核壳结构作为发光材料,在聚丙烯中分散性好,挤出中性能不受破坏,荧光强度高,能够激发产生大量的量子点,蓄光性能高,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使得发光塑料发光强度和发光时间得到保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光及蓄能效果优异的发光塑料解决了现有发光塑料中使用的荧光粉在恶劣环境变化下,造成发光塑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发光性能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能够实现提高发光材料发光性能以及扩展发光塑料适用领域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制备永磁铁氧体的方法,属于磁性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按主相分子式Sr1-xBaxO·nFe(12-y)/nRy/nO3,其中0≤x≤0.95,5.75≤n≤6.15,0< y≤0.5,R为Cu;并进行二次辅料的添加。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可以将一次烧结温度降低为1050℃~1100℃,二次烧结温度可以降低为1100~1150℃,对比目前所采用的烧结工艺,平均降低温度为100℃;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剩磁Br值达到≥380mT,内禀矫顽力Hcj值达到≥330.1kA/m,磁能积(BH)max值达到≥26.7kJ/m3。在保证铁氧体产品性能的同时,极大的节约了能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活性炭与硅藻土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手工干压成型,成型后在85℃下烘干后用填埋法放入电脑电窑中炭化,炭化温度为850℃,升温速率为200℃/min,保温时间为1小时,随炉冷却;将炭化后的样品用活化剂进行浸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浸泡5小时,完成后再次放入85℃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得到最终样品。本发明材料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廉,材料性能优越,实现了功能与优势的互补,在保持原来二者性能优点的基础上,既解决了活性炭形状松散、强度低、难以成型、回收困难等缺点又为陶瓷领域新增了一种具有活性炭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白云石20~40份、膨胀珍珠岩10~30份、硅酸盐水泥5~10份、改性凹凸棒土5~15份、色母粒2~5份、硅酸铝纤维棉5~10份、植物纤维粉末3~8份、轻质碳酸钙粉10~15份、增塑剂2~6份、分散剂1~5份、交联剂0.5~1.5份、阻燃剂0.6~1.8份、辅助填料2~8份。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阻燃效果,加入了阻燃剂,提高了材料的防火性能,同时,除了热阻性能外,能实现储能调温功能,材料强度高,提高了力学性能和抗冲压性能,并且环保,满足人们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磁性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一体成型电感及其FeSiCr颗粒料的制备方法,以FeSiCr合金粉末为原料经磷酸钝化、初次烘烤、配胶、包覆胶料、造粒、风干、二次烘烤、混料后制成,所述配胶原料为有机溶剂、二氧化硅包覆纳米氮化铝、甲基苯基硅树脂、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制备方法条件可控,二氧化硅包覆纳米氮化铝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和导热性,在颗粒料表面形成膜层增强颗粒料的机械强度、导热性和耐储存稳定性,所得电感坯体,减少在坯体成型过程中的破损,使其具有高密度、高阻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稳定性好,适于一体成型电感的批量生产。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VC塑料生产加工用热稳定剂,利用热稳定性能极好的氧化锌与氧化钬作为核心原料,对其进行有机化处理,能够提高与PVC塑料的相容性,同时使用络合沸石粉对其进行包覆,增大了比表面积,能够提高热稳定剂的作用效率,降低用量,显著延长了PVC塑料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热稳定剂解决了现有PVC塑料在热、光、氧、酸碱等的作用下材料性能急剧劣化的问题,并具有较高的力学稳定性,兼顾了PVC塑料耐老化性和力学性能的提升,提高了PVC塑料的开发利用,能够实现延长PVC塑料使用寿命以及扩展其适用领域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酸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是:首先将硒酸钠与硝酸铋混合均匀,将硒酸钠与硝酸铋混合粉末置于刚玉管反应容器的高温区,氧化铝片置于刚玉管反应容器的低温区,并密封反应容器,将高温区加热至1000~1200℃、低温区加热至100~200℃,保温1~3h,得到了表面含有白色沉积物的氧化铝片;随后将氧化铝片固定于反应容器中间,将硒酸钠、硝酸铋与水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向反应容器中充入氧气后,于温度300~500℃、保温24~72h。本发明采用两步反应过程,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所得硒酸铋纳米带在光学、催化、吸附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农残检测的Eu3+标记分子印记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Eu3+与APTS中氨基和农残分子预组装,与TEOS水解交联缩合后得到Eu3+标记的农残分子印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传感器,洗脱农残分子后,拥有对农残分子选择性的识别位点空穴,农残分子再次进入传感器的识别位点后,将与识别位点上的Eu3+发生螯合,农残分子与Eu3+螯合后的荧光强度增加,利用荧光强度的改变,实现了对痕量农药分子高选择性,高结合量和高敏感性检测。本发明获得Eu3+标记的分子印记传感器具有识别位点刚性强,Eu3+不易洗脱,重复利用,较好溶剂惰性、光的稳定性、单一分散性和均一的尺寸。
