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人工肌肉的快速制备的方法。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离子型电致动聚合物,通常被称为人工肌肉。该工艺以离子交换膜(Nafion膜)作为基底材料,以金属复合物为主盐,采用物理喷砂糙化、浸泡还原镀之后进行电镀的方法来实现快速制备这种离子型人工肌肉。该工艺实现其快速制备的的关键在于引入了表面电镀取代了传统的化学镀,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本发明成本低廉,耗时短暂,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快捷,能高效地制备出驱动性能优良的IPMC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音塑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置控制器(2),在机体(1)上设置工作台(3),在工作台(3)上方设置超声波发生器(4),在超声波发生器(4)下设置工具头(5),在工作台(3)旁设置换能器(6),在超声波发生器(4)一侧设置升降装置(7),在机体(1)底部设置轮子(8),在轮子(8)上设置消音三角带(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消音塑焊机在工作时,将达到预期效果,大多工具头都需要有耐高温要求配置,而此发明从材料上达到了要求,工具头采用加强复合材料,使其加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横担引线固定装置,固定在横担上,该横担引线固定装置包括绝缘子、固定座、连接件和紧固件,绝缘子和固定座一体成型,固定座和连接件配合形成容腔,用于容置横担,紧固件用于将固定座和连接件紧固在横担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横担,包括该横担引线固定装置,横担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的横担引线固定装置通过一体模压成型,制造工艺简单快捷,并且避免了在横担上打孔,保证横担的力学性能。
一种纳米阻燃隔热保温材料,包括芯部纳米复合隔热材料和表面强化保护层,其中,纳米复合隔热材料是基于纳米气囊反射层的多层复合材料,表面强化保护层包括一个高温面和除高温面的其余保护面,高温面是经过阻燃处理的无机纤维布,其余保护面是经无机纳米溶胶处理的无机纤维布。本发明采用纳米溶胶对无机纤维布进行处理,大幅度增加表面保护层的强度,芯部的复合式结构兼顾了多种隔热材料的保温性能优势和机械性能优势,适应性强,适于多种设备和环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MOF材料热解制备Fe/Co/C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金属盐类和有机配体为原料,添加改性剂,制备出可控结构的有机金属框架结构前驱体,再与含有特定金属离子溶液进行混合研磨,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煅烧,将掺有特定金属离子的MOF材料转化为两种磁性金属与多孔碳复合的材料即Fe/Co/C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Fe/Co/C复合吸波材料兼具介电损耗与磁损耗性能,当匹配厚度为3mm时,复合材料在10.64GHz处达到了最大吸收强度‑49.94dB,有效吸收频宽为8.56~13.6GHz,在吸波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复合水凝胶由单体、增强填料、引发剂和金属离子溶液制得;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所述增强填料为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为三价铁盐溶液。本发明纳米复合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可高达7.53MPa,对应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414%。本发明纳米复合水凝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臂用合金的制造方法,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高氯化聚乙烯15‑20份、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3‑7份、偶联剂2‑3份、滑石粉10‑20份、合金粉末20‑50份、木质素改性碳纤维20‑30份、三乙烯四胺1‑2份、抗氧剂0.2‑1份、增塑剂0.2‑1份、聚己二酰己二胺30‑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3‑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5‑10份、乙酸纤维素1‑5份、磷酸三甲苯酯2‑6份、过氧化苯甲酸3‑7份等,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重轻、强度高,耐老化、耐冲击性能好,相对于传统的碳纤维材料性能更优异,制备的地坪打磨机械臂强度高、硬度高,还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抗形变、抗开裂、抗氧化、耐腐蚀能力,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建筑联轴器的复合机械材料,包含添加剂和载体,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0.5~6%复合材料,10~35%第一纳米微粒,1~10%第二纳米微粒,0~3%相容剂,0~2.5%氧化石墨烯,5~20%聚碳酸酯,10~20%硬脂酸,30~60%磷酸亚铁锂,通过本方法制备的产品,能够有效减小两轴出现的相对偏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耐烧蚀隔热一体化结构,由耐烧蚀涂层、高强度面板、中空织物和纳米气凝胶构成,所述耐烧蚀涂层为ZrB2‑MoSi2复合涂层,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高强度面板表面制备;所述高强度面板为碳纤维增强多孔酚醛复合材料,由多孔酚醛树脂浸渍中空织物表层,经高温裂解形成;所述中空织物为碳纤维三维中空预制体,碳纤维按照三维正交方式进行编织,所述高强度面板与碳纤维骨架组成工字形结构,且碳纤维组间平行排列;所述的纳米气凝胶为空心碳气凝胶球,在中空织物孔隙中实现区域填充。