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镍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硫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NiS纳米带。本发明包括三个步骤:(1)配制纺丝液。将Ni(NO3)2·6H2O和PVP,加入到DMF溶剂中,形成纺丝液;(2)制备NiO纳米带。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P/Ni(NO3)2复合纳米带,再进行热处理得到NiO纳米带;(3)制备NiS纳米带。采用CS2对NiO纳米带进行硫化处理,得到结构新颖纯相的NiS纳米带,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mc。NiS纳米带的宽度为0.8~2.4μm,厚度83.2nm,长度大于100μm。NiS纳米带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将在光催化、红外探测、太阳能存储、光敏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指以水热合成法合成Fe3O4磁性粒子,并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以2, 4, 6-三氯苯酚(2, 4, 6-TCP)为模板分子,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甲苯为致孔剂,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以聚乙烯醇为稳定剂,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生成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制备获得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呈现规则的球形,在聚合物表面含有多个模板分子留下的特定形状和大小的孔穴,孔穴内具有特定排列的结合位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对目标污染物2, 4, 6-三氯苯酚实现高选择性吸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挥发性芳烃类化合物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二硫化钼/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镍钯合金纳米复合材料MoS2/NiPd,将其涂覆于气敏元件上,进而制得了灵敏度高、响应快速的用于检测挥发性芳烃类化合物的气体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的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基团的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类在电致发光领域,如信息显示、固体照明及背光源等方面,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及器件结构。配合物中引入了新型配体,该配体在C^N=N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含N原子为中心的一类强载流子传输基团,不仅保持了配合物本身良好性能,还改善了材料的电学性能。通过配体与金属铱进行配位反应,形成一类具有三个相同配体的金属铱配合物。由于结构的特殊性,该类材料具有高发光量子效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改善的电学性质。基于这些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优异,在信息显示、固体照明、背光源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Keggin型空位多酸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苯并恶唑衍生物的反应中。所述的Keggin型三空位多酸的化学式为Na8H[A-PW9O34]·7H2O,其中A代表该Keggin型三空位多酸的结构类型。将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应用于液相中以醛类及2-胺基苯酚为原料催化合成苯并恶唑衍生物的反应中,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对大多数醛或酮的肟化反应的催化,并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主产物选择性,解决了以往苯并恶唑衍生物合成中的多种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技术领域的检测方法,具体是利用金纳米-甲酰基咪唑修饰还原石墨烯和钴钯纳米粒子构建一种快速检测凝血酶的夹心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及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用于凝血酶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10~2.00ng·mL-1,检测限为0.0032ng·mL-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板帽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原料:按总质量分数100%计,包括:植物纤维65%~70%、乳胶20%~26%、湿强剂0.4%~0.5%、渗透剂1%~2%和水6%~8%;将植物纤维磨浆至叩解度为15~20°SR,输送至配浆池;配料:分别将湿强剂、渗透剂和水在配浆池中按照所述的质量分数比例和顺序加入,混合均匀,再输送至储浆池中;将储浆池中配备好的浆料经网部成型及脱水后,再在浸胶部浸胶,用压榨机脱除多余的乳胶,经烘干设备进行高温干燥,干燥温度为95℃~150℃,再经表面整饰、印刷、切纸而制得植物纤维板帽沿材料。本发明的植物纤维板帽沿材料是一种优良环保的特种结构多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发明涉及磁性凹凸棒土表面印迹亲水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通过浸渍法和高温还原法合成磁性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磁性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分布均匀;通过表面硅烷化反应,将乙烯基接枝于磁性埃洛石表面,通过反相原子转移自由基沉淀聚合,磁性凹凸棒土表面包覆分子印迹聚合层较好地控制在数十纳米;由于外表面ATRP活性基团的存在成功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并成功应用于水环境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选择性去除和快速磁分离,而且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晶态功能材料领域的一种具有室温磷光特性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取芳香羧酸类有机物作为构筑模块,采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了系列芳香羧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晶态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强的配位键作用将有机配体固定于刚性骨架中,极大地抑制了有机配体因振动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磷光发光效率。同时,由于无机成分的引入,使得原有机磷光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室温条件下,该类材料受紫外光照射结束后能产生较长的室温磷光。同时,获得的晶态材料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氯苯磺酸盐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功能材料领域;该晶体的分子式为C22H23ClN2O3S,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363(5),b?=?11.163(5),c?=?17.892(6)??,β?