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透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半透膜复合材料包括支撑材料、支撑层和半透膜;支撑层为可溶性高分子材料;支撑材料具有待涂覆面和非涂覆面,支撑层位于支撑材料的待涂覆面和半透膜之间;支撑材料的匀度为0.1~10。在本申请支撑材料上可以得到具有脱盐率和通量差异较小的半透膜,从而使半透膜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脱盐率和通量。该半透膜各个位置的脱盐率差值小于0.5%,即测得的最大脱盐率减去最小脱盐率的差,各个位置通量的差值小于5GFD。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及装置,属于阻燃材料技术领域,该阻燃绝缘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乙烯为100份计,水滑石30‑5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30‑50份,微胶囊化红磷5‑15份、三氧化二锑3‑5份,二茂铁3‑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0.7份,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绝缘复合材料制备起来步骤简单,制备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得到的复合阻燃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且燃烧时的生烟量很少。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修饰的MoS2复合材料的微流控阵列质谱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核酸适配体修饰的MoS2复合材料的制作过程包括采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颗粒;以(NH4)6Mo7O24和硫脲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在Fe3O4表面原位生长MoS2,得到核壳型Fe3O4@MoS2复合粒子;将核酸适配体与Fe3O4@MoS2复合粒子超声混合后,在25℃的恒温摇床内震荡反应8‑18h,之后磁分离清洗,得到目标核酸适配体修饰的MoS2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蒽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碳材料进行改性,调控其富氧活性边位、缺陷位等,获得具有丰富O2还原活性位的改性碳材料;(2)将蒽醌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步骤(1)所得改性碳材料,进行固定化反应,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碳/蒽醌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利用所制得的碳/蒽醌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在电催化合成双氧水中的应用。以空气和水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电催化还原O2生成H2O2,实现双氧水的小型化和高效生产,摆脱传统生产的大规模集中化方式,实现H2O2现制现用,更加绿色便捷,可以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对双氧水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橡胶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高分散炭黑/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分散型炭黑配制为炭黑水溶液,向炭黑水溶液中加入偶联剂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溶液,将改性溶液与胶乳混合搅拌并加入絮凝剂,直至絮凝形成固体橡胶,随后清洗并干燥即可得到高分散炭黑/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得的橡胶复合材料中炭黑分散性良好,呈均匀分散的状态;能够有效降低橡胶的佩恩效应。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脱盐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含Bi的CDI电极材料在电容去离子中脱盐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Bi/MOF衍生多孔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Bi/MOF衍生多孔碳球复合材料由N掺杂MOF衍生多孔碳球表面负载纳米级金属Bi颗粒制得。本发明的Bi/MOF衍生多孔碳球复合材料通过MOF衍生碳上锚定纳米级别的金属Bi颗粒,可以有效的缓解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Bi的体积膨胀问题,增强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并减轻了电极粉化现象;制备过程简易,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铂/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由二氧化钛纳米花和铂纳米颗粒复合而成,其中二氧化钛纳米花提供大比表面积且富含大量氧空位。利用氧空位具备还原性使铂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二氧化纳米花表面,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界面接触。本发明的铂/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光电转化材料,采用一步简单还原法,且还原铂离子过程不涉及任何还原剂,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制备尼龙66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一锅合成法,将尼龙66的原料溶液及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前驱体溶液加入同一反应器中,在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下,经前期的升温保温阶段制得无机纳米材料以及少部分低分子量的尼龙,经后期快速排气聚合阶段即可得到尼龙66纳米复合材料。尼龙66和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化学键结合,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且无机纳米材料和尼龙66是在整个反应体系中相辅相成,形成互相交联的网络。纳米材料表面配体为尼龙66,因此在后期聚合反应中与尼龙66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该方法工艺简单,无需更换生产设备,通过简单的工艺即可制备出各种功能性尼龙66纳米复合材料,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Fe3O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散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后进行抽真空热处理,之后加入浓氨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二醇中记为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铁和四水合氯化亚铁,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将表面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加入溶液B中,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为8~14,在搅拌下进行超声分散;(3)将分散均匀的混合溶液移入反应釜内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磁铁收集反应产物,洗涤反应产物,干燥后得到Fe3O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Fe3O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热界面材料以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Al‑LDH/N‑(BiO)2C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柠檬酸铋铵水热处理后,之后加入硝酸镁和硝酸铝,氢氧化钠得到MgAl‑LDH/N‑(BiO)2CO3复合材料。所述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高效节能,得到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染料污水中的污染物。
