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步法制备镍钴锌氢氧化物/羟基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利用混合盐溶液与金属有机框架进行离子交换反应,通过溶剂热过程一步制得镍钴锌三金属氢氧化物/羟基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调整溶剂热反应时长可有效实现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控制,无需传统制备方法中的后续化学浴沉积转化或电化学转化工序。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具有均匀的中空菱形十二面体结构和明显的薄层纳米片,具有高反应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将本发明提供的镍钴锌三金属氢氧化物/羟基氧化物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电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微铆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焊接表面进行清理;步骤S2:在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加工出凹凸结构;步骤S3:将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焊接表面接触,摩擦焊接装置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紧并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焊接固定。本发明通过摩擦焊,将熔化的碳纤维材料挤压进双层圆柱形微孔洞及纳米级微孔,实现宏观机械嵌合(微孔结构)和微观机械嵌合(孔洞结构),大大提高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复合材料参数三维各向异性非线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BAQUS子程序UMAT,在复合材料数值模拟过程中,对每一迭代步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参数进行计算更新,由此对复合材料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各项异性参数的非线性做出模拟。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有限元计算分析过程,将复合材料的有限元计算过程二次分解,对每一次迭代步计算的单元积分点的应力应变加以提取计算,由子程序不断计算更新每一次迭代步后材料属性的变化,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弥补了目前数值模拟方法不能模拟复合材料的弹性参数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出现各向异性非线性的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活性的铁-氮共掺杂复合材料,通过以4,5-二氰基咪唑为配体,加入铁盐来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铁-氮共掺杂复合材料(DCI-Fe-800),并将该复合材料用于氧还原反应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通过调控材料的形貌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4,5-二氰基咪唑的加入不仅提供了碳源和氮源,同时经过高温煅烧后形成不同的种类的氮,从而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铁盐的加入形成了金属-氮共掺杂结构,通过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非晶碳核壳结构-聚合物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我们将碳纳米管与葡萄糖在水溶液中混合,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碳纳米管/非晶碳核壳结构材料,再将其与聚合物混合,制备了介电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达到5910,而介电损耗只有2.5。该方法制备简单,原料成本低,可重复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共聚纳米乳胶制备多孔基膜进而利用电化学法制备高分子基金属梯度复合材料的方法,尤其是一种聚合物基金属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半连续纳米乳胶聚合工艺制备出苯丙纳米乳胶,然后,纳米乳胶于室温下在石墨电极表面成膜,干燥一定时间后,作为阴极组装成电化学装置,利用溶液还原法将金属铜结合到纳米乳胶膜基体中,通过控制电压、电解液浓度及纳米乳胶膜干燥条件电化学条件得到金属呈梯度状态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复合材料,其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所得材料能有效的克服两种异质材料界面破坏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复合材料拉伸测试样品及其制备方法,拉伸测试样品包括:待测复合材料板;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其厚度与待测复合材料板的厚度相同,分别粘结于待测复合材料板的两端;第一金属护板、第二金属护板、第三金属护板和第四金属护板,分别粘贴于待测复合材料板的两端的四个面上,两两相对设置,且同时部分粘贴在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上;延长段的弹性模量小于金属护板的弹性模量。在复合材料样品的两端粘贴金属护板,可以防止夹具直接作用在复合材料样品上,对复合材料样品造成损伤。限定延长段的弹性模量小于金属护板的弹性模量,在夹持过程中,延长段能够协调变形,避免对待测复合材料样品造成损伤。