本发明公开超疏水多孔硅酸镁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复合溶剂热法,以可溶性镁盐和硅酸盐为原料,以硅烷偶联剂、长链烷基羧酸或羧酸盐为改性剂,在液膜反应器微区强剪切力作用下反应生成硅酸镁初生态粒子的同时表面接枝,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所有晶核在各自改性剂包覆状态下晶化生长,实现一步疏水改性制备超疏水多孔硅酸镁油水分离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制备得到的超疏水硅酸镁油水分离材料对水面浮油以及水包油乳液进行处理效果显著,如对十六烷的吸附量在1.08~1.25g/g,除油率>9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再生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PVC塑料基材,PVC塑料基材的外表面包裹有编织碳纤维层,编织碳纤维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阻燃耐热层。本发明通过将常规的PVC塑料基材进行多层次改性处理,在PVC塑料片的表面包裹有功能材料编制碳纤维,以提高PVC塑料基材的整体性能,再在编制碳纤维的表面涂附高性能的阻燃耐热耐高温材料,进而保护内层不被高温高热所破坏,整体上提升了PVC塑料的拉升强度、强刚度、耐热耐高温性能,使得最终生产得到的PVC材料具有更多更强的性能,在PVC塑料内部填埋高性能超短纤维,使得PVC塑料基材的性能也能够显著提升而区别于常规的PVC塑料,实现PVC再生塑料的从内而外整体性能的提升和改性,显著提升产品品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导热膜包括石墨烯和银两种组分,其制备是通过前期银的生成以及后期银的熔融、渗透作用,将银添加至石墨烯膜中,耦合了石墨烯片层和银的面内和厚度方向的各自导热优势,获得了一种高导热膜材料。该膜材料的厚度方向导热系数可达6.8‑9.2W·m‑1·K‑1,面内平面可达806‑985W·m‑1·K‑1。本发明的导热膜材料柔性好,可裁剪,呈银灰色,略带金属光泽;同时导热膜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合成方便,易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多铁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以及分散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中的多铁陶瓷,所述多铁陶瓷为铁酸铋基复合陶瓷纳米纤维或颗粒。本发明将铁酸铋基复合陶瓷纳米纤维或颗粒与聚合物复合,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响应性能,以及良好的柔韧性,能够满足电子功能材料的使用要求,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介电、铁电、压电、磁性、磁电耦合等多功能性,实现了多功能多铁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车辆喷漆成本的油漆复合助剂,制备得到的油漆复合助剂修饰性强,具有优异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对油漆起到增强改性作用,普遍适用于车辆油漆的各个种类,与成膜物质结合稳定,喷漆中减少了漆雾的逸散,现场操作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提高油漆附着力,喷漆效果好,延长了涂层寿命,涂层厚度降低了10‑15微米,可节约油漆20‑25%,提高了车辆喷漆整体外观质量,并降低了喷漆成本,对车辆后期的使用和外观美化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质量、效率、环境和成本的改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聚偏氟乙烯膜材料耐污性的方法,将改性石墨烯应用于聚偏氟乙烯膜共混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石墨烯具有多个活性位点,能够对聚偏氟乙烯进行修饰,改变了聚偏氟乙烯的疏水特性,使膜材料有很强亲水性和静电排斥性,膜表面亲水角变小,容易被水润湿,降低浓差极化,通透性和耐污性显著提高,即便是针对有机污染物,也能起到很好的分离作用,极大的减少了膜材料的清洗和更换频率,降低了污染和能耗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镨纳米线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钒酸镨纳米线由四方PrVO4晶相构成;该纳米线的直径为50~150nm、长度大于10μm。该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铜片固定于反应容器中间,然后将氯化镨、钒酸钠与水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通过微波加热、保温,从而得到了表面含有灰色沉积物的铜片;随后将混合均匀的氯化镨与钒酸钠置于高温气氛炉的反应容器内,铜片置于反应容器的水冷低温区,并密封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加热、保温。本发明采用两步反应过程,制备过程简单,钒酸镨纳米线可望作为电极材料,在传感器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岗岩尾矿砂处理方法,首先,通过给料机将花岗岩尾矿砂输送到第一破碎机;其次,将经过破碎后的物料输送到滚动筛分机进行筛分;再次,经筛分后从滚动筛分机下部落下的物料进入整形制砂机,留在滚动筛分机筛子内的物料送到第二次破碎机破碎;最后,经整形制砂机处理以及经第二次破碎机破碎的物料送到分析振动筛做如下分层筛选处理得到精细瓷粉,耐火材料,成品砂和微细陶瓷。本发明方法有利于缓解矿山原料来源的减少,并有利于在材料应用上形成新功能材料矿源的创造性开发;实现了在花岗岩尾矿砂的资源再利用,使得环保成本大大降低。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电容器电极的新型导电材料,利用摩尔比和反应条件控制电极材料的形貌和成分,制备得到多金属复合杂化前驱体材料,进一步煅烧得到新型导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中空结构使其具有高的电荷传导率和能量存储性,进一步应用在电容器上,具有比电容高、导电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且具有充放电快、比电容保持率高等性能。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的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通过向碳酸锂中引入钛离子、硅氧键,利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从而提高锂电池材料电子电导率,制备得到结构稳定的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反应活性强,提高了锂离子电极的电荷传导和物质运输,降低极化率,充放电速率快,能够存贮更多的能量,可以阻止自放电,进一步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上,具有比电容高、导电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且具有充放电快、电容量保持率高等性能。