本发明涉及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储能密度的交联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交联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带有双键的MPS@BT纳米颗粒作为交联中心位点,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热引发剂,再通过热压制备出交联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所制得交联纳米复合物能有效地降低使体系的铁电和顺电晶体尺寸,在相同电场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铁电翻转能力,有效地提高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储能密度。本发明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能同时调控偏氟乙烯基复合物与纳料填料之间界面、晶相与无定形相之间的界面结构。这种多级界面结构调控方法提供一种十分有效方法用于制备高储能密度的介电复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电池箱体三明治结构的RTM成型方法,所述电池箱体三明治结构包括功能层、夹芯层与复合材料层压板,采用RTM工艺固化一体成型。本发明通过使用高性能纤维织物及合理的结构铺层设计,可极大程度实现电池箱体的轻量化;同时复合材料部件成型时结合防火层或电磁屏蔽层,或者防火层与电磁屏蔽层的组合,并与快速固化树脂与高性能纤维织物一次性固化成型,达到更好的阻燃防火与隔热效果、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通过使用夹芯层以增加结构的厚度,从而保证在满足结构刚度要求的同时,亦保持电池箱体的轻质;通过RTM工艺固化一体成型方式,简化工艺步骤,从而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大幅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铅源和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得到溶液1;(2)将碳材料加入到溶液1中,搅拌,超声,使铅离子被吸附在碳材料表面,得到溶液2;(3)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于水中,得到溶液3;(4)将溶液3逐滴加入到溶液2中,滴加过程中对溶液2进行搅拌,滴毕继续搅拌,超声,然后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5)在保护气氛中,对步骤(4)所得前驱体进行200‑600℃焙烧处理,得到最终产物纳米氧化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纳米氧化铅/碳复合材料作为铅炭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抑制碳材料的析氢,还能够很好地延缓负极的不可逆硫酸盐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氢氧化铝包裹的石墨烯,高温处理后得到氧化铝包裹的石墨烯,将氧化铝包裹的石墨烯加入到熔融的铝液中,搅拌均匀后冷却即可得到石墨烯铝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氧化铝包裹的石墨烯,可以有效的阻止石墨烯在高温下与铝液反应形成Al4C3,从而极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纳米管/Co3O4颗粒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制备聚吡咯纳米管,制备Co3O4颗粒粉末以及将Co3O4颗粒粉末和聚吡咯纳米管在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聚吡咯纳米管/Co3O4颗粒的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容纳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改善其硫正极导电性以及提高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接枝改性粘土/PMMA/SAN三元纳米透明复合材料,以原位接枝改性粘土为填料,PMMA和SAN为基体,共混制备原位接枝改性粘土/PMMA/SAN三元纳米透明复合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PMMA20~80份;SAN20~80份;原位接枝改性粘土1~10份;所述的原位接枝改性粘土为原位接枝PMMA的改性粘土,接枝率不低于15%。本发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并借助反应性乳化剂对粘土进行原位接枝改性,将PMMA接枝到层状粘土上,获得剥离态的原位接枝改性粘土,以其为填料,制备的三元复合材料保持了PMMA/SAN的高透明性,同时改善了其热学、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片层花状Fe3O4@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a.将硝酸铁溶于乙二醇中,搅拌,形成硝酸铁溶液;b.将三乙烯四胺加入到所述硝酸铁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c.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将反应釜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产品前驱体。d.将步骤c得到的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或真空条件下煅烧,即得产品。通过液相法制备一种片层花状Fe3O4@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控程度高,本发明片层花状Fe3O4@C复合材料,大小均匀,直径在微米级别、分散良好、形貌新颖,有较好的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在能源、环保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磁性金属纳米微粒位于滑石层间。制备步骤为:首先将滑石分离提纯,然后与制备的金属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利用滑石层间的疏水性将金属有机物插层进入滑石层间;高温热分解后在滑石层间原位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粒;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后即得到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滑石层间的约束力和限域作用,合成的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均一、活性强等特点,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聚合制备聚酰胺基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将聚合反应单体、引发剂、开环引发剂和偶联剂处理过的纳米氧化铝及纳米碳纤维复合导热填料加入到不锈钢质聚合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后过滤得到聚酰胺基的导热塑料颗粒;然后将导热塑料颗粒与抗氧剂、润滑剂、抗紫外光稳定剂一起在双螺杆挤出机内混合挤出制备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聚酰胺基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经过注塑成型后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手机外壳及LED灯具制品,提高产品在高温时的散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特殊结构的TiO2-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以P25为原料,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水热处理,水洗酸化后,加入SnCl4和NaOH溶液,再进行水热反应,最后采用喷雾干燥并热处理的方法获得具备特殊结构的TiO2-SnO2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条件简单,适合于批量化生产。