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复合光热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单,包覆的方法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多巴胺单体的氧化聚合性质直接在无机纳米粒子或其组装体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壳层;二是利用多巴胺的还原性和氧化聚合性质,一步合成和包覆纳米粒子,避免了事先合成纳米粒子的麻烦,使操作更加简单,合成方法更具备绿色环保性质。经实验证实,包覆了聚多巴胺壳层后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生理环境稳定性和光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且引入了羟基和氨基功能性基团,为纳米粒子进一步修饰生物靶向物质或负载药物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由于聚多巴胺具有光热性质,使包覆了聚多巴胺壳层的材料光热转化效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纳米纤维素具有易于成膜与凝胶化的特性,可以作为结构稳定与机械性能优良的载体材料或者骨架支撑材料,纳米纤维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各种微纳米尺度的无机或有机纳米材料可扩散或填充其中,以提高其比表面积,纳米纤维素原有的高吸水性、溶胀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与各类无机或有机纳米材料的特定导电性能相互融合在一起,进而产生具有高导电性、光电转换性、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的特殊功能材料,导电高分子不但可以通过溶液分散与纳米纤维素形成导电膜材料,而且可以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得到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氧化物气基还原制备碳化锰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锰氧化物、粘结剂和水混匀后,造块、干燥,所得干块置于含H2、CH4、CO和N2的混合气氛中焙烧,即得碳化锰产品;该方法与传统金属锰和石墨高温熔炼法制备碳化锰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的特点,制备的碳化锰纯度高,适用于各种功能材料前驱体制备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微生物细胞分泌液为基质制备生物兼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于30‑37℃培养24‑72h,再通过离心的方式除去微生物细胞得到微生物细胞分泌液;向微生物细胞分泌液中加入可溶性亚铁盐使混合体系内亚铁盐的质量浓度为5‑20mg/mL,室温搅拌2‑9h,再用碱液调节混合体系的pH值至碱性,反应4‑14h后通过磁铁将纳米颗粒与混合体系分离,然后经过干燥得到生物分子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本发明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纯度较高,生物兼容性好,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和优异的光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氧化锌和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透明氧化锌和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纳米ZnO的制备;(2)纳米ZnO的改性;(3)ZnO??PMHS?接枝物的制备;(4)ZnO和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成的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光率随着纳米ZnO颗粒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且改性纳米ZnO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的透光率明显优于未改性ZnO纳米颗粒填充复合材料, 固化后表面的平整性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花生壳及铁锈通过固相烧结法一步制备Fe3O4/C磁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花生壳和铁锈分别经过清洗、干燥处理后研磨,再将研磨后的花生壳粉料和铁锈粉料按质量比1:2的比例混合研磨1‑2h,取研磨后的混合粉料置于流量为10mL/min的体积百分数为3%H2/97%Ar还原气氛的烧结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并保温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Fe3O4/C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得的Fe3O4/C磁性复合材料结构优异在染料吸附方面效果显著,且在磁场下可方便分离,可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实验所需的条件和仪器简单易得,可实现工业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高分子微球,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以KPS‑AIBN为复合引发剂,PVP为分散剂,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引发GMA聚合,制备了单分散、形貌均一、尺寸可控的高性能高分子微球PGMA。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温度低,制得的微球形貌粒径均一,结构稳定,微球可稳定存于水和乙醇等溶剂中,所述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环氧基团,有利于表面修饰和进一步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和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将聚丙烯酰胺、β‑环糊精与氧化石墨烯混合,然后通过一步化学还原法合成改性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三维孔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结构,避免了二维石墨烯的团聚问题,可显著提高吸附剂对水中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其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所用的改性材料都属于绿色化学试剂,整个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制备的吸附剂对环境无毒害作用。将该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环丙沙星,成本低且去除率高达73.63%,所用三维石墨烯能简单快速的从溶液中分离,易于回收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下利用油酸制备空心氧化铈气敏材料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低温下制备气敏材料,在溶剂热条件下,乙醇和水形成均一液相体系,利用油酸根作为两亲分子容易在表面形成多羟基胶束的特性,以羟基作为胶黏剂,使沉积的氧化铈纳米晶趋向性吸附、聚合,制得空心气敏材料,解决了传统方法制备气敏材料一般在高温下进行,因此会导致颗粒较大,表面活性低,选择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活化沸石滤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净化功能材料领域,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制备硼镧钛三元复合前驱体,以乙醇、乙二醇、钛酸异丙酯、硼酸三丁酯、乙酰丙酮、硝酸镧水溶液和活化沸石滤料经搅拌和超声处理制得;热反应挂膜,将上述前驱体在不锈钢反应釜中设定温度和压力反应,过滤清洗;固化成膜,将滤饼干燥、煅烧即制得可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活化沸石滤料,具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活性。
