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镧铝硅酸盐玻璃叠加YAG:Ce3+晶体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工艺,制备荧光复合材料时所用的玻璃成分按摩尔百分比分别为10‑20%La2O3、15‑25%Al2O3、55‑65%SiO2、5‑20%Na2CO3和0‑15%Eu2O3,选用的是厚度为0.2‑0.8mm的YAG:Ce3+晶体。先将上述玻璃组分混合,在高温马弗炉内经1400‑1525℃熔制,随炉降温,室温下出炉,成型。玻璃叠加YAG:Ce3+晶体后在高温马弗炉内烧结,在820‑850℃下保温0.5‑3h后,随炉缓慢降温最后出炉,成型。最后所得荧光复合材料几乎不破坏荧光晶体发光性能,具有较高显色指数,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优异的发光性能,适用于环保、照明、光导通讯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所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化学式为Mg1.8Ni0.2‑xCoxAl4Si5O18,其中0.05≤x≤0.15。本发明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为一种Ni2+和Co2+共掺杂的堇青石型晶体结构材料,其中Ni2+和Co2+协同置换占据所述镁堇青石晶格中的部分Mg2+晶格位置,由此使得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微波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微波性能,改善了现有的各类堇青石陶瓷材料温度稳定性差的缺陷及品质因数,降低了烧结温度,并使其温度系数近零;该复合材料具有温度稳定高Qf值,有望在5G/6G移动通讯与射频电子电路系统中做电子元器件作为的功能介质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S‑CeO2/Bi2MoO6/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氧化石墨烯、硝酸铋、钼酸钠反应得到Bi2MoO6/GO,之后将硝酸铈与尿素反应得到CeO2,混合后得到CeO2/Bi2MoO6/GO,将CeO2/Bi2MoO6/GO于硫脲和乙酸镉反应得到CdS‑CeO2/Bi2MoO6/GO复合材料,制备的CdS‑CeO2/Bi2MoO6/GO复合材料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
一种非连续纤维定向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方法,涉及非连续纤维定向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非连续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中易出现的纤维排列位置精度差、制备成本高等问题。产品:1.多孔芯板,2.曲面孔单元,3.卷面单元,4.弧形定位块,5.内层树脂薄板,6.定位薄纸,7.磁力压边框,8.纤维层,9.外层树脂薄板。方法:按设计要求在多孔薄纸上纤维丝需要穿插的位置及穿插路径做好标记;将多孔薄纸、内层树脂薄板叠放,并与多孔芯板的上表面贴合;用磁力压边框压住多孔薄纸;用牵引针系上增强纤维,在多孔薄纸上标记点位置穿插;一列纤维铺设完成后纤维丝在端部卷面单元上转向,铺设下一列纤维;所有纤维列铺设完成后铺设外层树脂薄板;用硫化机在0.1MPa的压力和160oC下完成树脂层与纤维层的复合;成型终了,切断伸出板材的纤维,得到纤维增强复合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阻燃ABS/C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复合材料配方成份包含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CPE(氯化聚乙烯)、阻燃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及无机填料等,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流动性、高冲击强度、高阻燃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加工稳定性,可以在某些加工项目中完全代替传统的阻燃ABS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矿用电器、电气控制系统、电工器材、电器外壳、消防安全、通讯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油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配制一定浓度纳米亲水纤维的水悬浮液,将一定尺寸的片状多孔材料,浸入纳米亲水纤维悬浮液中,使纳米亲水纤维进入多孔材料的孔隙,再通过振荡和超声处理使纳米亲水纤维在孔隙中均匀分散,然后用液氮速冻后干燥,再用戊二醛将纳米亲水纤维固定在多孔材料支架上,最后用两步CVD法对多孔复合材料表面及内部进沉积氨基硅烷偶联剂和氟硅烷偶联剂,降低多孔结构的表面能。本发明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对表面张力为32~73mN/m的油及有机溶剂表现出超疏性。本发明制备时采用常见多孔材料及天然亲水材料—纤维素,原料易得,操作简便。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梯度预锂化结构的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氧化硅复合材料具有由内到外依次为含锂氧化硅层、硅氧层和碳包覆层的核壳结构;所述含锂氧化硅层的层数至少为一层,且由内到外各层的锂含量逐步降低。本发明的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内部锂含量更高,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多的硅锂酸盐及硅锂合金,补充锂离子的损耗,提高首次充放电效率的同时维持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循环性能,最外层的碳包覆层保证含锂氧化硅层、硅氧层的包覆均匀性,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银/银/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银/银/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由超微磷酸银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和二氧化钛纳米花三组分复合而成一种Z‑Scheme异质结构。