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TiO2-Sn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类似甜甜圈的特殊结构,纳米SnO2颗粒均匀分布在TiO2纳米线基体上,具备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加工用加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面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板。该纺织复合材料加工用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支撑腿、第一固定块、传动轴、滑轨、滑块、传动块和圆形滑槽,使传动轴可以较为方便稳定的带动移动杆和万向轮在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万向轮可以方便有效的与支撑腿配合,使底板可以较为方便的进行移动和固定不动,从而可以对加热装置较为方便的进行移动和固定,不仅使加热装置可以稳定的进行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镍锡/硅复合材料的生产装置,该技术以镍锡空心粉末和硅烷为原料;通过设计进料、高温反应、出料等一体的制备装置,实现镍锡/硅复合材料的连续生产,并确保纳米硅均匀分在空心镍锡粉末中;所制备的镍锡/硅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该生产装置具有生产过程连续可控、产物成分均匀,对推动硅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压超声热分解制备高性能永磁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永磁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式为A1‑xLnxFe12O19/Co(Ni),所述化合物中元素A为Sr或Ba元素,Ln为La或Ca金属元素的一种或两张,0.0≤x≤0.3。本发明通过高压超声热分解法制备AxLn1‑xFe12O19微米级永磁材料,并使用高能球磨将Co和Ni磨成纳米级颗粒,之后在气氛保护条件下,高温高压烧结得到永磁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能够是的纳米铁磁颗粒均匀附着在微米级铁氧体颗粒表面,铁磁交换耦合作用更强,有效提高永磁铁氧体的磁性能,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温烧结温度与时间,节约能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身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属于新材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隐身涂层材料强度低、承载能力较差,不能用于主承力或者次承力结构等问题,一种隐身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包括空心微珠和基体相,所述的空心微珠表面设有隐身层,所述的隐身层采用隐身材料制成,所述的空心微珠填充于基体相内。本发明的隐身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具有抗压强度大,密度小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碳/石墨复合碳毡及其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导电性能的方法,首先,利用气流作用制备水平层层堆叠碳纤维毡,然后通过浸渍将一层聚合物包裹于碳纤维表面,在高温下碳化处理得到碳包裹碳纤维的碳纤维/碳复合框架。将碳纤维/碳复合毡浸渍于石墨胶分散液中,使大量的石墨进一步粘附在复合毡上,干燥后按照一定比例压缩使其排列更加密集并且强化取向结构制备得到具有三层级碳杂化纤维结构的复合碳毡。真空下在聚合物预聚体浸渍后,高温固化并且退火得到复合材料;该复合碳材料毡中具有导热导电取向多级网络结构,可以在复合材料中形成高效导热导电通路,较少填料接触热阻,帮助聚合物获得超高的导热导电性能,满足现今电子电器设备的热管理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苯硫醚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低熔点玻璃颗粒与聚苯硫醚按质量比为1:0.6~4均匀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再经研磨后,得到预混粉料;所述低熔点玻璃颗粒的软化温度与聚苯硫醚的分解温度差值至少为100℃;预混粉料经混炼,得到所述的聚苯硫醚无机粒子复合材料;所述混炼温度高于低熔点玻璃颗粒的软化温度且低于聚苯硫醚的分解温度。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步骤简便,无机粒子无需表面处理、填充量大,且制备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机粒子形态结构的原位生成及可控调节;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N掺杂碳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以二水醋酸锌作为锌源,均苯三甲酸作为有机配体,合成含锌金属有机框架(Zn(BTC))前驱体;2)经过高温焙烧得到负载ZnO的碳纳米棒复合材料;3)以2‑甲基咪唑作为有机配体,(2)材料中的ZnO作为锌源,在碳纳米棒上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4)通过在惰性环境中高温碳化,在稀盐酸中进行酸洗后,得到两级复合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N掺杂的多孔碳纳米棒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在6mol/L的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25A/g时,比电容最高可达163F/g。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铌氧/垂直石墨烯/碳化钛‑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首先利用CVD以及PECVD技术获得VG@TiC‑C基底材料。然后通过水热以及烧结过程,在VG@TiC‑C基底负载了螺旋状的Ti2Nb10O29纳米颗粒。该Ti2Nb10O29@VG@TiC‑C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增大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同时,VG@TiC‑C加快了电子传导速率,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电池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特点,在移动通讯、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函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依次在二维材料衬底表面沉积含氟有机半导体分子层和金属层后,热处理得到高功函数复合材料。该方法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热处理退火的温度,简单、可靠的实现对其功函数的调控,改善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作为新型的阳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操作简便,整个制备过程安全无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电接触材料制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银锡酸镧电接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锡镧离子混合溶液混匀后加入胶凝剂和分散剂,所得固体烘干、研磨、真空烧结;向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淀粉,搅匀后滴加AgNO3溶液,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所得固体洗涤、烘干后烧结处理;将两种粉体混匀后球磨处理;烘干、过筛,最终获得石墨烯改性银锡酸镧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粉体。本发明采用湿化学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了石墨烯与银粒子和锡酸镧颗粒之间界面结合问题,实现了石墨烯层片结构作为导电桥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银锡酸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所获产品比现有AgSnO2电接触材料具备更高断后延伸率和更低的电阻率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