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静涡盘、动涡盘、曲轴和机架,动涡盘通过第一滑动轴承连接曲轴,第一滑动轴承固定在动涡盘上并与所述曲轴的顶部形成一对摩擦副,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曲轴通过第二滑动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曲轴、第一滑动轴承和第二滑动轴承中的至少一个构件包括陶瓷材料或陶瓷基复合材料。还涉及一种空调器。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涡旋压缩机的曲轴、第一滑动轴承和第二滑动轴承中的至少一个构件包括陶瓷材料或陶瓷基复合材料,提高了曲轴与滑动轴承的耐磨性,提高了曲轴与滑动轴承的耐高温性,解决曲轴与轴承易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复合外围护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骨架、墙面外板、墙面内板、保温隔热层、防水透气膜、铝箔、铝合金封口和挂件。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的厚度根据使用环境以及用户对隔声、保温隔热等建筑性能的使用要求计算确定,墙面外板、墙面内板的材质根据建筑设计需要选用;墙面外板和墙面内板在夹紧保温隔热层后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骨架粘结成整体,可以实现整体运输和整体吊装,通过挂件挂在主体框架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固定方法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电机。其中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包括转子铁芯;永磁体,覆盖在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上;以及复合材料层,包括围绕永磁体外表面设置的扩幅纤维束。固定方法包括:步骤1.将纤维束进行上浆扩幅处理,形成扩幅纤维束;步骤2.将若干扩幅纤维束缠绕在永磁体外表面,形成纤维预成型体;步骤3.采用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在纤维预成型体上形成复合材料层。根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护永磁体的保护层厚度过大,导致永磁体与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过大而漏磁的问题。
全石墨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将多孔石墨与单质硫混合,将硫负载到多孔石墨中,制得石墨/硫复合材料,将石墨/硫复合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加入溶剂制得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上,干燥后得到正极极片;将多孔石墨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加入溶剂制得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干燥后得到多孔石墨负极,将多孔石墨负极进行预锂化处理,得到嵌锂石墨负极;将正极极片、嵌锂石墨负极、隔膜组装在一起,加入电解液制成锂硫电池。本发明将多孔石墨用于制备正、负极,提高了电子电导率,并可缓解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同时采用预锂化多孔石墨电极取代金属锂负极,避免了锂枝晶的产生,提高了电池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水性辐射固化涂料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装饰板包括复合材料板以及涂装在复合材料板的表面的面漆;其中面漆包含水性辐射固化涂料,水性辐射固化涂料包含以下组分和组分含量:丙烯酸酯单体1~40wt%;水溶性丙烯酸酯预聚物、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水包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乳液的一种或多种30~50wt%;光引发剂3~8wt%;水或醇溶剂的一种或多种2~41wt%。本发明的水性辐射固化涂料装饰板,具有良好的图案和色彩表现力,表面平滑致密,制造工艺简单,适用于批量生产,并且环保性能好。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子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石墨、纳米硅、锻烧石油焦粉、锻烧石油焦、锻烧沥青焦及炭黑按重量百分比进行组合配料成混合物;将组合配料的混合物干混均匀,加入煤沥青进行加温混捏,形成硅包覆复合塑性体;使用焙烧炉在800~1150℃下将复合塑性体焙烧制成炭素材料;使用石墨化炉在2100℃~3100℃条件下对炭素材料进行高温处理,制的炭/石墨/硅包覆复合材料;将炭/石墨/硅包覆复合材料粉碎并球化,得到粒径为5‑26um的球形或椭圆形炭/石墨/硅包覆负极粉体,即得锂电子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低充放电电位和平稳的充放电平台、高压实性能、高导电和高倍率性能以及长循环性能。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使用寿命长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所述无纺布的原料组分包括: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三唑树脂/剑麻纤维复合材料、聚丙烯纤维、钛白粉、甘露醇、硬脂酸盐、聚乙二醇。所述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和聚三唑树脂/剑麻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混合并研磨,制得纤维混合料;(2)将步骤(1)所述纤维混合料、钛白粉、甘露醇、硬脂酸盐与聚乙二醇混合后加入至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再采用熔喷纺织法得到所述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具备优良的机械强度,较低的脆化温度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颗粒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大颗粒四氧化三钴,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复合硫酸钴30‑45份、碳酸氢铵20‑35份、分散剂10‑13份、络合剂8.4‑11.7份、螯合剂2.6‑5.3份;通过使用胺化石墨烯与硫酸钴和聚苯胺复合合成大颗粒的硫酸钴,聚苯胺可以减缓了石墨烯在反应过程中的层间堆积,同时复合材料呈片层框架结构,有利于电荷在石墨烯片层上的快速传递,同时也使电解液在大颗粒四氧化三钴内部容易扩散,而且大颗粒四氧化三钴界面电荷传递电阻变小,有利于复合材料内部形成更有效的电子传输通道,使得大颗粒四氧化三钴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充型高比容量的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首次提出多孔碳球包覆的硅氧化物@导电碳管的复合材料,所述石墨包覆的硅氧化物@导电碳管的复合材料中,导电碳管位于硅氧化物颗粒和多孔碳球之间,一则可以增加硅氧化物颗粒之间及颗粒与其表面包覆的多孔碳球之间的导电性,第二还有利于缓解硅负极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导致硅表面的导电网络崩塌,第三还可以降低电芯极化内阻,有效解决石墨负极掺硅后,硅氧化物附近的石墨电位最低,锂离子浓度高,导致的析锂问题,提升了循环性能。