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混合、冷冻干燥制备出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然后通过真空辅助浸渍的方式将含有苯乙烯单体的混合物填充到气凝胶的空隙中,并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得到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最后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工艺简单,过程绿色环保,得到的骨架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等优点,与聚苯乙烯复合以后得到的复合材料比纯聚苯乙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模量。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制备方法,采用热压工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层,之后将表面层放置于模具中,将底部通过注塑的方式注入模具中并在注塑的过程中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层连接,最终得到相应的汽车内饰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既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表面纹理,同时也能够方便的与周围零部件进行连接,而且还能满足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复合材料,其技术方案是:在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是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组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以碳化硅纤维为增强体,加入碳化硅基体而制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本身具有抗氧化能力和自愈合能力的界面层。既留有陶瓷材料的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和抗氧化等许多优良性能,并具有耐热性和耐氧化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持久耐用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耐热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选择耐热优异的乙丙橡胶和耐磨优异的丁苯橡胶为主体原料,利用插层法制备纳米层状硅酸盐,然后通过机械共混法将其与橡胶及其配合剂强力混合,制备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覆盖胶。由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层状硅酸盐以纳米片层的形式均匀分散在体系中,且与橡胶基体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大幅度地同步提高复合材料及输送带的耐磨性能、撕裂强度、耐老化、耐介质、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制备的输送带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长寿命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织物芯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选择耐磨性能优异的丁苯橡胶和弹性好的天然橡胶为主体原料,利用插层法制备纳米层状硅酸盐,然后通过机械共混法将其与橡胶及其配合剂强力混合,制备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覆盖胶。由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层状硅酸盐以纳米片层的形式均匀分散在体系中,且与橡胶基体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大幅度地同步提高复合材料及输送带的耐磨性能、撕裂强度、耐老化、耐介质、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制备的输送带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阻燃耐磨尼龙/氟塑料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高温尼龙50~100份,氟塑料30~50份,改性介质材料20~40份,耐磨介质材料3~10份,阻燃剂5~20份,润滑剂0.2~0.8份,抗氧剂0.2~0.8份,填充剂10~5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该尼龙/氟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将上述各种组分进行混合、搅拌、干燥、造粒、切粒等,制得尼龙/氟塑料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各种组分的合理配比,制得一种密度低、阻燃、耐磨、耐高低温、导电性好的尼龙/氟塑料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化工、石油、矿山等领域,并满足阻燃、耐磨、耐高低温、耐腐蚀等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纳米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磁性纳米氧化钛复合材料是由Fe3O4纳米粒子与TiO2纳米纤维复合而成的纳米复合颗粒,其制备过程包括:将FeCl3·6H2O和聚乙二醇、NaAc均匀分散于钛酸四丁酯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200℃条件下水热反应2-72h;水热反应产物于80℃干燥、研磨后即可得到Fe3O4/TiO2纳米复合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组分与性能易于控制,复合颗粒中的TiO2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状结构,在与Fe3O4纳米粒子复合后,改善了材料的性能,从而使该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优化。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用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混合罐,混合罐中设有搅拌桨,搅拌桨的顶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连接转动驱动结构;转动驱动结构包括固接在支撑架上的机壳,搅拌轴向上穿入机壳中;搅拌轴顶部固接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周设有连贯性的、倾斜设置的转动槽;转动轴的外部设有升降件,升降件的相对两内侧均设有驱动块,驱动块滑动连接在转动槽中,升降件的顶部连接升降轴,升降轴向上活动穿出机壳的顶面。