本发明采用隔热一体化结构,可以高温气动环境下实现烧蚀维形,且质轻高强,满足超高声速飞行器对隔热防护材料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低温冷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箱体(1)上设置箱门(2),在箱门(2)上设置把手(3),在箱体(1)底部设置支撑架(4),在箱体(1)一侧设置电机(5),在电机(5)上设置智能显示器(6),在智能显示器(6)下设置开关(7),在电机(5)上设置散热扇(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新型散热低温冷冻箱在工作时,将达到预期效果,大多低温冷冻箱体都需要有高保温要求配置,而此发明从材料上达到了要求,箱体采用加强复合材料,使其加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在支架(1)内设置热压板(2),在热压板(2)底部设置升降台(10),在升降台(10)下设置液压缸(3),在液压缸(3)旁设置输油口(4),通过输油管道(5)连接油箱(6),在油箱(6)下设置电机(7),在液压缸(3)下设置基座(8),在支架(1)一侧设置控制电箱(9),在支架(1)上设置温度检测器(11),通过传感器(12)连接报警器(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温控热压机在工作时,将达到预期效果,大多热压板都需要有耐高温要求配置,而此发明从材料上达到了要求,热压板采用加强复合材料,使其加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控电动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滑柱(2),在滑柱(2)上设置冲头(3),在滑柱(2)顶部设置固定键(4),在滑柱(2)一侧设置电机(5),另一侧设置转子(6),在转子(6)上设置摇柄(7),在底座(1)下设置轮子(8),在轮子(8)上设置降噪三角带(9),在轮子(8)旁设置刹车(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新型可控电动冲床在工作时,将达到预期效果,大多滑柱都需要有耐高温要求配置,而此发明从材料上达到了要求,滑柱采用加强复合材料,使其加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的炉渣粉磨装置,包括进料斗、机体箱、定磨盘、固定架一、动磨盘、伺服电机、粗料出口、筛网、排料筒、从动蜗杆、轴承、支撑架、细料出口、主动蜗杆、皮带轮一、皮带轮二、驱动电机和固定架二。本发明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粉磨效果好,有利于炉渣快速磨碎成粉,便于运输回收以及回收后加工处理成复合材料,且便于筛选出颗粒较大的粉磨碎渣进行再次粉磨,保证粉磨的质量效果,通过伺服电机的转轴顶部安装有动磨盘,便于伺服电机带动动磨盘旋转将动磨盘与定磨盘之间的炉渣磨碎,通过从动蜗杆两端的轴杆装配在排料筒上的另一组轴承内,有利于主动蜗杆带动从动蜗杆对向旋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全自动切管机,包括总电机柜(1),在总电机柜(1)上设置分线柜(2),在分线柜(2)旁设置智能控制器(3)和主轴(4),在主轴(4)下设置基座(5),在总电机柜(1)旁设置固定架(6)和支撑架(7),在主轴(4)上设置减震孔(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新型减震全自动切管机在工作时,将达到预期效果,大多切管机都需要有稳定使用时间长的要求配置,而此发明从材料上达到了要求,采用加强复合材料,使其加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属于防护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石基全波段紫外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入到凹凸棒石浆料中,再加入偶联剂溶液混合充分并保温熟化,制得有机表面改性的凹凸棒石;将其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MBBT,充分混合并升温除去乙酸乙酯,得到ATP@MBBT复合材料,即凹凸棒石基全波段紫外屏蔽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用防腐烟筒,包括烟筒本体、烟道和引风机,所述烟筒本体内层涂有玻璃钢防腐层,玻璃钢防腐层表面涂有纳米复合材料形成面层;所述烟筒本体侧边设置有风孔,风孔上端烟筒本体内侧壁上设有防尘凸块;所述风孔向烟筒本体外侧连接有风筒,风筒尾端连接有引风机;所述烟筒本体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烟道,烟道由水平段和弯曲段组成,水平段为烟道的起始端;所述烟道与烟筒本体的内部连通,烟道伸入到烟筒本体的部分设置有导旋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烟筒内壁的腐蚀问题,改变传统的进烟方式,降低烟气的动能损耗,同时保护引风机不受烟尘的侵入,