二氧化钛纳米花由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自组装形成,提供大比表面积且富含大量氧空位。少量的银离子被二氧化钛纳米花氧空位还原,并且均匀还原沉积在其表面,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界面接触,然后,利用简单化学共沉淀法,在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磷酸银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银/银/二氧化钛纳米花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光电转化材料,采用简单化学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适用于大规模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复合电极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OER电极催化材料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三维石墨烯/金属前驱体/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尿素和三维石墨烯,于密闭条件下,加热反应,得到三维石墨烯/金属前驱体;所述金属盐溶液中所包含的金属离子选自Ni2+、Co2+、Zn2+和Cu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2)在对苯二甲酸溶液中加入三维石墨烯/金属前驱体,于密闭条件下,加热反应,得到三维石墨烯/金属前驱体/MOF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多种金属组合,性能形貌可控,既具有三维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柔性,又具有二维纳米片高比表面积,高活性位点的优势,同时前驱体与MOF协同作用更提升了性能。
本发明是一种海绵钛负载氧化铝颗粒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是以海绵钛为载体,通过煅烧、负载氧化铝颗粒、烘干焙烧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空气清洁剂通过海绵钛吸附油烟气,而二氧化钛可在光照条件下降解油烟气,氧化铝纳米颗粒可催化降解过程。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原料易得,无污染,可回收。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不膨胀,是日常生活中安全可靠的空气清洁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轴流风机叶轮成形固化装置。其下盖底面开有复合材料叶片固化腔体,上、下盖的相配合的一侧装有回转机构,位于回转机构的上、下盖相配合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紧装置;位于各自复合材料叶片固化腔体中间的上盖孔内插入加压或抽真空接管;沿叶片固化腔体外的上、下盖结合面四周设有密封圈;将由上、下盖锁紧后的叶片固化腔体置入四周具有加热装置的腔体内,加热装置外设有保温层,加热装置的腔体一侧开有供叶片固化腔体进出的固化装置门。本发明釆用快速开启和快速连接密封的结构,实现对叶轮固化的快速进出的目的;可开设多个叶片固化装置腔体,实现批量生产;设有加压或抽真空接管,提高叶片的复合强度和刚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内筒用耐磨抗振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聚丙烯90‑110、丙烯酸20‑30、过氧化月桂酰3‑5、二甲苯8‑10、丙酮40‑50、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20‑25、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5‑7、棉杆皮纤维7‑9、微粉硅胶4‑6、硬脂酸锌5‑7、二盐基硬脂酸铅2‑4、聚乙烯蜡6‑8、环氧亚麻油8‑10、亚白刚玉细粉15‑20、中空玻璃微珠10‑12、氧化石墨烯7‑9、霞石粉5‑7等。本发明通过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对聚丙烯树脂进行共混改性,不仅可以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还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抗蠕变性;使用丙烯酸接枝改性聚丙烯可改善亚白刚玉细粉、氧化石墨烯等组成的混合填料与有机树脂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抗振和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然纤维和树脂分别粉碎成纤维颗粒和树脂颗粒;2)将纤维颗粒先进行水热处理,再烘干;3)将步骤2)所得的处理后纤维颗粒与步骤1)所得的树脂颗粒按照10~90∶90~10的重量比混合,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阻燃剂进行混炼和造粒;4)将步骤3)所得的粒子于150~210℃进行成型,得界面增容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佳,加工过程环保,真正实现零排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Zr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增强体纤维的表面预处理;2)将锆无机盐、醇水溶剂、表面预处理后纤维、螯合剂、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和环氧化物均匀搅拌;3)将所得的溶胶和纤维的复合体系进行水浴;4)将所得的水浴后湿凝胶陈化后,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再用表面修饰剂溶液浸泡;最后用低表面张力溶剂浸泡;5)所得的凝胶进行干燥;6)将步骤5)干燥后的所得物于400~700℃温度下热处理3~8h,得纤维/ZrO2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而得的纤维/ZrO2气凝胶复合材料,既能保持ZrO2气凝胶的优异性能,又能增强ZrO2气凝胶的力学性能。