基于熔融沉积技术生产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中连续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属于惰性界面,界面粘结效果较差,严重影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性能。碳纳米管的高强度、高比表面积等特性使其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并在复合材料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可提高连续纤维与基体间界面接触面积,增大二者间的机械啮合力。本发明将熔融沉积技术与等离子分散碳纳米管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碳纳米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在熔融沉积打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过程中,在连续纤维进入喷嘴前,利用等离子技术将碳纳米管喷涂在连续纤维表面,以提高连续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从而提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槽用复合材料柔性管拉伸涡激振动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电控电液伺服加载机、支撑装置、悬挂固定装置和复合材料柔性管模型,其特征在于,电控电液伺服加载机通过悬挂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连接,悬挂固定装置和复合材料柔性管模型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柔性管模型两端均安装一扣压式接头,电控电液伺服加载机的活塞底部安装有轮辐式力传感器,轮辐式力传感器与复合材料柔性管模型顶部扣压式接头相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柔性管模型底部固定连接可调节式底座,可调节式底座固定在支撑装置的铝合金板材底座上。实现波浪能到电能的转换,并大幅度节省了维护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点掺杂的碳化钛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向Ti3C2Tx MXenes的胶体溶液加入硝酸使Ti3C2Tx MXenes表面硝基化,加入碳量子点后使得碳量子点固定到Ti3C2Tx MXenes的片层表面和片层间,从而获得cQDs/Ti3C2Tx前驱体材料,向cQDs/Ti3C2Tx前驱体材料中加入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卤化物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三维导电水凝胶复合材料,即为碳点掺杂的碳化钛水凝胶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提导电能力,而且能够防止片层的堆叠从而获得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提高质子传输能力。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相导电复合材料,制备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水溶性能的水性聚吡咯导电聚合物,并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与碳纳米管共同添加到水泥基体中,得到具有良好导电性能、自感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水性聚吡咯与水泥的质量比为1 : 800?5000,碳纳米管与水泥的质量比为0.8?1.2:1300?1500, 水性聚吡咯是由吡咯单体水性聚合得到。将水性聚吡咯与碳纳米管共同添加到水泥基体当中,形成聚吡咯?碳纳米管双重导电通道的空间导电网络,其电导率比相同碳纳米管含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5?7倍,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属于无压浸渗工艺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Al2O3-TiN-Al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金属作结合剂,采用模压方法成型,在保护性气氛中于中高温下常压烧结制备Al2O3-TiN陶瓷骨架。在此基础上,用熔融的金属铝对多孔的陶瓷骨架进行浸渗而制得Al2O3-TiN-Al复合材料,用金属结合取代传统烧结结合,可以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烧结后制品中的金属与原料中的物质反应形成难熔化合物,从材料组成上克服Al2O3陶瓷脆性的缺点。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硫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的Al2O3绝缘陶瓷管外表面和环形金电极上涂覆有NiS纳米复合材料薄膜,所述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为:先将Ni(NO3)2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硫化氢煅烧的方法制备NiS纳米纤维,再将金属化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然后将NiS和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混合煅烧和固态研磨制备NiS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将NiS纳米复合材料研磨制得糊状的气敏膏,将气敏膏涂覆在气体传感器上,制得硫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对乙醇进行响应性能佳,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快速响应和恢复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电池正极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真空抽滤形成NMO‑RGO复合材料膜,高温处理直接得到电极片,省去了通过添加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极片的过程。利用该复合材料作为正极,Zn片作为负极,钠盐和锌盐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组成的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循环,放电比容量仍然能稳定在42 mAh g‑1左右,循环性能优良,并且安全性能好,无污染。该电池是一种绿色低成本的极具市场前景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Fe@C/rGO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原位生长和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以CoFe普鲁士蓝类似物为前驱体的CoFe@C/rGO复合材料,rGO的加入不但提高了CoFe@C/rGO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而且介质损耗、导电损耗和衰减能力也有明显提高。本方法通过改变GO的含量来调节介电常数,满足了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可调,阻抗匹配性提高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既简单又环保,适宜大量制备,仅使用较少的氧化石墨烯即可获得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的CoFe@C/rGO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在匹配厚度为2.4mm时,最小反射损耗可达‑53.0dB,在电磁波吸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Mo2C/C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材料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钼酸铵为钼源、柠檬酸为碳源,利用氢气的还原特性,制备Mo2C/C纳米复合材料。