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累托石的生产方法,以累托石粗精矿为原料,经破碎、捣浆后用水力旋流器进行粗选,水力旋流器工作压力为0.4~0.6MPa,从顶部的小口排出炭质和易浮的细粒黄铁矿,底口的底流作尾矿废弃,由进浆口上部的溢流口得出粗选矿浆。精选工序首先向粗选矿浆中加入碱和有机分散剂调浆,然后送入离心机精选,精选后用无机酸调节pH值在5.5~6.5范围,再用离心机进行脱水。本发明可得到厚度为20~40nm,径厚比8~16,纯度为>98%,产率>10%的鳞片状纳米累托石,可用于制备聚合物/纳米累托石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合理,产率大、纯度高、药剂用量较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非水溶性丝素纳米微晶粉体的方法。制备方法采用将平均粒径≤3μm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分散在浓度为40~85%wt的硫酸水溶液中,在40~80℃温度下机械搅拌0.5~6h后,用浓度为≤20wt%的NaOH溶液中和,透析,离心,然后冷冻干燥得非水溶性丝素纳米微晶粉体。该方法操作简便,所用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所制得的非水溶性丝素纳米微晶粉体结晶度高,具有很好的增强增韧效果且兼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该非水溶性丝素纳米微晶粉体可用于制备生物医用纳米复合材料,而且在日用保洁护肤及化妆品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土增强尼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件的方法,首先将插层剂插入到粘土片层间使粘土片层撑开,得到有机化粘土,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将尼龙树脂、混合溶剂、有机化粘土、抗氧化剂等混合物加热,使尼龙树脂溶解于溶剂中,然后逐渐冷却,同时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得到的粉末聚集体经真空干燥、球磨,过筛即得尼龙/粘土复合粉末材料,最后再将尼龙/粘土复合粉末材料进行SLS成形。在制备及SLS成形尼龙/粘土复合粉末材料的过程中,尼龙大分子进入粘土片层结构中,使得粘土片层间距扩大,从而制备并成形了尼龙/粘土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使得尼龙SLS成形件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模量等得到提高的同时,冲击强度不下降或略有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Co9S8‑C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镍源与BTC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前驱体Co3(BTC)2·DMF;对Co3(BTC)2·DMF进行预碳化,得到预碳化的Co3(BTC)2·DMF;将预碳化的Co3(BTC)2·DMF与硫粉混合,并进行硫化,得到Co9S8‑C。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Co9S8‑C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又防止Co9S8纳米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团聚及粉化,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孔道结构丰富,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得到的Co9S8‑C复合材料,Co9S8颗粒尺寸约10nm,比表面积巨大,电极材料利用率高,具有优异的比容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预埋方法,属于船体健康监测领域,主要解决在真空辅助成型条件下,预埋的光纤传感器尾纤出口保护、尾纤套管密封、真空袋脱模与套管分离、套管与尾纤分离等技术,将光纤传感器预埋进入复合材料蒙皮内,传感器引出尾纤,在出口处用套管(密封管)套住,两端用密封胶密封,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完成后,真空袋脱模,与套管分离,然后将套管环切,套管与光纤尾纤分离,裸露的光纤就可以进行光纤熔接组网。本发明上游与光纤传感网络组网技术、下游与光纤传感器封装技术融合,构建全船智能监测网络,实现预埋条件下的复合材料船体健康监测和智能感知,为实现船舶智能化奠定基础。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的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修复骨折部位的应用。该方法是将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比例均匀分散在丝素蛋白中,通过六氟异丙醇使其溶解,并将混合溶液倒入圆柱形模具中,通过甲醇浸泡使丝素蛋白分子链进行自组装再生成机械强度优异的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复合材料制成医用骨钉。根据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秀的机械性能和体内降解可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骨折固定方面。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成品率高、无毒性的方法制备体内降解可控的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可有效规避骨折修复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疏松症状,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也为骨折病人减少痛苦。 1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的粉末轧制方法及装置。将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粉末坯通过喂料装置送入轧制装置中,并加热至所述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通过两个相对旋转的轧辊对粉末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轧制获得大尺寸非晶合金产品。本发明以非晶粉末为原料,克服了传统非晶合金连续铸轧工艺对成分、尺寸、形状的限制,成分、性能调控灵活,能够实现大块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连续快速制备,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大块非晶合金的应用范围。同时本发明提出电流辅助轧制工艺,相较于传统热轧,可以有效避免非晶合金出现晶化、氧化等,能源利用率和轧制效率大幅提高。