双稳态复合材料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拉伸试验机,所述的拉伸试验机上安装随动机械推手、可调节压头和可调节夹具,所述的随动机械推手包括支架、第一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传动轴、第三步进电机、推手;所述的可调节压头包括压头滑块、滑槽块、压头柄,所述的压头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滑槽块的滑槽导轨上;所述的压头柄螺接在所述的滑槽块上;所述的可调节夹具包括底座、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双稳态复合材料的稳态间转变测试、实验;2)适应不同尺寸、铺设角度、变形方向的双稳态复合材料结构实验测试分析;3)实验测试装置简单、稳定性高,易于装卸、维修和调试。
本发明公开了硅酸钠改性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无水硅酸钠和九水硅酸钠分别和铁粉按质量比1:2000~20000和1:20~40混合后球磨,球磨结束后,得到硅酸钠改性零价铁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将硅酸钠和铁粉混合后球磨,利用硅酸钠作为过程控制剂,使其吸附于颗粒的新生表面上;并通过阻碍金属间冷焊所需的碰撞,降低粉末颗粒的表面活性,来改变颗粒表面的状态,从而抑制冷焊、增加颗粒间的压裂速率,最终提高硅酸钠改性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对烷烃和卤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g‑C3N4‑Bi2O3异质结光催化降解吸附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配方原料及组分:S掺杂g‑C3N4负载石墨烯、Bi(NO3)3、Zn(NO3)2、柠檬酸。该一种g‑C3N4‑Bi2O3异质结光催化降解吸附复合材料,多孔石墨烯表面生长S掺杂g‑C3N4,三聚硫氰酸中的巯基可以降低g‑C3N4边缘处的氨基和亚氨基的含量,减小了g‑C3N4的氢键化程度,促进了光生电子的迁移的扩散,Zn取代了部分Bi的晶格,产生捕获陷阱可以捕捉光生电子,抑制了Bi2O3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g‑C3N4和Bi2O3的能带相匹配,两者界面之间形成异质结,促进了光催化复合材料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石墨烯具有丰富的孔隙和孔道结构,可以吸附降解后的小分子。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制备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一锅法原位制备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是以硅化镁为原料,通过与碳酸盐简单混合加热反应即可以得到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该方法反应温度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并且硅和碳纳米管是原位生长在一起,两者之间结合良好,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组装成模拟锂离子电池,在1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940次后的放电容量达785mAh/g、库伦效率接近99%的,作为锂离子电极负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尼龙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尼龙树脂100份、碳纤维5~30份、导热填料10~30份、分散剂0.1~5份、抗氧剂0.1~5份;所述尼龙树脂由5~30%石墨烯尼龙母粒和70~95%纯尼龙树脂构成;所述碳纤维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将高导热填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预处理后再进行熔融共混,使填料良好分散并在低含量下即可构建导热通路,从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并且通过在基体中加入碳纤维,提高了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改善了尺寸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尼龙的吸水率。
本发明涉及铅碳电池的负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铅碳电池负极分级多孔的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加有致孔剂的酚醛树脂胶体,然后利用可溶性铅盐进行铅改性,除去致孔剂后依次碳化活化得到需要的分级多孔的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分级多孔的铅碳复合材料是通过螯合反应进行的,有利于解决铅相和碳相的兼容性,提高铅碳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钛/碳核壳纳米线阵列负载氮掺杂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钛网上生长三氧化二铝;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钛网上生长碳化钛/碳核壳纳米线核壳阵列(TiC/C);再将碳化钛/碳核壳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置于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之后进行洗涤、干燥和煅烧,得到LTO@TiC/C;最后利用氨气掺氮技术对LTO@TiC/C复合阵列掺氮得到N‑LTO@TiC/C。