本发明属于电极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花状氢氧化镍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配制硫酸镍、尿素、无患子皂苷和CTAB的反应混和物,将该反应混合物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放置于高压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90℃,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冷却、洗涤、干燥,即得;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所述溶剂为水与乙醇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镍形貌均一,具有优异的比表面积,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铬三维镍铝类水滑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含铬三维镍铝类水滑石薄膜是在强酸性条件和铬离子的存在下,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内外表面均生长出镍铝类水滑石晶体得到的。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单、成功率高,制备得到三维薄膜上的类水滑石晶体与基底结合紧密,不易脱落。本发明得到的含铬三维镍铝类水滑石薄膜在紫外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有效避免流失、团聚现象,易于分离和重复使用,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面向汽车贴膜的WO3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应用领域。本发明以LiClO4溶解在PC+PMMA体系中所得到的凝胶为电解质,以沉积有变色薄膜的ITO/PET为变色结构层,以空白的ITO/PET为对电层,通过真空热处理形成稳定、凝固的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塑封胶对器件边缘进行密封,保持内部结构各物质的稳定性,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复合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领域,该布料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基布、抗菌复合层和保护层;所述基布的上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基布的下表面与抗菌复合层的上表面压制在一起,所述抗菌复合层的下表面与保护层的上表面压制在一起。本发明通过不同表面性质的基布、抗菌复合层和保护层相互配合形成复合布料,赋予了布料良好的抗菌透气性能,其中抗菌复合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以迅速吸收水汽,传递到外表面,通过基布的上表面扩散到外部空间,有助于吸湿排汗;另外,抗菌复合层中负载的银离子和石墨烯,可以持久性的发挥广谱杀毒功能,该复合布料能够用于制作透气抗菌的医疗服装,避免产生发闷、不透气等情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近红外反射比钛棕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利用纳米级水合二氧化钛的高反应活性,选用合适的纳米级水合二氧化钛,添加正钛酸溶胶、锌元素、氧化锑、磷酸、氧化铬等添加剂,经过高温煅烧,粉碎,除盐制得高近红外反射比钛棕产品。该产品具有合理的粒径分布、颜色适中、易分散、近红外反射比高的显著特征,是棕黄色近红外反射功能材料的理想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多巴胺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以盐酸多巴胺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中,加入少量的含铁金属盐,通过盐酸多巴胺的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多巴胺纳米管。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聚多巴胺纳米管具有管长与管径可调控的特征。纳米管的长度为100‑2500纳米,管径为50‑100纳米。制备聚多巴胺纳米管的方法简单、以简单的水/醇体系为反应溶剂,实现了环保的要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好,具有很好的医学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方法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并极大的推动了聚多巴胺材料在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药及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聚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高分子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步骤为:使氟代环氧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同时在卤化物存在下,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氢氟醚均聚物,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强极性的非质子溶剂或弱极性的二醚类溶剂,所述的卤化物添加量为氟代环氧化合物重量的0.01%‑10%。本发明为高性能低表面能化合物,且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所得聚氢氟醚数子量稳定,分子量分布集中,安全性高,适用性广。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和高级氧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驱动下活化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CeO2/Co3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2)、3)。该可见光驱动下活化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CeO2/Co3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可控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且将该四氧化三钴修饰二氧化铈p‑n异质结光催化剂与初始环丙沙星溶液混合,随后加入适量PMS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催化反应即可实现对环丙沙星的有效降解,能够有效避免环丙沙星出现难以从水体中去除的情况,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催化剂对环丙沙星催化时间长、试剂用量大、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处理含染料废水的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预氧化石墨烯固体与高锰酸钾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通过机械搅拌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浮液;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和微晶纤维素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可用于处理含染料废水的吸附剂氧化石墨烯/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相比氧化石墨烯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对于低浓度染料(<100mg/L)的吸附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嵌入材料的一体化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属于功能材料3D打印技术领域。预制带孔的聚合物圆柱体成丝棒,并将连续纤维穿过成丝棒的孔,成丝棒夹紧在成丝筒中,推进杆将成丝棒向下推送,成丝棒经过加热区,熔融的聚合物向下流动包裹在连续纤维表面,最终从成丝筒底部出来成型丝材,成型丝材经过测量剪切机构,直径不符合要求时剪断,直径符合要求直接进入进给机构,进给机构将成型丝材不断向下进给,送入打印头部件实现打印。