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热塑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板与复合工艺,包括接触式加热装置、S型辊压装置、平板复合成型装置,所述的接触式加热装置、S型辊压装置、平板复合成型装置按照制板顺序依次排列。与传统的压制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案所需时间大大减少,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属于典型的节能、高效工艺。此外,依据本发明方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板材,通过后期厂家的模压成型处理,所得制品的外观与力学性能均远优于同类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技术中的高频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氰酸酯30~45份、环氧树脂18~25份、介电填充剂22~30份、固化剂6~10份。制备方法包括将碳酸钙、三氧化二镧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加入到球磨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后球磨15~20h,然后在120~130℃下干燥,进一步放置入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在1100~1200℃下煅烧3~4h,冷却,得到Ca0.75La0.15TiO3,将Ca0.75La0.15TiO3和钛酸钡混合均匀加入到球磨机中,添加去离子水球磨1.5~3h后喷雾造粒,在1300~1400℃煅烧2.5~5h后冷却再次球磨,保证粒径在12~14μm之间,得到介电填充剂。将介电填充剂、氰酸酯、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照上述比重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注入到模具中,固化,得到高频介电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环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粉10‑30份,植物纤维10‑30份,硬脂酸3‑8份,凝灰岩5‑10份,蛭石粉3‑5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3‑10份。本发明制备的建筑用环保复合材料防火等级高,强度高,耐冷热循环,在频繁变温的环境下无龟裂,鼓泡的现象,无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吸水尺寸变化率低,可用于墙板,地板,天花板,围栏,家具,物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中管@二氧化锰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中管是以碳纳米管为内管、非晶态碳纳米管为外管所形成的外管套内管的管中管结构;二氧化锰纳米片紧密耦合于内、外碳纳米管的内、外表面上。制备方法是首先在CNTs表面生长ZIF‑8纳米颗粒,形成类似糖葫芦串结构,然后通过单宁酸处理ZIF‑8@CNTs得到管中管前驱体,接着通过碳化处理获得碳纳米管中管,最后通过KMnO4和碳的化学反应在碳纳米管中管的内外表面生长MnO2纳米片,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可提高MnO2的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使其具有高的可逆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PP混杂废塑料高填充、高性能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组分及质量份数如下:PE/PP混杂废塑料30~70份、填料30~60份、增韧剂0~11份、改性剂0.3~0.4份、偶联剂0.4~1.2份、引发剂0.005~0.01份、EBS 0.2~0.4份、聚乙烯蜡0.3~0.5份和抗氧剂0.2~0.4份;本改性料可形成具有类网状结构的复合材料,根据不同的填充,具有相容性高、高填充、高力学性能、可重复回收利用等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吹塑、注塑、挤出、压延等产品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铁空心球的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氯化铁、尿素、聚苯乙烯珠、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水混合,然后将A混合液陈化,之后冷却,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氢氧化铁包覆聚苯乙烯珠的颗粒;取氧化钇、氧化铕溶于硝酸,制得B混合液;将B混合液、水、尿素混合搅拌直至形成澄清溶液,加入氢氧化铁包覆聚苯乙烯珠的颗粒,超声分散;加热到90~110℃,搅拌维持3~4h,冷却,之后离心,洗涤,得到产物;将产物真空干燥,通过两次热处理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空腔载药性﹑粒子密度小﹑分散性好等特性,在药物传输﹑存储与释放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MHWPE)/β‑磷酸三钙(TCP)复合材料3D线材打印种植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将质量比为10%~30%:90~70%的纳米级β‑磷酸三钙粉末和医用植入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混合,熔融后,挤出拉丝,得到3D打印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β‑磷酸三钙耗材,再设置3D打印参数,控制打印喷头温度为200~230℃,打印底板温度为20~50℃,打印速度为20~40mm/s,冷却风扇转速为2000~2500rpm,导入种植牙三维模型后开始打印,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种植牙。