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塑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木质素用氢氧化钠浸泡溶胀,冰冻后在木质素内部形成冰晶,经球磨使木质素内部冰晶受到压力破裂,使木质素破碎成纳米晶须,再用苯酚对其进行改性,经盐酸调节pH后,抽滤洗涤后在阳光下暴晒进一步活化,然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偶联剂、无水乙醇、醋酸等,再通入饱和蒸汽后进行保压反应,干燥至恒重,与聚乙烯熔融混炼后即得木质素基聚乙烯材料,本发明将木质素改性后与聚乙烯混炼,改善其在材料中的分散性,并改善木质素与聚乙烯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NCC水悬浮液通过搅拌和超声振荡法直接添加入水性环氧树脂中,再与胺类固化剂交联固化,获得NCC复合水性环氧树脂聚合物。该复合体系制造方法简便,NCC无需表面改性、无需干燥就能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性环氧树脂中。本发明利用了NCC表面的活性羟基与环氧树脂交联网络发生分子间氢键,增强NCC与树脂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当NCC添加量为树脂质量的8%时,复合聚合物拉伸模量提高了171%、拉伸强度提高了115%、储能模量提高了438%。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致动效应的电致动柔性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其中具有双致动效应的电致动柔性聚合物包括柔性材料层,柔性材料层为多层复合材料,在柔性材料层内部添加有纳米级BaTiO3粒子改性材料,在柔性材料层的上下两面分别由内而外对称的设有内、外电极层,柔性材料层为Nafion溶液中掺杂纳米级钛酸钡固化成型得到,内、外电极层为金属Pt或者Ag构成。本发明的电致动柔性聚合物可以在较小的激励电压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并且其自身强度和刚度也非常大,可以提供较比于自身重量50倍以上的力输出;且本发明电致动柔性聚合物较同等工艺水平下的传统柔性聚合物弹性模量可提高约80%,变形速度是传统的3倍,输出力是传统的8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铝电池及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连接所述正极及负极的隔膜,所述正极为石墨烯-镍的复合材料,其中镍为纳米颗粒镶嵌于石墨烯中,镍颗粒的直径介于0.5微米到10微米之间;所述负极为高纯铝;所述电解液为包含有Al3+、Cl-、[EMIm]+构成的混合物,其中[EMIm]+与Al3+摩尔比大于0.8,小于1.5。本发明的高性能的铝电池,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克服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不会产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爆炸问题,并且本发明制备的电池比已报道的铝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优越。该电池的充放电平台可以达到3.5V以上,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0次以上,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90Wh/Kg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包覆造粒生产工艺,其包括20-60%的增强纤维、35~75wt%的工程塑料基料和2-5wt%的助剂,包括烘干、熔融、包覆、切粒等步骤。本发明碳纤维包覆造粒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益高,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生产的碳纤维产品结合力好,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整体优良性能的发挥。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和食品添加剂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日落黄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与银纳米粒子共价键结合,制备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再以日落黄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合成石墨烯/银纳米粒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再以壳聚糖为修饰材料对其修饰,得到石墨烯/银纳米粒子表面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将制备成功的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连接到电化学分析仪,实现对日落黄的检测;利用本发明获得的修饰电极导电性能优,选择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可以稳定,快速,方便地检测饮料中日落黄的含量,从而具有现场检测的能力。