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Cl/Bi2O2CO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Bi(NO3)3·5H2O和柠檬酸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Bi2O2CO3粉末;步骤二,将得到的Bi2O2CO3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Bi2O2CO3分散液;步骤三,在Bi2O2CO3分散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磁力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室温下搅拌,沉淀物经离心、洗涤、分离处理后,干燥得到沉淀物粉末;步骤四,将沉淀物粉末高温锻烧得到AgCl/Bi2O2CO3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单,所需原料环保、易得,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Cu-Ti2AlC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梯度材料一侧为纯Cu或主要成分为Cu的复合材料,另一侧为纯Ti2AlC或主要成分为Ti2AlC的复合材料,中间层数为1~4层,随厚度方向,Cu与Ti2AlC的含量呈梯度变化,并伴随性能逐渐变化。沿富Cu方向到富Ti2AlC方向,材料硬度、强度显著提高,抗氧化以及抗高温性能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弹性模量都逐渐提高;沿富Ti2AlC方向到富Cu方向,韧性、导电率、导热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材料对于满足不同接触面具备不同使用性能的特殊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材料是通过以Cu与Ti2AlC粉末为原料,均匀混合后通过分层装料后在一定气氛下采用热压烧结制备。烧结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8~20℃/min,压力为20~40MPa,保温0.5~3小时。本发明采用热压烧结法,所制备的梯度材料致密度高,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型芯的加工制造方法,该方法针对压铸模具中细长的包裹芯模散热难问题,通过制造双层复合材料芯模,其中内层材料为高热导率的纯铜材料,外层材料为耐热、耐冲蚀的模具钢或耐热钢,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火焰热喷涂法、激光熔覆法、镶嵌法制造双层复合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双金属芯模,比采用H13模具钢的芯模,其表面温度降低40℃左右,能够有效地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同时能减少冷却时间,压铸生产效率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钒系石墨烯界面储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纳米材料与电化学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钒溶胶以及正丙醇混合,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二氧化钒石墨烯复合材料,再将所述二氧化钒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碳纳米管混匀,粉碎,抽滤,得到自支撑钒系石墨烯界面储锌材料。本发明通过水热法结合抽滤,将二氧化钒亚纳米团簇和石墨烯复合,二氧化钒亚纳米团簇和石墨烯表面形成化学键连接,形成可逆嵌入锌离子的异质界面的自支撑钒系石墨烯界面储锌材料;制备出的自支撑钒系石墨烯界面储锌材料用作锌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倍率性能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FRP‑梯度海砂混凝土组合墙板,该结构包括FRP网格、FRP筋、高延性纤维增强海砂水泥基复合材料、海砂混凝土,以及连接件。墙板主体由两侧内植有FRP网格和竖向、水平FRP筋的高延性纤维增强海砂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内部海砂混凝土层组成。两侧的竖向、水平FRP筋在部分交叉节点处通过连接件连接。该装配式组合墙板充分利用FRP材料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和海砂混凝土可就地取材的优势,使本结构具有结构形式易于标准化、运输施工安装方便,同时具有耐腐蚀、高承载力、高抗侧刚度、高抗弯刚度等特点,在沿海海洋等恶劣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适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于骨折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折手术用生物活性玻璃材料断骨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断骨连接器包括钢板以及通过防脱件与钢板配合使用的螺钉,所述钢板的表面涂覆有生物活性玻璃涂层,所述螺钉的螺帽底部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钢板上设有与防脱件相适配的装配槽以及与螺钉相适配的固定孔。本发明在传统的断骨连接装置结构上增设防脱件,采用扣接的连接方式实现限位内圈板与防脱外圈板之间的固定,增加了螺钉与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螺钉连接更为稳定、牢固,防脱效果更佳;将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应用于断骨连接装置上,利用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起到促进细胞的繁衍、增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骨组织的生长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新型纳米材料为硫化铋纳米粒子与金纳米簇的复合物。制备方法如下:首先,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硫化铋纳米粒子(Bi2S3 NPs),然后加入氯金酸,Au3+在碱性条件下原位生长为金纳米簇(AuNCs),进而得到硫化铋‑金纳米簇(Bi2S3‑AuNCs)复合材料。由于Bi2S3具有光热治疗和CT成像的功能,AuNCs具有荧光成像能力,AuNCs与Bi2S3 NPs具有光热治疗协同增强作用,因此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实现较好的荧光成像和CT成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