该构建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高倍率性能和超长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用健康舒适型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复合材料自下而上由生物催化阻隔层、网格增强吸附层、微孔粘结胶膜层、PU泡板、微孔粘结胶膜层、网格增强吸附层和生物催化阻隔层复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增强纤维、热塑性高分子纤维、高吸附纤维经开松机开纤后,再经梳理机梳理成薄网,交叉铺网形成纤维层,并经撒粉机撒入无机吸附粉体,随后经辊压与层叠后进行双面针刺,在复合机的履带上热压复合,冷却、切割,喷洒生物酶、随即移入密闭储藏室,得到汽车顶棚用健康舒适型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本发明避免了生产、储存、运输及安装前外界环境对材料的污染,可省去粘结胶膜,同时保证剥离强度,有利于材料的轻量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3D打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降解3D打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己内酯40‑80份、罂粟籽粉20‑35份、巴豆酸15‑20份、β‑甲壳素10‑15份、丝素蛋白5‑12份、鲑鱼脊椎骨粉10‑18份。本发明的可降解3D打印复合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可降解,保温隔热效果好,抗菌率高等优点;优化制备工艺,可有效提高产品性能,市场推广价值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性梁模板及其制作方法。模板截面为凹型,内部分布有凹槽。本发明专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水工结构以及港海结构等结构的梁浇筑阶段作为梁模板使用,在浇筑成型后兼做该结构的防护板和外保护层并承受一部分荷载。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模板选用以下几种材料制作:非金属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钢丝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等,具有制作简便,使用方便,耐久性高,控裂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锡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由纳米级过渡金属锡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过渡金属锡化物的通式为MSn2或M3Sn2,其中M代表VIII族过渡金属元素。该复合材料中过渡金属锡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可有效提高过渡金属锡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水热法或一步溶剂热法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α氢氧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制备氧化石墨水溶液;用水合肼进行化学还原,得到石墨烯;将还原得到的石墨烯、二价可溶性镍和尿素在水和乙醇溶剂中搅拌回流,再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α氢氧化镍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周期短,制得的石墨烯/α氢氧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生物质热塑复合材料的冷却装置,用于热塑挤出后的复合材料的冷却,并在造粒前进行干燥,包括第一导向辊、冷却水箱、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风冷厢室,冷却水箱上设内导向辊和散热管路,散热管路上设散热翅片,风冷厢室内设风干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散热管路进行自然散热,可大大降低制冷能耗,散热翅片可提高散热效率;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对复合材料进行导向,并通过刮水刷头,将附着大部分水刮去,再通过水导向板导入冷却水箱内,节约了水资源,并保证了工作场地干燥;风冷厢室通过风干风机进行风干干燥,保证了造粒机的正常工作,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涉及离子液体‑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IL@MOF)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CO2吸附分离的新型复合材料。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咪唑溴盐溶液经过550A(OH)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得到对应的碱溶液;将所得咪唑碱溶液与冰乙酸中和,搅拌一段时间后,旋蒸、干燥得到咪唑乙酸盐离子液体备用;将ZrCl4、对苯二甲酸,咪唑乙酸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油浴反应4小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咪唑乙酸盐@UiO‑66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中的离子液体选择面广,适用于CO2的捕获,气体分离,具有普适性;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单快捷,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苯基苯‑酰亚胺类COF/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操作过程如下:将三(4‑氨基苯基)苯(TAPB)、1,4,5,8‑萘四甲酸酐、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均三甲苯和异喹啉混合,超声匀质,冷冻抽气,火焰封管,于150‑250℃下反应2‑6d,之后反应物经后处理,得到三苯基苯‑酰亚胺类COF/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量得到含不同比例CNT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活性物质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较宽的电势窗口,优良的比电容,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