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基台部与牙种植体本体一体成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抗冲击强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组合物、量子点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量子点组合物包括量子点和用于分散量子点的高分子基体,高分子基体包括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以及环氧树脂。由于增加的环氧丙烯酸酯具有两亲性,环氧基团端与环氧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丙烯酸酯端与丙烯酸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因而在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之间起到桥梁连接作用。丙烯酸酯与量子点的相容性最佳,环氧树脂作为亲水体系连接在三种成分的最外侧用于隔绝氧气和水气。本发明从高分子基体材料组成方面着手,解决了与量子点的相容性以及隔绝氧气和水气的问题,提高了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为解决多数聚合物材料防火安全性差,易老化、易燃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硅与氧化石墨烯协同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将氧化石墨烯和有机硅树脂分别包裹在可燃性聚合物材料表面的这种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与有机硅树脂良好的耐高温和协同阻燃作用,实现了可燃性聚合物材料高效阻燃防火性能,同时能够有效保持聚合物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阵列的黄酒品牌鉴别方法,具体如下:(1)将PACBK/Au/GCE、PABSA/Au/GCE和PGA/Cu/GCE三组修饰电极组成的电极阵列作为工作电极,铂柱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2)各电极插入盛有一定体积缓冲液和黄酒样品的电解池中,在电化学工作站多频扫描信号的激励下采集测试样品在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获得响应电流曲线。(3)在响应电流曲线上选取面积特征值,以特征值为自变量,建立黄酒品牌鉴别模型,将待测黄酒输入到模型中,完成对黄酒品牌的鉴别。本发明研制的聚合物/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阵列对黄酒中某些特征呈味物质响应灵敏,通过模型的建立能较好实现黄酒品牌的预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平均粒径为2~80μm的磁性金属粉末为原材料;在球磨机中球磨获得扁平化颗粒;然后与环氧树脂充分混合均匀,加入固化剂后注入环形模具中;将模具置于磁场中取向,按照取向方式不同可以三种形式:一、磁环水平放置,没有磁场取向;二、磁环水平放置,法线垂直于磁场方向;三、磁环垂直放置,法线平行于磁场方向;样品在磁场中取向固化后取出。该方法在软磁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施加磁场,使扁平化金属颗粒沿外磁场方向进行取向,呈现各向异性结构;磁环内部扁平化磁粉的各向异性取向结构,产生了各向异性磁性能:有效磁导率,损耗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酚醛泡沫复合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后发泡制得:可发泡酚醛树脂100份,表面活性剂1-8份,固化剂8-20份,发泡剂5-20份,炭粉5-10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使使用者的使用环境相对较为安全的炭酚醛泡沫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射成型用原料粘度调节装置,包括注塑机控制壳、安装在注塑机控制壳上方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电机、电子秤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横板的上方,所述横板的下方设置有入料桶,所述电子秤位于安装块的内侧,所述电子秤的下方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内侧,所述入料桶的底端焊接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转轴。该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射成型用原料粘度调节装置,能够控制纤维材料的用量,且方便投料,利用搅拌棒使得纤维材料和基体材料混合均匀,使得原料的粘度一致,方便将堵塞板上混合均匀之后的物料投入注塑机的内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感用软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环氧树脂粉末和固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混好脱模剂的锰锌铁氧体粉末,低温下真空排出溶剂,然后加入到模具中,加热加压、冷却固化后得到粘结锰锌铁氧体电感外壳。相比传统电感外壳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粘结软磁复合材料制备的电感外壳具有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电感制品密封性好、不漏磁,绝缘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晶@碳的复合材料,纳米碳管表面均匀生长有一圈TiO2纳米晶颗粒,TiO2纳米晶颗粒表面包覆有非晶态碳层。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晶@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纳米碳管的表面包覆一圈水合TiO2,再包覆一层PPy,然后水热晶化TiO2,之后二次包覆PPy,碳化PPy,形成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晶@碳的最终产物。本发明可解决水热晶化时TiO2纳米晶容易从纳米碳管脱落的问题,提高TiO2纳米晶在充放电循环中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导率,使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晶@碳表现出更高的充放电容量和优秀的循环稳定性。