本发明是一种ZrB2/SiC/Zr-Al-C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金属Zr、Al及其化合物包裹的ZrB2粉体、SiC和石墨粉体为原料,利用Zr、Al和C的原位反应合成层状的Zr-Al-C化合物来增韧ZrB2-SiC的复合材料;该方法包括混合粉体的制备和烧结步骤,其中烧结过程是将称取的混合均匀粉体装入石墨模具中,在1600°C-1900°C温度烧结,烧结压力为0-30MPa。本发明可以获得致密的ZrB2/SiC/Zr-Al-C复相陶瓷,且韧性比在同样条件下制备的ZrB2-SiC陶瓷有明显提高,并且具有工艺简单,合成烧结一步完成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所述固定化载体,包括磁性纳米颗粒、富羧基复合材料以及过渡金属离子;富羧基复合材料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形成富羧基壳,其表面羧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络合,过渡金属离子与待固定化的酶通过金属离子配位键结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磁性纳米颗粒;(2)对所述颗粒进行羟基功能化修饰;(3)对所述颗粒进行环氧基功能化修饰;(4)对所述颗粒进行羧基功能化修饰;(5)对所述颗粒进行过渡金属离子络合。所述固定化的β-葡萄糖苷酶,将所述功能化载体和β-葡萄糖苷酶通过金属配位键结合。本发明生物酶结合牢固,酶活高,操作稳定性强,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氢化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类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通过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与一种液体橡胶通过超声波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部分氢化丁腈橡胶中制得母炼胶,在母炼胶中加入余下的氢化丁腈橡胶、碳黑、氧化锌、硫化剂,用开炼机或者密炼机对上述混合物进行加工,得到以碳纳米管改性的氢化丁腈橡胶混炼胶,通过硫化加工,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改性氢化丁腈橡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胶料中渗入纳米材料使氢化丁腈橡胶的耐热抗磨性能、机械强度及抗老化等综合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氢化丁腈橡胶的使用性能,扩大氢化丁腈橡胶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提出利用高速气流冲击法来制备具有核壳型结构的陶瓷核—聚合物粘结层—陶瓷(或金属)壳复合陶瓷粉体,聚合物粘结层可改善陶瓷与陶瓷(或金属)颗粒之间的接触,在体系中扮演着粘结剂的角色。这种方法不仅能在常温、较短保温时间内完成各种粉体的球形化、成膜化和包覆的处理,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实现多层包覆或多种物质的多层包覆和根据“粒子设计”理论进行有目的的制备所需要的新型复合粉体。与已有的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常温下完成、无污染、可控制聚合物粘结层厚度、粉体处理时间短,可实现多层包覆和多种物质的多层包覆,是一种简单、经济且效率高的制备各种核壳型陶瓷复合粉体的方法,在复合材料粉体制备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铜混合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 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含铜混合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具有 以下通式: CuxMyPzS3式中M=Mn,Fe,Ni,Cd等过渡金属离子,0<x≤ 1.5;0<y≤1.0;0.5≤z≤1.0。本发明的含铜混合过渡金属硫 代亚磷酸盐具有比单一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 MPS3高3到10个数量级的优良 导电性,可作为无机主体用于新型夹层(插层)化合物的制备, 以获得具有光电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甚至是多功能分子材料, 而且可在导电、磁性和其他光电材料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热工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控温箱-热流计法设计,用于实验室检测围护结构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热工参数的测定。其外观为长方体的带盖箱体,内部有可控加热系统、待测试件固定框架,温度传感器、热流计、多路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等几个部分。将待测试件插入箱体试件固定框中,设定升温速度和最高温度,利用多路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测量和记录试件表面温度和热电势,比较试件表面和箱体两侧空气的温度-时间曲线、热电势-时间曲线,采用平直曲线段数值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利用该装置得到温度-时间响应曲线、热电势-时间响应曲线、试件热阻,从而可以对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进行评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成型的连续等厚度铺层方法及成型件和应用,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曲面成型的连续等厚度铺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曲面芯模的形貌信息;根据形貌信息,在曲面芯模上均匀构建铺放角度参考线;计算铺放角度参考线的长度;设定预浸纤维束与铺放角度参考线的交角为纤维束入角,基于铺放角度参考线的长度改变纤维束入角,使得预浸纤维束覆盖在相邻两条铺放角度参考线上的长度与纤维束入角的余弦成反比。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能使连续纤维更好地适应曲面变化,在复杂曲面上实现纤维的连续性,更有利于发挥纤维的拉伸强度,从而提高制件性能,尤其适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的复杂外形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