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预浸料用快速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快速固化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80‑100份组分A、4‑8份固化剂B、2‑6份促进剂C,所述组分A由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增韧型环氧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组成。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碳纤维/环氧树脂成型时间;降低了预浸料制作温度及缩短了成型时间,大大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改性有机脲促进剂与咪唑促进剂复配,大大缩短了树脂凝胶时间,而树脂整体强度与普通树脂强度相当,不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高耐磨实心面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计,取不饱和聚酯树脂22.9-49.1份、颗粒填料49.1-54.8份、氧化铝0.98-18.6份、颜料0-2.3份、固化剂0.74-4份、促进剂0.74-4份,混合、搅拌均匀并抽真空,然后倒入已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固化1-8小时,脱模,进行后处理即成。氧化铝作为增硬耐磨的添加材料,粒径为200目以上的微粒。本方法制得的实心面材,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同时具有复合材料的优良加工性能,可以在现场用一般木工电动工具进行切割、加工,抗污染,耐腐蚀,吸水率低,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可用于墙地砖,厨房家具面板,装饰装修材料等。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压气动密封橡胶结构,属于飞机气动外形面密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结构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板为曲面板状结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板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搭接端,固定端固定在一侧气动外形面上,搭接端自由搭接在另一侧气动外形面上,搭接端相对于固定端具有预设预压量。该结构满足气动外形面相邻部件之间大阶差相对运动时的气动密封要求,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展向长度可根据需要定制,固定端固定在一侧气动外形面上,搭接端自由搭接在另一侧气动外形面上,由于采用预变形,两侧气动外形面相邻部件相对运动到任何位置时,预压气动密封橡胶结构都处于强迫变形状态,迫使搭接端压紧在气动外形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包括:60~80重量份的PP树脂、10~20重量份的阻燃剂、0.5~3重量份的耐候剂和5~30重量份的填料。本发明在配比上进行优化,减少物料种类,对各组分协调复配,得到了一种性能优异、耐高温的阻燃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阻燃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材料部分力学性能温度的前提下,同时提高阻燃性、耐热性和耐候性,具有高耐热、阻燃和高耐候性能,且性能均衡的特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最终产品还可以在通用注塑机上直接注塑成大型制件,从而广泛应用于家电各种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B柱的制造方法,该汽车B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金属层、复合层和第二金属层,且复合层由原料制成:碳纤维复合材料颗,纳米级金属铝;汽车B柱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纳米级金属铝加入到熔化状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制得混合物料;步骤二,将混合物料融合后,进行拉条、冷却和切断,制得复合层原料颗粒;步骤三,在模具中注入熔融状态的复合层原料颗粒,通过成型和冷却为复合层;步骤四,将第一金属层、复合层和第二金属层依次焊接连接。因此,该汽车B柱的制造方法所制得的汽车B柱不但满足轻量化设计,同时具有强度性能好的优点,进而能够对车顶盖和前后车门有很好的支撑力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将液体高分子材料和石墨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4~1:8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液体倒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使得高分子材料和石墨烯复合材料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液体倒入模具中,其中,所述模具的模腔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将倒入液体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固化;将固化后的材料进行冷却,得到柔性吸波材料;将所述柔性吸波材料从所述模具中取出,实现脱模。本发明具有吸收电磁波强、吸收频带宽、密度小、作为屏蔽材料的反射较小,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可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可染色的全降解PLA‑PHA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PLA粉末和PHA粉末,干燥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聚酯稳定剂、抗氧剂和成核剂,充分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并水冷切粒,干燥,制成母粒;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各物质的重量份为:PLA粉末60‑80份、PHA粉末20‑30份、聚酯稳定剂0.5‑2份、抗氧剂0.1‑1份、成核剂0.1‑1份。本发明的PHA中4‑羟基丁酸的摩尔含量为20‑25 mol%,较高的4‑羟基丁酸含量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柔韧性,从而使本发明无需添加增塑剂即可获得高韧性的PLA‑PHA复合材料,在保证高韧性的同时不会影响材料的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立体布线结构和散热沟槽的平板式陶瓷封装散热模组,为大功率LED的封装和/或热管理提供了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利用陶瓷材料的热电分离特性,应用一体化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同时实现了传统方案中需要用两种材料分别实现的绝缘和导热特性。其有益效果是:1、消除了散热瓶颈,使得热量从LED芯片顺畅地传导到整个散热模组,继而通过散热沟槽形成的空气自然对流将热量有效地发散到空气中,有助于降低LED芯片温度;2、规格统一的平板式结构,便于加工操作,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电机。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复合材料套筒,套设在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上,包括若干沿轴向方向排列、各自独立的复合材料套环;永磁体,设置在转子铁芯与复合材料套环之间的空隙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永磁体的装配效率以及装配精度,并减小永磁体与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漏磁系数。