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晶@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Co2S4/Co(OH)2纳米片阵列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一是通过控制金属离子与二甲基咪唑的比例,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的钴镍双金属有机配体前驱体具有二维纳米片阵列结构,这种纳米片结构以及孔隙尺寸确保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和较好的电解质的扩散;二是通过调节前驱体钴镍两种金属盐的浓度比,采用控制液相水解硫化工艺,即将钴镍双金属有机配体前驱体硫化为钴镍双金属硫化物,同时将一部分钴水解为氢氧化钴,即一次水热反应得到NiCo2S4/Co(OH)2复合物,使钴镍双金属的赝电容行为相互协同,极大地提高了比电容性能,最高比电容达3668F/g,高于金属钴的理论比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化蚕丝织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体系器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蚕丝织物通过碳化得到碳化蚕丝织物,在经过酸预处理,水热或溶剂热生长,以及后续退火,得到碳化蚕丝织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其中,碳化蚕丝织物具有高电导率,过渡金属氧化物以纳米线、纳米片、纳米方块的形貌均匀分布在碳化蚕丝织物上。所得到的碳化蚕丝织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柔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相添加硅烷包覆金属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软磁复合材料是以金属软磁粉为原料,通过先向金属软磁粉中加入硅烷水解液进行绝缘包覆,再加入含玻璃相离子的溶液进行包覆,从而在金属软磁粉表面形成硅烷层和玻璃相绝缘包覆层。本发明采用的硅烷‑玻璃相共包覆金属的工艺可在金属软磁颗粒表面生成硅烷层和玻璃相绝缘包覆层,可大幅提升材料的弯曲强度性能,且可兼具有低损耗、高磁导率、高磁感应强度,可应用于开关电源、电动机磁芯、充电器磁芯、变压器磁芯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5’‑鸟苷酸二钠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然后采用滴涂法将超声分散均匀的碳纳米材料悬浊液负载在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贵金属/碳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本发明对5’‑鸟苷酸二钠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该电极制备过程方便易行,检测过程简单高效。
本发明属于导电填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包覆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DMF和蒸馏水混合,以得到混合溶剂;将膨胀石墨加入到混合溶剂中,通过超声搅拌并进行剥离,将膨胀石墨剥离成多层石墨烯分散液;将醋酸铜与稀硝酸加入到多层石墨烯分散液,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取出并冷却时室温;采用离心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样品于干燥箱内进行烘干,得到氧化铜/多层石墨烯粉末;将氧化铜/多层石墨烯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N2保护气氛下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得到铜包覆多层石墨烯导电粉末;形成的复合材料不易自身团聚,作为填料,易与高分子和橡胶产生结合,形成高质量的导电填料,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和分散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易散热增强纤维树脂金属复合材料刹车衬片,包括背板,背板的顶部与增强纤维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增强纤维树脂层的顶部设置有粘合层,粘合层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料层,料层顶部的中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倒角,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该易散热增强纤维树脂金属复合材料刹车衬片通过设置料层,能够减少刹车衬片摩擦后金属颗粒由于静电附着力强,从而粘附在轮毂处的现象,有效的保障了轮毂处的清洁,通过设置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使得该刹车衬片与刹车盘更加贴合,通过设置吸音片,有效的减少了刹车衬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纳米复合材料混合搅拌装置,涉及纳米复合材料混合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罐;转动机构;毛刷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毛刷机构,清理此设备时,与往复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运动臂、第二运动臂、连接块同时被电机带动转动,与连接块连接的毛刷也随着转动,且往复块可带动毛刷沿着往复丝杆外壁上下运动,通过此结构可实现毛刷对搅拌罐内壁的清理操作,且当毛刷移动至搅拌罐底端的锥形结构位置时,毛刷会受到挤压带动第二运动臂转动,从而使毛刷能够适应搅拌罐的锥形面的清理操作,通过以上多个零件配合即可实现搅拌罐全方位的清理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损伤感知的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底座与上盖接合处有密封垫,动力电池底座与上盖和密封垫通过连接件压紧密封;动力电池底座底部设