锂二氧化碳电池正极片通过涂覆法制备,将Mo2C/C纳米复合材料与PVDF混合为涂膜浆料并涂覆在集流体上,得到含有Mo2C/C纳米复合材料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正极。含有Mo2C/C纳米复合材料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正极有效的缓解了电池正极极化问题,降低了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充电过电势,使锂二氧化碳电池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本发明一种新型材料的防盗门把手,特别是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防盗门把手。其技术方案是: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这些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刚度、相对重量较轻、抗腐蚀等优异性能,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陶瓷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纤维能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得到有优良韧性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高温性能、高韧性、高比强、高比模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能有效地克服对裂纹和热震的敏感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分散于酸溶液中并进行细胞粉碎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苯胺单体溶液加入到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在?5~?10℃条件搅拌均匀;再加入过硫酸铵的酸溶液,继续在?5~?10℃条件下搅拌反应20~24h,过滤,得到氧化石墨/聚苯胺纳米棒状阵列复合物;还原,得到石墨烯/聚苯胺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该石墨烯/聚苯胺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本发明实现了聚苯胺在氧化石墨表面的有序生长,基于聚苯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石墨烯/聚苯胺纳米棒阵列复合物同时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及导电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是一种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机,其特征是:其减速齿轮箱的一端与电动机相连,另一端与分配齿轮箱相连,所述的电动机位于所述的分配齿轮箱的下方;减速齿轮箱的减速比i=48.8;在加料装置上设有预加热装置;在挤压螺杆的螺棱外表面上具有防漏流沟槽;在合流芯的流道孔腔中具有导流装置。本发明成型机是一种具有节能、节省占地面积、提高加工质量效率、产品尺寸稳定、降低螺筒、螺杆进料输送段磨损的木塑复合材料专用的挤出成型设备。本发明适于以高添加生物质塑化原料为基料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加工,还适于以PVC、PE、PP、ABS、PET和尼龙等为基料的非塑化生物质原料的挤出成型加工。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结构腐蚀损伤复合材料粘接修理方法,属于金属结构损伤修复领域。本修理方法适用于金属结构腐蚀损伤修理,采用调配好的树脂材料、或添加有切碎的玻璃纤维或金属粉末加强的树脂材料填充腐蚀坑,然后粘接复合材料层压板补片。所述复合材料层压板补片,选自固化好的复合材料层压板,或采用湿铺法,逐层铺设,固化后,最终得到复合材料层压板补片。本发明针对结构腐蚀损伤处填充树脂材料,结合粘结复合材料层压板补片,进行应急修理和平时修理,不仅具有能够避免二次损伤、减缓应力集中,提高耐腐蚀和耐疲劳性能,重量增加少,可设计性强等突出优点,针对腐蚀尺寸比较大的损伤,还能够满足腐蚀损伤处的刚度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涂层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法及复合材料。该处理方法为:将含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有机溶液或水溶液,通过喷涂和/或浸渍的方法处理碳纤维,然后干燥处理,直接得到或再经过热处理定型后得到表面具有均匀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为至少以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涂层直接与碳纤维表面相接触构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涂层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碳纤维自身的力学性能;具有成本低、生产设备简单、制备过程简易、耗能低、生产效率高、无污染、可工业化量产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用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组成是:硅橡胶100质量份,石墨烯0.1~1质量份,碳纳米管0.01~0.5质量份,镧系金属氧化物0.01~0.5质量份。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是:复合材料中硅橡胶填充在石墨烯/碳纳米管/镧系金属氧化物构筑的三维连续网络骨架中,镧系金属氧化物均匀负载在碳纳米管上形成杂化粒子,该杂化粒子与石墨烯相互交织形成三维连续多孔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构建出三维连续的石墨烯/碳纳米管/镧系金属氧化物网络骨架,然后再回填硅橡胶,硫化定型。该纳米复合材料在低填料用量下(≤2wt%)实现了以电磁波吸收为主的高电磁屏蔽效能:在X波段(8.2~12.4GHz)下的电磁屏蔽效能可达60dB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处理;(2)静电定向处理;(3)制三元混合物;(4)超声处理制共混物;(5)制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浓硝酸对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处理,便于碳纳米管在静电力的条件下产生良好的定向,可得到任意厚度的掺杂定向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三元混合物使复合材料的导热率高,导热率为4.3mW/mg,具有优异的储热特性,最大焓值高达233.5mA·cm-2,聚苯酯乙醇溶液改性复合材料,使其耐冲击磨损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复合材料应用性广阔。