优点在于: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粘合性好,不会产生连续纤维的局部堆积,可按需打印不同直径的成型丝材,实现了连续纤维嵌入式高熔点聚合物的打印。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暖地板,多个相互拼接的地板单元,所述地板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装饰层、导热层、取暖层、保温层和防潮底板,所述装饰层、所述导热层、所述取暖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防潮底板之间均通过粘结剂相互贴合;多个所述地板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地板单元的相拼接处,其中一个所述地板单元上设置有凹槽,另一所述地板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卡接的凸榫。本发明有多层功能材料复合而成,具有地面装饰、地面加热、保温隔热及防潮灯多种功能,将地热供暖和地板工程合为一体,一次施工即可完成,节省安装工程的开支;所述地板单元可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地板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包括油相、水相和混合双亲溶剂;混合双亲溶剂为能与油相混溶的丁醇和能与水相混溶的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9:1~1:9。所述微乳液的制备方法简便,室温下将油相、水相和混合双亲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易于工业化实施。本发明的微乳液可用于油田开发、日用化工、功能材料制备、药物载体和农药制剂等领域。
一种多形态多尺度多维数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如下:1)选择生物质材料作为模板,并将模板进行前处理;2)再进一步对模板进行TEOS溶液的浸泡处理以及水浴保温处理;3)?再进一步在非氧惰性气氛下并在550℃-650℃温度范围内对模板进行煅烧;4)将模板浸入单氰胺溶液中,50℃-60℃保温2-4h,在氩气气氛下以升温速度1-2.5℃/min升温到550℃-600℃保温3-7h;5)加入到4-6mol/L的NH4HF2溶液中静置48h-52h,经乙醇和水清洗后于60℃-65℃真空条件下干燥。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石墨相氮化碳材料一方面具有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克服了光反射率高,吸收率低,整个催化过程的效率低的弊端。
一种Co基非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复合结构的非晶纤维材料巨磁阻抗性能差,难以满足制备高精度传感器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基非晶纤维,所述Co基非晶纤维的元素组成式为:Co68.15Fe4.35Si12.25B15.25‑XNX,其中N为锆Zr、铪Hf、坦Ta、钨W、钼Mo或钇Y元素;x为1‑5,通过熔体抽拉法制备获得。本发明可应用于传感器、磁存储、医疗与机械加工等方面。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工业化技术领域的一种生产高分散水滑石粉体的工艺和成套工业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浆料储罐、滤芯式抽滤机、分散剂精馏系统、洗涤水再生系统、连续盘式干燥器;将水滑石浆料由浆料储罐进入滤芯式抽滤机进行抽滤,得到水滑石滤饼,产生的废水通过洗涤水再生系统得到净化后可再利用;然后直接加入有机分散剂与水滑石滤饼混合,在机械搅拌和/或压缩空气鼓泡条件下对水滑石进行改性,改性结束后用真空泵抽滤,将滤饼转移至连续盘式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整个工艺流程中使用过的有机分散剂经精馏系统回收再利用,避免了有机分散剂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成本,简化生产流程,获得分散性好、高比表面积的水滑石产品,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电磁功能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部晶粒取向的软磁纳米晶金属或合金片状粒子及微波吸收材料。具有内部晶粒取向的软磁纳米晶金属或合金片状粒子,由以一定晶粒尺寸的球形或类球形软磁金属或合金粒子为原料进行湿法球磨或搅磨后所得。本发明在软磁纳米晶金属或合金吸收剂粒子引入晶粒取向,所得的软磁片状粒子具有显著提升的磁损耗,特别是在4GHz以下频率,可以用做高质量的微波吸收剂有效提高吸波材料的低频及宽带吸收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担载型二氧化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500-700℃、氧气气氛条件下,使铈金属有机前驱体有效分解,生成CeO2纳米颗粒并均匀分散在Al2O3载体上。通过改变有机料和氧反应的实验参数来加快CeO2前驱体的分解,控制粉体尺寸和微观结构,实现了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均匀分散,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有毒废液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制备出的氧化铈纳米粒子分散均匀,作为催化材料、功能材料等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化硼碳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无机固体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石墨化硼碳氮材料中硼取代部分石墨化氮化碳的碳和氮,形成硼‑碳和硼‑氮共价键,且不饱和硼缺陷含量高。本发明通过冷冻干燥使g‑C3N4粉末和硼氢化钠充分混合,且使石墨化氮化碳保持其基本结构,经后续煅烧处理,成功制备出石墨化硼碳氮材料。石墨化硼碳氮材料在室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具有电催化合成氨功能,有利于N2活化,催化剂活性高,提高了合成氨的速率和法拉第效率,能够应用于电催化固氮。实施例数据表明:在‑0.2V(vs.RHE)时,BCN5材料的产氨速率为29.3μg·h‑1·mg‑1cat,法拉第效率为39%。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氮化硼纳米片/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1)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金属纳米颗粒;(2)化学剥离法制备氮化硼纳米薄片;(3)一步合成氮化硼纳米片/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方法,通过调节自组装参数在氮化硼纳米片表面合成大面积的具有二维拓展周期性的尺寸与间距可调的金属纳米颗粒;所制得的氮化硼纳米片/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很稳定,具有很强的拉曼增强效应和光电特性,在功能材料、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工艺简单、不使用还原剂,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中间体及相关化学技术领域,一种N‑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二氟乙酰胺及应用,以N‑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二氟乙酰胺作为二氟乙酰化试剂,在金属催化剂、配体、和碱的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与芳基硼酸化合物反应,高效地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二氟苯乙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二氟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少,使用稳定易储存廉价易得的NDFTS作为二氟乙酰基源,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操作;并以高收率高选择性的得到目标产品,具有较好的工业生产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利用该方法合成的二氟苯乙酮化合物可进行进一步的官能团化反应,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生物活性分子、功能材料分子等合成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