借此,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较为省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搅拌效率,搅拌效果好,适用于少量复合材料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碳复合材料,包括材料主体,所述材料主体由金属基层、短碳纤维层、环氧树脂碳纤维层、连续碳纤维热塑性复合层与面层组成,所述短碳纤维层覆盖在金属基层的外表面,所述环氧树脂碳纤维层覆盖在短碳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连续碳纤维热塑性复合层覆盖在环氧树脂碳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面层覆盖在连续碳纤维热塑性复合层的外表面,所述金属基层的材质为铝,所述金属基层的厚度为0.6um‑0.9um,所述短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25um‑0.3um,所述环氧树脂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27um‑0.29um,所述连续碳纤维热塑性复合层的厚度为0.3um‑0.32um,所述面层的厚度为0.25um‑0.28um。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碳复合材料的强度,并提高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效果,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壳聚糖基Ni‑Fe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取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采用共沉淀法将壳聚糖和Ni‑Fe水滑石复合组合,制备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壳聚糖基Ni‑Fe水滑石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兼具有壳聚糖与类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能优势,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双酚A、苯酚或2,4‑二氯酚呈现出了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充分发挥了壳聚糖和类水滑石两种材料的协同优势作用,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类水滑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变刚度混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改变纤维类型、基体材料类型、纤维含量和纤维方向,实现变刚度混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现有混杂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设计相比,本发明可通过材料类型和纤维分布的设计,匹配构件的应用条件、经济需求和载荷分布,极大化发挥纤维与基体材料的性能优势。同时,本发明所提制备方法,可以精确调控多种连续纤维、基体材料在构件中的位置分布,实现构件性能逐点可控,并且不需要模具,过程简单,实现了复杂变刚度混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低成本制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CoTe2/CoP@T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Co源混合溶液A,并对钛网进行预处理;将Co源混合溶液A与预处理后的钛网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B;然后将中间产物B与次磷酸钠、碲粉进行一步法磷化碲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CoTe2/CoP@Ti复合材料;利用水热合成,并通过一步简单的气相反应方法获得生长在Ti网上的CoTe2/CoP@Ti复合电极材料制备的CoTe2/CoP@Ti复合材料为一维纳米线结构;CoTe2/CoP均匀直立生长在Ti网上、呈现出纳米阵列状分布;CoTe2/CoP@Ti复合材料存在开放空间,更加有利于电解质的渗透和气泡释放,表现出亲水疏气的特征,从而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和加强传质过程,以此提高电催化剂的效率。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核壳结构的碳@钴酸镍@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葡萄糖、硝酸镍、硝酸钴、尿素和去离子水混合后转移到反应釜中反应得到淡紫色产物并冷却至室温,再将淡紫色产物清洗、冷冻干燥后烧结并降温冷却得到碳@钴酸镍,将碳@钴酸镍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同时通入氮气搅拌,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搅拌分散,分散好后加入氨水搅拌反应得到深红色磁性复合材料,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得到碳@钴酸镍@四氧化三铁吸波复合材料,所用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清洁无毒,来源广,反应时间短,性能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组成:ABS 70~80份、改性多聚芳基磷酸酯13~23份、改性硼酸锌3份、改性线性酚醛树脂6~8份、硅烷偶联剂0.5份、白油1份、润滑剂0.5份、相容剂5~7份、增韧剂2~6份、助剂2份;所述改性多聚芳基磷酸酯、改性硼酸锌和改性线性酚醛树脂均经过弱化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备得到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其阻燃性能非常优良,填料与基体树脂的相容优良、力学性能良好,并且加工过程比较简单,易于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镍铁基析氧电催化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是由四硫化三镍和二硫化铁相互交联的均匀纳米片组成。该复合材料含有高价态金属离子Ni3+,增加了OER的活性位点,同时增强了镍铁之间的协调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催化性能。用简单水热法合成的镍铁基析氧电催化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合成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适用于电化学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实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负泊松比效应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均匀分散于其中的负泊松比结构。所述负泊松比结构为由内凹六边形单胞有序排列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内凹六边形单胞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角,夹角向六边形的内侧凹陷,夹角的两侧设置平行设置的两条长边;所述的有序排列具体为,多个内凹六边形单胞首尾相连、长边两两重合排列成行,相邻两行之间的内凹六边形单胞交错排列,并通过夹角的侧边两两重合相连,从而得到层状结构。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由1.2‑2.4重量份媒晶剂、100重量份胶凝材料和40‑55重量份水制备得到。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大幅度提升了混凝土材料的抗爆抗冲击性能,实现了对建筑结构及其内部人身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保护。