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候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聚丙烯50-60份,接枝聚丙烯10-20份,玻璃纤维20-30份,增韧剂3-8份,光稳定剂0.08-0.12份,紫外吸收剂0.5-1.5份,抗氧剂0.1-0.5份。本发明通过选择利用PP树脂和接枝改性PP,在挤出造粒时添加玻璃纤维、抗氧剂、加工助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开发出高强度耐候PP复合材料,并采用对玻璃纤维进行特殊的处理方法,使得强度得以提高,以及耐热耐候性良好的优点,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全降解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品,40%-60%的铁系催化剂、3%-20%的控制剂与3%-39%的担载剂形成添加剂,然后将添加剂与基体聚乙烯制得全降解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再将全降解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制成地膜、方便袋、包装袋以及发泡板等制品,在保证了聚乙烯一次性制品机械性、透光性的前提下,使其无污染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杜绝了一次性聚乙烯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注塑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金属材料的连接面进行表面处理,使金属材料的连接面表面形成孔洞,作为金属被连接体;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无机填料得到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高分子被连接体;将高分子被连接体注入已放置金属被连接体的注塑模具中,设置注塑参数,注塑成型后得到金属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体。本发明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无机填料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降低其热膨胀系数,从而降低其与金属连接后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在连接界面的残余应力与应力集中,进而增大金属与高分子复合材料连接体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属于齿轮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耐磨铝基复合材料齿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自润滑耐磨铝基复合材料齿轮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铝合金、生物质碳源、陶瓷颗粒与水混合,进行超声分散,然后转移至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反应,获得表面附着有生物质碳源和陶瓷颗粒的铝合金碎片。将获得的铝合金碎片通过固相合成和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制备自润滑耐磨铝基复合材料齿轮。本发明制备的自润滑耐磨铝基复合材料齿轮与传统的钢铁材料齿轮相比,在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轻量化达60%,减少了自身能量损耗,提升了传动效率。另外,采用此方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齿轮中,增强体分布均匀,可有效避免熔炼过程中出现的偏聚现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3D打印成型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3D打印与物理涂覆相结合。具体为,以可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为基材,在3D打印成型过程中,于打印样品内层涂覆导电填料,使填料在高分子基材的内层面形成网络,获得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应用于防静电、电导、电磁屏蔽等领域。此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使用极少的导电填料,即可实现复合材料的最大功能化,不仅节省成本、还会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另外,因填料在基材内部形成网络,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影响复合材料的功能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均聚PP 33.5‑47份,共聚PP 20‑33.5份,滑石粉15‑30份,抗氧化剂0.2‑0.5份,除味剂1‑1.5份,分散剂0.1‑0.3份,硬脂酸钙0.5‑1份,光稳定剂0.1‑0.2份,成核剂0.3‑0.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经过混料、共挤、冷却、切粒和干燥而得到。本发明通过均聚PP和共聚PP复配,在滑石粉、成核剂和分散剂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模量,提高了耐刮擦性能,不使用耐刮擦剂,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气味和VOC含量,满足了汽车内饰使用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征阻燃硬质发泡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三聚氰胺20‑50份、二醛25‑40份、活性调节剂2‑5份、发泡剂1‑5份、固化剂1‑5份、阻燃剂15‑25份,本发明具有三嗪阻燃结构的三聚氰胺和无机的微纳米阻燃材料表面进行原位反应,反应预聚液作为原料进行发泡成型,制备协效膨胀阻燃效果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由于使用的原料本身是形集酸源、气源和碳源为一体的膨胀型阻燃剂,使得制备的复合材料本征阻燃,从而达到复合A级的燃烧标准,同时,复合材料是硬质发泡制品,压强强度和粘合强度较高,可广泛应用外墙保温领域,生产成本降低,同时,整个制备过程在常压下温和进行,简单易行,便于规模化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