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的耐腐蚀防水材料,由聚氨酯接枝丙烯酸乳液、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聚乙二醇、防水剂等制备得到,该材料防水、防腐蚀性能优异,耐紫外性强,能够通过毛细孔逐渐渗透至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基材中的羟基结合,形成透气阻外的硅酸盐凝胶产物,抑制水分侵入的同时保证了里外结构的稳定,并且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实现长期服役,制备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负载锆材料,使得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防止裂纹的形成,与现有防水涂料产品相比较,防水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裂纹数量明显降低。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填料改性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以纳米氧化铝和氧化钇作为原料制备纳米填料,通过纳米填料改性,与氯化聚乙烯搭建化学键,形成牢固的粘附和内锁结构,使用量少,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增强,分散性能好,充分发挥补强作用,克服了由于填料粒子分散性差阻碍氯化聚乙烯分子链运动,造成卷材变形能力、回弹能力变差的问题,并且散热性能好,耐高温老化性提高,显著延长了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卷材的拉伸强度、抗撕裂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并且防水卷材制品的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得到长时间保障。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有机玻璃耐污性的复合改性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铝‑钴复合纳米材料,六甲基二硅氧烷中的硅氧烷与氧化铑中的铑原子形成有机金属化合物,用于羟基化作用,进一步制备得到的纳米结构的复合改性材料分散性极好,复合改性材料在有机玻璃制备中与引发剂共同添加到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进行聚合反应,以共价键连接方式接枝在有机玻璃表面,改性后的有机玻璃的耐污性,亲水性,抗菌性,和耐老化性显著提高,实现了有机‑纳米材料的接枝改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提高有机玻璃耐污性的复合改性材料解决了现有有机玻璃耐污性差的问题,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响应光耦合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炉渣应用技术领域。该产品制备方法是将含钛高炉渣与稀土元素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混合均匀加热至熔融,使过渡族元素固溶进钙钛矿相的同时重构硅酸盐相,而后通过酸浸处理剥离硅酸盐相,最终得到钙钛矿基功能材料,即为本发明的具有高效响应活性的光耦合低温脱硝催化剂。本发明方法所制备催化剂可以通过投加光源的方式在低温条件(140℃)下对NOx的去除率达到100%,N2选择性达到92%,实现了低成本短流程制备在低温条件下能够高效响应的脱硝催化剂;本发明在含钛高炉渣高附加值应用及对工业废气中NOx持续、高效去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改性聚丙烯塑料,以聚丙烯粒料为主料,添加高密度聚乙烯提高其耐高低温性,填料以插层的形式存在,起到增韧和增强的双重作用,利用制备得到的纳米改性剂在于聚丙烯粒料熔融共混时,接枝到聚丙烯大分子链上,克服了由于聚丙烯树脂本身结构中存在不稳定的叔碳原子,对光照极为敏感,使得制备得到的聚丙烯塑料产品耐老化性能差的问题,显著延长了聚丙烯塑料的使用寿命,塑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塑料制品的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得到长时间保障。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合成转化率的催化剂,以六水合氯化钴和四氧化三铁磁性粉末为主要原料,利用磁性氧化铁包覆得到的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活化性能强,具有丰富的孔道,比表面积大,用量少,能够催化更多的反应基团,使得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转化率达到99.8%以上,合成得到的增塑剂塑化效率高,且由于其磁性,回收利用率高,显著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解决了现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塑化剂在合成反应中转化率低的问题,能够实现降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生产成本以及扩展金属催化剂适用领域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互穿网络结构导电合金材料,由导电塑料母粒、聚烯烃、相容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其他助剂组成;所述导电塑料母粒是由工程塑料添加导电填料改性处理制得;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比聚烯烃的熔点高30℃以上,并且工程塑料的加工成型温度要小于聚烯烃的分解温度。本发明制得的三维互穿网络结构导电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能极大减少导电助剂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加工工艺。此种新型导电合金材料的可广泛应用于抗静电、电磁屏蔽、吸波等领域上,能满足当下电子工业和信息化时代对此种功能材料的需求。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