本发明涉及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陶瓷超导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制备超导粉体,在金属或合金包套中灌装超导粉体,冷、热加工成型材,型材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低于800℃温度下烧结以及随炉慢冷等工艺。使用本发明工艺制备超导复合材料,既避免了超导体氧浓度的改变,也避免了超导体与包套的反应,且超导复合材料致密,临界电流密度高,超导晶粒呈择尤取向。是一种实用的铋锶钙铜氧系超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纳米复合材料,其是以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为核,导电聚苯胺为壳构建制成的可溶液加工的核壳结构;所述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选自芳环化合物(如苯、萘、芴等)及其衍生物。该有机电致发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先配制成表面活性剂溶液;然后选取部分表面活性剂溶液,将过硫酸铵溶解于其中,记作溶液A;将苯胺单体和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溶解在余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记作溶液B,将溶液B在恒温水浴中搅拌;将溶液B逐滴加入到溶液A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破乳剂破乳,然后抽滤,真空干燥,制得有机电致发光纳米复合材料。上述有机电致发光纳米复合材料可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陶瓷复合材料凝胶注模坯体及其成型方法,包括:占所述坯体质量的5%以下的有机单体,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和催化剂;还包括占所述坯体体积的55%以上的陶瓷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是由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与氧化铝组成。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0-30)∶(90-70)。本发明凝胶注模工艺的关键在于该复合粉体分散于含有有机单体和交联剂的溶液里,构成高固相体积分数的陶瓷浆料注入成型模具中,由于分散剂,引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得到了高固相体积含量>55%,且低粘度<1000mPa·s的复合粉体浓浆料;并在60~80℃的温度下浆料发生有机聚合反应,即固化成型,干燥,脱脂并烧结后,就可得到复杂形状、大尺寸、高精度的陶瓷复合材料制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底座,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于底座上,所述冷却结构设于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连接柱、叉形防倾斜柱、高导热性能支撑板和支撑网板,所述支撑柱设于底座上,所述连接柱设于支撑柱上,所述叉形防倾斜柱设于支撑柱上。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底座,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底座采用自然冷却,为了加快散热,支撑结构一般采用镂空设置,但是散热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镂空设置支撑结构容易由内部应力和自重等因素产生变形,对复合材料零件的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材料修理的固化组件及固化设备,属于复合材料胶接修理设备领域。其包括填充在结构受损区内的复合材料预浸料,所述结构受损区的上方设有固化源模组,对复合材料预浸料提供能量进行固化,所述固化源模组由内而外依次包围有多个温度分区,每个温度分区分别设有独立的、用于对该温度分区提供能量的固化源,多个温度分区单独或相互间配合使用,并依据结构受损区形状确定,多个温度分区的温度相同或不同。本实用新型基于多区域固化源控制,建立外场条件下的均匀稳定的温度场,解决避免温差过大的难题,基于热传导的原理,采用多区域温度场控制技术,实现胶接修理区域获得均匀稳定的温度场,同时避免温差过大。
一种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传感器测试系统。包括联合利用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传感器与温湿度补偿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无线通信子系统、基站与控制中心子系统,其特征是:利用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传感器与温湿度补偿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连接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无线收发器,供电子系统与无线收发器连接,再连接到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连接基站节点与网关设备,再连接到监测系统监控中心,由此建立基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传感器的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老化抗冲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ABS60~90份、低密度聚乙烯14~26份、聚丙烯10~13份、改性蒙脱土5.3~6.5份、石英纤维3.6~4.5份、填充剂1.8~2.5份、璜化乙烯‑丙烯三元离聚体7.3~9.5份、增塑剂0.5~1.2份、润滑剂0.9~1.8份和抗氧化剂0.6~1.4份;本发明通过聚硅氧烷乳液对蒙脱土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蒙脱土的分布散性能更强;璜化乙烯‑丙烯三元离聚体中的烯烃主链间的共价键与ABS、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相互交联,其表面的离子键与蒙脱土相络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能大幅度改善塑料制品的耐老化性能;石英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之间相互协同,能减缓紫外线对复合材料的降解作用,从而达到延缓复合材料老化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基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牺牲基层状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通过对壳聚糖分子进行改性,再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壳聚糖基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制得的壳聚糖基类水滑石复合材料经过焙烧,得到壳聚糖牺牲基层状金属氧化物。