=?92.15(3)°,Z?=?4,V?=?2068.2(15)??3;该晶体的非线性光学倍频效应约为DAST的1.3倍;在1.5-8.2THz波段范围内,所制备器件产生的时域光谱信号强度与DAST晶体相当,太赫兹波辐射强度约为DAST晶体的1.05倍,表明该晶体是一例性能优异的太赫兹辐射源材料。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类泡沫氧化亚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硫氰酸亚钴为前驱体,合成类泡沫氧化亚钴纳米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容易生产。本发明制得的类泡沫氧化亚钴纳米材料可作为先进功能材料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和3DP综合的3D打印加工系统及打印方法,本发明使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三维打印(3DP)两种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便捷的打印出梯度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彩色制件等,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多种材料组成的零件、部件及一体化功能器件,甚至实现整体制造。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Beta-P复合型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水、无机碱、铝源与Beta沸石依次混合搅拌;然后装入密闭反应器中恒温处理一定时间,即得到空心Beta-P复合型沸石。本发明制备的空心Beta-P复合型沸石,具有Beta和P两种沸石的晶体结构,晶体中心为空心状态,适宜作为气体、液体混合物分离的吸附剂,也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或酸性催化剂组分,特别适合作为特殊功能材料使用。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Ni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成分按重量份计:乙酸乙酯化铂36~43份、2,4‑戊二酮二水镍30~37份、改性硅藻土28~34份、胶凝剂23~29份和表面活性剂7~13份;本发明向乙酸乙酯化铂和2,4‑戊二酮二水镍中加入了柠檬酸,乙酸乙酯化铂和2,4‑戊二酮二水镍在水中解离出铂离子和镍离子,铂离子和镍离子与柠檬酸发生络合反应,提高了金属离子的分散度,有效降低了反应的温度,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节约了能源,改性的硅藻土的孔隙率更大,乙酸乙酯化铂和2,4‑戊二酮二水镍流入改性硅藻土的孔隙中,使铂和镍均匀分布在载体的表面上,增大了铂和镍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Pt‑Ni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本发明涉及2,2-二芳基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状态下光致变色的功能材料,具有以下的结构通式,其中M是带一个或两个取代基的苯环、带有一个取代基的萘环和不带取代基的联苯环、噻吩环、二苯醚环,R’为氢、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硫甲基、叔丁基、乙炔基、卤素等。它是固体状态下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用于光信息存储、光记录材料,还可用于防伪识别材料、装饰材料、纺织品印染材料、变色太阳镜材料等。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固体状态光致变色是最突出特点,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色率比较高,退色速率可调是所具有的另外特点。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具体为一种具有黄壳结构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物能够解决传统催化剂很难同时对污水有机污染物进行高吸附,催化降解脱色,磁性分离及对分离结果的监测的技术问题。这将为催化剂的制备和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并为实际处理污水有机污染物奠定基础。本发明所述复合物是一种新颖的黄壳结构,核壳之间有一个较大的空腔,增加了复合物的比表面积,对后续的吸附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优势。该复合物集磁性,荧光性质和催化活性于一体,其内部和外部分别富集不同成分,使得核与壳的功能实现复合与互补,是有别于核或者壳本身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
本发明以1,1‑二溴‑1‑烯烃类化合物与卤代苯衍生物为原料,在碱和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消除‑交叉偶联反应合成内炔类化合物。内炔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原料及中间体,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药物分子、生物活性物质、有机功能材料当中。本发明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收率高、操作简单和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富锆锆钛酸铅?铁酸铋多铁性陶瓷材料,其化学组成为:(1?x)Pb(Zr1?yTiy)O3+z?wt%Nb2O5+xBiFeO3,其中x=0.005~0.10,y=0.01~0.1,z=0.5~2.0。本发明选择了富锆的锆钛酸铅体系将掺铌改性的富锆Pb(Zr, Ti)O3材料与BiFeO3材料进行复合,调节组成和结构以提高材料在室温下的自发极化和磁学性能,实现在室温下铁电和铁磁共存并具有较好的磁电耦合效应。本发明的多铁电性材料所使用的原料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且易于保存和使用,可应用于能量转换、敏感探测和现代通信等高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径可调控的氧化亚铜微米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方法的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含柠檬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搅拌得到均匀的悬浮液后将含磷酸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当悬浮液的pH值降至10时停止滴加,静置后用氯化铵水溶液洗涤,将离心分离得到的羟基磷灰石胶体配制成水溶液,将硫酸铜加入,搅拌反应12小时后依次加入葡萄糖、碳酸钠和柠檬酸三钠,在95?C下反应12小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氧化亚铜微米球。本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选用的化学试剂安全,氧化亚铜微米球的尺寸可方便调控,范围为0.5~10微米。