本发明公开一种ECC心墙堆石坝及施工方法,包括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的上游堆石体、第一上游过渡层、第二上游过渡层、ECC心墙、第一下游过渡层、第二下游过渡层、下游堆石体、以及压坡体;所述ECC心墙采用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并且根据设计的防渗和强度等级配合拌制而成,所述ECC心墙厚度由数值计算分析确定;所述ECC心墙的下方地面挖有深基坑,所述深基坑内填埋有用于灌浆、后期运行维护及观测的坝基廊道,所述坝基廊道的下方通过灌浆形成有灌浆帷幕;通过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作为心墙,提高心墙适应变形和防渗的能力,增强心墙与坝基廊道结合部位的防渗能力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在碳化过程中与碳纤维网凝华复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离心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纤维网,并将其在酚醛树脂溶液中浸渍,然后浸轧、热压,得到改性聚合物纤维网;再进行预氧化,得到聚合物纤维网预氧丝;然后将聚合物纤维网预氧丝与金属材料放置于超高温陶瓷材料中并置于管式炉,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分段式碳化,分段式碳化的最高温度不低于所述金属材料的蒸汽温度,以使聚合物纤维网预氧丝碳化过程中与金属粒子凝华复合,得到金属/碳纤维网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金属材料负载牢度高、金属/碳纤维网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透气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辐射制冷纤维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微纳颗粒和聚合物基底材料按照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制得复合材料母粒;将复合材料母粒在纺丝组件中复合挤出成型,经卷绕后得到辐射制冷纤维。本发明利用熔融复合纺丝法在聚合物纤维内引入高浓度无机微纳颗粒,通过精确调控微纳颗粒尺寸和纤维内部复合结构,使纤维在具备优异的日间辐射制冷性能的同时兼具高机械强度和可编织性能,得到适用于人体皮肤表面降温的辐射制冷织物,并具有大规模批量制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钙钛矿/二氧化硅复合发光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PbBr2和碱液均匀分散于醇溶剂中得Pb基分散液、将Cs2CO3、TEOS均匀溶解于醇溶剂中得Cs‑Si基分散液,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Cs‑Si基分散液滴加至Pb基分散液中,充分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六甲基二硅胺烷进行修饰反应,再将所得分散液进行镀膜并干燥,即得具有高效高稳定性的超疏水钙钛矿/二氧化硅复合发光薄膜。本发明涉及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可实现宏量制备,得到的钙钛矿/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可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功能和稳定性,在自清洁、高效高稳定的LED或荧光太阳能集光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的桥面铺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且相互粘接的界面层、复合材料层和磨耗层;界面层为黏结有纤维材料的聚氨酯树脂层;复合材料层为聚氨酯基纤维增强材料板层;磨耗层为混凝土磨耗层。本发明通过聚氨酯基纤维增强材料板与界面层及磨耗层的结合,加强了钢桥面整体的抗弯抗压能力,能够解决钢桥面加强肋板间的钢板出现变形裂缝的问题,解决钢桥面与铺装层的抗剪能力问题,可以修复钢桥面的断裂裂纹和疲劳损伤,并且施工方便快捷,缩短了桥面铺装施工过程的养护周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磷掺杂的NiP/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的NiO/石墨烯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S2:制备氮、磷掺杂的NiO/石墨烯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容易达到,而且制得的三维网络状气凝胶拥有多孔的结构,比表面积高,且较为致密,机械强度较好。三维交联的孔结构以及碳骨架中氮、磷和NiP的掺杂增加了活性位点,使其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水处理、电催化、光催化等各个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结合高强耐磨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以30~70wt%电熔莫来石颗粒、5~25wt%红柱石、5~20wt%板状刚玉颗粒、2~15wt%氧化铝微粉、3~12wt%纯铝酸盐水泥和1~5wt%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混合,再外加上述原料0.2~3wt%长石族矿物细粉、1~3wt%耐热不锈钢纤维、0.02~0.1wt%聚丙烯纤维、0.1~0.5wt%减水剂和3~12wt%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室温养护24小时,空气中静置24小时,于110℃~300℃条件下保温8~24小时,即得陶瓷结合耐磨浇注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使用环境,可用作水泥、电力、石化、冶金、煤炭和机械等行业中设备易磨损部位。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热熔法制备纤维预浸丝的方法及其设备,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预浸料生产需要将碳纤维纱筒置于热熔预浸机的放卷装置上;2)纤维丝进入浸胶过程,得到预浸纤维;3)通过吹风冷却,进入加膜装置,经过展平、限位、贴合和辊压,将预浸纤维压贴在隔离膜的中央,得到加膜预浸纤维;4)进入收卷装置,在收卷控制器和总体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螺旋收卷,从而实现纤维预浸丝的制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干法缠绕或铺放成型生产的原料制备,单卷预浸纤维的收卷长度可达到3000m以上,降低了生产过程换碳纤维纱团的频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制品中的纤维断头,提高了制品综合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为:(1)清洗玻璃微珠;(2)对玻璃微珠的表面进行改性,例如巯基化;(3)清洗表面改性后的玻璃微珠;(4)所得包含表面改性后的玻璃微珠中加入还原剂,配制成还原混合体;(5)另配制银盐溶液;(6)将还原混合体与银盐溶液混合搅拌,反应,抽滤、洗涤、干燥,得到银包玻璃微珠核壳复合粒子。本方法制备的银包玻璃微珠核壳复合粒子不仅导电性能好,用其作为电磁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屏蔽效能,并且其价格低廉,同时其制备方法较传统的制备方法简单和效率高;在防信息泄漏和电磁干扰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