本发明公开的壳聚糖基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兼具壳聚糖与类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对水体中的酚类污染物有良好的氧化和类芬顿氧化能力;制备的壳聚糖牺牲基层状金属氧化物氧化优势更为明显。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壳聚糖和类水滑石两种材料的协同优势作用,在应用于氧化和类芬顿氧化水体中酚类污染物时具有巨大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纤维/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液‑液界面聚合法一步制备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纤维/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并以此修饰电极构建亚硝酸盐感器。本发明在化学法还原金的同时引发3,4‑乙撑二氧噻吩的聚合,一步完成,操作简单。制备所得的纳米复合材料中,聚3,4‑乙撑二氧噻吩呈一维纳米纤维状结构,金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纤维中,所得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纤维/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电化学活性非常高,可以实现亚硝酸根的高灵敏度检测,且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率环保型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改性FeOOH纳米棒;(2)制铁酸钴;(3)制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制改性FeOOH纳米棒中参杂碳酸锂和氧化钒等成分,可提高电极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性,铁酸钴样品具有特殊的一维空心纳米管状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时可显示出较高的充放电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采用还原法在铁酸钴表相制备出比表面积大,电阻低,导电率好,电容量高,电化学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的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成本较低,且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电极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可高达0.88S/cm,离子扩散系数可高达8.8×10-8cm2/S。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然后取不同摩尔质量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采用共沉淀法将离子液体负载于类水滑石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类水滑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兼具有功能化离子液体与类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能优势,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邻氯苯酚、间氯苯酚或对氯苯酚污染物呈现出了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充分发挥了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和类水滑石两种材料的协同优势作用,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类水滑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橡胶/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原料:橡胶100份,聚酰胺弹性体20~100份,相容剂5~20份,填充剂0~40份,功能助剂0~20份;相容剂为聚酰胺弹性体和马来酸酐双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橡胶、聚酰胺弹性体和相容剂熔融混合,排胶,添加填充剂和功能助剂,混炼,得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聚酰胺弹性体、填充剂和功能助剂均与橡胶充分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同时,不损害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经过高温老化以后,力学性能保持率高,能够显著延长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使用寿命,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属于尼龙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阻燃、抑烟、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兼顾阻燃、抑烟、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尼龙96‑100份、改性海泡石16‑18份、三聚氰胺5‑6份、聚乙烯蜡2‑3份、抗氧剂1‑2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改性海泡石、三聚氰胺混合均匀;放入超临界釜中,进行超临界处理,得复合阻燃剂;(2)将尼龙、复合阻燃剂、聚乙烯蜡、抗氧剂混合,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50r/min的速度下熔融共混。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热性、抑烟性和力学性能,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膏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始石墨加入低浓度的聚合物分散液中,采用液相剥离技术,以聚合物高分子为分散剂,成功制备的石墨烯纳米膏(20‑200mg/ml),经刮涂、蒸发、喷涂等方法制备性能优异的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该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纳米膏具有高分散、高浓度、高稳定性等优点,通过成型干燥后制备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具有石墨烯分散均匀、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为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