一种石墨烯阻燃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涂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Humeers水热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用水合肼还原后用有机硅烷作为“桥梁”使石墨烯和环氧树脂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通过分子设计合成石墨烯环氧树脂一体化涂层材料,其表面修饰的有机硅烷可以避免石墨烯片层的重新堆垛、聚集,使石墨烯环氧树脂一体化涂层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显著提升,一体化功能材料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氧指数和拉伸强度,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热释放总量,这是由于一体化涂层材料可以催化环氧树脂降解,形成密集、多孔炭层,覆盖在聚合物的表面,阻止气相和固相之间的热量与质量交换,延迟内部材料的进一步降解,达到涂层材料阻燃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多孔CoB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粉体为结晶态CoB,由平均厚度20nm,平面尺寸200~300nm的纳米片组成,所述纳米片交错连接形成开放式的多孔结构。该粉体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将微米级金属钴粉、无定形硼粉和碱金属氯化物粉体混合;将上述混合粉体放入刚玉坩埚中,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800℃以上,保温0.5‑2h后自然冷却;将所得产物用水浸泡,过滤,清洗,干燥即得到片状多孔CoB粉体。本发明所得到的CoB粉体为结晶态,并具有片状多孔结构,既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材料,又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无机功能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结构rGO-MWCNT-Pd无标记猪细小病毒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基于rGO-MWCNT-Pd的三维立体结构,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催化效率等特点,显著提高了无标记猪细小病毒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列式微撞击流混合装置,包括微撞击流模块、前置进料模块、后置密封模块、连接装置;所述微撞击流模块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进样通道,与进样通道垂直设有撞击通道,撞击通道为T型结构,底部设有渐扩形出料口;所述前置进料模块出口端连接微撞击流模块入口端,微撞击流模块的末端处通过后置密封模块密封;前置进料模块、微撞击流模块和后置密封模块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紧固。该装置主要针对液‑液快速反应体系,既可用作旋转填料床的预混合与分布装置,也可单独用作液‑液快速反应的反应器,制备超细/纳米功能材料;通过并列式的撞击流混合,解决了微撞击流混合器放大的难题,实现了RPB微观混合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胶原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将带有胶原结合区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BD-CNTF)和带有胶原结合区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BD-bFGF)与有序胶原材料共同孵育,得到所述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胶原材料。本发明首次将两种因子CBD-CNTF和CBD-bFGF同时交联到有序胶原支架材料上,通过建立动物外周神经—面神经长横断损伤模型,评价含双因子的外周神经损伤修复胶原材料在长横断面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证实,含双因子的外周神经损伤修复胶原材料,和单因子CBD-CNTF或CBD-bFGF功能胶原支架材料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面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该功能材料在未来临床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应用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钡铁氧体粉体及其复合电纺纤维的制备方法。钡铁氧体粉体及其复合电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钡铁氧体粉体;(2)聚乙烯吡咯烷酮/钡铁氧体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本发明制成的钡铁氧体粉体及其复合电纺纤维纳米纤维表面附着有很多粒子,而纯PVP纤维表面则无类似出现,加入钡铁氧体后的纤维纺丝效果更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二齿配体的中性铱配合物的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电功能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有二齿配体的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生物成像与标记中的应用。该类中性配合物以苯基喹啉衍生物为环金属配体,结构通式如下,化学式为[Ir(C^N)2(N^N)]。该材料合成步骤简单、条件温和,通过引入不同的主族元素改变不同的环金属配体来实现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的调节,并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从而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有机染料敏化剂,属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类分子采用三苯胺、吩噻嗪、咔唑基团作为电子给体,苯并噻二唑作为辅助受体,苯基作为连接单元,氰基丙烯酸作为锚定基团,其特点在于采用苯并噻二唑作为辅助受体,可以调节能隙,改善光谱响应范围,引入噻吩作为π共轭间隔基,可进一步拓宽光谱响应范围,使其移动至近红外区,增强光捕获效率,提升器件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一类具有V型构型的有机染料敏化剂,其结构稳定,能隙合适,吸收系数高,其制备方法原料普通易得,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羧基化多级孔纤维素吸附球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纤维素基原料溶解在尿素及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制备纤维素溶液,滴入到H2SO4/Na2SO4的凝固浴里,制备出纤维素球。然后将纤维素球加入到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的混合溶液中加温反应,制备不同的纤维素多孔微球。该方法制得的纤维素吸附球对阳离子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实现对染料废水和重金属离子净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技术制备晶须状铝酸钆粉体材料的方法,包括稀土溶液的配置、前驱体的制备、前驱体干燥以及煅烧过程:将钆离子溶液与铝离子溶液混合制成稀土溶液,用氨水为矿化剂调节pH值,然后在高压反应釜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前驱体,把前驱体洗涤2次后干燥,干燥后研磨,之后在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得到GdAlO3粉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合成法制备GdAlO3粉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出的粉体晶体呈晶须状,具有纯度高、杂质少、大小均匀、尺寸细小、各向异性等优点,在探索制备新型短纤维复合材料增强体及发光基体材料等相关功能材料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纳米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七水氯化镧与浓盐酸混合溶于醇中,加入树脂聚合物,于常温下搅拌;2)搅拌完成后将上述树脂滤干待用;3)将上述树脂加入沉淀剂溶液中,于常温下搅拌后,滤出树脂;4)将产物水洗至中性,加入NaCl溶液,搅拌,后滤出树脂,烘干,即可得到树脂基纳米镧材料。本发明通过将镧与盐酸混合使镧与氯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在醇中将镧以此形式均匀吸附到阴离子交换树脂孔道中,再进一步原位生成纳米级镧化合物,制备的镧纳米颗粒分布相对更加均匀,对磷显示出较高的吸附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