本公开提供一种排气消音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其中排气消音组件包括:消音部件和增焓部件,所述消音部件与泵体结构的排气口连通,以将排气引入所述消音部件的消音腔中进行消音,所述增焓部件包括固定部件,且所述消音部件为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阻尼材料,所述增焓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阻尼层的阻尼系数>所述金属材料的阻尼系数,且所述消音部件和所述增焓部件相互间隔而不接触。根据本公开使消音腔可以直接使用减振效果较好的复合材料,从而大幅提高消音器的减振效果;同时使得对减振要求不大、却对密封性要求高的增焓部件采用金属材料,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增焓部件的密封性能和排气消音的性能。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聚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高耐热性、高力学性能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60‑80份;无机填料10‑30份;聚四氟乙烯0‑10份;增韧剂0‑10份;其它助剂1份。本发明通过在聚丙烯(PP)改性过程中加入聚四氟乙烯,通过调配、优化各组分的加入量,在减少无机填料添加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使得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大幅提高,同时,由于配方的优化,使得本发明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在具备优益的热变形温度的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属土木工程结构领域。主体结构采用了A节点预制整体箍筋笼架,B钢管混凝土结构箍筋节点,C预制套管,D“无机非金属纤维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或先进复合材料(ACM)”,E“金属与非金属纤维复合材料,F“大幅度提高节点箍筋的最小配筋率特征值λv或者体积配筋率ρv”,G钢结构中的相变吸热降温防火系统,H有密封层、密封体的防水软化的空心桩基础,J有薄刚筒的套固基础,K后补套箍节点,L后补填芯桩身等11种新结构形式。A、K和F解决混凝土的柱软节点,B解决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软、贵、防火、防腐,C、E解决钢筋混凝土柱柱身肥胖,G解决钢结构防火和贵,H、L解决管桩基渗水软化,J解决充利用岩土大大降低基础造价等等这些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漆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碳纳米管分散液;S2:采用电沉积工艺进行制备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S3:对所述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和冷轧处理,形成复合线芯;S4:对所述复合线芯进行包漆烘焙,在复合线芯表面包覆绝缘层,形成碳纳米漆包线成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成的碳纳米漆包线。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漆包线的制备方法,避免了铜与碳纳米管复合的过程中因结合面接触不够紧密而导致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各项性能降低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碳纳米漆包线,兼具较高的电导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模型及缺陷部位的三维模型的成型方法,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打印机打印得到,三维模型包括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聚乳酸和纤维素,三维模型具有主体部和固定单元,在三维模型安装在给定的人或动物的缺陷组织后,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在缺陷组织的周围组织上。成型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扫描步骤、分切步骤、启动步骤和打印步骤。这种成型过程实现了缺陷组织的三维模型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并且复合材料采用聚乳酸和纤维素,这两种材料均适合用于人体或动物体内。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基双限域界面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GO)被聚多巴胺(PDA)包裹的PDA‑GO‑PDA复合材料的合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被氮掺杂碳(NC)包裹的NC‑RGO‑CN双限域界面复合材料的合成;NC‑RGO‑CN双限域界面复合材料负载金属单原子(M1)的M1/NC‑RGO‑CN双限域界面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本发明通过对整体工艺流程、以及各个关键工艺步骤的反应条件及参数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单原子的分散性、催化剂活性、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子铁芯结构组件,以及包含该定子铁芯结构组件的电机、压缩机、空调器。其中,定子铁芯结构组件包括:采用软磁复合材料制成的内芯和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内具有内芯安装空间,所述内芯被限定于所述加强件的内部。本发明的定子铁芯包括内芯和加强件两部分,其中,内芯采用软磁复合材料,使得定子铁芯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涡流损耗的优点;在内芯外包装有加强件,加强件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可使定子铁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软磁复合材料铁芯结构强度差的缺陷。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珠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