一种机械加工表面精整设备,包括:外框(10),外框上设置液体出口通道(12),可移动平台(14)位于外框内,由孔状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表层(16)位于转动板(14)之上,表层(16)为复合层,由基层和顶层组成,基层厚度为0.5-1.5mm,顶层为0.1-0.5mm,通过传动杆(18)的旋转带动板(14)转动;待处理基材(25)通过夹紧装置(20)夹紧,并与板14相对设置,夹紧装置(20)上设有一条板(22),通过条板22固定于外框(10)上,条板22与夹紧装置之间设有轴承(26),夹紧装置20通过杆28被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力为200-300Kpa,通过泵(34)将精整液经由管32输送到表层(16)上,平台除可作旋转运动外,还可做垂直升降运动,设计独特,利于操作,简单实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汽车轮胎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硅溶胶、蒸馏水、表面处理剂混合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天然乳胶,搅拌20-30分钟,进行水浴加热,升温至60-80℃,搅拌时加入凝聚剂水溶液,发生凝聚后生成纳米乳胶复合材料,通过水洗、干燥,干燥温度为80℃;本发明使用NR胶乳和作为nSiO2前驱体的硅溶胶为原料进行液-液混合,将用橡胶胶乳生产固体橡胶的技术路线、用SiO2的前驱体或分散体生产白炭黑的技术路线和用固体橡胶与白炭黑机械混炼的技术路线合三而一,具有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能源、填料在NR基体中分散均匀等显著优点,且生产的轮胎材料抗湿滑性能高,滚动损失小的显著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筋、薄腹板复合结构的轻合金零件整体制造方法,通过下列综合制备步骤加以实现:(a)首先采用模具或隔板将高筋固定;(b)将模具或隔板表面涂覆阻焊剂;(c)使腹板与高筋上表面保持间隙值,间隙值范围为0.5t至1t,t为腹板厚度;(d)在腹板上布满乳化炸药,采用电雷管引爆后将腹板与高筋实现高强度链接,结合强度不低于高筋与腹板强度的最小值;(e)以带有高筋的复合材料为坯,基于高筋与薄腹板之间的高结合强度导致的变形协同特性,对其实施塑性变形;(f)最终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筋薄腹板的轻合金零件。
一种二维平面温度场测试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传感元件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由第一层的薄膜、第二层的敏感元件陈列与横向电极、第三层的绝缘薄层、第四层的纵向电极及第五层的绝缘保护膜组成;第一层的薄膜为塑料薄膜材料;第二层为敏感元件陈列与横向电极,采用印刷的方法印制到第一层的薄膜上,敏感元件陈列采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印制而成,横向电极使用导电银浆印制而成;第三层的绝缘薄层采用树脂印刷而成;第四层的纵向电极同样采用印制方法而成;第五层的绝缘保护膜采用树脂印制而成。该测试传感元件,可实现二维平面温度场的测试,测试方法简便,精度较高,满足测试的量程;同时,在印刷工艺条件下,可批量化生产,成本低,效果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厚度层连结构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是通过相邻两列纱束的相对移动和相互移动实现内外层纱束的交替;其次是将移动至表面的纱束进行减细或增粗纱束的操作。本发明变厚度层连结构织物的制备方法是在层连结构编织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纱束的移动实现的一种新的层连结构,该新的层连结构织物层间连接深度更深,抗分层能力更强,同时纱束的交替移动,便于在织物表面进行减细纱束操作,通过不改变织物中单胞数量而改变单胞大小实现织物厚度的变化及锥管状织物的制备,通过双侧减细纱束制备板状变厚度复合材料预制体及单侧减细纱束制备椎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使用的冶金粉末刹车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取二氧化硅,加入至KOH溶液中,加热,保温,过滤后,将固体物烘干,与甘油、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取锌粉、水,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烘干,球磨后,得到预制粉;将预制粉、碳化硅、碳纤维、铜粉、铁粉、锡粉、莫来石、硬脂酸锌、碳化钨、钛粉混合均匀后,放入冶金成形压力机中压制成型,再放入烧结炉中烧结热,压制之后,得到刹车材料。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硅腐蚀之后,形成的表面形貌与锌粉更好地相互搭接,在烧结过程中形成互熔物,可以更好地提高刹车材料的强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β-环糊精/介孔凹凸棒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凹凸棒土为硅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制备介孔凹凸棒土(mATP),使用β-环糊精(β-CD)对其进行改性,合成β-CD/mATP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水溶液中2,4,6-三氯苯酚和2,4,5-三氯苯酚的吸附和分离。该产品具有开放性孔道结构;其中其窄的孔径分布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环境、化工等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