置U型凹槽;动力电池底座和上盖的底面及四周复合层中间均设有多条压电传感器;多条压电传感器两端分别接各自的接插口处,两个接插口用数据线分别与检测仪表的两端连接,动力电池底座的一个侧壁孔内装有电缆引出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各种损伤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这种嵌入式结构是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所特有的,确保动力电池在运行中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成本、重量减轻50%以上和可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可用于各类无人驾驶飞机、航空飞行器和各类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的外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树脂复合材料单管塔,它包括塔体、避雷针和天线,塔体由多段管体通过法兰盘连接而成,天线固定于塔体上,法兰盘与管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最上段管体的管壁上开有馈线孔,塔顶装有避雷针,管体采用树脂复合材料,管体的管壁内穿设有多根钢筋,钢筋分布于管壁中轴圆上,且呈竖向均匀分布或菱形网格状分布或矩形网格状分布或三角形网格状分布。本实用新型环保、经济、自重轻,信号衰减度低,管体制作方便、建设周期短,抗腐蚀,不生锈,使用安全可靠,外形美观,能有效解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安装使用问题,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磁性复合材料、高频磁性器件及其加工方法,其中,高频磁性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具有磁涡旋结构的磁性金属颗粒、溶剂和非磁性陶瓷相材料混合研磨成泥浆;泥浆置于模具中,在低温低压工艺下成型;其中,低温低压工艺的条件为温度低于300℃,压力小于500MPa。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磁涡旋结构的磁性颗粒,不存在磁畴壁,在高频下磁化以磁化转动为主,而不是传统的畴壁位移机制,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工作频率到100MHz以上;另外,采用低温低压工艺,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的各种缺陷。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凝胶浸入至铜液中溶胀、冻干,再置于锰铜液中依次水热和冻干,得到Gel‑Cu‑Mn模板;2)将所述Gel‑Cu‑Mn模板置于硫酸氧钛溶液中浸渍,至溶液变为白色乳液、再变成澄清后完成Ti负载,得到Gel‑Cu‑Mn‑Ti前驱体,冷冻干燥、破碎过筛得到前驱体粉末;3)将所述前驱体粉末置于保护气氛中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即得到光催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光催化材料中铜、锰和钛实现有效的复合,产生协同作用使得铜具备高效且连续的光催化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能力,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磁性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其方法,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磁性纤维传感器、待监测件、信号激励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设备;磁性纤维传感器固定于待监测件上,两者共同构成磁性纤维复合材料;磁性纤维传感器包括磁性纤维应变传感器、磁性纤维曲率传感器以及磁性纤维冲击监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信号采集模块与信号处理设备连接,信号处理设备外接数据处理与评估模块和存储模块。本发明的系统基于磁性纤维传感器,通过电信号响应进行集成,可降低监测成本和集成难度,同时还具有实时性强、可远距离传输、可高度集成和拓展等优点,有利于本发明系统以及基于磁性纤维传感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滑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微波吸收方面的应用,属于吸波技术领域。首先将合成的无机纳米材料‑硅球通过溶胶凝胶法预先将金属离子均匀固定在球层表面,然后通过高温退火、酸碱刻蚀,随后进行黑滑石复合,从而实现将矿物材料包覆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克服了传统的将金属离子混入水相或有机相,金属离子容易团聚、分散不均的问题,同时增强了表面导电性能以及内部电磁损耗性能。制备的复合材料在提高吸波性能的同时,使用寿命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可见光响应型MIL‑100(Fe)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相同质量份的均苯三甲酸和氢氧化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均苯三甲酸/氢氧化钠复合溶液;将其逐滴加入等量的亚铁盐溶液中,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形成悬浊液;过滤悬浊液并洗涤,将获得的固体物干燥,得到MIL‑100(Fe)光催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在室温下的合成方法更加便捷,结晶也更稳定,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应用稳定性和循环使用寿命。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工艺有效减小晶粒的尺寸,大大提升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能够显著提高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获得较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